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这个,陛下,不是这样的……”

    “哼,既来结盟,却一点诚意都没有,一心只想着占便宜,却什么都不肯付出,天下间上有这么好的事情吗?朕送你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诸葛瑾脑袋像一部超了频的电脑全速运转,急急思索应对之法,最后一咬牙道:“陛下,山越族隐于深山中,要寻找他们出来很麻烦,需要大量兵力分散在山中搜寻,所以,我国被牵扯了太多兵马在这场战争中,现在实在是无法再派出兵马给陛下助战。

    要不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出点粮食、饷银助贵军一臂之力。俗话说得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国出点钱粮,贵国出兵马,那也算是我们联盟伐曹嘛。”

    听到这里,刘厚不禁乐开了花,自己在这里东拉西扯的,不就是等你这句话吗?他心里早就清楚,想让东吴出兵一同伐曹是不可能的,他们能不在后面拉后腿、插刀子已经谢天谢地了。

    既然无法得到他们的军力相助,刘厚一心就是想狠狠地敲诈他们一笔。蜀国现在的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粮食也比较紧张,如果真能从东吴敲来一笔钱粮,对于自己的北伐大计可谓大大的有利。

    刘厚虽然心里高兴,但是表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他装模作样地转头问诸葛亮道:“丞相,你看可有这样的先例?”

    而诸葛瑾则一副求助般的目光看向他,希望这个在蜀国决策层举足轻重的兄弟能帮一下自己这位兄长。诸葛亮看了看诸葛瑾,向他回了个“你放心,弟弟一定挺你”的眼神,然后对刘厚道:

    “陛下,自秦以来,每个成年男子每年应服一月之役,称为‘月为更卒’。凡当服每年一月更卒之役的人,如不想亲往服役,可出‘雇更钱’聘请‘次直者’请其代为服役。只要每月出雇钱二千,这样就算服役者“践更”了。

    东吴若是无法派出部队伐曹,用钱粮作抵也并非不可。就当是‘雇更钱’了。”

    这里的“更”指的就是徭役。诸葛亮借民间用钱抵徭役的行为,试图证明吴国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刘厚暗笑,看来诸葛亮完全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不过自己可不能表现得太着急,以免引起诸葛瑾的警觉。

    扮猪吃老虎才是王道,一定要让诸葛瑾以为自己是看在诸葛亮的份上才勉强答应的才好。

    “可这只是民间的做法,这真的可以吗?丞相。”刘厚装出一副犹疑不决、困惑不解的模样问诸葛亮。

    “可以,民间之事和国事道理都是一样的。”诸葛亮颔首道。

    “喔……既然丞相说可行,那就这样做吧。”刘厚一副很“勉强”的样子,答应下来。

    诸葛瑾一听大喜,连忙上前拱手对刘厚道:“多谢陛下的宽容,愿贵我两国永结盟好,互不侵犯,互相扶持……”

    “嗯,子瑜先生,不要说朕不顾情面,朕这次是看在丞相的份上才同意这件事。既然决定了我大汉出兵,你们吴国出钱粮,那事不宜迟,我们来具体谈一下钱粮的数量和交接的时间吧。你也知道,我们很快就要出兵了,如果拖下去,很容易耽误我们出兵时间的。”刘厚道。

    “好,好,我们尽快商量好具体细节,尽快签订盟约。”诸葛瑾答应得很快,他出发前,东吴朝中大臣已经研判过形势,对于赔款给蜀汉已经有心理准备。如果能通过送点钱财延迟蜀汉攻击东吴的时间,东吴朝堂是乐观其成的。

    现在不过换了个名堂而已,由赔款、进贡换成了一方出兵一方出钱合伙去打仗,这个名堂好听多了,相信自己以这个名堂回去交差,一定会得到孙权的赞赏。

    可是,他还没开心多久,就被刘厚的话彻底打进了地狱。刘厚先是叫黄皓找来一个算盘,东汉时虽然有算盘,但还不是后世那个样子,不过黄皓找来的这个算盘自然是和后世是一模一样的,因为这是经过刘厚改良后的算盘。

