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眼前这个小皇帝就厉害了,其一手打造的火器部队,将魏、吴两国的部队打得屁滚尿流。现在天下人已经有了共识,如果要说第一强军,非蜀汉的hong军不可。
江湖传闻,过去的第一强军魏国的虎豹骑遇到hong军也被其打得差点全军覆没,hong军第一的宝座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刘禅虽然刚夺回皇位,蜀国虽然刚经过一轮内乱,但是hong军依然牢牢被抓在刘禅手中,而且在内乱中,其实力不但没有受损,反而益发壮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蜀汉不去找曹魏麻烦就不错了,曹魏那里还敢主动攻伐蜀汉。
“朕的想法很简单,贵我两国联盟可以,但是抗曹这个说法要改一改。”
“喔?不知道陛下要怎么改呢?”
“就改为伐曹怎么样?联盟伐曹,曹魏不来打我们,我们就一起去讨伐曹魏。”
“这个。。。。。。”诸葛瑾沉思了起来,其实是什么名堂对于东吴来说根本不重要,他们需要的只不过是双方结盟这个名头而已,结盟之后,就不能对对方动手了。
由于受到盟约的约束,蜀汉不会攻击吴国,他们就可以争取到恢复元气的时间。当然,这种盟约约束力有多大,那就见仁见智了。
“抗曹、伐曹都无所谓,瑾会尽快将陛下的意思转告敝上,相信敝上一定会同意的。”
“好吧,既然是结盟伐曹,那么请问子瑜先生,贵国打算出多少兵马伐曹,于什么时间出兵,从那个方向出兵,进军的路线是怎么样的?”
刘厚这一问,诸葛瑾愣住了。东吴来和蜀汉和谈、结盟,不过是为了取得一纸盟约,避免东吴首当其冲受到攻击,可不是真的想和蜀汉去攻打曹魏。
现在东吴国力衰弱、军队受到重创,自保尚且不足,何谈出兵攻略他国呢?现在这个小皇帝问到那么具体的东西,要诸葛瑾怎么回答?这要怎么样才能糊弄过去啊?诸葛瑾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对策。刘厚抢先又道:
“为表诚意,还是朕先讲讲我国的计划吧。我国打算在两个月内出兵二十万,先集结在荆州,再从荆州北上襄阳、樊城,直捣中原的南阳,继而进逼许昌。
怎么样?请子瑜先生指点一下,朕这个计划怎么样?好了,朕抛过砖引过玉了,现在轮到你了,还请子瑜先生说说东吴的计划,到时候我们两国要做好配合,一举剿灭曹魏逆贼。”
二十万人马这是刘厚夸张的话,他现在也拿不出这么多人马,如果加上辎重队或者还可以,正规军能有一半就不错了,不过诸葛瑾并不了解内情。
诸葛瑾听到刘厚这么说,不由得大惊失色,小皇帝这是赤果果的威胁啊。要是蜀军二十万人马在荆州集结,那东吴就该紧张了。
因为荆州和东吴交界,蜀军既可以北上伐曹,也可以向东攻吴。何去何从全在这个小皇帝的一念之间。以两国之前的龌龊事,这纸盟约是否真能约束住这个小皇帝真的很难说。
不是有句话叫做:“盟约就是用来撕毁的”吗?当年东吴也试过单方面撕毁盟约,在关公北伐时偷袭他的后方荆州,谁知道这个小皇帝会不会有样学样,以牙还牙?
