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伊芙琳娜 中译版-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伊芙琳娜》中读到的
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英国18世纪小说家范妮&;#8226;伯尼。于是了解到她被女性主义先驱弗吉尼亚&;#8226;伍尔夫尊称为";英国小说之母";。她的作品以女性主义视角为小说创作的主题,以对父权社会的鞭挞、嘲讽和暗中颠覆为动机,造成了人们开始关注女性社会的影响。作为研讨妇女内心隐秘的一位早期女性小说家;她为使小说成为妇女喜爱的文学样式做出了努力。而简&;#8226;奥斯丁则是深受她影响的一位后起之秀,两人的作品虽然风格不同,但是都以描写女性及其婚姻为主。

  书信体小说《伊芙琳娜》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子伊芙琳娜,原本出生于贵族家庭,但是父亲不承认与她母亲的婚姻关系,而母亲又早逝,使得她从小便在边远的山村里,由一名乡村牧师 亚瑟 维拉斯抚养长大,直到17岁。后来她去拜访朋友,去了伦敦游玩,而后去Bristol…Hotwells。在游玩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并且通过这些社会经历,她懂得了如何去处理这种阶级分明的社会关系,而且赢得了一位品德高尚的贵族之爱。

  故事虽然仅仅为一个故事,但是这书却描述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少女世界,对于年轻女子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小说。因为它真切、朴实、忠诚地反应了一些少女的心里特征。主人公的成长、智慧是值得当今一些迷途小羔羊效仿同学习的。

  全书共分三卷,跟许多作家的三部曲一样,此书可以说是伊芙琳娜的入世三部曲。第一卷描述的是出入社交圈的伊芙琳娜在上流社会里因为出色的外貌而斩头露角,以及初涉社会饱受忧患的心理历程。第二卷着重讲的就是与杜威尔夫人和布兰登家人等一些小市民近距离接触的事情,并且与第一卷中的上流社会相比较,伊芙琳娜深有感叹,并且感到一种打心底燃起的害怕。这是十分可以理解的,谁都不喜欢整天为一些琐碎的事情烦恼,跟一些蝇营狗苟之徒交流,既没意思又感压抑。第三卷作为完结篇,当然写的是伊芙琳娜如何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摸索。此时的她已经不感到害怕了,通过休养,她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自信。虽然结局是公主与王子式的,但是谁不想做公主呢?《简&;#8226;爱》的结局是怪物史莱克式的。但是人各有志,如果是我,我喜欢公主王子式的,再不然就顺其自然。钱财嘛,身外物,但多点总比少点好,多点的话在捐钱的时候可以多捐点,而且可以毫无顾忌地用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书中的人物有善良优秀派的维拉斯先生,霍华德女士,玛文母女,奥威尔阁下;狭隘恶人派的玛文船长,杜威尔夫人,劳威尔先生,克莱门特先生;自以为是小市民派的布兰登先生及其儿子、两个女儿同史密斯先生;软弱派的麦卡尼先生;无知虚荣派的路易斯小姐;还有花心大萝卜派的甲乙丙等数十个人物,每一个人都不同。但是读完全书后,不难看出,作者对男性的讽刺是批判是很严厉的,也是含蓄的;当然,为了平衡起见,她也塑造了一些相应的女性人物来唱对台戏。这也是自然而然的。而对于她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女性则着墨不多。我们可以猜测为那样完美的人暂未出现。 以下我们可以一一分析,品味一下书中的奥妙。

  一  完美的父亲形象

  作为一个孤女,她幸运地拥有一个虽然不完整,但是幸福的家庭。“父亲”维拉斯先生是一个牧师,仁慈、博学、善良、睿智是他的品质,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给予伊芙琳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他既是伊芙琳娜的父亲,又是她至敬至爱的朋友和长辈。人生中能有这样一位长辈把你抚养成人,夫复何求!不难想见,她的童年少年是最幸福美满的。 

