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国举全国之力才制造出这么点火器,其中火炮十门,全部架设在襄阳城上了,火#枪两千杆,有五百杆在襄阳城中,其他的分布在城外其他部队,另外,霹雳雷也制造了上万颗,这些火器虽然不算多,但是也够刘厚和他的hong军喝一壶的了。

    “也许他们的火器还不止这么些。”步骘道。他猜对了,襄阳城中的火器只是魏军所有火器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火器在城外的部队中。

    “如果他们城外的部队也有大量火器,将会对我军造成非常大的威胁。”郭攸之接着道,看来他是一条心主张撤退了。

    “但总不能未战先怯,未战就退……”邓芝道。

    “我们不过是暂时退后而已,这是战术性撤退,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卷土重来,这怎么是未战先怯呢?”郭攸之反驳道。

    ……

    两人争论不休,刘厚一时间也决定不下何去何从。

    “报……”一声拖得长长的声音传来,又一名传令兵跑进帐中。

    “说!”刘厚阴沉着脸道。看样子,这个家伙带来的肯定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启禀陛下,东南方向发现一彪人马,距离约二十五里,数量约五万,看旗号是‘魏’和‘夏侯’。”

    刘厚无语了,司马懿果然不止一个后手,西边来了一彪人马,是姓曹的统领,东南方是姓夏侯的,这两个将领刘厚不知道是谁,不过看起来应该都是曹丕的亲戚、本家之类的。

    刘厚不知道,西边的曹姓将领是中领军曹休。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操曾对左右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并让他与曹丕住在一起,像亲儿子一样对待。

    而东南方的将领是征南将军夏侯尚。夏侯尚,夏侯惇之侄,与曹丕亲近友好,曹丕与夏侯尚与其说君臣关系不如说亲友关系,这个时候他的官职除了镇南将军外,还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

    “这都十万人马了,看来司马懿真是舍得啊。不过,就算他们有十万人马夹击我军,我军也未必敌不过他们。”刘厚豪气干云地道。他的部队现在是藤甲兵配合火#枪兵,攻防能力都极为出色,可以说不会惧怕当世任何一支强军。

    “如果这十万都是火器部队,他们左右夹击我军,襄阳城内再冲出来一支大军,三面围攻之下,我军将十分危险。而且,还不知道这是不是司马懿的全部手段。如果仅仅想夹击或偷袭我军,司马懿完全无必要搞什么坚壁清野出来。

    他既然化那么大力气这样做,肯定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后招,臣请陛下速速撤退。”郭攸之道。

    这一下,邓芝也不出声了,因为现在情况看来,司马懿的确是安排了陷阱在这里等着魏军。这些人如果晚上突袭蜀营,蜀军必将损失惨重,就算他们白天光明正大攻过来,在超出己方几倍兵力三面夹攻之下,也够蜀军喝一壶的。

    可是,司马懿显然没有料到蜀军的斥候那么强大,也没有料到蜀军斥候撒出的范围那么广,更没有料到蜀军的传讯手段那么匪夷所思,传讯速度那么快,那么快就发现了他们,并开始布置应对措施。

    “好,传令下去,立刻拔营,有序后撤,命关兴调拨一个团、鄂焕调拨一个团出来,两个团一起负责断后。”刘厚下令道。

    “不可!”

    “慢!”

    郭攸之和步骘同时出声阻止道。

    “喔?两位有什么高见?”刘厚道。

    郭、步两人对望了一眼,又互相做了个请的手势,互相谦让了一番后,最后由郭攸之开口道:“陛下切莫匆忙撤退。”如果给司马懿在城头上觑得我军虚实,必然会出城趁我军撤退之时追击我军。

    撤退之时遭受攻击,很容易导致混乱甚至不可逆转的溃败。就算我们军不溃败,如果给他们拖住我们的脚步,等左右夹击的大军上来,于我军也是大大的不妙。”

