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常年在长江搏浪的水兵都是水性极好之人,跳到水里运气好没有被炸到的话,游回岸边一点问题都没有。想想那位伟人八十岁还能横渡长江就知道,只要熟悉水性,横渡长江并没有想象中困难,至少对于这些壮小伙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水军的军心乱了和陆军不一样,陆军军心一乱,士卒们到处乱窜,阵型就散乱了,就会出现逃兵,甚至大军就此崩溃。水军军心一乱,士卒也到处乱窜,也可能逃跑,可是船只不会乱窜,相反,因为没有人冷静地指挥,因为划船或掌帆、掌舵的人慌乱,船只很可能会行动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情况就会变得更糟,因为船如果停下来不动,就会成为活靶子,更容易被敌人击中,受到的伤害更重。受创越重,船上的水兵更慌乱,船也就更不会动,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东吴水军的崩溃就是这样开始的。
可是,蜀国的攻击手段还不止如此,当两军的舰船进一步靠近时,蜀军前面的船开始往水里扔水雷。这次关公出征带了足够的人手,也带了足够的物资,除了大中小各种型号的“愤怒的小鸟”以及大量它们专用的弹药外,还有大量的水雷。
前面说过,东吴军的渔网阵已经被大船简单粗暴地碾压过去破坏掉,本来在蜀军和东吴军之间还有几层渔网,不过关公安排了一些“愤怒的小鸟”特别照顾拉着这几层渔网的拉网船,使得最后的这几层渔网阵也迅速被破坏掉。
这使得水雷终于可以畅行无阻了。由于双方距离很近,水雷的引线被裁得很短,水雷很快就飘到东吴舰队中,接着炸起了冲天的水柱。水雷的个头比最大的“愤怒的小鸟”抛射~出的炸~药包都大得多,它们的装药量也大,炸起的水柱比炸~药包炸起的也高得多。
如果被这些水雷贴身炸到,就算是楼船也得穿一个大窟窿。当然,东吴楼船的制造工艺很先进,普遍使用了隔水舱的设计,就算一些舱室受损,一时也不会沉没。不过使得舰船行动变缓慢,甚至倾侧却是有很大的可能。如果再多受几发,就算楼船也无法受得了。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话破灭
第二百六十六章神话破灭
在蜀军凶猛火力的打击下,东吴军正面部队面临崩溃的局面。¤,。。不过也还是有少数舰船顶着如冰雹一样的各款爆炸物,艰难地逼近到蜀军前排的船前,实在不得不佩服东吴水军的悍勇和战斗意志。
不过他们再怎么悍勇与顽强也没用,还不等他们准备好跳帮战斗,无数霹雳雷就如雨点一样飞了过来。这些霹雳雷不是中型“愤怒的小鸟”抛射过来的,而是人手扔过来的,双方已经离得那么近,哪里还需要用什么弹弓,只要不是三天没吃饱饭,正常人直接用用手就能将霹雳雷扔过去。
这些靠近蜀军船只的东吴战舰上当堂雷声隆隆,甲板上腾起一团团烟火,铁片激射,木屑横飞,惨叫呼号连连,鲜血汇成小溪流入船舱中。
这种情况下,甲板上就像被犁过一遍,哪里还有能站立的人,所有的东吴兵就像遭了台风的麦子,倒伏了一地。不过蜀军也并不是没有伤亡,东吴舰船的船舱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东吴兵冲出来,这些人拿着弓弩,一出来就射箭。
冷不防之下,有几个蜀军中箭倒地,反应过来的蜀军当然不会客气,继续往对面的船上丢霹雳雷,很快就将这些刚跑出来的东吴水兵炸成肉碎。吃过这次亏,蜀军也不敢懈怠了,他们也派了几个人,拉着绳索像人猿泰山一样荡过去,跳到东吴舰船上。
跳上东吴舰船的蜀兵并不急着肉搏,而是先扔几个霹雳雷进船舱,将里面的人一锅闷熟,然后手持弓弩,守在船舱的出口,来个守株待兔。如果还有人出来,顷刻将就会被他们射杀。
如果长时间没人出来,他们会等船舱硝烟散了之后,再进去慢慢清理船舱中的东吴残兵。现在他们时间充足,并不需要急着结束战争,因为能冲到近前的东吴舰船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舰船不是被炸沉、炸残,就是里面的水兵被炸死无法开动。
本来东吴战舰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现在形势已经逆转过来,变成蜀国还能战的战舰更多。到了这个时候,蜀国战舰也开始冲锋了,他们散开阵型,插入东吴舰队的空隙间。
