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妙计,妙计啊!”刘厚赞赏道。
郭攸之的安排等于是将斥候的侦察范围分为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里面一个小圆由步兵完成,步兵自己多的是。这样骑兵就可以解放出来,集中在外面一个圆环状地带,这里是和敌人交手的主要区域,这样我军在这个区域的军力大增,相当于取得局部的军力优势。再加上霹雳雷的大量应用,这次够魏军斥候喝一壶的了。
而这段时间步兵都没有行动,正是闲得慌的时候,正好找点东西给他们做,让他们锻炼锻炼。于是,刘厚按照郭攸之的计策,安排下去。其中步兵三个团,正好又来个三班倒,每次出动一个团,1500大头兵,分成750个小分队,密密麻麻地撒开在10里内的区域里,如果有魏军的骑兵突入到这个区域,相信一定会是十死无生的下场。
在离魏军大营30里的地方,一队穿着黄色衣甲的骑兵正在原野上飞驰着,这是一什的魏军斥候。黄小虎就在这队斥候里,一边骑着马,一边打着瞌睡,他太累了,上次出征回来刚睡了3个时辰就被人叫醒,胡乱吃了点难以下咽的军粮就再次出征了。
几天来都在这种睡眠不足的状态中度过,以至于现在他在马背上都是半睡半醒的,反正他用一条绳子将自己绑在马背上,也不怕睡着了掉下马。唉,这样的苦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其实累一点还没什么,黄小虎出身贫寒,从小没少吃苦头,多累多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关键是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令他心里非常不安。
他知道,这段时间斥候队损失非常严重,具体多少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不会少于500这个数。这是很严重的损失了,有时候一场战事也不过损失这么多的人,而现在,这个损失数字却出现在堪称军中精锐的斥候队上,可想而知蜀军是多么的可怕。
将*军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他已经将*军中所有骑兵都派出来充作斥候队,可是,全军也不过1千骑兵,加上原来的200斥候,不过1200人,现在就几乎损失过半了,而蜀军这两天好像增兵了,真搞不明白,他们的斥候怎么会越打越多呢?
这样下去,后面的战况还不知道会变成怎么样,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命回去见自己的娘亲,我都还没成亲呢,也不知道娘亲会给我说一门怎么样的亲事,唉……
“哔!”一声响亮的鸣镝声响起,伴随着队正一声嘶吼,将黄小虎从半睡半醒状态中惊醒,双手下意识地一拉缰绳,马被勒停了下来。
“弩箭上弦,快!”队正大吼道。
黄小虎马上意识到遇到敌人了,人也彻底惊醒了,手忙脚乱地做起了战前准备。弩箭三两下上好弦,马刀拉到最顺手抽出的位置,将盾牌支在身前,将弩箭架在盾牌上面,瞄准敌人,准备发se。
这个时候,他才看清楚,对面身穿绿色甲衣的敌人早就停止了前进,也在手上摆弄着什么。由于双方距离差不多还有100步,也看不太清楚敌人到底是在摆弄什么,好像是一条黑黝黝的铁管。不像是弩箭,难道是那恐怖的暗器?
他曾经听一个侥幸逃回来的斥候同袍说过,蜀军有一种铁管子,能发出巨响、喷出火光,中者即死。但是据那个同袍的描述,那种铁管子只有不到两尺长,那这些起码半丈长的家伙又是什么?黄小虎看着那黑管子不禁手心冒汗,心里砰砰直跳。不由自主地将身体俯低了一点,让盾牌尽量挡住自己的身子。
第四十五章 遭遇
第四十五章遭遇
上回说到,程昱指责司马懿居心不良,司马懿毫不退让地展开反击:
“哼,目光短浅,刘禅此子,绝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今日如果你忽视他,明日取你性命者正是他。大王,刘禅绝对值得您的重视,必须发大军尽快将他剿灭。而且其战力也不象表面看起来那么弱,忽视这样的敌人一定会吃大亏的。狮子搏兔尚且用全力,请大王明鉴。”
群臣分开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主战派和程昱为代表的观望派,激烈地争论起来。曹操身处乱如菜市场的大殿,好像没听到他们的争辩,静静地闭目沉思,衡量得失。良久,他突然睁开眼睛,本来昏花浑浊的双眼se出灼灼的精光,只听他斩钉截铁地道:
“孤意已决,出兵10万,攻打荆州城!”显然,曹操虽老迈体衰沉疴难起,仍然不缺乏雄心壮志,很好地阐释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的含义。
“大王英明!”群臣不管那一派,不管赞成出战还是反对出战,在曹操作出决断后,都收起了争辩之心,齐齐躬身向曹操行礼赞颂。显示了魏国群臣良好的政治素养,也显示了曹操在魏国群臣中超强的凝聚力。
“司马懿。”
“臣在!”司马懿肃容施礼道。
