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知道好景不长,在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和。

    曹爽被司马懿杀死后,他心中不安,走投无路下投奔蜀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是蜀汉主要的北伐将领之一,多次参加伐魏战争。

    由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其一,夏侯霸将来的确是有出息的,在魏国做到了大官,在蜀国也得到了重用。不过目前来说,他年纪还小,不是他鼎盛时期可比的;其二,这个人将来会投降蜀国。

    在这个时空,夏侯霸年纪虽小,也算是初展峥嵘了,虽然是在司马懿的手下领兵,不过好歹也算是独立领兵五万,已经算是魏军中为数不多的重要将领了。

    可惜,他的部队屡遭蜀军的打击,每次都几乎全军覆没,一路退走到几个城池,可是都被蜀军如影随形地追过来,一次又一次地攻破他驻守的城池。幸运的是,每次他都能逃脱得了性命,这种好运气真令人怀疑他和幸运女神的关系。

    不过逃脱是逃脱,但是每逃一次就给他的心灵造成一次不可逆转的伤害,当逃跑的次数多了,慢慢就会形成习惯,这就是“某跑跑”的来历。夏侯霸也不例外,他三番五次从蜀军手中逃脱,成功地由一位霸气外露的年轻将领转变为“夏侯跑跑”。

    这次蜀军围城,他已经吓破了胆,第一时间想到的依然是怎么突围逃跑。而另外一位守将夏侯尚则是一位情种,这在三国这个金戈铁马为主旋律的时期,不得不说是一个另类,或者说是奇葩。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五章 废材二人组
    夏侯尚,字伯仁,夏侯渊之侄,与曹丕亲近友好,曹操时期历任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曾随曹彰远征乌桓,并得胜归来。+◆頂+◆点+◆小+◆说,。。

    在原历史时空,曹丕继位后,夏侯尚升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攻击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又在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

    由这份履历来看,他也算是曹魏第二代中的人才,前途一片辉煌。可是谁也没想到,他的辉煌前途却断送在他的多情上。

    夏侯尚宠爱~爱妾嬖幸超过了正妻,而正妻德阳乡主是曹氏之女,曹真的妹妹。估计她在家争风吃醋没争赢,去找皇帝哥哥做主。结果曹丕一怒之下派人绞杀了夏侯尚的爱妾。

    爱妾无辜被杀,夏侯尚很是悲伤,埋葬爱妾后仍然忍不住思念,又常常外出去墓地看她,乃至于一病不起,终日精神恍惚,终于于一年后(公元226年)病逝。

    在这个以金戈铁马为主旋律的年代,武将们杀人如麻、血洒沙场,心如铁石、视人命如草芥;谋士则勾心斗角、你欺我诈,奇谋妙计百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挥手间可定千百人生死。

    真正的英雄或者说枭雄~根本不会拘泥于儿女私情,像曹操那样,专喜人妻,或者像刘备那样说出“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这样千古名句的人,似乎才适合这个时代。像夏侯尚这样的多情种子真可谓是凤毛麟角,不但少见,甚至可以说是奇葩。尤其是他还是生在夏侯家这样的将门世家。

    不管怎么样,夏侯尚就是爱了,也就痛了。有一句诗比较适合他:“你杀,或者不杀她,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这个时期,正是夏侯尚爱妾被杀后没多久,夏侯尚对爱妾的爱仍然在那里,不增不减。这样一来,他就悲催了,这份爱已经弄得他有点神经失常了,这也是曹丕扔下他,让他留守许昌的原因之一。

    这两个人,一个被吓破了胆,一个为情所困,忆妻成狂,如何能担当得了大任?这正是张飞和庞统军团能兵不血刃拿下许昌城的“物质”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庞统的小小妙计,蜀军拿下许昌城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庞统的妙计自然是攻心术,首先,他使用了刘厚曾经使用过的一个方法,那就是撒传单。

    蜀国现在已经掌握了活字印刷术,印传单容易得很。庞统亲手写就一篇声情并茂的《告许昌全体军民书》,印了几万份出来,然后让热气球飞到许昌城上空,将它们如雪花般洒下来。

    许昌城的大部分军民在一天一夜间就都知道了这份传单的内容,就算那些不识字的平民百姓,也在茶楼酒肆、勾栏瓦舍,甚至水井旁边听到知情人的议论。消息传播得很快,所谓的一传十,十传百就是指这种时候。

    现在阖城军民都知道,魏军式微,蜀军几十万大军围城,魏军无论如何是守不住城池的。而蜀军是天军,是仁义之师,所到之地从来都是秋毫无犯的。

    所以,蜀军的到来,作为百姓只要安守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静静等待天军的到来就行了,蜀军入城后,不但不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还会为百姓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例如开仓赈灾,例如减轻赋税,再例如蜀军会按市价采买军需品,使得百姓赚到丰厚的利润等等。