  二  完美的母亲和密友

  伊芙琳娜没有母亲,但是她母亲的朋友,维拉斯先生的朋友愿意把她当女儿看待,这也是一份难得的缘分。霍华德女士作为维拉斯先生的朋友,一直很喜欢她的母亲,当然也会爱屋及乌。玛文夫人本身是个贤妻良母,一个十分包容博爱的人,对美丽善良的伊芙琳娜怎能不等同女儿视之?而自然而然的朋友——玛利亚居然与她脾性相合,那也是难得的机缘,三生修到啊!不过这个安排是合情合理的,在两位品德高尚的长辈的熏陶之下,再坏的人也会有几分优良品质,正所谓近朱者赤。只是对于这个和谐的家庭里的男主人——玛文船长则颇有微词。他的脾性完全跟那三位女家庭成员不合,难道是包办婚姻的结果?还是结了婚的男人变了样?或者是长年累月的海上生活改变了他的性格?不得而知。

  三 理想的情人 

  奥威尔阁下无疑是理想的情人:帅气,社会地位高,思想品德好,口才好,礼貌周到,专一,深情………我没有发现他的任何缺点。作者对男人期望太高了。这个是人吗?所以作者没有浓重着墨于他,只是在关键的时候让他出场,然后做了些关键的事情,比如说请她跳舞(这是至关重要的,相识伊始),帮伊芙琳娜解决掉宿仇(见第22封信),必要的表白(第18封信)等……

  不过像他这样保持距离的情人很少见,如果不是女主人公独具慧眼和机缘巧合,我想他们两个就不能那么顺利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了。除非两人都因为深爱对方而拒绝别人的追求,最后老大不成婚,通过婚姻介绍,两人才得以在一起。嗯,两人在一起的几率的确很高。

  四 现实中的情人

  事实上,我觉得现实中的情人应该是克莱门特先生。像他这类人在目前的社会来讲应该也是大量存在的。他是个敢爱的人,在爱情面前一点都不害羞,不胆怯,非常的积极上进,并且不屈不饶,其精神勇气相当可嘉。但是他却给人一种轻浮的感觉,因为他太会说花言巧语了。而且虽然他是个从男爵,有着很好的社会地位,却自甘堕落,跟一些无所事事的浪荡青年在一起争奇猎艳(见第46封信)。再有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这样没有原则没有品德的人当然不能容忍。可是在现实社会里,或许有好些虚荣的女孩子会认为这是真爱的表现。通常男的说 “我爱你,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做!”总是有点感人吧?

  在我看来,这样的男人最不可取。他能为了得到你什么都做,也会为了抛弃你什么都做。一样的道理。

  四, 俗人、烂人、小市民。

  我想作者设计了玛文船长的性格不外乎是为了引出杜威尔夫人,烘托杜威尔夫人的丑陋、无知和扭曲的心灵。玛文船长不是坏蛋,却是个地地道道的爱恶作剧的真俗人,他不懂欣赏歌剧(当然不能说要懂欣赏歌剧才算是高雅),问题是他不懂欣赏也就罢了,他认为女人也是一概的不懂,这个可叫人生气了。(见第23封信,有一段写道奥威尔阁下问女士们对歌剧的看法,玛文船长很不屑的说她们什么都不懂,问她们歌剧还不如问她们怎样做派(蛋糕)才好吃!)女士们,感觉如何?即便是真的只懂做派的女士看到了也应该毛发直竖,杏眼圆瞪,两手一扔锅瓢,马上解掉围裙去看歌剧去。好吧,咱们买票去。