    诸葛瑾也很好奇地看着这个小皇帝在打算盘,他猜到这个一个珠算工具,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古怪的算盘。只见刘厚噼噼啪啪地打着算盘,一边算还一边念念有词:

    “一名士兵一天食米三斤,二十万士兵一天食米六十万斤,合五千石,一个月三十天,耗粮十五万石,预计攻伐曹魏半年,五六三十,一六得六,六上六,好,一共是九十万石。

    每名士兵每月饷银三贯,二十万人每月六十万贯,半年三百六十万贯。每名士兵每天食盐一两,二十万人就是二十万两,合一万二千五百斤,一月就是三十七万五千斤,六个月就是两百二十五万斤,两百二十五万除以一百二十,合一万八千七百五十石。”

    诸葛瑾隐约听到他念叨着二十万人、半年这些关键词,吓得脸都绿了,果然,刘厚算完后,对诸葛瑾道:

    “好了,算好了,敝国这次准备出动二十万大军,初步预计作战时间为半年,需要耗粮九十万石、饷银三百六十万、食盐一万八千七百五十石。请贵国两个月内准备好这些东西运到荆州交给朕二叔吧。”

    “嘶~”诸葛瑾倒抽了一口冷气,幸好他没有喝茶,否则嘴里的茶水肯定被他吸进肺里,搞不好弄个异物性肺炎出来。

    这么多的物资,吴国怎么可能拿得出来,尤其是九十万石粮食,就算吴国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也不可能拿得出来。见过狮子大开口的,没见过开那么大口的,这个蜀国小皇帝难道疯了吗?

    “陛……陛下,这,这也太多了吧?”诸葛瑾被吓到了,结结巴巴地道。

    “不多啊,二十万人半年的消耗就是那么多,朕刚才都当着你面算清楚了,童叟无欺,朕绝对没有算错,不信你可以自己算一次。”刘厚将算盘推给诸葛瑾,示意他自己复算一次。

    诸葛瑾没有接算盘,只是道:“瑾相信陛下没有算错,可是,贵**队半年的开销,总不能全部都由敝国负担吧。”

    “嗯?不是说好了吗,我们联盟伐曹,大家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们大汉出兵马,你们东吴负责钱粮。你看,你们只是损耗点钱粮而已,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可是我们呢,将士们都是拿命去拼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战死沙场呢。

    钱财身外物啊,什么东西都没有性命重要,子瑜先生,你觉得呢?所以,怎么都看是你们东吴占便宜了呢。喔,刚才好像算漏了抚恤金。一旦开战,必然会有将士牺牲,这就要给抚恤金了。如果算上抚恤金,那铜钱可能要多加几倍才够。

    子瑜先生,你脸色怎么那么难看?难道你不舒服吗?如果不舒服就早点回去休息吧。你还别嫌贵,要不我们换过来,你们出二十万大军去伐曹,我们给你们供应粮草怎么样?”

    “陛下,事关重大,您要求那么多的钱粮,别说瑾做不了主,就算瑾是个能做主的人,也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粮出来的啊。我想,就算将我吴国的府库翻个底朝天也不可能拼凑出那么多钱粮来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诸葛瑾哀嚎地道。

    “子瑜先生,你太没诚意了,还说要和我们和谈,还说要和我们联盟,真的是一点诚意都没有。你们吴国会拿不出来这么多钱粮?骗谁呢?东吴占据的都是膏腴之地,江南水乡,土地肥沃、河流阡陌纵横,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这么富庶的地方,这么可能连一点点钱粮都拿不出来。”

    诸葛瑾就快要哭了,谁说江南很富庶的?那个时候,苏杭一带还有很多地方都被山越蛮夷占据,那个时候江南的开发程度还不算高,远没有中原地区繁荣富庶。

    再说了,有你那么狮子大开口的吗?你们爱作战半年就半年,关我们鸟事吗?为什么要我们负担你们半年的钱粮?难道你们打仗想一分钱都不出,全部由我们来负担吗?刚才我说的是“我们出点钱粮”,不是全部由我们出啊,你到底有没有听清楚?