这一下犹如猛虎进了羊群,而且还是一群猛虎。蜀军战舰不再齐射,而是就近寻找还在继续抵抗的东吴舰船进行打击。由于它们靠这些东吴舰船更近,所以几乎都用不上“愤怒的小鸟”,很多时候是直接用人手投掷霹雳雷。
这样的作战方法,效率非常高,蜀国舰船都在高速游动,只要一靠近某艘还有人的东吴舰船十几米,蜀国船上的士兵就会根据地方船只的大小,投掷数枚到数十枚的霹雳雷过去。
一大~波霹雳雷飞过去后,通常东吴舰船当堂就哑了火。若是小船,这一下就可以打完收工了。若是中大型舰船,很可能还有些东吴水军隐藏在船舱里,这时候就得将船靠过去,让十名八名手持弩箭和周身挂满霹雳雷的士兵跳帮过去。
有他们在,控制住整条舰船是迟早的事情。而这条蜀国舰船无需在这里等候他们的战果,而是迅速驶离,去寻找另一个目标。这个过程耗时很短,往往只需几分钟,放下十个八个士兵,就能搞定一艘东吴舰船。
而且这一战术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无视双方舰船大小的对比。一般水战,舰船的大小很关键,大船往往能轻易撞沉小船,大船装的人也多,人多力量大,跳帮肉搏时,自然大船也占尽优势。
可是蜀军根本不跟你肉搏,而是用霹雳雷轰,所以管你多大的船,蜀军就算只是一艘只有十人的艨艟斗舰,只要靠近了,一人一枚霹雳雷扔过去,就能清理出一大~片甲板,只要多扔几次,就算是楼船也能被他们搞定。
在这样的攻势下,东吴军靠着那点弓箭那可怜的火力根本抵挡蜀军,更何况,他们早就被之前的大轰炸吓破了胆,到处都是惊慌失措乱窜的溃兵,能组织起来的抵抗很少,东吴水军彻底沦落为待宰的羔羊。
左右两侧战场上的情况也类似,区别是这两边的战场蜀军少了水雷这个大杀器,但是又各多了一艘超级战舰。超级战舰一轮发射就有四十多个炮弹飞上天空,看上去也是相当可怕的。
东吴水军长期和这两艘超级战舰作战、周旋,早就知道它们的可怕之处,现在直面它们,士气先是去了三分。等到双方舰队距离靠近,蜀军其他舰船开始发射各型“愤怒的小鸟”后,东吴军的士气彻底降到了冰点。
一艘超级战舰就能将他们轰得鸡飞狗跳,现在有无数艘这样的战舰,这场仗还怎么打?他们误会了那些发射“愤怒的小鸟”的舰船,以为它们和超级战舰一样,都是满身火~炮的战争怪兽,完全不知道那些都只是山寨版的水货。
他们的无知加速了他们的溃败。这场大战足足打了一个时辰,加上刚才艨艟斗舰的战斗,整场仗打了三个小时。在古代战争来说,尤其是水战,这样的时间算是很快的了。
各位没看那些章回小说描述的古代战争,动不动就是酣战整日,由清晨打到日落吗?而且通常中间还没有吃饭拉~屎拉尿的叙述,好像古代人个个都是能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铁人一样。
蜀军借助火器强大的破坏力,使得这本该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两军大决战,变成了一场速战速决的一面倒屠杀。火~枪、火~炮由于铸造困难,产量很少,基本上被刘厚的hong军垄断,不过关公没有受刘厚固有思维的影响,利用产量很大的火~药,创造条件打赢了这一战。
这一战意义重大,蜀军以少胜多,打破了东吴水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特别是火烧赤壁之后,东吴水军不可一世,东吴从朝堂到民间都普遍认为,东吴的水军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有水军在,东吴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有水军在,加上有长江天险,云梦泽的浩瀚,东吴就不怕被灭国。所以这些年来,东吴也是将军队的建设重点放在水军身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大力发展,东吴水军比赤壁之战时,几乎强了一倍,全国有两千都艘舰船,这使得东吴上下信心更足。
以当初的水军力量,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都奈何不了东吴,现在东吴水军那么强大,还用怕谁?