“孤命你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徐晃、张辽归你调遣,另外,让曹真率3千虎豹骑助你一臂之力,务必给孤将刘禅活捉回来。”(大都督是魏、吴两国都曾经设置的官职,蜀国是没有的。)从对司马懿许以重任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曹操对司马懿还是信任有加的。
“诺,懿必不负大王重托,击破荆州,活捉刘禅。”
刘厚如果知道曹魏那么重视自己,派出那么豪华的阵容来捉拿自己,他一定不敢出荆州城一步。如果他知道前锋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中军还有只老狐狸司马懿,后军又是一个五子良将张辽,还有3千虎豹骑虎视眈眈,他一定会放弃荆州城,转身逃到荆州号上去,随时准备开溜回成都。
可惜他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徐晃是先锋,先锋兵马大约2万人,这就是他目前要对付的敌人。
极端怕死的刘禅在行军途中*将500骑兵全部充作斥候,分三班倒日夜侦查队伍四面八方的动向。他实在是很怕被人包饺子,所以不但前路侦查,连自己的后路、侧方也没放过。
这个阵容超豪华的斥候队很快就和敌人的斥候遭遇了。当刘厚他们过了麦城,到达章乡时,斥候来报,前方20里发现曹军的斥候队,双方发生了短暂的交火,阵斩敌人斥候9人,逃掉一人,我方阵亡1人,伤3人。
刘厚初次上阵也有点紧张,和郭攸之、张苞、关兴一起,详细询问了斥候队长当时的情况。
原来这队斥候今天一早就离开大营,策马奔跑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20里外,没有发生什么曲折的事情,远远就看到一队穿黄色衣甲的骑兵疾驰过来。不用说,那就是曹军的斥候了。对于这突然而来的遭遇,斥候队长没有一丝的慌乱,毕竟能当斥候的几乎都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只见他从容不迫地下达命令:
“停!”斥候队长举起右手,握成拳头状,大吼一声下令大家停止前进。所有人一拉马缰,停止前进,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悍将。第一时间,给弩箭上弦。这些做斥候的,每个人都武装到牙齿,每个人都有一把骑兵用的手弩。
上完弦后,他们马上*将挂在身上的短铳拿出来,抽掉塞住铳口的木塞,用通条压紧里面的弹药,在火塘上倒点火药。。。。。。
这些短铳原来是刘厚近卫队的装备,不过1百多支,这次出征,被全部抽出来临时给这些伺候使用了。亏得这段时间火器工厂荆州分厂已经投产,陆陆续续生产了少量短铳,也被刘厚一股脑拿来装备这些斥候队了,就这样,也只勉强凑够了200支。幸好伺候队是三班倒轮流出动,这些短铳也就被轮流使用,这才堪堪满足要求。
为了争取临战时能多那么一点点的时间,伺候们出发前都已经在铳管里装好了弹药,再在铳口塞上木塞,防止弹药掉出来。
由于短铳一般都是铳口朝上被挂在身上的,弹药一般不会掉下来,所以临战时,只要拔下木塞,有时间的话可以用通条再压实一下弹药,没时间的话,连这一步也省了。只要再在火塘上倒一点引火药,马上就能发射了,这个过程不会比给弩箭上弦慢。
这时候,敌方斥候也停下马来,双方没有语言上的交流,都在静静地进行着手头上的战前准备工作。魏军的斥候也是给弩箭上弦,一般的斥候都配备有弩箭和砍马刀,有些还配一把骑弓,这种弓比一般军中的制式弓箭轻便,虽然射程短,但是有利于在马背上快速开弓se击。
不一会,双方同时完成了准备工作,几乎又是同时,双方的队长一声令下,都向对方策马疾驰过去。两队斥候,每队都是10人,策马奔跑起来却气势惊人,犹如两个巨浪狠狠地向对方撞击过去。
双方尚距离30步,蜀军斥候手上的短铳率先打响,“砰!砰!砰!”十声巨响,魏军两个斥候应声而倒,摔将下马。没听过枪声的魏军战马发出“唏律律!”的嘶叫,登时乱了套。
其中有3匹一边嘶叫还一边竖起前腿来个急刹车,估计这些马除了被声响吓到,还很可能也中了铅弹。可怜上面的骑士,在这急骤的运动状态改变当中,被惯性掀下了马。
看到短铳弹丸的杀伤力还没有其声响大,斥候队长不禁暗自摇头,这些斥候的枪法还需多练习啊。
但是,此时此刻,不容他多想,只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抛下短铳,拿起骑兵弩。而抛下的短铳因为有绳子拴在身上,并不会被丢弃。这个时候,魏军斥候剩下的4、5人不顾还在骚动中的马匹,强行举起了手上的弩箭,瞄准敌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再不发se弩箭,就再也没有机会发se了。
一眨眼,双方就进入20步的手弩射程内,双方同时发射弩箭,所不同的是蜀军10人发se了10支弩箭,而且是在相对较稳定的情况下瞄准而se,而魏军只有5人,还是在坐骑骚动不安的情况下se出了5支弩箭,结果可想而知。