    “喔,原来如此。”刘厚恍然大悟道。这些道理其实他也懂,不过一时心急没有想起而已,还是郭、步两人经验丰富,心思细腻。

    “敌军离我军尚有二、三十里,起码也要半天才能到达,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从容撤退,我们需要好好安排一番再撤退,务必要骗过城中的魏军,让他们以为我们仍然在这城下扎营。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死伤惨重
    第一百二十二章死伤惨重

    话说刘厚恼怒之下,下令二炮部队对城头进行轰炸。可惜火箭炮的准头还是差了一点,这时候的发射距离也远,到了目的地就偏差得更大了,有差不多五十枚火箭弹没飞到城墙就提前落了地,剧烈的爆炸在城外掀起了一阵泥沙风暴。

    还有约三分之一的火箭弹直接飞过了城墙,飞进了城内,由于城内有很多魏军,这部分的火箭弹虽然没有打中目标,不过误中副车也仍然收割了不少人命。

    剩下的只有三分之一火箭弹打到城头上,不过即使是三分之一也有五十枚左右,五十枚火箭弹在城头上,爆发出一阵耀眼的火花海和浓烟。

    等浓烟散去,发现城门头上安置了床弩的箭楼已经倒塌,这一片区域的城墙上一片狼藉,别说活人,连个完整的人都没有,只余下一地的尸体碎块和衣物器甲碎片。

    所有人都惊呆了,不但是魏国士兵,就算了见惯了火器的蜀国士兵也有很多人没见过火箭炮的威力,他们初见这种如天罚的场面也觉得很震撼。

    “这是天雷吗?”

    “天啊!传说蜀国小皇帝会召唤天雷,果然是真的。”这是魏国士兵的议论。

    与魏国士兵恐惧、沮丧、无助等负面情绪相反,此时蜀国将士充满自豪感,他们感到兴奋、鼓舞、士气高涨、充满斗志。

    二炮部队迅速给火箭炮重新装弹,继续发射,很快,在两轮打击后,又有两段城墙被这种天罚雷火清扫一空。

    “这下司马懿老儿还不死!”刘厚以拳击掌恨恨地道。

    而他口中的司马懿老儿根本没有死,不但没有死,还毫发无损地正在城内发出一道道的命令,指挥着部队及时补位,以防守被火箭弹轰炸过的地方。

    老奸巨猾的他在蜀军摆出那些类似火#炮的铁筒时,就预感到情况不妙,及时溜下了城墙,退到城内离城门头约一里的地方,搭建了个临时指挥所,躲在里面指挥战事。

    他的谨慎使他躲过了一劫,不过他现在听着手下不断来来回回汇报着战况,心里也感到很无奈,他知道蜀军的火器强大,可没想到会强大到这种程度,这样铺天盖的,有如天降雷火的力量,凡人怎么抵挡?

    魏军虽然也铸造了一些火#炮,但是和蜀军这些武器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蜀军的火箭炮专门针对城头上那十门火#炮的位置发动攻击,现在十门火#炮都已经哑了火,铜铸的火#炮未必会被炸坏,但是操作火#炮的炮手基本上全部报销了,没有炮手,火#炮就是一根粗一点的铜管。

    更何况,蜀军现在都退到两千多步外,就算还有炮手,城头上这些火#炮也根本够不着人家。为什么蜀军的火#炮射程就比我们的远呢?难道从蜀国来的工匠有所隐瞒?难道他们只为魏国生产比蜀军火#炮射程近的产品,而不肯为大魏国生产最先进的武器?