    这就使城中百姓无法和魏军一条心,瓦解了百姓帮助魏军死守城池的决心。要知道在古代守城都是体力活,其中大量的活计都是由守将临时征调民壮来完成的,必要时,守将甚至驱赶百姓直接上城墙帮助御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民壮的帮助,守军的实力至少下降三成甚至一半。《告许昌全体军民书》还劝魏军将士及时反正,只要投降蜀军都能得到优待,如果有打开城门献城或斩杀上官等立功表现,大汉皇帝将重重有赏。

    这些话使得魏国士兵蠢~蠢~欲~动,一些有官职的人既心动又心慌。心动是他们在考虑是否做些什么争取立功,心慌是他们现在看到那些部下的眼神都有点不对劲,生怕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立功的投名状。

    夏侯霸和夏侯尚两人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可是最大的两个投名状啊。他们派出兵丁收缴城中的传单,禁止人们私藏、谈论传单的内容。

    可是一切都晚了,消息早就已经传开了,蜀军洒下的传单数量太多,加上潜伏在许昌“中情局”人员的推波助澜,现在城中到处都在沸沸扬扬地谈论传单的事情,除非杀光阖城百姓,否则那里那么容易禁得住。

    “中情局”上次在偷运走司马懿家眷事件后,受到魏国朝廷的严厉打击,一些人不得不改换身份潜伏起来,一些人则被逼离开许昌,暂时转移。可是时局混乱,魏国朝廷疲于应付蜀军的步步紧逼,对于这种反间谍行动只是草草进行了几天,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中情局”趁机又慢慢在许昌恢复了实力,到了曹丕迁都,整个许昌一片混乱,魏军在这里的控制力降到了最低点,整座许昌城对于“中情局”来说就像是不设防一样,“中情局”的人几乎可以自出自入。

    这个时期,“中情局”又安排了大量人手涌~入许昌,这个谍报机构迅速壮大起来,为蜀军夺取这座曾经的都城做准备。现在,蜀军终于围城了,庞统迅速跟城里的“中情局”机构取得了联系,庞统的小计谋其余部分就是通过他们去实施的。

    蜀军围城的第七天,城里谣言四起,夏侯霸忙了一天的军务,焦头烂额地回到府上。他还没来得及喝一口热茶,又叫来了一位老管家,向他询问b计划的实施情况。

    当然,b计划这个名称是作者起的,夏侯霸对这个计划并没有命名,而以“那件事”指代,他现在问那个老管家的正是:“那件事办得怎么样?”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金印和霹雳雷
    夏侯霸口里说的“那件事”指的正是他的逃跑计划,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他来说属于极度机密,所以只能委托他最信任的家人来做。∷頂∷点∷小∷说,。。而眼前这位管家正是他最信任的家人。

    “二少爷请放心,之前皇帝迁都之时,老夫人和一部分家眷已经带着大部分财物,随着朝廷大队人马迁到长安。这些天老奴又将府里剩余的大部分财物埋藏在外宅花园里。

    财物方面无需再担心,也不会成为我们的累赘。二少爷只要和少夫人一起轻装简从出城就行。现在虽然蜀军围城,不过仍然有不少百姓偷偷逃出城外躲避战祸。

    老奴已经打听过,蜀军对百姓极为优厚,基本上不会阻拦百姓的去留。遇到食不果腹、衣不裹体的贫民还会发放粮食赈灾,甚至给予他们田地,安置他们耕种。

    到时二少爷和少夫人化妆成普通百姓,跟着逃难的队伍逃出城去,绝对没问题。只要出了城就好办了,少爷多带点钱财,到了城外雇辆马车,很快就能到达长安。

    只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估计路上不安全,所以二少爷还是要多带点亲兵在身边以防万一。老奴也已经帮他们准备好行头了,到时候会让他们化妆为各式各样的逃难百姓,跟在二少爷附近,保护二少爷和少夫人。”

    这位老管家是夏侯渊时代就开始在夏侯府效力的老人,后来分家,夏侯渊让他跟着次子夏侯霸,于是,他就成了夏侯霸府上的管家。但是他依然沿袭以前在老夏侯府时的叫法,称呼夏侯霸为二少爷。

    而那个少夫人也不是夏侯霸的正室,正室早跟着夏侯老夫人去了长安,留在这里等夏侯霸的只是一个妾侍而已。

    老管家向夏侯霸详细汇报了详细的逃跑路线和各种具体的安排,夏侯霸确认这的确是个不错的计划后,就让他退下了。老管家刚退下没多久,又有仆人来禀报,说夏侯尚将军使人送来了一件礼物,要自家将军“亲启”。

    本已经疲惫不堪头晕脑胀的夏侯霸听说是夏侯尚送来的,不得不招招手,叫人将礼物呈上来。很快,仆人双手捧着一个用锦布包装得很漂亮的方形物体放在桌上,并自觉帮忙解开包装的锦布。

    呈现在夏侯霸眼前的是一个做工精美的木匣,仆人不敢打开,望向夏侯霸,夏侯霸道了一句:“打开吧。”