可是这场战争彻底粉碎了东吴人的美梦,司马懿一条计策就将东吴水军调走了一半,关公只用了三分之一的人和船,就彻底摧毁了剩余的东吴水军主力。从此,东吴水军这堵水上长城将不复存在,东吴人最后的疯狂使他们丢弃了他们最后的凭借。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孙权发病
第二百六十七章孙权发病
“噗。。。。。。”孙权嘴里喷出一蓬血雾,身子缓缓地倒了下去。“大王,大王。。。。。。”满朝文武和身旁的内侍、宫女被吓得大声呼喊,像无头苍蝇般在殿中乱窜。
就在刚才,丞相孙邵给孙权汇报了油江口水军大败的战报,本就身体虚弱的孙权被打击得当堂就吐血昏迷过去。现在的孙权虽然正值壮年,但是身体却是极端衰弱。只见他面色咣白,容颜憔悴,四肢躯干都极度消瘦,一副皮包骨没有一点肉的样子,偏偏肚子却鼓~胀如怀胎十月的孕妇。
孙权遍请吴中名医都束手无策,这些名医倒认得这是什么病,他们都知道这是“水蛊”之症,是“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名水蛊也。”病名、病因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治。
孙权的病正是血吸虫病,是当初刘厚命“中情局”的人,偷偷在他野泳的水池中放了无数带有血吸虫幼虫的钉螺,致其被传染上的,是刘厚发动的第一场生化战争的战果。这种病凭着三国时代的医学水平,能治好就有鬼了。
即使在两千年之后,中医也没有找到能根治血吸虫的办法,更何况是在中医的理论体系还没完全确立的三国时代。孙权不但请遍了东吴的名医,后来甚至连张仲景也请去了。医生是没有国界的,何况张仲景本来就在巴陵一带试验治疗这种瘟疫。
孙权闻听这个消息后,本来绝望的心又重新生出了希望,派了人带了重礼千里迢迢赶到巴陵请张仲景去给他看病。刘厚是知道血吸虫病没那么好治的,因此,他知道了此事后,也没阻止张仲景去看病。
果不其然,张仲景看了孙权的病后,也表示药石无效,只是开了一些清热化湿、杀虫驱虫的方药后,就返回巴陵继续做研究了。这些药当然无法根治孙权的病,只能改善一下症状而已。
孙权倒也还算理智,知道并不是张仲景不肯出力,而是这病的确是这个时代的绝症,于是不但放了张仲景离开,还资助了一大笔研究经费给他,希望他能早日研究出治疗这种病的方法。
这个时候孙权的血吸虫病已经到了晚期,身体本来衰弱到几乎不能视事的程度,最近因为和蜀军交战,不得不强撑着病体处理一下重要的朝政。没想到今天听到水军几乎全军覆没的噩耗,心情激动之下,热血上涌,终于呕血昏迷。
用专业术语来说,这正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由于窦前静脉的广泛阻塞,导致门静脉高压,出现肝、脾肿大,侧支循环,腹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情绪激动之下,曲张的食管及胃底静脉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孙权这一呕血,东吴朝廷当堂就乱了套,前方大军刚战败,国家正是多事之秋,甚至可以说是东吴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偏偏这个时候,东吴的主心骨病倒了,东吴朝堂登时处于群龙无首状态。
太医立刻给孙权急救,又是针灸又是灌药,孙权这么重的病,竟然被这些“国手圣医”硬生生地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说起来还要感谢华佗,华佗虽然远在蜀国,但是他这些年在刘厚的大力支持下,研制了不少成药。
尤其是得到田七后,他配制的外伤、止血之类的成药更是效果一流。刚才那些太医给孙权喂服的药粉正是华佗研制的一种止血粉。这种止血粉和蜀国~军队用的行军散很相似,不过配方经过改良,更适合内出~血使用。
像这样的药物在蜀国普通药房都能买到,属于“工业部”的产品之一,这些产品的利润最后都会成为hong军的军费。东吴太医们是知道这种“水蛊”之症到了最后很容易呕血,也知道华佗这种药粉对于内出~血有一定的效果,于是预先使人到蜀国购买了这种药粉,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果然就用上了,而且这种药粉果然很厉害,在这种必死的情况下,竟然真的可以暂时吊住孙权一命。要知道这种食管及胃底静脉破裂即使在两千年后,如果救治不及时,也不一定能救得活。
不过虽然孙权暂时没有咽气,可是人依然是昏迷的,其实他现在和死了也差不多了,不过是暂时还有口气而已,谁也不知道,这口气什么时候就咽下去出不来了。
孙权的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想保密也保不住,所以,对于朝堂中的大臣来说,大王的病并不是什么秘密。
他们更是知道这种病是绝症,既然国君患了绝症,那么选择继承人就是一个很迫切的需要了。自古以来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换一个皇帝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其中会涉及到很多人和事。
新皇帝上任后,很多人会得到重用,同样也有很多人会被贬斥,因为他们要让出位来给那些从龙的新贵。这就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问题,有利益就有争斗,所以但凡改朝换代,必然有一番动荡。
如果是连朝代都改了,整个社会都会动荡,如果朝代没有改,紧紧是换个皇帝,那也不可避免会引起朝堂的大地震。
幸好现在孙权只有三个王子,大王子孙登16岁,二王子孙虑12岁,三王子孙和才一岁。这种情况下,王位没有多大争议,自然是要传给大王子孙登的。
如果孙权再晚死几年,等下面几个王子都长大成年,那恐怕朝堂就更乱了,因为那时候肯定会有狗血宫廷夺嫡戏看,后宫还会有宫斗戏,群臣也就会面临一个站位问题。
即使这样,东吴朝廷仍然乱成一锅粥,群臣人心惶惶,颇有大厦将倾的意味。群臣一边手忙脚乱地给孙权筹备后事,一边要做好扶助孙登继承王位的准备,同时还要商议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
眼前的局势可谓大大的不妙,蜀军分成四路军攻入东吴,虽然有三路已经被抵挡住,但是最后的一路是由关公亲自领军的,关公对东吴人的仇恨是众所周知的,谁要当年东吴人趁人家北伐时阴了人家一回呢?现在有机会报仇,关公怎么会客气?
如果这路大军无法遏制得住,东吴灭亡指日可待。群臣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什么好办法来,尚书令顾雍建议急招陆逊回朝商讨对策,毕竟他是大都督,最懂兵事,这个时候就应该找他这种专业人士来商量一下。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张顾论战
第二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