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啊,某怎么没想到,问问就是了,多简单的事啊。”说罢,大牛拿起一个红灯笼。左转了三圈,右转了三圈。
东吴军也是有着自己的信号传递系统的,虽然没有蜀军的那么完善,传递距离那么远,但在短距离中还是可以传递简单的信号的。
像那些出去拉网的艨艟斗舰,由于离开水寨有一定距离,极易受到敌人的袭击,所以,他们需要每隔一刻钟就向大本营传递一个平安的信号。这个信号很简单,就是拿灯笼左转一圈,右转一圈。
东吴的这套消息传递系统很简陋,只有一盏灯,他们也不会什么编码系统,只能传递约定好的几个信号,例如报平安,再例如遇到敌袭等等。而像大牛刚才做的动作就是大本营这边主动询问拉网船是否平安。
蜀军特种兵当然不识得东吴的信号系统,自然也没有人给大牛发送代表平安的信号。特种兵们在解决了各条艨艟斗舰的东吴水兵后,迅速抽出短刀将栓在各船上的渔网砍断,让它们随水流飘走,解除了水雷的屏障。
现在的东吴水寨,就像沙滩中的比基尼美女,身上只遮了巴掌大几块布,大部分地方都是完全不设防的。特战队员们没有回复大牛的询问信号,但是,却发了信号给蜀军大本营。
他们在砍完渔网后,每条船上就有一名特战队员摘下挂在身上的葫芦,将里面装着的火油在江水中倒出一个圆环形图案来,然后点燃它。
这个在江面燃烧的圆环形图案都在船离开东吴水寨的一侧,因此,从水寨的方向是看不到它们的。但是,漂浮在空中的热气球对这些在黑夜中燃烧的圆环形却一目了然。
热气球上的一名飞行员用望远镜时刻观察着这一片水域的动静,见燃烧的圆环形陆续被点亮,于是开始计数,等到确认数量无误后,他转身到发信系统那边,操作各种颜色的灯号,给后方的蜀军发送信号。
在上游没多远的一片黑暗处,停泊着数不清的船只,这些就是白天放水雷袭击东吴水军的蜀军用船。它们都不是战舰,几乎都是黄叙临时征用的民用船。由于需要隐蔽,他们都没有点灯笼,处于静默状态。
在一艘较大的商船甲板上,一名蜀军士兵用望远镜观察着不远处天上的热气球,并将它发出的灯号读了出来,另一名士兵摸黑在记录本上记下了灯号,然后小跑进入船舱。
船舱却是点着一盏灯笼,不过船舱的窗户显然都蒙着黑布,灯笼那微弱的灯光一点都没有透出去。那名士兵掏出字典,借着灯笼的光线迅速地将灯号翻译成文字,然后向坐在矮几后的黄叙报告:
“将军,已经确认,五十八支海狼小队行动全部成功,敌人的拉网船全部被控制在我方手中。”
每组特战队员带着一葫芦的火油,如果他们在江面倒出一个叉就是失败,倒出一个圆就代表成功,热气球通过统计燃烧的圆环形数量就可以确认有多少支小队成功,有多少艘拉网船被占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失算
稳坐钓鱼台的黄叙听到手下回报特战队的行动全部取得成功,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总攻的命令。随着他命令的下达,这艘商船的桅杆上,升起了一盏红灯笼,这就是约定好的进攻信号。
周围船只上的蜀军士兵见到这盏灯笼升起,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点起了火把,将自己船上一个个陶罐、木桶打开,点燃里面的引线盘后,重新密封好,确认不漏水后,将他们扔进江水里,任由它们随着水流飘向下游的东吴水寨。
话说东吴哨兵大牛的狗子发出了信号询问水寨外面的拉网船,但是却没有等来拉网船的回报,大牛顿时脸色一变,道:“糟了,拉网船果然出了问题。”
“不会吧,也许是他们没有留意到这边的灯号。你也知道,他们每过一刻钟才会发一次平安信号过来,上一次刚发信不久,发完信之后,他们肯定就不会再看这边了。你也知道,现在半夜三更的,个个都困得要死,谁不想眯一眯,谁没事发完信还老盯着这边看?”狗子犹自不信,为他们找了个貌似说得通的理由。
“不可能,他们身处前线,警惕性不可能那么低,而且几十艘拉网船,不可能每一艘都疏忽了,可是现在却没有一艘船给我们回复信号,这必然是出事了。”
“你疑心怎么就那么重呢?他们才报完平安没多久,这么短时间内,难道有人能不知不觉中拿下几十艘船?你的想象力未免太丰富了吧。”狗子依然不信大牛的分析。
两人正说话间,突然见到前方远处有一颗红色的星星升到半空,接着,那边的江面突然亮起了无数颗小星星。那颗升到半空的星星正是黄叙座驾桅杆上升起的红灯笼,而江面其他小星星则是各船上用来点燃引线盘的火把。
这一刻,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出问题了,大牛一把夺过放在脚下的铜锣,死命地敲响了它,并扯着喉咙大叫起来:“敌袭!敌袭。。。。。。”
东吴水寨顿时骚乱了起来,虽然早有准备,不过骤逢袭击,仍然不可避免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不过东吴各级将领指挥得当,很快就将这些小骚乱平复了下来。即使已经到了午夜,徐盛也还没歇息。
他一直在发布各种各样的命令,安排着水寨的一切事情,而且他也担心今晚会受到蜀军的袭击,毕竟东吴水军初来乍到,还没站稳脚跟,这是敌人发动偷袭的最佳时机,所以他在这个第一夜也不敢安心睡觉,一直在旗舰的指挥室忙碌着、等待着。
终于等来了他并不想等到的敌人,徐盛心里并没有松一口气的感觉,相反,感到了更为压抑,他是第二次出现这种心里没底的感觉,上一次出现这种感觉是在和蜀国太子刘禅对阵时。