    难道你们真的会出兵二十万吗?二十万就二十万吧,可你的士兵都是什么人啊?一天能吃三斤米吗?个个都是大胃王啊?

    还有,你们的士兵为什么还要拿饷银?拿饷银就拿吧?可是为什么每人每个月要拿三贯钱那么多?难道你将他们都当成国家公务猿供着吗?诸葛瑾心理乱糟糟地想着这些问题,整个人快要崩溃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联盟
    第一百一十二章联盟

    “这个,子瑜先生啊。”刘厚尽量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语气,对诸葛瑾道:“朕怎么听闻,鲁班郡主已经许配给了我的大舅子周循啊?”历史上,孙鲁班先嫁给了周瑜之子周循,后来周循死了,她就改嫁给全琮。

    “没有,没有的事。”诸葛瑾抬手用袖子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道:“之前,小乔夫人是向主公求过亲,不过我们主公没有答应她。周循又怎么配得上我们鲁班郡主,也就陛下你这种天潢贵胄才配得上我们金枝玉叶的鲁班郡主。”

    “喔?子瑜先生是不是太热了,怎么都出汗了?”刘厚一副关心的样子问道。

    “嗯,是,是,这里的炭火烧得太旺了,瑾从外面进来,穿得有点多。”诸葛瑾连忙掩饰道。刘厚笑了笑,也不拆穿他,继续刚才的话题道:

    “唉,鲁班郡主果然是艳名远扬啊,连朕在成都都有耳闻呢。相信在东吴,一定很多贵家子弟争抢着想要娶她。朕其实也是很仰慕她的美艳呢。可惜啊,真是可惜,子瑜先生,你也知道,君子不夺人所爱,尤其是这个人还是我大舅子。既然我那大舅子那么喜欢鲁班郡主,朕怎么可以横刀夺爱呢。”

    刘厚装出一副惋惜的样子,惹得诸葛亮等三位蜀国大臣都忍俊不禁,可是当着诸葛瑾的面前又不好发笑,只好强忍着,最后竟然憋得脸都有点发红。

    “鲁班郡主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具有倾国倾城之貌,家势又是吴国第一,这几年求亲者的确众多。不过瑾认为,天下间能配得上鲁班郡主的,也就陛下一人了。”

    刘厚心想,配你妹啊,我当然配得上她,问题是她配不上我啊。只听诸葛瑾继续道:

    “如果陛下确实介意年龄问题,那也不要紧,我们还有一个选择。鲁班郡主还有一个妹妹名鲁育,也是步夫人所出。鲁育郡主芳龄十一,已经出落得水灵灵的,绝对是个美人胚子,长大以后,容貌不会比她姐姐和母亲差到哪里去……”

    刘厚看着这个老小子在吐沫横飞地评论一个萝莉的美貌,真想上前脱下鞋子用鞋底抽他一个大耳光。怎么越看他就越像个怪老头,还是很邪恶的那种。要不是顾及到他是丞相的兄长,刘厚绝对会跳出来,代表月亮消灭这个有特殊癖好的变态怪老头。

    “好了,好了,子瑜先生,鲁育郡主才十一岁,这么小如何能婚配,还是过几年等她长大了再说吧,咱们来日方长嘛。”

    “十一岁已经不小了,如果陛下嫌她年纪太小也没关系,你们可以先订婚嘛。现在先定下婚约,等过两年,再成婚也是可以的。”

    刘厚真的被这个老小子打败了,这家伙绕来绕去就是说婚姻关系,说够了自己老子的又说自己的,总之就是非要将孙刘两家拉成亲家不可,那模样、那嘴脸,比起那些媒婆、冰人不遑多让。