第一百一十一章 攀亲拉故
第一百一十一章攀亲拉故
“朕当初之所以出兵岭南,皆因在南中时得知,这南中之乱竟然是士燮搞的鬼。父皇让朕平定南中之乱,朕自然要尽心尽力将事情办好。于是,朕就想将叛乱的源头——士燮揪出来,给他应有的惩罚。
士燮远在交州,朕不得已只好借道广州去捉拿他了。再后来,闻听贵国二十万大军围困荆州。身为侄儿,知道二叔有难,你会怎么做?当然是要全力去解救了,是不是?于是,朕只好借道桂阳和长沙,北上荆州解救二叔了。”
既然你说得无耻,那我也来个更无耻的吧,刘厚隐晦地解释了一下自己占领吴国大片地盘的原因,将自己说得好像很无辜、很被动,好像都是在被逼无奈下,不得与而为之的样子。而且他不说自己占领、侵略,只说自己是“借道”。
对于这个小皇帝的无耻程度,诸葛瑾也汗了一把,但是他又能怎么样呢?形势比人强,蜀国占领了这些地盘已经既成事实,吴国现在根本无力再抢回来。
不管对方说是侵占也好,借道也罢,只不过是个说法而已,现实就是现在这些地盘已经不姓孙,改姓刘了。
现在甚至在吴国国内也都已经普遍承认了这个事实,所以诸葛瑾连抗议都无力抗议这一点,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好好利用一下这一个说法吧,于是,诸葛瑾又道:
“就是啊,就是借道啊,您看,两国本来就没什么大矛盾嘛,不过就是借借道而已。作为友好邻邦,陛下您开口借个道,我们能不借给您吗?所以说,我们两国的这些小误会,还请陛下以后不要再记在心上了。这些小误会相对于两国并肩作战的情谊和连续两代的姻亲关系来说,真的不值一提。
瑾听说我吴国有几位将军都在周府做客,瑾想,他们也已经离家多时了,家中亲人颇为想念他们,陛下不如就让瑾带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吧。”
“打住打住。”见诸葛瑾又开始拿婚姻关系来说事,还想打自己好不容易俘虏的东吴诸将的主意,刘厚心里冷笑,忍不住反驳道:
“子瑜先生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吧。你们郡主已经回娘家十年八年时间,朕的父皇也已经龙御归天了,两家已经那么多年没有往来了,我们都以为郡主已经改嫁了呢。
民间不是有句俗话,三年不走动这门亲戚就算是没了吗?你看,我们两家都十年八年没走动了,这亲戚关系可真是有点疏远啊。”
听到这里,诸葛瑾心里也咯噔一下,他心想,朝堂中那些人可能判断错误了,郡主在这个小皇帝心目中估计没有那么重要啊。
只听刘厚继续说:“至于朕和周皇后的婚姻,那是我们刘家和周家的事,和孙家有什么关系呢?
说起来,朕也有点过分啊,朕娶了周家的女儿,竟然没使人去拜访岳母,没有遣人去周家下聘礼、提亲,于礼不合,真是于礼不合啊。
你看朕,真是太健忘了,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可以忘记,这让人怎么看朕,不明事理的人还以为朕是强抢民女呢。
真是的,黄皓!黄皓!你个狗奴才,你给朕滚出来,你给朕记住,过几天派人去东吴周家,给朕将聘礼什么的补上,看看还有什么手续要办的一并要办完,知道了吗。”
听到刘厚的呵斥声,躲在门廊处的黄皓屁滚尿流地滚了出来,趴在地上磕了个头,道:“奴婢都记住了,请陛下放心,奴婢这就安排人去办,一定会办得妥妥帖帖的,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诸葛瑾看着刘厚的表演,不由得心中苦笑,倒不是因为刘厚这演技精湛得可以做影帝,而是他听懂了刘厚的弦外之音,他也知道周雪之前的身份相当于是战俘。说是刘厚抢回来的媳妇一点也没说错。
刘厚话里还隐含着一个意思,我连周雪娘家都没有给面子,我娶周雪都没有去征得周家的同意,没有征得岳母小乔的同意,我需要给面子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孙家吗?
明白归明白,这谈话还得继续下去,这招还得接。诸葛瑾苦笑一声道:“陛下,敝上一直感念公瑾的功业和对吴国的忠诚,决定认周小姐为义女,封周小姐为‘尊皇郡主’,从此孙刘两家成为秦晋之好,共同对抗曹魏,岂不美哉?”
