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关村情人-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章 一条飘忽而至的短信
导语

  1999年9月29日,这真是一个好日子。这一天北京的空气难得特别的晴明,长年混浊的天空,露出了蔚蓝的本色,显得又高又远;偶尔有风轻轻地送来,带点恰到好处的凉意,一直送到人的心底去。在中关村,如果说其它的季节都让人忙得来不及感伤岁月的流逝,那么秋天的这种风,则会让那些找各种理由忙碌的人,再也找不到忘记时间和岁月的借口。

  美好集团大厦就在这有点凉意的秋风中静静地矗立着。这是中国最气派的电脑公司之一。它的名字,已经成为中国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神圣、辉煌而令人神往。

  和往常一样,1999年9月29日这天,美好大厦外面十分安静,那一片绿色的草坪,正无声无息地向着即将来临的冬天枯萎;草坪中间的两棵柿子树,挂满了饱满而透熟的柿子,在秋天这干燥的风中,一边*心弦地歌唱,一边寂寞地把树叶一片一片地往草坪上撒落。就是在这一天,一个很有名望的老者,把他非常得意的一个部下召进密室,说了句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话:“生活作风问题至关重大,它将是一个人自我超越的最大障碍。”

  在这么一个天高地阔的日子,老人这句话实在有些不合时宜,但老人说这句话时的严厉程度,却足以让这平凡的一天变得意味深长,甚至具有某种宗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一天,人们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活跃在中关村的那一大批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其实已经构成了一个情感迷乱的神秘部落,在这个中国科技最前沿也最狭长的地带出没着。

  
  一

  高仓走过曲回的门廊,在透过玻璃窗的一览无余的阳光里,他嗅到了一股母鹿和青草的混合气味,他往楼下看了看,一眼就看见他的同学也是他的一个部下,正从一辆出租车里挪出那只丰满的屁股。在秋日的高阳下,高仓看见他的这位部下胸脯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陡峭。他闭上了眼睛。他的心空得要命,就象一间被搬空了的仓库,那个老人的话在四壁嗡嗡地回响着,象是某种谶语。

  高仓在门廊那儿站了一小会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刚把门关上,他就听到了敲门的声音。他回身重新把门打开,宝筠站在他的门前。宝筠享有美好集团市场总监的身份,再加上与高仓中学同学的关系,进入高仓的办公室,已经不需要征得秘书的通报。

  “高仓,你现在有时间吗?”宝筠站在门前,虽然一脸的凝重,却挡不住身上散发出的阳光的腾腾热气。其实不管何时见到高仓,宝筠脸上都是这种有点做作的凝重。

  高仓寡淡地笑了笑,顺势把门拉开,让宝筠进来,然后重新把门合上。

  高仓问:“怎么啦?”

  宝筠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径直坐到高仓的大班台前的一张沙发上,这才看着高仓的脸,耳语般地轻轻说:“这是咱们新款电脑的市场策划案,请您抽时间过目。”说完这句话,宝筠脸上的凝重有些稀释,开始放射出温柔的光芒。

  高仓心里动了一下,他看见宝筠耳鬓那细细的绒毛,好象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高仓的手庠庠的,真想伸出去摸一摸。其实这种欲望高仓一直就有,但他每次都压制着不让自己去做,而是顺着这欲望让思绪不停地流淌;在这汩汩的联想的河谷旁,他获得了一种美妙的感觉。但是今天老人的话却适时地响起,象被冷水兜头泼了一把,他赶快刹住了自己的思绪,非常挫折地垂下了眼皮。