以往,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他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从来都是斗志昂扬。他是那种敌人越强,越能激起他的斗志的人,他一生经历过无数激烈的大战,也有数次陷入绝境的经历,却从来没有像对阵蜀军那样,只有深深的无力感,没有一点看到胜利的希望。
最令心高气傲的徐盛感到不忿的是,上次对阵还是蜀国太子的刘禅时,自己毫无还手之力也罢了,现在对阵的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年轻将军,竟然也让他感到莫大的压力。
身为主将,自己即使有再大的压力,也不能在手下面前表现出来,否则军心必乱,徐盛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只见他从容不迫地发布一条条的命令,让人唤醒那些沉睡的士兵,布置各个防守位置,调动各支部队对各个方向做好戒备,派出斥候侦察敌情,搞清楚来犯之敌的规模。
他的手下看到他镇定的样子,多少也受到一些感染,渐渐也没那么慌乱了,他们可没想到他们的将军其实心里也很乱,那种从容不迫的样子其实是装出来的。
徐盛布置的防守堪称严密,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杀来,都能得到有效的阻击,可是,他没有搞清楚敌人袭击的形式,他布置防守的前提都搞错了,这无异于南辕北辙,方向、目的错的话,做再多的事也无法达到要求。
徐盛所有布置都是针对敌人偷袭水寨而做的,也即是说,他防范的是“人”,可是他根本没想到,袭击他们的不是人,仍然是水雷。这也怪大牛和狗子,情急之下,只是敲响了铜锣,叫出“敌袭”两字,至于敌袭的具体内容,包括哨兵和斥候,都根本没有人将信息传递到东吴水军的指挥部,最后令东吴的指挥中心误会了这次敌袭的形式。
其实也不能怪大牛和狗子,他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其他人还没他们警惕呢。他们只是从拉网船没有回应和远处亮起火光这些不寻常的细节中,推测出敌人要进攻,对于敌人进攻的具体细节也同样一无所知。
他们能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间发出警讯,已经充分证明他们是很优秀的哨兵了。不是他们太差劲,实在是敌人太狡猾了。
其实责任还是在东吴水军的决策层,虽然已经屡次吃过蜀军水雷的亏,可是,以徐盛为首的东吴水军指挥官们这次却第一时间排除了水雷攻击的可能。令他们排除水雷攻击的理由有以下三条:
其一,他们认为蜀军在白天已经用过一次水雷攻击,晚上故技重施的可能性不大;其二,他们认为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肯定制造不易,成本也很高,蜀军不可能有大量的储备,特别是黄叙军这样偏远地方的守备军,不可能有权限搞到太多的存货。白天他们发动了一次那么大规模的袭击,肯定已经将所有存货都用完了;
其三,他们已经在上游拉上重重的渔网阵,经过在长江流域多场战争的检验,这些简单又廉价的渔网阵,的确可以很有效地防范水雷的袭击。
特别是第三条,这是最令徐盛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的理由。他怎么都想不到,战争是最能促使人类进步的怪胎,有矛就有盾,你今天想出一招,明天我就能想出破解你这一招的招数,后天说不定你又想出破解我的破解方法的招数。。。。。。
东吴水军能在短期内想出破解水雷的方法,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凭什么蜀军就不能想出破解渔网阵的方法呢?毕竟蜀军也不缺少聪明人,这一战,正是黄叙第一次应用破解渔网阵方法的一战,也活该徐盛倒霉,正好给他碰上了。
至于蜀军水雷的制造成本和储量问题,徐盛也很失算,他怎么都没想到,刘厚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俘虏无数,特别是司马懿在襄阳附近二十万军队被他一锅端,使得蜀国有了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刘厚可是调拨了其中大量的俘虏到各大矿山去开矿的。
这使得蜀国最近制造火~药的原材料产量大幅增产。制约火~药生产的瓶颈就是原料的开采,这些壮劳力的加入,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暂时的缓解,自然也就使得最近蜀国火~药的产量大增。
加上黄叙一直憋着劲想要有所作为,特意申请调拨了大量的火~药,所以,黄叙军中火~药的存量远远超出了徐盛的预计。
至于水雷的制造,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产物,不过就是个大炮仗而已,只要有人手、有原材料,还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事。这些都是徐盛以及他的幕僚们所不知道的,他们将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二百五十八章 困兽
严阵以待的东吴水军等来的不是敌人士兵的偷袭,而是那鬼魅难测,偏偏威力恐怖惊人的水雷。当水寨外围第一艘战舰被炸毁时,徐盛就知道糟了。
如果袭击的是人,无论多么凶狠的敌人,总还是有迹可循的,既然有迹可循也就有办法应对。可是水雷飘于水中,有些只露出一小截,有些干脆半浮半潜于水面之下,完全无影踪,这样的敌人怎么对抗?
