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十一章 送走关公
第四十一章送走关公
上回说到,周泰责怪陆逊让周雪冒险,陆逊闻言,苦笑道:“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个潘浚一定要邀请周小姐入府衙表演节目。我们分析认为可能是世子刘禅不知道从哪里看到周小姐的容颜,被其绝世容颜所迷。”说着,陆逊看了一眼周雪继续道:
“因此我们将计就计,决定用美人计。并且我们特意在编排节目时,选了剑器舞,这样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兵器带入宴会,方便刺杀。”
“其实不能怪陆叔叔,是雪自己愿意的。能为主公分忧雪虽死无憾。”周雪为陆逊辩解起来。
一干将领几乎都在周瑜手下任职过,周瑜英年早逝,留下这个女儿,平时大家都对她多有照顾,自然不愿看她身陷险境。偏偏这个周雪性格和孙尚香有点相像,自小喜欢在军营里厮混,更是从小拜得名师,学得一身武艺,擅长轻身功夫和一击必杀的奇诡剑法,非常适合打探消息和刺杀之道。
这次行动,陆逊自然不会主动叫她来,不过她骗过了母亲,偷偷溜了出来,私自加入行动组。对于这个平时大家公主般宠着的女孩,陆逊也很无奈,就让她扮作歌女负责打探消息,她本身有武功在身,周围又有不少暗探保护,原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危险,谁知道遇到肥猪大叔这样的土豪恶霸。
更想不到的是,因为她在这件事上露了面,被潘浚邀请入府衙表演,于是陆逊将计就计,策划了这一出刺杀行动。
不说东吴一班人因为获救而喜气洋洋,也不说他们共叙离别后的种种,说回刘厚这边。
刘厚过问了救治伤员的事情后,又过问了大牢救火和转移群众的问题。幸好大牢为了安保的原因,严禁在周边建有民居,虽然也有个别特权阶级做出越界的行为,但毕竟不多。
所以这次大火没有蔓延开来,部队出动救火后,很快就将火势控制住。
接着,刘厚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最后一项议程:控制责任人,追究过失人的责任。
这件事里面最大的责任人其实是刘厚自己,是他太过分的要求逼得东吴人铤而走险。不过这当然是不能拿出来说的,他自己不说,其他几个心里明白的聪明人也不敢说,大部分人却是想不清楚这其中奥妙的。
而第二大责任人就是潘浚。这场宴会是潘浚一手操办的,歌舞团也是潘浚一手招来的,他竟然还允许剑器舞这种可以持兵器入内的节目,就算他不是主谋也有工作过失。所以,刘厚下令先将他控制起来,等候审问。
然后就是负责城防的关兴,不过他毕竟年幼,无法太苛责,只好将城防交给他哥哥关平。关平是个经验丰富、可以独统一军的大将,有他在应该可以放心了。
然后是情报部门,刘厚让人叫了中情局荆州分部的负责人刘贵才过来,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责令他立刻整改,加强情报部门的侦查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刘贵才灰溜溜地走了之后,刘厚亲自提审了潘浚。潘浚其实毫不知情,自始至终是被人利用的角色,自然审不出什么来。刘厚也知道他是个媚上欺下、志大才疏、贪财好色之人,至于说他会干出这种刺杀世子的事情,刘厚相信他没这个胆量。
于是,刘厚也没有真追究他刑事责任,只是将他降了一级,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专职负责修复沉船、挖护城河和修瓮城的事情。等于将他由军职调到文职去了,这样的处罚对于一个将军来说也算极严重的了。
自知犯错的潘浚能捡回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了,自然不敢流露出半点不满,更何况世子还让自己负责这么多大工程,那都是肥差啊。想到这里,贪财好色的潘浚心里不由得又热了起来。
接下来几天刘厚都在后续处理工作中渡过,期间时不时去探望关公。关公情况很不好,新伤加旧患,他受伤很重。这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昏迷中渡过,因为伤口感染,所以发着高烧,经常说胡话。偶尔醒来,也是两眼一片茫然,华佗和张仲景两名神医都束手无策。
毕竟这个世界还没有抗生素,靠中药控制感染还是有点弱。刘厚很害怕他挺不过来,自己费煞苦心来救他不是就白做功了?刘厚在考虑着要不要尝试着将青霉素搞出来。但这又谈何容易?
其实青霉素的概念刘厚早已经通过左慈告诉了这两位神医,毕竟当时刘厚将华佗忽悠过来的理由之一就是发现了可以让伤口不感染的方法。两位神医自然是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只是没有显微镜,很难开展细菌学的研究。而且青霉素的制造条件也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准备各种器材,但是青霉素一直没真正制造出来。
后世时,刘厚很喜欢看穿越小说和穿越剧,有一次他从网上看到一部不知道是棒子剧还是倭寇剧的片段,里面有示范了土法制造青霉素的整个过程,刘厚很好奇,曾经反复观看了这个片段几次。但是刘厚很怀疑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青霉素到底能不能用。
别的不说,这种土法制造的青霉素,提纯工艺简陋到令人发指,以后世那样的提纯手段,都无法去除一些使人过敏的杂质,这种土法制造出来的能用吗?
