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明知必败,何必还要抵抗呢,白白让几万人送死,你忍心吗?如果他能投降,那这几万东吴兵就不会枉死。你的步大叔也不会死,不但不会死,还可以继续做官,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吗?”

    周雪无言以对:“……”

    “不过,我断定你的劝说必然会徒劳无功,既然这样,你能不能答应我,一旦他要发令烧粮时,你就将他杀掉。城里城外几十万百姓的性命就看你了。”

    “我,我……”周雪震惊得无以复加。要她对步骘动手,她怎么能办得到,但是要她眼睁睁看着几十万百姓饿死,她也不忍心。

    要说这刘厚的确是太坏了,想出这种主意来将周雪逼到这个份上。恐怕步骘也没想到,自己派出的杀手现在竟然被人游说反过来杀自己。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周雪问。

    “其他办法?现在是什么情况你也看到了,步骘这个害人精将河堤掘开,洪水冲掉一切,数十万百姓无家可归,无粮可吃。我是可以从其他地方运些粮食过来,但是一来路途很遥远,二来道路桥梁遭到破坏,运输很困难。

    就算我将粮食运过来,也只够这么多百姓短期食用,不能长期支持。而这些灾民要重建家园,要重新恢复生产,起码要半年后庄稼才有收成。

    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供养不起的。再说我要救援我二叔,也不可能在这里待太长时间,我们一走,这些百姓这么办?

    番禺城集中囤积了整个岭南大部分的粮食,足够这些百姓吃到明年庄稼收成之时,所以将番禺城的存粮保存下来是件很关键的事情,是关系到几十万百姓生死存亡的事情。

    我再次问你,为了几十万百姓能够活命,你愿不愿意去做这件事?”
第五十七章 大难不死的鄂焕
    第五十七章大难不死的鄂焕

    上回说到,刘厚组织几万军民,终于将粤江的缺堤堵上,洪水终于也渐渐地退了。

    这个时候,刘厚也不着急北上救援荆州,救援关公了,反正已经耽误了那么久,荆州如果要陷落早就陷落了,不陷落的话,也不差自己这几天了。

    洪水渐渐退去,但是山下的道路一片泥泞,刘厚想着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攻打番禺城,找步骘算账,而是安排好灾民的生活。由于不断有灾民被搜救回来,现在已经有四万多了,蜀军扎营的高地已经住不下这么多人。幸好洪水已退,刘厚组织灾民陆续撤下高地,寻找适合的地点重建家园。

    在几万蜀军帮忙下,重建家园的速度很快,眼看还有一个月就能建造足够的房屋,安置所有的灾民了,费祎又跑来跟刘厚哭诉说粮食不够了。

    虽然洪水退了,但是道路很不好走,辎重队运粮食进来还是很困难,所以运送进来的粮食还是很少,无法满足那么多军民的需要。

    “那依费先生之见,为今之计该如何是好?”刘厚也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询问费祎有什么好办法。

    “祎有两策。”费祎伸出两个手指道。

    “愿闻其详。”

    “其一,尽快出兵攻占番禺城,缴获城池中粮食,或可以暂缓粮食危机,渡过这段艰难时期,等道路畅通,运输能力跟上后,缺粮问题自然能解。”

    费祎这个办法不错,这个时代很多老百姓家都没余粮,余粮都被地主、官府征集了,囤积在大城大郡中。番禺城作为一州的首府,估计屯粮不会少,如果能攻陷番禺城,打开官仓,自然有大量粮食可供刘厚调用。

    刘厚这一路千里迢迢打过来,很多时候粮食运输都跟不上,靠的就是攻城略地,抢夺当地的粮食,这才使得他的部队从没出现缺粮问题。

    “好,这个方法好,另外一个方法呢?”刘厚问。

    “另外就是暂时停止灾民安置点的建设,动员百姓修桥铺路,帮忙运输粮食。”

    “不是吧,我有八万的辎重部队,竟然都无法满足运粮的需要?”刘厚道。

    “如果单单供应我们自己的战兵,这八万人当然是够的,但是,现在多了几万百姓,而且看样子百姓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这自然就难于满足需要了。”费祎道。

    “唉!”刘厚叹了口气,他恨极了这个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没有汽车、没有火车,要运输点东西可真不容易。

    “而且,因为洪水的关系,很多桥梁被冲垮,很多道路被截断,这就令到运输更加困难了。”费祎补充道。

    “那,那就分一半百姓协助辎重部队架设桥梁、打通道路吧,剩下一半人还留下来建设安置点。”刘厚道。

    “太子英明。”费祎拱手行了一礼道。

    “喔,对了,安置点建好一点,既然是推倒了重来,就要规划好。让参加“工业部”早期建设的人协助规划,就按照“工业部”早期的建设风格来修建安置点吧。”刘厚道。

    刘厚这一句话,将一个灾民安置点变成了日后的一座繁华的城镇,而且是岭南地区规划最好,卫生设置、生活设置最好的城镇。

    “太子殿下请放心,随军人员当中有不少是当初’工业部’草创时就跟随太子在身边的,他们对这些事很熟悉,祎会安排他们跟进这件事的。”