这就像武功之道,所谓的无招胜有招,只要你有招数,无论招数多么刁钻,总有破解的办法,最怕的就是来无踪去无影的攻击,连招数都没有,怎么破解?
水雷的攻击也类似,往往要到水雷开始爆炸时,他们才能知道被水雷袭击了,但是这个时候却是迟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水雷已经到达目的地,引线已经燃尽的时候。一个开始爆炸,其他的也会在短时间内陆续爆炸。
这个时候再想采取什么措施,一切都晚了。唯一能对付水雷的,就是渔网阵,但是渔网阵是要布置在上游,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现在水雷已经在舰队中爆炸,谁都知道,那些渔网阵已经完蛋了。
敌人的攻击已经临身,东吴水军的决策层才愕然地发现,之前做的一切应对措施全部无效,不得不匆匆调整应对之策。
虽然现在匆忙应对已经迟了,大损失已经不可避免,但如果不积极应对,而是坐以待毙更不可取。在徐盛一道道命令颁发之下,东吴水军各支部队重新调整行动方案,很快就各行其是忙碌起来。
他们的应对虽然不及时,但也算明智,首先是疏散、撤离。水寨的正面正有大量水雷飘过来,是无法再行船的了,徐盛命人将水寨的两侧紧急扒~开,让船只往这两侧突围。
也幸好是刚安营扎寨的第一天,水寨两侧还没完全围拢,有些地方钉下的木桩比较稀疏,东吴水兵很快就在水寨两侧各弄出一个大缺口,舰船争前恐后地往这两个缺口突围,然后往支流里逃窜。
徐盛的第二个应对措施是重建渔网阵。渔网本来就是按照大量消耗的用途来准备的,本来就准备不断被蜀军炸毁,再重拉,再被炸毁,所以,东吴水军准备的数量很多,除了之前派出去拉起来的,存货起码还有那个三倍之多。
徐盛紧急调集剩余的艨艟斗舰,甚至是一些小型的交通船,让他们开到水寨上游重新拉起渔网屏障,阻挡蜀军水雷继续对舰队造成伤害。这些船接到将令后,不得不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再前进。
在前进过程中,不时有船只被水雷碰个正着,被炸得船毁人亡。然而战争是残酷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东吴水军也不相信眼泪,这些新的拉网船在被炸毁了三分之一后,终于还是重新在水寨上游拉起了渔网阵。
然而,他们却没有网到多少水雷,因为一切都晚了,他们的反应太慢了。在第一颗水雷爆炸时,大部分的水雷都已经飘进了东吴的水寨,密密麻麻地混在东吴舰队当中,这个时候上游基本上已经没有水雷继续飘过来了。
水寨中不断地有水雷爆炸,扬起了冲天的水柱,不断地有舰船被炸得木屑横飞,惨叫声、呼喊声此起彼伏。一些船着了火,火光冲天,不但水寨中亮堂堂的,火光甚至映照得对岸也是红彤彤的一片,颇有当年火烧赤壁的意境。
东吴水军还有一个应对之策就是,用长长的竹竿顶~住漂浮在水面上的水雷,尽量让它们离船只远一些,让它们爆炸时对船只的伤害更小一些,当然,这个负责撑竹竿的士兵多数是活不成的了,但在将官的驱使之下,那些士兵明知必死也不得不去做。
这就和用胸口堵抢眼、用手托炸~药包炸碉堡的壮举一样,都是为了大局壮烈牺牲的英雄。不过就算这样,也无法完全避免舰船受到损害,还有一些水雷是半浮潜在水面之下的,大夜晚的肉~眼根本无法察觉它们的存在,想用竹竿将它们撑离也做不到。
这样的水雷对舰船的损伤最大,往往一炸就是一个大洞,而且洞都是在水线之下,河水从这些洞中倾泻而入,很快就能灌满相应的舱室。没有密封舱的小船,顷刻间就会沉没,有密封舱的大船还好些,多少能支撑久一点,但是如果运气不好,同时被多枚水雷炸到,最终也避免不了沉没的命运。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东吴水寨中依然火光熊熊,一些着火的船还没燃尽沉没,不过还能开得动的船已经全部从水寨两边的缺口逃了出去,退入两条支流当中,暂避蜀军的锋芒。
这种兵败如山倒的时候,最怕敌人衔尾追击,痛打落水狗,所以东吴水军在撤退时也是小心翼翼,全神戒备,随时做好接战的准备。
今晚虽然不是月黑风高,但是光线也不是太好,这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