    “好了,子瑜先生,咱们就先不说婚事问题了,还是说说正事吧。相信子瑜先生千里迢迢来到成都,除了操心朕父子俩的婚事外,一定还有一些国事要办的是吧?贵国王上有什么话要对朕说的,你现在可以说了,朕一定洗耳恭听。”

    刘厚再也不敢摆出一副“今天只叙私情,不谈公事”的嘴脸了,再这样下去,给这个媒人婆继续纠缠下去,说不定很快自己的后宫就要多添几个人了。

    诸葛瑾一听这话,大喜,刚才的窘迫之情一扫而空,他坐正了身子,正了正衣冠,拱手对刘厚道:“陛下英明,不过这婚事和国事实为一体。敝上希望能和贵国结为秦晋之好,就像十多年前一样,两国继续结盟抗曹。”

    刘厚心想,终于等到你这句话了,真不明白你前面扯那么多有的没的干什么,早这么说不就好了,我正需要和你们和谈,稳住你们,好让我抽出手来全力攻曹啊。

    他也不想想,自己一开始就在那里拿捏作态,如果诸葛瑾一开始就说这个事,遭到自己拒绝的概率很大。

    诸葛瑾如果不是这样迂回一番,类似胡搅蛮缠又拉亲带故地到处胡扯,扯得他心烦,他会那么容易答应跟人家谈正事吗?所以说,诸葛瑾表面看起来是个老实人,其实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否则怎么可能被孙权重用。

    刘厚看了诸葛亮一眼,诸葛亮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刘厚收到他的信号后,开口道:“子瑜先生,朕敬你是丞相的兄长,才对你说实话,本来呢,东吴人在我们背后搞了那么多小动作,屡次谋害我国,害得我国损失惨重,两国可以说是结下了血海深仇了。

    不瞒子瑜先生,朕正在调拨军队,打算旬月间就亲提大军,顺江东去,寻你们主公决一死战。这次朕打算集结全国精锐,和东吴军进行一次不死不休的厮杀,誓要报前番的深仇大恨。”

    听到这里,诸葛瑾刚安定一些的心情又开始激荡起来,心脏不争气地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刚干的冷汗又冒了出来。只听刘厚继续道:

    “不过呢,朕其实是个念旧情的人。你们的郡主,也就是朕那个三娘,虽然回东吴多年,但是毕竟名分上还是我们刘家的媳妇,也是朕的姨娘之一,朕还是要顾及一下她的面子的。

    另外,朕的周皇后,其父亲公瑾公当年和朕的父皇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曹操,这份情谊朕也一直记在心上。

    朕今天就给面子她们,答应和你们东吴结盟,当然,这也是给面子瑜先生你,子瑜先生你毕竟是丞相的兄长,又是吴中名士,朕久仰子瑜先生大名,这面子还是得给的。

    不过,子瑜先生,我们两国结盟可以,但是结盟抗曹这个说法似乎有些不妥啊。”

    诸葛瑾一听刘厚同意结盟,不由得大喜,心里的大石头咕咚一声放了下来,连忙问:“不知有何不妥?”

    “先生说联盟抗曹,抗曹抗曹,那得要曹魏来攻打我们,我们才能抗曹啊,现在的形势之下,朕相信曹丕应该没有胆量来攻伐我们了,既然他们不来攻打我们,我们何谈抗曹呢?子瑜先生,你觉得朕说得对不对啊?”

    “这……那不知陛下有什么想法?”

    诸葛瑾也知道现在三国的形势,三国中过去以曹魏军事实力最强大,强大到蜀、吴两国联合起来也未必能抗得住的地步。但是,赤壁之战后,刘备迅速占领了益州和汉中,实力大涨,已经可以站稳脚跟了。

    不过刘备时代,也只能说是站稳脚跟而已,论真正的军事实力,曹魏还是第一。关公北伐其实是有点自不量力了,就连后来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后都铩羽而归,也充分证明,曹魏的综合实力远在蜀汉之上。

    可是,眼前这个小皇帝就厉害了,其一手打造的火器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