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高柳的三千驻军有一千余是来自国各地,先后与胡人进行数十战,还是等秦国一统原之后增强戍边的兵力,后面胡人虽然也会打草谷,不过次数倒是减少了许多。等待后面的兵力支援上来时,原本三千士卒历经数十战活下的不过才一千四百余人,我是其一个。”

季布听得入神,他虽然也被征召服兵役,可是一直都是作为郡县兵而存在,每日不过是看顾城门,偶尔帮助县内的县尉、游缴捉拿一些罪犯,说起来是根本没有上阵厮杀的机会。

有了南疆军团的编制后,季布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被从郡县兵的序列抽调到南疆军团,结果南疆军团都还没有杀向岭南却在暴乱完蛋了,随后就是跟着吕哲一路征战击败百越又占据南郡,说实话经历并不出彩,甚至成为统领之一他也能猜测得出不是自己多么了不起,而是吕哲不知道出自什么原因的看。

被上位者看是一件极为幸运的事情没错了,但是季布知道那段时间自己迷失了,变得心高气傲不说,还是那种不知好歹的愚蠢心态,结果在一个小小的五岭山被当头一棒敲得是满头包外加倒地不起。

季布知道自己是幸运的,吕哲对他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厚望,再次给予机会总算恢复原职。经过一次挫折之后他以前的骄傲心态早就不见了,之前对吕哲是部下对上位者的一种服从,经历那么多事之后扪心自问的思考过,对于吕哲的优待和寄予厚望怎么还不能察觉?因此他不再觉得自己升官什么的是理所当然,懂得了感恩的同时也知道什么叫小心无大错。

秦嘉的经历比较多姿多彩,说起来他祖上是秦人,是在对燕之战的时候搬到了江,后面又迁徙到了庐江郡。南方动乱时,他是才回到家乡没多久,按照他的说法是当时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哪里都在杀人,因此乡里的三老就组织青壮自保,他不是青壮唯一当过兵的,却是唯一一个在秦军担任屯长的人。

说起来很好笑,乡里的人虽然憎恨秦国,可是依然觉得秦军是世界上最强的军队,乡里有人在楚军当过百人长,可是三老和乡亲们却选了在秦军担任过屯长的秦嘉成为自保乡兵的头领、

从一个乡三百多青壮起步,先是自保抵抗外来人,后面一步步地走向了扩张,等秦嘉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四个乡的总头领,麾下也有了近两千人。他们尝试打了一下县城,结果还真的被打下来了,三个月内秦嘉麾下膨胀到两万多人,更是收了余樊君和朱鸡石两个不错的部下。

后面的事情就比较糟糕了,秦嘉的扩张看起来很快,可是与一样是在庐江郡内起兵的桓楚、周等人来说发展其实很慢,结果也就不用过多的言语,秦嘉扩张的路途撞上了桓楚,战败之后本就没有太大野心的秦嘉得到会保证对乡里不做侵犯的承诺,他也就带着部下开始为桓楚征战。

“说实话,我现在也搞不懂自己算是个秦人还是楚人。”一段比较长的故事,秦嘉这是看出季布在吕哲军似乎有不低的身份,两人有了交谈的**后如此感慨。

“秦人?楚人?”季布也略有些迷惘,他自己就是个楚人,为之效力的吕哲是个秦人,但是楚人不见得是好,秦人也不见得残暴,至少他眼的吕哲这个秦人并不残暴,只是对律法和规矩相当的看重。

“是啊,秦人,楚人。”秦嘉又重复了一下。

季布甩开内心的迷惘,管他秦人楚人,天下已经一统过了,吕哲对几个心腹也一再表示没什么秦人楚人乃至于赵人、燕人、齐人、魏人、韩人,其实大家都是华族。

“有区别吗?在南蛮与胡人等那些蛮夷看来我们都是华族,”季布笑得倒是洒脱,“所以呀,能遇到一个看重自己的、一个不自肥、一个体恤部下、一个愿意带治下过上好日子的主上,只要不是异族,是秦人或者是楚人又有什么关系。”