    司马懿心中产生了一个个疑问,他决定回去后一定要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曹丕,让他好好处理处理那些工匠。

    他当然不知道这些是蜀军新研制出来的火箭炮,那些被许靖送到魏、吴两国的工匠也没见过这种新武器,更不用说让他们生产了。

    他也不知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进步的新技术、不断研制出来的新武器,是军队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有力保障。

    将城墙上的十门大炮敲掉后,刘厚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兀突骨亲自带领五千藤甲兵抬着云梯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关兴派出两个营的火#枪兵在后头瞄准城墙上射击,只要有守城魏军冒头就有几枪飚过去。

    本来城墙上的守军已经被火箭炮清空了,但是,在知道蜀军开始攻城后,司马懿马上紧急调拨人手,跑上城墙去补充各处空缺,所以,在藤甲兵跑到城墙下时,城头上又冒出来了无数的魏国士兵。

    刘厚也没料到魏军的反应那么快,不愧为司马懿,果然名不虚传。他连忙又多调两个营的火#枪兵过去参与狙杀城头的守军。登时,噼里啪啦炒豆般的声音响起,这个声音不但是因为城外的蜀军在开枪,还因为城头的垛口上也伸出一杆杆火#枪,往这边还击。

    “至少五百杆火#枪。”郭攸之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后道。

    城头上的火#枪兵虽然比城下的蜀军火#枪兵少很多,他们的准头也不及蜀军,但是他们依托城墙,可以防护住身体的大部分地方,又是居高临下,占了很大的优势。

    所以一时间,双方竟然打了个旗鼓相当,魏军固然伤亡不少,蜀军这边的伤亡数字也在不断地增加。

    当藤甲兵到了城墙下时,城墙上扔下了很多檑木滚石,藤甲虽然能防住刀剑,却防不住从城墙上扔下来的檑木滚石,藤甲兵的伤亡也在急剧增多。

    当勇敢的藤甲兵冒着矢石,登上云梯,爬上城头时,魏军用铁钩将云梯推离城墙,将蚁附在上面的藤甲兵连人带梯子推倒在地。

    当终于有几个藤甲兵登上城头,魏军快要守不住时,刘厚突然看到城墙上扔下来很多冒着黑烟的黑球。

    “不好,是霹雳雷!”刘厚脱口而出,不过一切都迟了,密集的爆炸声在城墙下响起,数不清的霹雳雷在城墙根炸开,藤甲兵倒下了一片。

    “快鸣金收兵!”刘厚见势不妙急忙吼道。

    “铛铛铛铛!”随着蜀军的铜锣敲起,攻城的藤甲兵潮水一般退了回来。由于有藤甲的保护,很多被霹雳雷炸到的藤甲兵伤而未死,被战友搀扶着退回了蜀军的大阵中。

    火#枪兵则继续对这城墙上射击,掩护着藤甲兵的撤退,有了他们的压制,城墙上的守军也无法趁机用弓箭或火#枪追杀撤退的藤甲兵。

    “我艹许靖你nainai。”暴怒中的刘厚不由得爆粗痛骂许靖,不是这个短视的老小子出卖了国家秘密,魏国就不会得到火器的制造方法,今天蜀军就不会遭受那么大的伤亡。而且可以想象,在以后的日子里,蜀军肯定将会有更多的伤亡,这一切都拜许靖所赐,他现在真想将许靖凌迟处死。

    想做就做,老羞成怒的刘厚转头对郭攸之道:“拟旨,许靖勾结反贼,图谋不轨,罪大恶极,着立刻腰斩弃市。”身为封建皇朝独#裁者就是有这点好处,想杀一个人就杀,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据,不需要什么审判,随口定条罪名就是了。

    “着人快马将圣旨送到岭南,让费祎执行。”刘厚补充道。

    郭攸之躬身称诺,许靖罪大恶极,郭攸之之前也劝过小皇帝杀他,当时刘厚一时心慈手软放了他一马,现在小皇帝吃了亏,反悔要杀他,郭攸之当然不会拦住,连忙领命下去草拟圣旨。