    “嗯,那就好,喔,对了,我们如果强攻番禺城,步骘那老小子如果烧掉粮仓怎么办?”刘厚突然想起了这个可能,以步骘派上万人不顾他们生死去挖河堤可以看出,这个家伙内心其实是个杀伐果断、狠辣无比的主。

    这种杀伐果断的人,逼急了什么事情做不出?刘厚现在也理解了他的想法,他没有想过要打败自己,或将自己驱逐出岭南,他就是想尽量推延时日,将自己尽可能在岭南多拖延几天,给荆州之战中的孙权争取更多的时间。

    如果他将番禺城巨量的存粮烧掉,那自己还真是头大了。到时候刘厚的累赘不单是城外这几万灾民,还有城内的十数万百姓也会顷刻间变成了嗷嗷待哺的灾民。

    到那个时候,刘厚除非抛弃将近二十万的累赘,不再顾这些百姓的死活,否则,他必将在岭南这个大泥潭里泥足深陷。

    正在刘厚和费祎都头痛这个问题时,突听亲兵通传:“鄂将军回来了。”

    发了大洪水后,鄂焕一直失踪,几万救灾军队愣是没有找到这个一军的主将。刘厚还以为自己这次要损失一员猛将了,这几天都是愁眉苦脸的,现在听闻他回来,刘厚很是开心,马上传令让他进来相见。

    看着眼前瘦骨嶙峋的汉子,刘厚几乎认不出他来。本来健壮雄伟的鄂焕,现在竟然瘦成一个骨感美人,呃,丑人,这个鄂焕一副凶恶如虎的样子,即使变骨感了,依然也美不起来。

    刘厚可以想象他这些日子吃了多少苦。“鄂将军受累了,不知鄂将军这段时间是怎么过的?”刘厚询问起他这些天的经历。

    鄂焕向刘厚行了礼,哽咽着说出这段时间的经历。原来当天他领兵截击东吴军,一路追至河堤下,就在河堤下围杀东吴兵。东吴兵虽拼死想冲上河堤,可是在藤甲兵的强大战力围杀下,始终无法成功。

    眼看东吴兵就要被斩尽杀绝,鄂焕突然听到河堤那里发出哇啦啦地巨大水声,鄂焕回头一看河堤,不禁被吓得亡魂皆冒——大河缺堤了。

    河水就像落下了九天的银河那样,从河堤上倾泻而下,场面和尼亚瓜拉大瀑布一样壮观无比。所不同的是,这种壮观伴随着致命的危险。

    反应过来的士兵不分蜀军还是东吴军,纷纷抛下手中的武器,个个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没命地逃跑。由于他们就在河堤下,离缺口也非常近,汹涌的河水铺天盖地地涌过来,他们根本没跑出多远,就被洪流追上。

    他们顿时就成为了沧海中的一颗栗子,几千颗栗子就被这股洪流卷走,根本不给任何人挣扎的机会,全部变成随波逐流的栗子。

    东吴兵就不用说了,在这种洪流之下,水性再好也没用,就算东吴兵中很多都是在长江中搏浪的好手,不乏叫什么“浪里白条”、“混江龙”、“翻江蜃”外号的水战高手。

    但是在这样的天地之威下,统统变成了“浪里白死“、“混江虫”、“翻**”了。被藤甲兵砍柴一般砍剩的两千东吴兵,一个不剩全部见了海龙王。

    相比之下,蜀军个个身穿超级救生衣——藤甲。胸甲、背甲、头盔还有脖子上的藤甲提供的浮力,可以保证蜀军在大部分时间内头部都是被抬出水面的。

    这令到他们能顺利地呼吸到维持生命的空气。藤甲除了提供浮力外,还提供了弹力,即,它很抗撞击。这一点也很重要,是仅次于提供呼吸空气机会的功能。

    千万别小看了抗撞击能力,在洪水席卷之下,一切物体包括人体都以高速度做无规则运动,可想而知这个过程中人体会撞到多少东西。

    撞到桌椅枱凳算好的了,撞到坚硬的石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撞个头破血流、内脏移位、脑震荡什么的实属平常。全身包裹在藤甲中的蜀军在这场超级碰碰车游戏中,得到了极好的保护,藤条的弹性救了很多人。

    即使这样,藤甲军还是损失了上千人,没死的也个个带伤。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活下来和武功、力气都没有多大的关系,完全看运气,看人品。