  也不难看见,作者设计的玛文船长跟杜威尔夫人是相克相生的。两者缺一都会感到生活无味。且看玛文船长一贯的表现:无论在哪里,只要没有人出丑,他就会感到沉闷,只要有人给他取笑捉弄,他就神采飞扬。他的神经官感大概在海上都被海浪震荡得麻了,只有强烈的刺激才能让他有活着的感觉。可见悲哀。而杜威尔夫人,这个可怜无知的老笨蛋,真的不知应该怎么说她才好。一把年纪了,还花枝招展,以为还是十八一枝花;别人好心好意给她提供马车送她回去,她却认为这是别人应该做的,而且还沾了她的光——因为她是来自文明的法国。(见地14节)其实她只是一个英国的酒馆侍女,因为长得太漂亮了,无意中被伊芙琳娜的外祖父看见了,不幸的是他又是个有身份地位的人,娶了她后后悔莫及,又受不了外界的压力,年纪轻轻一命呜呼了,留下女儿差点没人照顾。(我发现英国人特容易感伤夭折,太脆弱的生命了。)他的女儿当然也“女承父志”,受到挫折后以死开脱。这对后代来说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幸好有维拉斯先生这“老不死”的(哈哈,开玩笑的,这是个敬称,因为他的睿智善良,所以上帝让他万寿无疆。)算算数,维拉斯先生最初是伊芙琳娜祖父伊芙林先生的家庭教师,至少年长上五六岁或者十来岁吧?伊芙林先生结婚了就生了孩子伊芙林小姐,嗯,算是二十出头,伊芙林小姐长到大概20岁就死了,留下伊芙琳娜小姐,又长到了17 岁,粗略算来,他没有七八十,也有六七十岁了。何况他的妻子仙逝了许久,而他还是活蹦乱跳的。

  闲话不说,再来看看小市民布兰登家人的精彩表演。他们决定去看一场歌剧,以在伊芙琳娜小姐面前显示自己也是个有品味的伦敦居民,可是当老子的又心疼那几个钱,带着他们四处转悠(他们第一次上歌剧院,而伊芙琳娜小姐又不好意思带路;免得遭人忌恨,实在是有心计),找个卖便宜票的窗口。只可惜不能讨价还价,不然按照小布兰登先生的说法,“我们这么一大帮人来看,他们应该给个优惠价吧?”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笑话,一个老农进城去买钟,买好了钟付了钱却不肯走,售货员问他为什么,他却看着货柜里的手表说,“我买了个这么大的钟,不是应该搭个小的吗?”他以为是买猪肉呢!

  还有那个被布兰登小姐称为“体面的绅士”的史密斯先生。史密斯先生放在当今应该是“小白领”吧,有自己的房产,过着单身贵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也自以为是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于是看见了伊芙琳娜的美貌后,不断地在伊芙琳娜的裙摆上擦口水,以为自己的行为可以打动美女芳心。注意,他的行为被“善良”的表兄揭发了,表兄向她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说到史密斯先生是不打算结婚的人!不结婚又去勾引良家妇女,这在当时来讲可算是触犯王法吧?至少也有故意毁人清誉之罪。但是被揭了老底的他,非但没有脸红离开,反而更加振振有辞地说:“亲爱的小姐,请你耐心听我讲。我向你保证我没有坏心眼,我发誓没有。可是,说真的,没有谁会突然决定结婚这事儿。结婚事关一个人失去自由、被朋友嘲笑的事情。小姐,我坦白跟你说,你是第一个女士让我对不结婚有所动摇的人。因为,毕竟我认为婚姻就是地狱!” 还有更绝的:“小姐,我不怕跟你说,不但比蒂小姐——要不是他哥哥泄露了她的秘密,我是不应该提到她的——还有很多别的女士都向我提过亲,可是我看都不看她们一眼,更确切的说,我不把她们当回事。因此你可以感到十分的荣幸了。”——摘自第50封信译文内容。

  说实话,咱们现实生活中应该也有不少这样恬不知耻、脸皮比城墙厚的人。 

  嗯,关于此书,还有好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累赘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细细的去品味品味。

  最后想说的是,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请多多留意,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不吝赐教,本人不胜感激。

第1封信——平地起惊雷
霍华德女士致维拉斯先生

  霍华德园,肯特郡

  我的好先生,你来说说,善良怎可与丑恶相容?对吾等之良人,在叙说一件丑行之时, 谁又能说得清,是倾听者还是诉说着更值得同情?