“噗~”刘厚再次喷了嘴中的茶水,心想,我美你妹啊,你这是来占便宜的吗?孙权你个扑街认了周雪为义女,那你就是周雪的干爹了。
好吧,干爹也没什么,这个时代,干爹和绿颜色的帽子一样,还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引申含义。可关键是,你做了周雪的干爹,那我不是也得跟着周雪一道管你叫一声干爹,你还敢说你不是来占便宜的?
“对不住,又呛到了,又呛到了。”刘厚连忙掩饰自己的尴尬,还好,他身为皇帝就算有失礼的举动,也会被人直接无视,相信也没有那个人有胆子出去乱嚼舌根的,如果是其他大臣那样连连失礼的话,可是会被当成君前失仪治罪的。
诸葛瑾也被刘厚这个反应搞到很尴尬,他那里能看不出来刘厚对此事的不屑,说话也变得有点期期艾艾了:“这个,这个,敝上本来就是陛下的舅舅,现在变成了岳父,那是亲上加亲嘛。”
“我亲你妹!”刘厚心里暗骂了一句,然后道:“这个就不劳贵上操心了,周皇后自小就缺乏父爱,原本给她找个义父补足这一块也是件好事,可是现在她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父爱了,有朕的痛爱就够了,况且,贵上远在建业,离成都相隔千里之遥,有什么事情也帮不上忙。
你放心,朕一定会好好对待周皇后的,你看朕将她封为皇后,而不是什么妃子啊、美人啊就可见一斑,朕一定对三位皇后一视同仁,她在朕这里不会受到半点委屈的。”
刘厚的意思很明显,周雪从小失去父亲,那个时候你不来照顾她,现在知道人家有利用价值了你才来认亲认戚的,有这样的好事吗?
诸葛瑾再次苦笑,看来这一招也失效了,幸好,他还准备了后手,于是,他接着又发出一道杀手锏:
“陛下所言也没错,周小姐毕竟不是敝上亲生,不过敝上的确很有诚意和陛下结为秦晋之好。瑾这次来成都,其实还有一个任务。”
“喔,愿闻其详。”刘厚很有耐心地道,他希望诸葛瑾这次能提出点实质性的东西来,不要再扯那些什么狗屁的婚姻关系,不过他注定要失望了。
“瑾这次来成都,还担负着媒人的责任,敝上有两个女儿,长女鲁班,年方17,正是青春年华,待字闺中,其娘亲步夫人还是步骘步大人的同宗。步夫人乃是淮阴远近闻名的美女,鲁班郡主俏似步夫人,也是长得国色天香……”
“打住,打住。”刘厚见诸葛瑾说得唾沫子纷飞,连忙出言制止他。看过《三国演义》的刘厚是知道这个鲁班公主的,现在孙权还没称帝,所以她还是郡主,等孙权称帝后,就会封她为公主。
鲁班公主姓孙名鲁班,和那个受人尊敬的木匠祖师爷、机关学祖师爷鲁班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话说那个木匠祖师鲁班其实也不叫鲁班,他真名是公输般,因为是鲁国人,所以被人叫做鲁般,可能“般”和“班”同音,在古代属于通假字,所以给那些不认识字的人叫着叫着就叫错了,将“般”叫成“班”。于是这位古代的科学家就很不幸地流传下来一个牛头不搭马嘴的假名。
跑题了,言归正传,刘厚看书,对其他东西未必记得住,但是对于美女都会特别关注,他看《三国演义》也不例外,什么貂蝉啊、甄宓啊、大乔小乔啊等美女自是不用说了,就算是孙尚香、孙鲁班这些人,他也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这个孙鲁班漂亮的确是漂亮,可她真不是什么好鸟,她的一生做了很多坏事,她谗害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诬陷孙权本来想立为皇后的王夫人,致使王夫人忧闷而死。
最令人发指的是,她妒忌自己的胞妹孙鲁育贤良淑德,加上和她政见不合,竟然设计谗杀了这个胞妹。也就是说,她的两个兄弟和一个妹妹都是被她设计害死的,用蛇蝎心肠来形容她那是侮辱了蛇和蝎子。