“两位神医,请问之前左师傅说的青霉素,不知道现在研究到什么地步?没眉目没有。”这一天,刘厚和华佗、张仲景在讨论关公的病情,病情发展依然是让人绝望,他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启禀世子,按这左仙翁的说法,这青霉素无论对内科还是外科都有莫大的作用。这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倾尽全力想把它弄出来。按左仙翁教的方法,我们找到一些分泌树脂的植物,采集这种树脂做成了一些软管。至于透明容器,我们也找一些水晶,重金打造了一套。幸得世子全力支持,才能有财力去做这些事情。
至于所谓的注射器,我们也让工匠打造了几支,其中针头是用银子做成,针筒依然是水晶。”这是华佗的回答。
听到这里,刘厚就郁闷了,怎么那班家伙迟迟没将玻璃给烧出来呢?得叫他们加快研究速度,多烧点东西才行。
由于刘厚不记得生产玻璃具体的原料是那几种,只能划个大概范围,让研究院的人将这些东西随意互相混合着烧。倒是烧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琉璃也有,有色玻璃也有,就是烧不出透明的玻璃,搞到他现在不要说显微镜了,连望远镜,甚至烧杯也搞不出一个来,这让刘厚郁闷不已。
“截止到我们离开工业部时,医学研究院已经培养出了一批青霉菌,并过滤,提纯了一些白色的粉末,但是,是不是青霉素还无法肯定,因为数量还很少,生产出来时间还短,还没来得及做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华佗继续补充道。
刘厚听后大喜,道:“不管那些白色粉末是不是青霉素,都要试一试了。看二叔这个样子,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试,还有一线机会,不试连这一线机会都没了。”
“是,我和仲景先生也商量过,现在关公药石无效,只能靠仲景先生的紫雪丹(注1)和我的保命丸再加上我一日三次的针灸才能堪堪保住性命,然而紫雪丹有微毒,不能多服,我的保命丸久服后药效就会降低,此举终非长久之计。为今之计,也只有那传说中的左慈神药青霉素还有一丝生机了。”
“既然两位先生也这样认为,那事不宜迟,马上送我二叔回成都吧,还请华神医您一路随行,好给他针刺续命。”刘厚二话不说,马上决定将关公送回成都,一来好就近试用青霉素;二来,假如他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也能让刘备,让他的家人能见他最后一面。
“敢不从命?”华佗回了一句,答应下来。
“还请世子派人快马加鞭,通知医药研究院的人,让他们先加快青霉素的制备速度。按照我们之前的试验,这东西产量很低,往往一大罐肉汤,只能提炼出一丁点的白色粉末,要足够一个人使用,可能还要多制备些才行。”这时候,张仲景开口说话了。
“这不是问题,我马上飞鸽传书和八百里加急送信回成都。”刘厚道。
商议已定,华佗就要回去准备启程回成都的事宜,这时,刘厚突然想起一事,道:“华神医,请你在给二叔用青霉素之前,一定要记得先做皮试。”他想起了后世打青霉素都要做皮试的,据说有些人会对青霉素里的一些杂质还是副产物过敏,一旦发生过敏,神仙难救。
“老朽记得。”华佗答应了一句。之前刘厚向左慈传授青霉素知识时,自然是有着重说过敏的事情的,所以,华佗对这个事情也是知道的,得刘厚提醒,他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于是,刘厚送走了关公,华佗随行每天为他金针续命,周仓领五百兵丁沿途保护。刘厚特意打造了一部平稳的四**马车,可以让关公躺在上面赶路,尽量减少他的颠簸之苦。
不过大部分的路程是走水路,刘厚包下一条超大型商船运送他们回去。这种船够大,在长江上行驶起来很平稳,对关公伤势的影响已经减到最小。
看着运送关公远去的队伍,刘厚叹了口气,自己之前还想尽办法要撵走他,没想到最后却是以这种形式这种理由送走他。如果有得选择,他宁愿不是这样的形式。他宁愿这个后世被奉为义气化身的武圣人,被黑白两道都膜拜的关二哥平平安安,也不愿意以这种方式取得荆州的主导权。
不过事情既已如此,也不由得他多想了,再说造成现在这种局面也不是自己的错,多想无益,还是一切向前看吧。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难题还有很多呢。
注1:紫雪丹最早见于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又称紫雪,紫雪散,源于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的“紫雪”,估计和张仲景没什么关系。
我不过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酷,就拿来用而已。大家大可以顺便将其用其他自认为酷的名字代替,例如九转大还丹、九花玉露丸等等。不过一名称而已,请不要执着。