  “有什么新的想法?”高仓问。

  “我认为可以把调子定得再高一些,这款产品完全可以成为一款革命性产品,不管是对咱美好集团,还是对当前的整个信息产业。”宝筠抬高了声音,她的口气显得很大。

  高仓抬起眼睛看了宝筠一眼,淡淡地笑了笑。他知道,美好集团叹口气,中关村就会刮起一股风;美好集团跺一跺脚,就可能让中关村发生六级的地震,并且这地震还会波及类似于沈阳三好街、某某软件园、武汉电子一条街等等这样一些地方。近年来美好集团时常叹气,也经常咳嗽,弄得中关村那些老槐树们在风里一颤一颤的,春夏秋冬也因此而变得特别地有声有色。高仓既为这种能量感到十分得意,也时常在自己造就的这种余震里莫名地心虚,因此每一次行动之前,他都要反反复复进行周密地推敲和论证。

  “先放这里吧,看完后我会通知你。”高仓今天心情不佳,他翻了翻那一叠打印得十分整齐的文件,意示宝筠可以走了。宝筠非常善解人意地看了高仓一眼,什么也没说就站了起来。走到门口,她回过头再看了高仓一眼,就这一眼,与高仓的目光相撞,然后紧紧地绞合在一起。宝筠虽然不知道高仓的心里藏着什么,但是她却仿佛从这目光的碰撞中分解了高仓的苦涩,她的心里升起一种共享秘密的甘甜;又因为这份甘甜,从而生发出一种说不清的崇高感来。

  高仓再一次闻到那股母鹿和青草的混合气味,这气味在秋日的阳光中飘荡着,久久不散……

  宝筠走后高仓开始看那一份厚达18页的“市场推广方案”。高仓迷恋文字,并且迷恋各种各样的文字,他的大脑里,时常有文字象蚂蚁一样地爬动,象形的、篆体的、行书、草书、甲骨文,这些文字就象他的亲姐妹一样令他感到亲切。高仓不管走到哪,都喜欢被文字包围,这时候他会把自己扔进文字堆里,和那些文字们一起没由来地激动着,由此产生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来。高仓还喜欢在各种公众场合被各种记者包围,用他的话说,媒体是文字的故乡,不管它是捧你还是毁你,你都要心怀感激。

  高仓抖动着那18页的文件,嘴角微微地翘动,在一阵由文字而引起的波动中,他抓住了物理学,并从思维的框架里,取出一个50毫升的烧杯,然后把“市场推广方案”分解,加入10毫升的水,10毫升碳酸溶液,再把烧杯放到酒精炉上加热,这时候,他看见那个透明的烧杯里隐约出现了他要的结果。

  高仓是在中国读的本科和硕士,与那些留过洋的同行相比,他可以算是一个地地道道“传统企业家”,在媒体老记们的笔下,他也一直被当作“传统派”的代表人物。他并不在乎这些所谓的称谓,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有些鄙视某些所谓的洋MBA,尤其是看到那些留学归来的博士们把那些生硬的学术用语,原封不动地以英文砸在各种豪华的会议桌面上,他都感到十分好笑。当然,高仓也深知国外经历的重要,那将意味着你与国际化、与资本市场成为近水楼台;但这并不是一切,这对美好集团来说,也不是最为重要的。十几年来,美好集团步步为营,在中关村企业前仆后继的声浪中,早已经把品牌和业务延伸至国际市场;如今的美好集团,已经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任何力量都难以撼动它的地位。

  高仓有一种潜在的天份,不管对任何事理,他都能以不同的学科为工具切入问题的实质,结构学、逻辑学、生物学、化工学、哲学、管理学等等,他认为只要方法得当,都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高仓总结说,这就叫做触类旁通。因此当他利用物理学原理,在潜意识里看到那红色的液体时,他按住心跳,拨通了宝筠的电话:“就按这个方案执行,要把握火候,随时向我汇报。”

  放下电话,高仓开始进入一种十分中关村的状态。这时候,他的邮箱里却突然弹出一封短信——

  天凉了,我感受着浓浓的秋的气息。我嗅到了一股成熟的小麦的味道。那么清香。于是我迎着风走过去,我觉得我是在走向你呢——我走向你。那感觉多好。

  飘/9月29日 

  
  当语言一下子泛滥成灾的时候,文字就显示了自己非凡的力量。飘的短信,使所有的语言成为多余,没有人能说清楚爱情是什么,但是高仓却再一次被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击中。当他正在自己思维的河谷徘徊不去的时候,一个将成为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男人,却在演绎着另一种时髦的爱情故事。