除了做下这么多恶事外,她的生活作风也不怎么检点,她在先后两任丈夫去世后,竟然和堂侄儿侍中孙峻勾搭成jian,做起乱#伦之事来。这样的女人,就算再漂亮自己也不敢要啊,要是真将她娶回来,自己后宫中恐怕天天要上演宫斗剧了。
如果真是那样,以后拍《金枝欲孽》、《宫》、《步步惊心》等宫斗剧的导演一定不会再拿清朝做背#景了,统统到自己的后宫取材得了。说不定以后《甄嬛传》会变成《孙鲁班传》,《武则天传奇》要变成《孙鲁班传奇》了。
“这个,子瑜先生,民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婚姻双方都是男方比女方年龄大比较适宜。这个鲁班郡主比朕年纪大,这似乎不是太合适吧。”
刘厚很想学关公那句“虎女岂能配犬子”一样,来一句“龙子岂能配妖女”直接拒绝这门亲事。可是终究还是需要顾及对方脸面的,关公那是不懂外交,甚至是不懂人情世故,他最终也为这句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是刘厚可不能学他,不能说出这种直接打脸的话来,否则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于是,委婉地用双方的年龄差异来提出拒绝的意见。
“这……年龄不是问题吧,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现在双方都还是青春年少,两三岁的年龄差异没有任何问题。”诸葛瑾继续争辩道。
刘厚心里想,年龄当然不是问题啊,张星彩就比我大,可是年龄不是问题,关键也要看对象是什么人啊。难道这个诸葛瑾是浪得虚名吗?怎么听不出我这是委婉地拒绝呢。
第一百一十章 诸葛瑾舌辩群儒
第一百一十章诸葛瑾舌辩群儒
东吴君臣都担心,如果派其他人来何谈,那个年少气盛的蜀国小皇帝未必会接见使者,所以才特意派了诸葛瑾过来。
派诸葛瑾过来就是存着借助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兄弟关系,兄弟之间,毕竟好说话一点,起码不会被拒于门外。
果然,现在这个蜀国小皇帝很热情地招呼着他,虽然是表面上很热情,虽然只谈私事不谈国事,不过诸葛瑾已经很满足了,只要这个小皇帝没有拒绝见自己,只要他没有第一时间将自己轰出去,那么事情就还有转机。
诸葛瑾虽然心里着急,但是也不表露起来,和蜀国君臣几人叙着私话。看着侃侃而谈的诸葛瑾,刘厚也是感叹,不愧是丞相的大哥,那份养气功夫真不是盖的,这么能忍。
诸葛瑾面上不急心里急,殊不知其实刘厚也一样,他心里也有点急躁,只不过是强忍着不在脸上表露出来而已。东吴这个时候若来何谈,其实他是不拒绝的,你们要和谈,我就顺水推舟duang一声和谈吧。
因为现在的形势是,他们决定不下先打哪一国,又不可能同时两线开战,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送枕头的正是东吴人,正是诸葛瑾。假如能和东吴和谈,那蜀国就不用两线作战了,也不用愁先出兵攻打哪一国了。
既然两国都该打,那也就意味着先打哪国都无所谓,只要东吴不在背后捣乱,那自然就是先打魏国了,这等于是东吴为蜀国做出了选择。
这样看起来,东吴国内的确是有高人啊,估计他们是研判出刘禅一旦夺回皇位,很可能在短期内出兵攻伐他们吴国,所以才派出诸葛瑾急匆匆跑来求和。
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也并不奇怪,只要看这几年来刘厚用兵的方向就知道了,无论是在荆州还是在岭南,抑或是楚地,刘厚这些年用兵的对象都是东吴,这就给东吴君臣一个印象,蜀国小皇帝似乎非常仇视东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