秦嘉听得发怔,他觉得这样的言论很新鲜,听起来也像那么回事。

第二百七十二章:大不同

番阳,庐江郡之首府,与现下的许多县城一样,它的城墙在去年始皇帝诏书之下被拆除,从远处看去不过是一座满是茅草屋的县城。

县城的建筑格局杂乱无章,从外面看去那一座这一座,这样一来道路也就显得歪七扭八,根本就看不见一条超过百米的道路。

可能是长久战争的关系,又或者是项梁十五万大军兵逼而来,县城之内几乎看不见在营业的商店,街道走动的人也非常少,偶尔有看见人也是行步匆匆。

这里的黔首与之南郡不同,他们的神色总是充满了不安全感,脸上看去也是一副营养不足显得菜色的模样。

南方动乱伊始,除开动乱很快被镇压下去的南郡,各地的粮仓和农田大部分在战争毁去,开始的时候还有部分余粮可食用,到了月份开始就是处于缺粮的状态。

几个月的战乱让人口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锐减,缺粮又迫使很多人背井离乡求食。这样一来迁徙途生病的几率也就增多,死在求食路的人亦是不在少数。

庐江郡动乱之前的人口有一百三十多万众,死在战乱之的人无法计数,又有部分人成为流民向外郡迁徙,经过半年的失去次序庐江郡的人口只有不到八十万,所以说再坏的次序也好过没有次序。

现在在桓楚治下的口该有七十余万,另一方势力那边也有个十万人左右,吕哲那边得了十三万,那么战乱之至少是造成三十多万人凋零。

八十万的人口,桓楚在这样的人口基础下维持着一支八万人的军队,那么就是十个黔首来养活一名士兵?

错了,除了秦国之外十名黔首养一个士兵根本就不可能,大秦有成熟的耕战制度,很多时候是八名劳动力养一个士兵。某些特殊时刻甚至是做到了四名黔首养活一个士兵,这一切都是依赖于商鞅的变化。同一时期的的其他国家,一个士兵需要至少二十名黔首来养活,社会状态不好的国家甚至需要五十名黔首才能养活一个士兵。那么决定民与兵的比例是有什么因素呢?其实就是出产!

在当下的社会情况下,南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被破坏越严重的郡县士兵就越少,不是这些势力不喜欢多一读士兵,而是实在养不起。

桓楚能够有八万士兵不是庐江郡的出产足够,一个不断战乱无法取得生产的郡县谈什么产出?他之所以能维持八万的军队是因为能够从南郡那里交易到粮食,后面更是能依靠借出军队换来大批量的兵器。

季布带来的五万大军除开两万战兵。三万的辅兵有两万人是桓楚借给吕哲的租用军。

吕哲像吴芮和桓楚借兵本来是要对抗南下秦军,因此拿出库存的兵器将租借来的五万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武装起来。

秦军是南下了,吕哲也带着租借来的兵力北上,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五万人没有经历过任何一场的厮杀,甚至说用得着他们在旁边摇旗呐喊的机会都很少。

这支租用军的租用期限是两年,远远不到归还的时候,不过事情总是有变通的地方,这次项梁兵逼庐江郡,桓楚觉得不敌项梁对吕哲表示归附。吕哲维持庐江郡成为缓冲地带的策略已经不合时宜,那么吕哲拿下庐江郡也就成了必然,租用军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期限。

季布从渡口上岸后本该是马上启程赶往番阳,不过事情又有了意外。

大量没有坐过船的兵卒在船上本就被摇晃得头昏眼花。上了岸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竟然有很多士兵直接软在地上,一些在船上狂吐的兵卒在上岸倒是不吐了,不过却发生体温升高的现象。

秦军发生疫病的事情季布是有见过的,一支十五万人身经百战的军队在疫病丧失了至少五万的战斗力。那情况只要是为将者都会明白大量兵卒生病意味着什么。

感到紧张的季布立刻对体温升高的兵卒进行隔离,面对隔离起来的四百余兵卒和数千一直呕吐不止的兵卒有那么读愁眉苦脸,决议就在岸边安营扎寨。

“这是正常的。下船之后还在呕吐只是还没缓过劲来,那些体温升高的士卒也是因为心理因素,不是将军所想的疫病。”秦嘉太纠结了,这支援军每耽误一刻,在与项梁对峙的桓楚就多一分危险:“船上待久了刚上陆地感觉摇晃也再正常不过了。他们走起来,动起来,很快就会适应陆地。”

季布不了解水军,有些狐疑:“是这样?”