  有人说,“MBA、能说会算、电脑迷、妙笔生花、女人的漂亮脸蛋”,是中关村的五*宝,只要拥有一种,就可以在中关村混下去,并且会混得十分滋润。施文斐虽然生性有点木讷,但却拥有“妙笔生花”的高招,因此在中关村自然可以如鱼得水。

  施文斐是中关村一家计算机报的记者,听说月薪总有好几千,再加上各种顾问费出场费会议费等等,他的月收入不下一、两万。其实施文斐刚到中关村时,不过一个地道的“农民”形象:一件后腰总是皱巴巴的衬衣,脏得让人总搞不清它的颜色;大热的夏天,两只袖子高高地挽着,象极了进城的搬远工。施文斐能过上如今这种有点头脸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完全得益于他那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笔。

  如今,这每月一、两万的RMB,让施文斐从里到外迅速“脱贫”,他每天都西服革履的,头发还总带着“型”, 一看就是一高级白领的样,早没了当年进城农民的影子。施文斐白天在中关村出出入入,采集各种信息,夜晚来临,就在家里死敲键盘,几个钟点熬下来,五、六千字不成问题。偶尔他也会在三里屯的一些酒巴露面,在别人的高谈阔论声中,不时点评几句,让IT圈里那些动辄谈论“信息量”的人,顿然眼*亮、思维开阔。

  又一个夜晚将要降临,施文斐突然接到皇朝网络公司公关经理徐安达的电话,告诉他这天晚上皇朝公司总裁李世雄先生想与他聊聊,如果没有什么不方便,请施文斐晚9:30到北大西门的“风摇长河”酒巴见面。徐安达的声音十分圆熟,也十分温柔,但听上去却怎么也有些傲慢,让施文斐很有些不舒服。

  9:25,施文斐和徐安达小姐几乎同时到达,另外还有皇朝网络公司的总裁李世雄先生。施文斐注意到徐安达是开着一辆红色的法拉利来的,虽然是晚上,但施文斐能感觉到那跑车的幽幽的光芒。当然李世雄是这辆跑车的唯一乘客。

  “风摇长河”共有两间屋子,才九点多钟,来坐巴的人还不多,只三张桌子有人。光线朦胧的屋子里,巴西音乐轻轻地飘送着,象是远处传来的隐约而激越的鼓点。徐安达找了这么一间酒巴,来进行这场既需要氛围、又需要智慧的人物传记性访谈,看来不管是对业务还是对这一带地形的了解,功夫都很不浅。

  徐安达很秘书地先给李世雄要了一瓶啤酒,是那种叫做什么Tiger牌的。徐安达点这啤酒时,根本就没征求李世雄的意见,可见他们的熟稔程度已不一般。李世雄不拘小节地任由徐安达去张罗,这边却与施文斐聊上了这几天正热火朝天的甲A足球赛。

  甲A当然并不是他们要谈的主题,但它却是把两个男人拉近的最好话题。无论是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富翁、巨头,还是不名一文无赖汉、小偷、贫民,在伟大的足球面前,都统统划上了等号。因此李世雄与施文斐关于足球的谈论虽然潦草,也足以酿造出一种十分融洽的气氛。

  可以说李世雄长得并不高大,互联网已经把他蚀出一身的仙风道骨,他手指的骨节和说话的声音,都透着一股硬气和傲气,让施文斐感觉他更象一个江湖上的朋友。互联网培育着一种流浪的气质,每一个做网络的人,都带着点浪漫的激情,还有一些流浪汉的无赖习气。这种习气让一个即使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变得无拘无束。