  吾刚获悉杜威尔夫人之来信。信中的她仿佛想弥补过失,但又希望人们相信她是无辜的——简直一派胡言,不知所谓。

  她一手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过错,却不知悔改,反而栽赃嫁祸。其信措辞激烈、语带不雅、含血喷人、恩将仇报!她要骂的正是你!你对她来说可谓恩重如山,她的过错多如牛毛,但她却没有自知之明,不思恩图报就算了,还极尽刁蛮刻薄地想把过错都赖在你身上!她说正是你的建议,把她的女儿——名声受损的已逝的 贝尔蒙夫人——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此信根本不值一提,但我仍要告知你其主要内容。 

  她告知我,多年以来,她一直期望着能踏上英伦之旅,亲自来了解女儿的苦痛,因而一直没有写信过来询问;但又因家事缠身,故难以遂愿。 而此时,她发现在法国没什么前途也没什么意思了, 便又想回来。因此,最近她用尽各种办法,拿到了关于她的“受误导的”女儿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她了解到,女儿临死前遗孤于世,便语气婉转地说,她知道是你收养了这孤儿,如果你能取得证明她们的血缘关系的真实证明,并且寄到巴黎去,她会在那边为此提供完全的证明。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女人毫无疑问依然是夜郎自大之人。从她的来信可很明显地看出,现在的她跟当初嫁給伊芙林先生没啥两样,依旧是俗不可耐,缺乏修养——伊芙林先生实在不该娶她。 我跟她见过一次面,她就胆敢给我写信了。 

  她的信引起了我的女儿玛文的极大好奇,她很想知道是什么使得杜威尔夫人对不幸的贝尔蒙夫人不闻不问;为什么在女儿最需要母亲的关怀来保护其平静的生活、保全其清白的名声的时候,却有母亲却对女儿弃于不顾。尽管我对此事的所有当事人都很熟悉,但是我认为这事情我不方便细说,因此我不能满足玛文夫人的要求,只能请求你。

  杜威尔夫人说到也许你会把孩子送还于她,她想跟你谈谈关于孩子对她的义务的问题。我不关心这个;你慷慨地庇护这个无助的孤女,什么都不拖欠了,她该对你千恩万谢才对,你是最有权利决定她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的人;我只担心这个低廉的女人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和不安。

  我的女儿以及外孙女跟我一样想念那个世界上最亲切可人的孩子;她们还让我提醒你,我们先前约好的,让她每年拜访霍华德庄园的约定已经中断了四年了!

  亲爱的先生,我是你最忠实顺从的朋友及仆人, M。 霍华德敬上 。 想看书来

第2封信……悲伤的往事
贝利山庄,多塞特郡

  尊贵的夫人,你实在是太了解我了, 杜威尔夫人给我的来信的确带来了好些不安和困扰。然而,与其抱怨此刻所遭受的尴尬,我还不如感谢过了那么多个平静的念头。因为至少这个可怜的女人最终醒悟过来,知道懊悔了。

  关于我的回答,我得谦卑的请求尊贵的夫人把我的意思传达给她:“无论出于什么心理,我都不会有意的去冒犯她杜威尔夫人;不过我有沉重的、无可辩驳的理由把她的外孙女留在英国;因为我对她有绝对的责任和义务。我可以向她保证,也不怕奉承自己,将来如果她遇见这个孩子,绝对不会失望;这孩子的教育虽然不及我的期望,但是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她是个绝对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孩子。

  我希望尊贵的夫人你不会对我的回答感到惊讶。杜威尔夫人绝不是年轻女士的好监护人和伙伴她一没受过教育,二没有道德原则,三性情暴躁,四举止粗鲁。我早就知道她找了很多理由来讨厌我……真是不幸的女人!我对她只感到可怜!!

  我不敢怠慢玛文夫人的请求。不过,为了她那善良的心,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