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征欧洲-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天津港居然没有冻,这实在是个奇迹。
“等等,等一等……”一名港务局官员脚不沾地的跑过来。
已经下锚靠岸,放下舷梯准备列队上岸的士兵们顿时愣住。
那名官员身体肥胖,身上还穿着长袍马褂,因为冬天衣服较厚的缘故,看上去更显臃肿。不过这人腿脚倒还灵活,虽然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速度却是飞快。
“总统府有令,请诸位暂缓登陆。”来人一路小跑到舷梯边,顾不上喘口气,气喘吁吁地说道。
“暂缓登陆?缓到什么时候?”黄励满脸不耐。
经历过海上的两个月漂泊,却遇到如此冷遇,当面对这些官僚的时候,黄励没有直接拔枪已经算是有涵养了。
“这个,这个,这个某也不知,还请军门赎罪。”那官员抱拳致歉,连连作揖。
这人倒是乖觉,没有自称“本官”,称呼上也使用了“军门”这个敬称,否则恐怕黄励会直接大耳刮子招呼。
民国时期,手里有枪杆子就是大爷,官员在军人面前真的摆不了什么架子,再敢向前清时期那样对军人呼来喝去那就是作死。
“这船上装的有国会前阵子急需的药品,难道也暂缓上岸不成?”黄励冷笑不止。
关于青霉素,秦致远虽然没有在民国直接设厂,但对于民国的需求从来不加限制,每隔一段时间,秦致远总是会送回国内一批,哪怕是在知道这些青霉素有一部分被某些无良官员倒卖给日本人也只当不知道。
被倒卖的毕竟只是一部分,哪怕是每一批只有一半能用在国民身上,秦致远也会往回送。
关于这个贪腐,秦致远比较信奉的是水至清则无鱼,贪点占点无所谓,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不管任何事都要有个底线,不能无限制的贪腐,也不能尸位素餐无为而治。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在这个过程中为亲人某点福利很正常,但如果只顾谋福利,或者是吃香太难看,那就不要怪秦致远大开杀戒。
其实华人老百姓对于官员的要求很低,甚至到了只要不瞎折腾就是好官的程度。从某方面讲,老百姓愿意把官员当猪养,只要你吃饱了就去睡觉别到处乱跑……
“药品自然是可以上岸的……”官员期期艾艾。
“哼哼,如果不让老子们上岸,那药品也不用卸,什么时候我们能上岸了,什么时候再卸货吧。”黄励说完,冷哼一声就要转身回到船上。
“这……”官员傻了眼,看着面前的上千位“老子”,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好在这位既然能当上官员,自然是有几分急智的,这位急中生智,伸手拉住黄励的衣袖拽住不放:“这位军门有所不知,最近市面上有些风言风语,对诸位非常不利。大总统不让诸位上岸,也是为了不进一步激化矛盾,等过几日风平浪静,诸位自然是可以上岸的。”
就在前几天,总统之争终于落下帷幕,不是前总统,也不是前总理,而是一位折中人选,而这位大总统手中没有任何军队,也没有根基可言,徒有些许声望,实际权力可想而知。
“什么风言风语?”黄励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官员顿时语塞,看表情,不敢说的面比较大。
“没事,你只管说,是非曲直自在人心。”黄励有自信。
实际上,外籍军团的战士们和此时的国人相比,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自信,不管是面对国人还是面对洋人。
想想就能理解,外籍军团和德国人激战两年半,几乎每名战士手上都沾有洋人的鲜血,再加上在秦致远的指挥下,和德国人的战斗大多是以碾压告终,当看到一队队洋人高举双手被迫投降之后,但看到战后洋人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之后,笼罩在洋人身上的那个光环不攻自破。
“嗨……军门有所不知,前段时间,有人在报上诋毁贵军,说贵军上下都已经加入了法兰西国籍,现在回来,是要充当法兰西的前锋侵略民国,并且在报上号召百姓抵制贵军,又泄露了贵军的靠岸时间……”官员一跺脚,决定和盘托出。
“哪个龟儿子如此大胆?”黄励怒发冲冠。
“哪个都有可能……这要仔细算起来,有嫌疑的可就多了,东洋人,西洋人,甚至是咱们国内某些人,对贵军心怀忌惮的那可海了去了……”官员不敢具体点名,只敢笼统说一说。
这官员是港务局官员,民国时期的天津海关,因为要偿还《辛丑条约》的赔款,还处于洋人的管理之下,而在洋人口中,在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的外籍军团自然是重要谈资,所以海关的官员耳濡目染治下,对于实情比较了解。
外籍军团确实有部分人加入了法国国籍,甚至包括军团长秦致远在内,但绝对不是“全部”那么多。
对于这些华人战士,港务局和海关的华人职员未必有多少敬佩之情,但绝对没有反感或者敌对的情绪。
在这一点上,黄励倒是冤枉了这名官员。
关于这个“心怀忌惮”,那也很好理解,秦致远手中近20万军队,而且都是从欧洲战场的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他们训练有素,精通使用飞机、火炮、坦克等等在远东尚未出现的武器,如果任由这支部队出现在远东,那恐怕会摧毁民国国内现在所有的现存势力。