  同样,李世雄一边喝着T牌啤酒,一边以一种有点痞子的口吻,给施文斐说起了他的大学生活。李世雄的大学时代过得并不光彩,按理说他应该回避这样的一段历史。但是已经成为中关村名人的李世雄,用那种调侃的口吻道出他那些不太得意的往事时,你不仅仅会觉得他十分真诚,还从中感受到他作为人的勇敢和伟大。

  李世雄要传达给施文斐的就是这样一种“平民似的伟大”的感觉。

  在李世雄批判似地赞美自己的学生时代的过程中,安达小姐一直在喝着一种红红的叫什么“美人”的鸡尾酒。她用一只翘成玉兰状的小手,捏着高脚杯的细细的脖子,半梦半醒似地看着李世雄,从她的眼神你分不清哪是崇拜哪些是迷醉。

  酒色和谈兴都正酣然的时候,一群男女突然喧哗而入,徐安达就象被惊动了似的,她放下小巧的杯子,默默注视着这群鱼贯着往里涌入的人群,突然小声地自言自语起来,“那不是戴卿卿吗?”

  施文斐听到徐安达的声音,回头看了一眼,一群男男女女中,他哪一个都不认识。正在这时,一个正东张西望的,二十三、四岁的女孩朝却他们叫起来:“哟,这不安达吗!李总也在呢!真是碰巧得很。”她一边说着一边就绕过几张桌子,不屈不挠地缠了上来。

  李世雄不认识人家,还不许人家认出李世雄?半年多来,关于皇朝网络的文章铺天盖地,还都配上李世雄偌大的人头画像,让人晚上总忍不住恶梦连连,因此你就是想不认识他都不行。李世雄意犹未尽收住了话头,看了一眼这位他没有丝毫印象的女孩子。戴卿卿朝他嫣然一笑,就把小手搭到了徐安达的肩上,又把目光调向施文斐,“这位是……?”施文斐右手护着胸前的领带,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计算机报的施文斐。”

  “呀!你就是施文斐呀!经常读你的文章,尤其是写人物的,文笔很细腻,性格描写很到位呀!”戴卿卿用了几个惊叹号。在戴小姐的一片赞扬声中,施文斐看见她的云鬓低低地垂着,在酒巴暗红的光影下,有一种清幽幽的狐媚。

  徐安达似乎不太习惯戴卿卿这种夸张的亲热,她拿过戴卿卿的手,向她的老板介绍:“这是IT报的戴卿卿,很能干的。”说完转向戴卿卿:“要不要坐下来一起聊聊?”其实她的话是在向戴卿卿发送拒绝的信号。

  戴卿卿无所谓地微笑着,回身看了看她的那帮哥们,然后识趣地说:“算了吧,哪一天我独家采访李总,李总可要给面子哦。”说完冲李世雄和施文斐抛了一个神秘的笑容,再朝徐安达摇了摇软软的小手,扭身回到她那伙人中去了。

  李世雄兴趣盎然地看着戴卿卿的背影,淡淡地笑了笑。刚才还有点沉郁的气氛被这个女孩子搅了一下,突然空前地活跃起来。女人有时就有一种莫名的能量,她会让很多原本严肃单调的事情,变得有滋有味得多。

  接下来施文斐和李世雄又谈到高仓,听说这位高人正在外围磨刀霍霍,调兵遣将,也许就在不久,他就会以全力开进互联网来。也许是因为气氛太过放松,施文斐的声音放肆地激昂起来:“美好集团已经成了一艘航空母舰,信息终端、技术服务、网络产品,它要做什么,就没有做不成的。一旦它涉足ICP或ISP,肯定会让当前的竞争格局彻底改变。到那时候呀,才真是中国网络公司高喊‘狼来了’的时候……”施文斐的声音太过激动,这原本也是出于他的真心。但他说这话的时候,却完全忘了李世雄正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人物,并且在业内声名显赫。在一个高人面前,夸夸其谈另一个高人,而这两个人还可能成为强劲的竞争对手,这能够让人感到心里舒服?

  徐安达在一边心急,就用杯子碰了过来,“施文斐,我看你一说高仓就有点打不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