秦嘉苦笑:“自然是这样。”

不管怎么样,季布还是决定安营扎寨观察一下,惹得着急万分的秦嘉既是愤怒又是无奈。

如果不是为了大局着想,秦嘉很想私下去联系那些借出去的部队军官,撇下季布带着那帮人自己赶去鄡阳一线与桓楚会合,毕竟现在多两万部队是多一分保险,有了两万增援大概也能让项梁多一分顾忌?

经过一天的驻扎,季布还真的发现事情与秦嘉所说的差不多,麾下那些兵卒在一天后果然是不再呕吐,不过身体虚弱得厉害。那些发烧的兵卒呢?他们的病状也没有带传染性,有一些人甚至睡了一夜之后就退烧了。

“安排一下,将患病、体虚的兵卒带到余干,就在余干城外驻扎。”季布也不想停,他得到的军令是七天之内将部队带到番阳,现在已经过了五天。

见到季布回心转意决定继续行军的秦嘉自然是大喜,他表示会通知余干的县尹(县令)为停下来的部队多多准备肉食和蔬菜,说是改善一下伙食也能让不适应行船的人很快恢复过来。

似乎是被秦嘉那么一提醒,季布立刻说要派人四处购买肉食和蔬菜。

喂喂喂,现在都是冬季了,秦嘉说那些不过是作为东道主的客气言辞,现在肉食是能购买一些,但是哪怕是在南方这个不是太寒冷的地域都没蔬菜了啊!

“啊?我军在现下还有蔬菜供应,你们……”季布不是在胡说八道,吕哲说什么也是个懂工程的,有时候也会接一些暖棚的小工程,来到秦时虽然没塑料那玩意可是有其它可以替代,这样一来弄出大批暖棚没什么好奇怪,以至于现在这个季节吕哲军麾下还在提供蔬菜。

秦嘉觉得吕哲军的这个将领怎么就那么喜欢胡说八道?说南郡富庶,是经常有南郡的商贾来庐江做买卖,这读他是想相信的。说南郡不缺粮,看吕哲还能拿出大批粮食跟桓楚换人口,这读他也相信。至于说冬季还有蔬菜?南郡是比其它郡县好,可是他以为季布吹牛不是这么吹的。

“那算了。”季布也不强求秦嘉相信。

留下两千余体虚患病的兵卒,季布带着以及给养踏上了前往番阳的路途,他们路看到的基本是一片荒凉,偶尔有经过村落时也见不到什么人迹。

靠近番阳时,野外的人影多了起来,那些是在荒野里面采野菜挖草根的黔首。

“庐江郡缺粮缺到这样了?”季布是听说近一个月有上万人饿死而发出惊讶的呼声。

“路途上没发现尸骸是因为主公怕发生瘟疫让乡里巡逻收敛。”秦嘉指向前方满是茅草屋的番阳,“那里在战乱前原本有人口五万,现下只有两万。庐江郡的典籍记载本有人口一百三十万四千,现在整个庐江郡能有八十万人就该是幸事。”

季布听得沉默了。

南郡是因为有吕哲率着一帮人在很短时间内镇压叛乱驱赶百越人,使得整个社会在完全失去次序之前稳定下来。因为有吕哲这么一支庞大的武装,一些起兵的人没来得及发展也早早要么剿灭要么收编,可以说南方的动乱从南郡引发,南郡却是动乱保存元气最多的一个郡。