就疗效来说,紫雪丹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诸证,和关公现在的症状有点相似,但是他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用紫雪丹我是不知道的,请不要根据本书胡乱试药。
第四十章 连环袭击
第四十章连环袭击
上回说到,刘厚等将领遇到刺杀,而对方的主要目的却是荆州大牢,东吴人袭击了大牢,救走了之前被刘厚俘虏的7员大将。
当刘厚带人赶到大牢时,已经不用查探了,因为什么线索都看不到了——大牢在一阵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
作为一名领导人,要处置这种突发事件无非是那几个步骤:赶到出事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发出全力救援伤员的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扑灭大火,转移起火现场附近的群众,避免破坏范围进一步扩大;成立专案小组,调查事件起因,控制事故责任人,追究事故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可是,在第一件事上,刘厚就开始头痛,因为事故现场不止一个,而是三个——在赶到大牢后没多久,他就收到报告,荆州城军营也遭到不明来历武装人员的袭击。三处地方同时出事,令到他不知道去哪个现场指挥好。
对方出动了足足五百兵力,趁夜偷袭兵营,目前很明确,想解救被关**押在兵营的3万东吴兵。幸好,兵营有刘厚后来派去加强兵力的一营火枪兵,这些火枪兵训练有素,自然不会像潘浚手下的荆州兵那么松懈,他们在敌袭的第一时间就警觉了,并组织起有序的还击。
在付出一定代价后,成功打退了敌人,保住了军营,挫败了东吴人的营救计划。同时镇ya了在营中趁机作乱的东吴俘虏。
这竟然是一起连环袭击事件,东吴人同时对蜀军的指挥机构、关**押7员大将的大牢、关**押3万兵丁俘虏的军营发动了袭击和营救行动。最后的结果是一处成功两处失败。刘厚大为惊讶,怎么有后世那些xin疆暴kong份子的意味?难道策划者是穿越的mu斯林?
对于蜀军来说,最重要的战场在于宴会厅,因为什么也比不上这些文武官员的性命重要。但是对于东吴人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大牢,这7员大将几乎是东吴大半的高阶将领,失去他们比失去10万大军的损失更大。
因此,他们的营救重点就放在这里,在这里出动了他们最强大的营救力量,结果,他们也成功了。救出这7名将领,他们这次行动可以说成功了70%以上。
从他们布置的兵力来看,他们第二大重点放在兵营营救3万兵丁。5百死士,这不是一般的大手笔。宴会厅的刺杀果然还是他们最不看好的地方。虽说如果能杀死或擒获汉中王世子,价值很大,但是也许他们也知道,有赵云这种万人敌在场,要达成这个目的的机会很渺茫。
毕竟赵云已经不是第一次孤身救阿斗了,由长坂坡的经验来看,无论自己这方出多少人也是白搭,偏偏能在不引起人注意的情况下,混入荆州城的行动人员又不可能太多。这就令行动的策划者不得不放弃了刺杀成功的预期目标,改为牵制、延缓指挥机构的反应时间。
不得不说,这样的决定是很明智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唯一遗憾的是,没能救回3万俘虏兵——策划者还是低估了火枪兵的战力。
刘厚听到军营被袭的消息后,无力地仰头向天,闭上眼睛,无语问苍天:“到底有多少东吴人混进荆州城啊!我们的情报系统难道是吃s的吗?”
刘厚马不停蹄地赶到军营,了解损失情况,情况令他心痛得想吐血。他的火枪兵死了上百人,伤2、3百。由于是夜袭,视线很不好,虽然哨兵发现了来袭之敌,毕竟已经比较晚了,因此敌人几次冲破防线,冲入火枪兵阵中,和火枪兵展开了肉搏。
幸好这些火枪兵在赵云严苛的训练下,军事素质极好,利用枪杆和它上面的刺刀和来敌拼命,赵云将自己的绝世枪法简化成的刺刀枪法也的确不凡,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能和这些死士拼个不相上下。
等姗姗来迟的荆州守军上来支援,情况才彻底的一边倒,终于将偷袭的东吴死士赶出了兵营,取得了胜利。但是这次胜利只能算是惨胜,火枪兵和死士的交换比例差不多是1:1。5。
对于刘厚这些宝贝疙瘩火枪兵,这样和人肉搏造成如此大的伤亡,怎么能让刘厚不心痛。他们应该在远处,躲在战壕里,从容se击,将敌人一茬一茬像割麦子地撂倒,而不是用这种憋屈的方法和人以命换命。
而作乱的东吴俘虏也被打死打伤了2千多人,大大影响了劳动力水平,对于这点,刘厚却不甚关注。他匆匆安排了善后事宜,又赶回了府衙。
府衙里,百姓医院的医疗组已经到达现场,对伤员进行了抢救。由于华佗和张仲景都受了伤,只能由其他医生对关公进行救治了。关公的伤势很重,如果是一般的民间医生估计就束手无策了,幸好这几年医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中华佗的亲传弟子也有不少,他们都成为外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