    于是,仆人继续动手,打开木匣上的铜扣,掀开木匣的盖子。映入眼帘的是放在上面的一封信,信后面隐约还有其他什么东西,不过被信挡住看不清楚。

    仆人拿起信,恭恭敬敬地双手呈给夏侯霸,夏侯霸也没多看匣子里还有其他什么东西,接过信封后,从没有糊口的信封中抽~出一张信纸,抖开一看,登时变了脸色。

    信根本不是夏侯尚写的,这个“礼物自然也不是他送的,信的内容是要求他在十二个时辰内做出选择,选择的内容就在匣子里。

    夏侯霸颤抖着双手慢慢摸向匣子,匣子分开两格,一边是一个金印,一边是个黑不溜秋的铁疙瘩。所谓的金印其实是用铜做的,古代当官都要有一个这样的铜做的“金印”,作为权力的象征。

    夏侯霸提起金印,翻过来看了看印面,只见那里刻着的印文是“大汉讨夷将军”。这是一个五品的杂号将军,官职不大,但是代表的意义重大。

    这代表自己一旦接受这个官职,就要转投蜀汉阵型。关键的是,代表着他一旦接受大汉皇帝的册封,他的小命就保住了,自己再也不用过那种惶惶不可终日、急急如丧家之犬的生活。

    许昌现在被几十万蜀军包围,自己虽然已经做好了安排,很有把握逃出去,但是计划永远是计划,计划有时候是赶不上变化的,如果途中有什么好歹,自己未必有命平安到达长安。

    就算自己能顺利逃回长安,逃回那个苟延残喘的朝廷,之后呢?之后还不是继续提心吊胆地过着日子。蜀军的厉害他有切身的感受,蜀国横扫天下几乎已经没什么悬念,那个逃到长安的魏国朝廷还能坚持多久?

    自己是将门世家,到下次蜀军来攻时,皇帝势必会再次命令自己带兵迎敌。自己是再也不愿意面对蜀军这些可怕的敌人了。如果还是以前那样拼的是武力,他夏侯霸并不会有什么害怕。

    他自小跟随父亲东征西讨,练就一身武艺,年少的他也曾经幻想纵横沙场,和那些传说中的名将一较高下,也曾做过单人匹马跃入几十万大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样的英雄梦。

    可是,现在面对的敌人根本不跟你较量武艺,根本不讲道义,甚至根本不跟你近身,根本不跟你面对面,只是远远地发射那些叫火~枪的可怕暗器。偏偏这些暗器威力强大得无法抵抗,甚至连盾牌都挡不住。

    不但是他,整个魏军在这样可怕的武器面前,都泛起了无力感、不可抵抗感。想到这里,他望向了金印旁边的黑色事物,他只敢看,却不敢摸它。

    因为那个黑色的铁疙瘩正是令魏军上下胆战心惊的霹雳雷。当然,这其实只是个外壳而已,里面并没装火~药,因为这次行动的目的只是恐吓夏侯霸而已,并不是要他的命。

    没错,这份礼物其实并不是夏侯尚送来的,而是潜伏在许昌的“中情局”人员,按照庞统的计划要求送来的。他们用金钱开路,买通夏侯霸府上的门房,诈称自己是夏侯尚府上的下人,奉他们将军之命送来这份礼物。

    因为事关机密,所以务必请夏侯霸将军“亲启”这份礼物,这个门房收了沉甸甸的银子,很有职业道德地将这份“礼物”送去给夏侯霸“亲启”了。毕竟这个年头的人还没有恐怖袭击、炸弹邮包之类的概念,对这些东西毫无防范心理。

    庞统这一条计策的确有点无赖,其做法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恐怖分子,送一个炸弹邮包或白色粉末邮件恐吓目标人物。和恐怖分子的做法有点不同的是,他不但是恐吓,还有利诱。

    霹雳雷是恐吓,代表着死亡,如果不投降,就只有死亡一途。同时又给了一个官印给他选择,这是赤果果的利诱,如果选择归降,不但小命能保住,以后的荣华富贵都不是问题。

    这种威逼利诱,颇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味,也类似于某西方神灵的雕像,一手拿着经书,一手举着刀剑。要不你就皈依我,要不就尝尝我的刀剑吧。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庞统VS两废材
    庞统这招近乎下三滥的威逼利诱也许对有节操的人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对于夏侯霸这个三番五次经受惊吓,节操早就被吓丢了的惊弓菜鸟来说,恰好具有十分强大的杀伤力。○

    其实他也是经过很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他想起了杀父之仇,想起了远在长安的老娘与妻子,想起了运去长安的一车车财物,当然也想起了在魏国朝廷当官的风光时候。

    最后这些想法都抵不上自己活命重要。和蜀军交战时那满天炮火,有如天罚般从天而降;地上血流成河,布满或烧焦或残缺的尸体;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城墙被掀上天等地狱般可怖的景象,最终布满了他脑海,战胜了所有其余的念头。

    况且,归顺蜀汉后,官还是有得做的,这点早就被魏吴多位降将所证明,财物还是有机会赚回来的,妻子嘛,也是可以再娶的,至于老娘。。。。。。再说吧。。。。。。

    恐惧的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