这次,魏军斥候又摔下了3个,而蜀军斥候在发se完弩箭后,将手弩立刻放下它,任它由绳子拴住在身旁飘荡。同时,左手将绑在手上的小圆盾举高,护住面门,右手抽出马刀,准备近身厮杀。
小圆盾裆下了大部分弩箭,只有两个倒霉的家伙,一个被se中脖子,当场栽下马气绝身亡,另一个被射中了肩膀,忍住疼痛继续冲锋。
20步的距离转眼即逝,双方接触,9把马刀对2把马刀,结果不言而喻。不过这些魏军斥候也确实悍勇,临死一击,两名还在马上的魏军斥候硬生生换来了两名蜀军的受伤。
之后就是追杀前面被掀下马的3名魏军,以6名骑兵对3名步兵本来是没什么意外的,谁知道这队魏军斥候中果然有好手,竟然被一名魏军斥候抢到了一匹无主的战马,只见他身手矫健,闪避开砍向自己的两把马刀,一个翻身就跳到马上,强扯缰绳,拉转马头,就向来路狂奔而去。
蜀军斥候只有两人还带有骑弓,其他人早就失去了所有的远程打击手段。在队长的喝令下,这两个人也驱马直追而去,并且一边追一边在后面对着这个逃跑的敌人se箭。
可惜,他们反应慢了一步,他们起步时已经被这个魏军斥候拉开了距离,骑弓本身se程较近,又是在骑马高速奔跑当中se击,准头很难保证。而那个魏军斥候显然也很专业,一直伏在马背上,也不控制马的方向,只管用匕首猛刺马屁股,让那马狂奔。
而蜀军斥候显然不能这样糟蹋马匹,渐渐地就让他将距离越拉越远,最后逃之夭夭了。虽然,有两支箭se中了魏军斥候的后背,一支se中了马屁股,但是,距离远,弓又软,在魏军斥候有皮甲保护的情况下,除非他太倒霉被射中要害,否则估计他是不会那么容易丧命的。据此,斥候队长推测曹军现在应该也知道了遭遇蜀军的消息。
听完了斥候队长的汇报,刘厚暗暗庆幸自己将斥候队武装到牙齿,庆幸自己给他们装备了短铳,取得了首发打击权,也庆幸给他们装备了小圆盾,加强了他们的防护能力。只是他们的护甲还不尽人意,有时间一定要为他们打造更好的护甲,增加他们的生存概率。
让郭攸之安排了这些斥候的赏赐和抚恤之后,刘厚又召开了军事会议。
“目前的形势,大家怎么看。”刘厚发问。
“还有什么好看的,遇到敌人的斥候,也就是说,敌军就在附近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迎上去,打他丫的。我们有五千火枪兵,还怕个鸟,就算他曹操来5万人我照样干番他们。我就不信了,在三段击之下天下还有那支军队能冲得破我们的防线。”张苞率先开口。
“二弟不得无礼,且先听听三弟和郭先生的说法,军国大事,非同儿戏。”关兴制止了张苞的胡言乱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哥,我们在不清楚敌人情况前,切不可乱来,以免着了敌人的道。”刘厚道。
“一般来说,斥候撒出20里已经不算少了,能撒出50里的不多,但是徐晃为曹魏名将,会这样做并不出奇。也就是说,敌军离我们约40里到70里之间。但是我们并不了解敌军的具体情况。必须要加强侦察的力度,彻底摸清敌军的情况,才好安排下一步的行动。”郭攸之分析道。
“也就是说,我们和敌人之间,只有一到两天的距离。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这么近了。”关兴道。
“是的,所以现在就要进入临战阶段了,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和敌军遭遇。”郭攸之道。
“是啊,随时可能打成遭遇战,敌人应该也已经知道我们的存在了。而我们之前设想的烧粮草、夜袭敌营、在险要的地方设埋伏等等计策,在不清楚敌人动向的情况下,统统不能用。”刘厚道。
“世子说得对,敌人前锋具体有多少人,扎营在哪里,怎么排兵布阵,我们统统不了解,当然不可能对他们发起偷袭。为今之计,只能加强斥候的侦察力量,尽快弄清楚这种情况,尽可能监视敌军的动向。只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那么我们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郭攸之补充道。
第四十四章 两个作战会议
第四十四章两个作战会议
上回说到,刘厚要带兵出击,众人纷纷反对,刘厚只说了一句话,众人听了这一句话都愣住了,是啊,困守孤城,想突围别指望了,废话,除非你会飞,否则几千人怎么可能突破得了10万大军的包围?等待援军?援军在哪里还没影呢?刘备要从益州纠集足以对抗10万人的部队赶来荆州救援,那是猴年马日的事情了?
所以在这里守城,虽有坚城,想想也并不是那么安全。相反,在外面野战,战得过就战,战不过大不了一走了之。不是还有500骑兵吗?只要将斥候撒开点,警觉点,不要太突前,不要钻进敌人的包围圈,想跑还是可以跑的,只要跑到河边,上了荆州号,天王老子也不用怕了。
又讨论了一会,众人终于勉强同意了刘厚带队出征,不过要带上郭攸之为军师,张苞、关兴为副将。众人又千叮嘱万丁宁,要刘厚千万不能太靠前,省得一不小心被魏军包了饺子。
刘厚让众人放心,并说有郭攸之这样的足智多谋的军师在,还能出什么问题?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