后面吕哲又率军攻伐百越,在黔郡抢夺百越囤积下来准备作战用的大量粮食,有了这些掠夺南郡这一年秋季的收割虽然相较往年少了一半以上,可是并不缺粮食。更因为吕哲的以工代赈,战乱之的南郡不但次序很快恢复,甚至说在道路、水系、城池等等的基础建设上比以前还快。

有一个数据统计,吕哲掌权大量启动工程之前,南郡的普通黔首一年收入大概三到五个半两,乡里间不是农忙也基本是有大量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吕哲大量启动工程之后,兵灾之下南郡之内虽不敢说绝对没有饿死的人,可是并没有出现饥荒的情况,又因为各乡各里的道路增多变得畅通,因为道路发达使得商业激增,商贾得到好处的同时,普通黔首在半年之内的收入有五个半两到个半两之间。众多的豪绅和那些氏族呢?他们得到的好处更是无法想象,不然吕哲凭什么在一年不到的时间让南郡众生拥护?

季布能看到南郡的变化,但是他对政治、民生……甚至对军事也是一知半解,他看到的是南郡的环境很好,觉得其它郡县也应该在战乱受损不严重。

像是季布这一类的人在南郡很多,他们不理解南郡的人们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从麻木的接受吕哲的治理,到慢慢的拥护吕哲的治理。

现在拿南郡来与庐江郡做对比……季布不知道自己这样显得很蠢。

第二百七十三章:大不同(续)

南郡的现象不适合用来与其它郡县对比,那是因为南郡有吕哲这么一个“异类”其它郡县没有。

桓楚在楚国没有灭亡之前是一名将军、是一名贵族,但是也仅限于这样。他脑袋里没有吕哲所拥有的知识,能做的就是按照原有的那一套来对治下进行管理,根本不会懂得什么叫以工代赈,也不了解次序对社会的重要性。

不过吧,哪怕桓楚知道以工代赈的好处,也理解次序对社会的重要性,一来他没有足够的粮食搞什么以工代赈,二来也因为未能早早一统庐江郡恢复次序。

而项氏呢?项氏是得到两个完整的郡,会章与会稽因为项梁早有布置没有爆发战乱,社会次序算是没有崩溃过。

项氏杀掉殷通起兵得到两个完整的郡,但是他们不过是对会章和会稽延续旧有的社会次序运行,可以说除了城头的大旗变了,以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当然,这里的“一样”指的是次序。

复立楚国需要有兵,为了抵御秦国的反扑更是需要大量的兵和资源,那么项氏肯定是会在会稽和会章征兵和收集粮草。两郡人口两百余万,项氏除了收纳一些小武装、小贵族的士兵之外又向两郡征募了至少十万的士兵,这样一来能算是对社会产生破坏吗?同时粮食不是白白变出来的,两郡虽然没有经历战乱秋收不受影响,之前也有存下不少粮食,可是二十万的士兵消耗的粮食该是多少呢?项氏手里的粮食多了就代表民间的粮食变少。

除了对军事上的建设,会章郡与会稽郡在项氏……楚国复立之后没有得到基础、民生上的发展,民间大量青壮当兵之后劳动力缺失甚至对民生和经济出现了倒退。

剧烈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影响,或是变好或是变坏,这是一种天道的守恒。

这年头已经有经济学与行政学,代表是管仲的《管子》。秦商君卫鞅的《商君书》,又有百家一些关于经济和民生的“立言”“建书”,其实懂得经济和民生的人并不少。

那么项氏察觉到会章郡和会稽郡因为大肆征兵和大量征集粮草对社会的破坏和影响了吗?有的,项氏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但是呢,自古以来无论是征兵或是募集粮草会有这样的现象,官府(王国)对这样的现象采取的是让时间来进行“修补”,项氏自然是归随“古例”,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快速成效的方法来应对。

南方现下算起来是还有五方阵营,吕哲占据南郡、衡山郡、苍梧郡,与之表示归附的桓楚和吴芮同为一方阵营。新楚占据会章郡、会稽郡又得到泗水郡也是一方阵营,余下如长沙南部的四氏和占据庐江郡南野一线的氏算是两个阵营,另外就是出于混乱阶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