    不过刘厚也没想到,这道他暴怒之下发的杀人令最后没有发挥作用,因为等圣旨到达岭南时,许靖刚病死。

    岭南天气炎热、满地都是毒虫瘴气,许靖因为年迈,政治上又失意落寞,遇上岭南的恶劣环境,他去到岭南后没多久就一病不起,最终一命呜呼。

    却说刘厚收兵后清点兵马,更是心如刀割,这一战火#枪兵死了二百多人,还有三百多受伤。而藤甲兵更惨,牺牲的人数达到五百之多,受伤的不下一千五百#人。

    就连兀突骨也是满脸烟灰色,一瘸一拐地跑了回来,他的脚也被弹片割伤了,婴儿嘴大小的伤口在汨汨地流着血。

    这次进攻时间其实很短,短短一个小时内,蜀军伤亡竟然达到惊人的两千五百#人,可见火器的高效杀伤性。这也是为什么本来已经赦免了许靖的刘厚暴怒之下,还要杀他的原因。

    当然,魏军也好不到那里,他们的伤亡人数达到五千多,其中死亡的就有一千多接近两千。但是,魏军没有蜀军那么完善的医疗体系,没有那么好的医疗条件。

    蜀军受伤的那些人,大部分可以救回一命,除了少数因受伤太重会治疗无效死亡,还有少数虽然能保住一命,但是因为伤残最终不得不退出军队外,大部分伤兵很快就能伤愈归队。

    魏军则相反,他们的伤兵中#将有一半多人最后会因伤情恶化而死亡,主要死亡原因当然是伤口感染,尤其是被铅#弹或弹#片所伤,伤口很难愈合,很多伤兵都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批伤兵最后能归队的不会超过一千人。

    刘厚回到军帐中,召来各位谋士和将领,商议下一步的对策,正当大家谈论正酣时,突闻有紧急军报。

    皇帝召集群臣开会,一般情况下,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无人敢打扰的,但是亲兵依然来汇报,说有紧急军情,刘厚心知这道军情肯定很重要、很紧急。

    刘厚让人宣门外的传令兵进来,传令兵进来行礼后,向刘厚汇报了一条惊人的消息:

    原来,今天一早,第五斥候小队的人一路往西进行侦察,他们在离大营三十里处,发现了大队人马,由旗号看来,应当是魏国人马,主将姓曹,经估算人数约在五万左右。
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师未捷架先丢
    第一百二十一章出师未捷架先丢

    当刘厚在郭攸之的警告下抬头时,看到城墙上有几处“滋滋滋”地冒着火花燃烧着的火#炮引线,刘厚还算反应快,一看到这个情况立刻翻身下马往后跑。

    为什么不骑马逃跑而是翻身下马步行呢?难道刘厚步行比骑马还快吗?答案是否定的,刘厚之所以下马步行是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拥挤在一堆,马匹体积庞大,转身不方便,如果想调转马头跑路反而会更慢。

    刘厚“哎呀!”一声叫,当机立断下马,然后哧溜一下就跑进后面的士兵群中,士兵虽然排着的阵型也比较密集,不过两个人间总还有一臂的距离,这个距离足够他斜着身子挤过去了。

    当刘厚往后跑了不足十步时,天空中已经有十个黑点呼哨着往这边飞来,魏军城头上一共偷偷架设了十门火炮,这个时候都瞄准了这边来了一个齐射。

    郭攸之反应一点也不比刘厚慢,他也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翻身下马往后跑。只是他一边跑还一边不忘保护皇帝,他跟着刘厚的身后跑,打算万一真的有炮弹打过来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小皇帝挡住炮弹。

    但是,只听说过用身体档子弹的,这个没有练过铁布衫的书生身躯能不能挡得住炮弹还有待实验的验证。

    步骘的反应也不算慢,他强行将马头拉转,使自己连人带马横过来,挡住刘厚逃跑的通道口,万一真有炮弹可能命中刘厚,那么必然先打到步骘或他的马身上,然后再打到郭攸之身上,最后才到刘厚。

    反应最慢的就是邓芝,他没有跟随刘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