而如果民国统一,那么肯定会危机某些国家的利益,所以从这个方面说,秦致远的部队在民国国内所有的势力看来都是公敌。
不管是对于东洋人、西洋人、还是国内的督军。
其实包括法国人在内,他们任由秦致远担任兰芳大公国的国王,未尝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法国在民国也拥有利益……
“那又怎么样?谁对我们有意见,让他们自己来找我。”黄励霸气四溢。
军人身上,有种所谓的“杀气”,也有称作“煞气”的,这其实是一个职业习惯,就像是屠户看到猪就开始咂摸从哪里下刀合适,而军人的职业是杀人……
所以当黄励“杀气四溢”的时候,面前的民政官员就两股潺潺,这倒不是作假,上千名战士一起生气,确实令人感觉恐惧,特别是对那些终日从事办公室工作的普通人来说。
“军……军门,倒不是可以使用武力的,现在港区门口,就聚集着大批民众,都是受那些阴险小人蛊惑而来,军门们如果现在就登岸,恐怕会发生不忍言之事,何不暂避一时,待事态平息再图他谋。”官员满头大汗的劝说。
群体事件,实际上是一种最不可控的状态,当个人处于集体中,难免会受到周围的狂热情绪影响,进而做出一些平时绝对不可能做出的事。
当然了,这更多的是“法不责众”思想在作祟。
“哼哼,我倒是要看看,那个敢在关公门前耍大刀。”黄励冷笑连连,说完挥手就命令士兵们上岸。
“军门不可,不可啊……”官员满头大汗连连哀求。
“你不用废话,老子倒是要看看,那些个跳梁小丑能闹出多大动静!老子德国人都是成咕噜砍,还能怕那些跳梁小丑不成?”黄励不信邪。
“军们有所不知,怕是到时候军门们下不了手,反而招致矛盾激化至无可化解……”官员简直是要跪下。
对于群体事件,黄励所知不多,这名官员身为民政官,显然相当了解。
“不用废话,老子倒是要看看……”黄励火气上涌,推开官员率众大步而去。
事态渐渐滑向不可控的未知。
第390章 侮辱
大概从一个月之前,也就是从黄励他们登船之后,民国国内针对外籍军团掀起了一波“起底”风潮。
先是有人在报纸上历数外籍军团在欧洲的战绩,重点放在外籍军团在法国有多么受欢迎,多么受重视。
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协约国总司令费迪南·福煦甚至把他的女儿都嫁给了秦致远。
这时候的舆论还看不出导向,成功激发国人对于外籍军团的兴趣,并且因为外籍军团获得的成绩感到与有荣焉。
但紧跟着,事情开始向着不好的哪一方面发展。
有人在报纸上披露,包括军团长秦致远在内,外籍军团已经集体加入法国国籍,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民国人,而是标准的法国人,所以才会受到协约国的重视。
自然也有人为外籍军团辩解,然后就引发了大辩论。
当时的民国大总统还没有产生,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辩论对于外籍军团的形象有什么样的损害。
或许某些人意识到了,但限于某些原因,并没有人指出这一点,也没人加以制止,以至于这股风潮愈演愈烈。
大概半个月前,国内的一家报纸爆出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外籍军团高级将领的所有家人都已经移民海外,他们在科西嘉岛有一个巨大的基地,同时他们还用残酷手段征服了兰芳,屠杀了那里的至少一千万当地人!
一千万,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于是马上就有人“科普”:根据1913年北洋政府统计的数字,京城人口大概73万,那么外籍军团在兰芳屠杀的当地人等于是将近14个京城。
而且这个一千万里,包括了兰芳当地的华侨华裔,他们也被无差别屠杀,现在的兰芳土地上,生活的除了外籍军团的家属,就是红眉毛绿眼睛的洋人。
这对于外籍军团的形象,简直就是一个颠覆,很多人表示难以置信。
于是又有一干“知情人士”跳出来,信誓旦旦的说亲眼所见兰芳那里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屠杀。
至此,虽然针对外籍军团的“起底”达到了一个高潮,但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相信,哪怕是有“知情人士”跳出来,他们也不愿意相信。
如果真的发生了无差别屠杀,那么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12月底,一则消息再次抢占了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来自法国的“圣乔治”号远洋货轮,在长江流域撞沉一艘民国客轮,造成387人死亡的惨剧。
这则消息点燃了本来就处于激愤中的民众舆情,早在四月份就有“江宽号”客轮被撞沉,造成700多人溺毙,当时就险些造成民众和军警发生严重冲突。
虽然“江宽号”客轮是被军舰撞沉,和外籍船只无关;虽然“圣乔治”号是被英国人雇佣,和法国也无关,但经过某些有心人分析,“圣乔治”号事件和外籍军团不知怎么的就联系到了一起。
紧跟着,又有更多的外籍军团种种“黑幕”被揭露出来。
不仅是外籍军团的高级将领,外籍军团的普通士兵家属也有很多已经移民,他们带走了大量民国幼童,这些幼童都被贩卖往每周、欧洲各地,生活苦不堪言。