    鄂焕属于人品一般,运气不好也不算很坏的那种人。他被洪水冲走了足足十里路,并且很不幸地数次撞击到巨石上,人被撞晕了过去,还受了不轻的内伤。

    鄂焕在水里浸泡了一天一夜,最后被一对父女打鱼人救了下来。由于受了极重的伤,又一直没有药物救治,甚至连干净的饮水和食物都没有,鄂焕一直在昏迷,一直在发烧。

    直到最近他才醒过来,伤势有所好转后,他马上让渔夫父女将他送到蜀营,所以刘厚才能在这个时候见到他。

    刘厚也感叹,这个家伙生命力还真强,可以比得上小强了。不过他能回来就是好事,刘厚马上安排军医对鄂焕进行诊治,并重赏了救回鄂焕的父女。

    从鄂焕带回来的消息,刘厚几乎可以确定这场洪水和步骘无关。虽然前面被救回来的士卒都有说到,东吴军自始至终没有上到河堤,但是刘厚还是不敢断定缺堤不是步骘搞的鬼。

    因为他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也即是说用这一万人引开蜀军,另外派人挖河堤。刘厚甚至想到那些多出来的人是怎么来的:之前有十支500*人的队伍分批突围出城,其中有几支逃过蜀军的追杀,不知所踪。

    会不会是这些队伍偷偷潜回来做成了这件事呢?刘厚始终有些怀疑步骘会出这样的计策。但是现在鄂焕证实了不是,虽然步骘一定很想掘开河堤,但是,他却做不到,是老天爷帮了他的忙。

    鄂焕身为一军主将,临出发前得刘厚千叮万嘱要他注意河堤,所以他比其他人更关心河堤的安危。出事前,他派有哨兵散布在附近的河堤警戒,如果有东吴人搞鬼,这些哨兵就会发射烟花信号示警。

    但是鄂焕自始至终没有收到任何示警信号,因此,他相信,当时是没有东吴人上到河堤去搞破坏的。
第五十六章 粮食危机与瘟疫
    第五十六章粮食危机与瘟疫

    上回说到,蜀军救回了三千多藤甲兵和上万百姓,费祎很担忧粮食问题,而刘厚现在比费祎更忧心,在后世,每次天灾后他都能听到一句话“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意思是说,在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很容易有瘟疫大流行,也就是传染病大爆发。

    这个很好理解,大灾必然会导致大量人员和动物的死亡,这些人、动物的尸体会腐烂,滋生大量的细菌病毒,很容易污染水源、食物。

    而大灾之后,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人们无法得到清洁的饮水和食物,饿急、渴急的人很可能就地食用、饮用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这就很容易造成疾病。

    再加上,大灾之后,遭受灾难的人心理、身体普遍疲惫,抵抗力下降,也是容易患病的原因。

    为了预防疫病,刘厚将所有被救的老百姓动员起来,让他们在小山坡上到处挖坑,祈求能挖出几口水井来。幸好岭南地区地下水很丰富,即使在小高地上,最终也挖出了几口深井。

    这些井水加上一些小山溪的泉水,勉强能满足山上这么多人的基本饮水需要。至于要洗澡、洗其他东西什么的,那就没有那么多干净水可以浪费了,要么就去洪水里打那些黄红色的洪水来洗,要么你就得忍着。

    另一方面,刘厚将所有随行军医都动用起来,让他们去给老百姓讲解、宣传卫生知识。刘厚的部队在这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他们日常的训练科目里就包括各种卫生知识。不喝生水,不吃生食、腐烂变质的食物更是写入军纪的条款。

    所以,对于自己的部队,刘厚是不怎么担心的,他们只要按照平常那样做好就行了。但是这个老百姓可不行,他们完全没有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这些都需要刘厚强行灌输给他们。

    要做的东西很多,包括组织人手修建大量厕所,统一无害化处理粪便,统一处理生活垃圾,所有人的衣物、被褥全部要清洗、暴晒,修建简易窝棚给这些百姓临时居住,还不能让太多人聚集在一起,以免人群密度过大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组织人手杀除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等“四害”等等等等。

    刘厚除了将所有的大夫都派了出去,还派出了卫生执法队,对不遵守卫生习惯例如随地大小便、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的人,进行严厉的处罚。

    这些事情繁琐、工作量大,还好有费祎和他的文吏团队才堪堪调度得开。

    刘厚也没有闲着,不断地在制定新的政策,下达新的命令,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方面谁也没有刘厚做得好,费祎也不行,因为他拥有多了两千年的科学知识和预防疾病知识,所以,很多重要的决定都是由刘厚亲自作出的,即使很多决定都是大家无法理解的,但是也被刘厚强行推行下去。

    例如除“四害”就被很多人认为是脱裤子放屁的举措,是这个太子闲得蛋痛的胡闹。

    只有刘厚知道,很多传染病都是通过这“四害”传播的,他小时候经常经过居委会,看到那里的宣传栏上贴着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海报,里面对这些知识有很详细的介绍。

    刘厚小时候很喜欢见到字就读,例如招牌、海报、宣传栏、甚至门牌,他见到后都会在心里默念一下,这也是很多刚学认字的小孩都有的习惯。刘厚这个习惯一直到成年后还没有完全舍弃,这对他学认字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所以,刘厚下了严令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执行他的这些命令,甚至不惜派出部队去监督这些措施的执行。有不少在除“四害”工作中偷奸耍滑的人被处罚,甚至被吊起来打鞭子示众,这才使得大家认识到这个太子不是闲得蛋痛为了好玩才下达这样的命令的,到这个时候,大家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