外籍军团中的士兵有很多已经在法国迎娶了法国女人,他们这是欲乱我血统,乱我中华。
欧洲普通民众对外籍军团殊无好感,他们提起外籍军团就咬牙切齿,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民众甚至发起请愿,要求外籍军团撤出阿尔及利亚。
外籍军团在欧洲伤亡比例极高,胜则屠杀战俘,行“为天理人伦所不容”之事,败则纵兵劫掠,肆意妄为,法国政府不堪其扰,这才把外籍军团驱逐出境。外籍军团名为战无不胜之师,实则是害群之马,如果回到民国,一定会比现在的军阀更加恶劣。
……
等黄励他们靠岸之前,对外籍军团的各种黑达到高潮。
百姓其实很容易受到蛊惑,他们对大多数事物不具备分辨能力。特别是华人,因为传统中“官本位”思想严重,导致百姓对“权力”的崇拜深入骨髓,很多人甚至对那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相信。
对这些报纸深信不疑,或者说受蛊惑最为严重的是学生群体。
民国的学生,他们接受了一部分高等教育,有“开眼看世界”的想法,却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对民国的极端失望化为对洋人的极端崇拜,根源却在于极端的自卑。
很多学生对于外籍军团取得的成就本来就半信半疑,正因为他们对客观世界有一定认识,但有认识的不够充分,所以才明白要取得那些成绩有多难。
如果再加上某些有心人煽动,很多学生心中难免生出“如果是我,能做的更好”的想法。
文人相轻嘛,一知半解嘛……
这其实是最危险的状态。
但学生们并不明白他们这种状态的害处,于是当有心人稍加煽动,就促成了一场上万人的大游行。
在黄励和吴青的想象中,当他们抵达天津港时,迎接他们的应该是鲜花和美女。
黄励和吴青的设想实现了一半,有一半确实是美女,另一半却不是鲜花,而是烂白菜。
黄励这段时间一直在海上,还不知道他们在民国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再加上按照军人的习惯思维思考,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危险,于是黄励决定要见识一下,是怎样的群情激奋。
港口区门前,聚集的群众已经有数万,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工人、商人、普通民众、甚至是天津本地看热闹的小混混、以及某些接受雇用的特殊目的者。
他们打着“外籍军团滚回外国”、“民国是华人的民国”、“打倒卖国军阀秦致远”之类的标语,时不时喊出声势震天的口号,试图冲击警察组成的防线。
天津有民国最大的租界,因为外国人的反对,天津的警察是没有配枪的。今天他们为了不激化矛盾,甚至连警棍和指挥刀都没有佩戴,只能徒劳的组成单薄的防线,防备游行群众的冲击。
在港口区门口附近,还有一支大概一个排的法军士兵,他们本来是在法国驻华大使潘迅那的率领下前来迎接外籍军团的,但此时被游行群众阻拦,无法进入港口区。
民国的警察不能配枪,在民国的法军士兵却是可以配枪的,在明晃晃的刺刀威胁下,这些法军士兵和游行群众倒是相安无事,只是潘迅那的表情有些复杂,他看向游行群众的眼神是嘲讽的,时不时投向港口区的目光却是充满担忧的。
就在震天的口号声中,黄励率领外籍军团步出港口区。
衣着整齐的外籍军团器宇轩昂,他们身体强壮精神饱满,没有五花八门的军装,没有流里流气的痞子样,往那一站没有斜膀子掉胯不成样子,当面对人潮汹涌时没有畏惧也没有愤怒,就那么平静的看着前来抗议的群众,好像和他们没有丝毫关系。
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军队截然不同。
外籍军团的士兵们都背着上有刺刀的步枪,虽然这明显违反了洋人在天津的规定,但那些一贯把法律挂在嘴边上的洋人没人敢上前制止。
港口区门前聚集的华人看到外籍军团出现,一时间鸦雀无声,他们听说外籍军团已经很久了,这段时间也天天在讨论外籍军团,但当外籍军团出现在民众面前时,民众还是感到惊诧莫名。
这,这就是我们的军队吗?
这还是我们的军队吗?!
如果不是那一张张熟悉的华人面孔,不是熟悉的黑头发黑眼睛,前来抗议的华人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外籍军团。
当看到港口区门前的情况时,黄励他们也非常震惊。
天津港口区,所有的建筑物几乎全部都是西式建筑,绝少有华人传统的飞檐斗拱,身处其中,黄励他们恍然感觉还是在法国。
黄励他们当初登船是从威海卫,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几乎从来没有到过天津,因此天津在他们眼中是陌生的,如果不是那些抗议群众都是熟悉的黑头发黑眼睛,他们标语上都是方方正正的汉字,黄励他们真的难以置信,这就是民国?
还好,黄励他们中没有几个人识字,他们看不大明白那些标语上的意思,否则恐怕黄励现在就会爆发。
在法国时,黄励他们曾经见识过法国的游行,也见识过法国军警如何处理,该抓的抓,该打的打,哪怕是面对老人女人也毫不手软,黄励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但在真正面对这些熟悉的华人面孔时,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