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嗡”、“嗡”、“嗡”的十几声弓弦声。这些弓弦声很大,和一般的弓箭比较很不同,声响大出无数倍,也意味着,射击的力度将大出无数倍。
“混蛋!”刘厚握紧了拳头,大骂了一声。
“快跑!”、“床弩!”蜀军中很多人都高呼起来,毕竟场中都是他们的同袍,有些还是平时关系很好的那种,这个时候不惜违反军纪也要大声提醒他们。
十几条黑影带着唿哨声疾若奔雷地飞向两军阵前的众人,果然是东吴军的床弩,第一次发射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复装过程,而且还要调节仰角,将打天空的状态调整为平射,这些过程很耗费时间。
所以,刚才发射了第一次后,一直无法发射第二次,也正是如此,才有两个热气球可以完好无损地逃离现场。但也正因为他们那么长时间没有发射,导致刘厚忘了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可能带来的威胁,否则他怎么会派出救援队去送死。
虽然飞行员的性命很重要,但是,藤甲兵的性命也很重要啊,生命面前没有贵贱之分,以十几条性命换两条性命,这道算术题怎么算都觉得不对。
可是三国不相信眼泪,救援队已经派出去,正如覆水,根本收不回来了。如标枪一般大支的弩箭转眼即至,只听得一阵“咔嚓——噗”、“咔嚓——噗”的声响传来,前面的“咔嚓”声是弩箭破开藤甲的声音,后面的“噗”声,是破开人体的声音。
当然,这两声发出的时间非常近,一般人类的耳朵是无法分辨出来的,所以大家听到的是这两个声音混合在一起的声音,只是无法形容这个声音像什么。
五个藤甲兵被洞穿,弩箭被藤甲兵背后的藤甲挡住,没能继续破开后甲,巨大的冲击力带着藤甲兵向后飞行了几步才落地。
看到这一幕,刘厚目呲欲裂,握紧的拳头,指甲将手心掐得快要流出血来。而更令刘厚紧张的是,最后一支箭还在飞行,而且它对准了兀突骨飞来。
兀突骨跑在最后,他身前是两个藤牌,藤牌后面是两个藤甲兵和一个飞行员。
他听到蜀军阵营中的呼喊,看到数名自己的亲兵被弩箭带着飞到他的前面,终于醒悟了过来自己面临着什么。
听着耳畔传来的唿哨声,他猛的一转身,双手刷地抡起狼牙棒向后击去,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响起,狼牙棒被弩箭射中,巨大的冲击力带着狼牙棒继续往前飞,以兀突骨的天生神力也握不住狼牙棒。
不但狼牙棒被震得脱手而去,兀突骨的手也被震得虎口崩裂,鲜血直流,他的人也被这道巨力一带,往后踉跄了两步,最终没有站稳一屁股坐到了地下。
“兀将军威武!”蜀军中爆发出一阵喝彩声,虽然兀突骨又是兵器脱手,又是脚步不稳,最后还跌倒在地,显得狼狈异常。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真的很威武,和可以连续穿透几个士兵身体的床弩正面对击而没有死,谁敢说他不威武?谁有信心能做得比他更好?
兀突骨发了一会愣,总算没有再犯浑,醒过神来后,马上起身,跑前几步,捡起摔落在地上还钉着一支弩箭的狼牙棒,撒丫子就跑。剩下的亲兵也不含糊,抬起中箭的同袍也往回跑。
他们都很担心那些夺命的床弩再次响起,不过,显然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床弩威力虽大,但是每发射一次后,要经过漫长的重新上弦时间,这段时间足够他们跑回来。
只是没有床弩,还有普通弓箭手射的箭,最后跑回来的藤甲兵每个人背后都插着不少于十支箭,连兀突骨都不例外,不过有藤甲在身,根本没有人在意这一点,回来后只要让同袍帮忙拔掉就行了,这些箭矢插得不深,对藤甲的正常使用影响不大。
最惨的就是中箭的五个亲兵,他们被弩箭穿透身体,除了一个是被射中肩膀的之外,其余的早已死去多时。就算是那个被射中肩膀的,整个肩膀都被射得稀巴烂,相信有得选择的话,他宁愿选择死去也不愿意受这种伤。
这么严重的伤,能不能救得回很难说,也许在未来的几天,自己会受尽痛苦折磨而死,就算救得回来,也残废了,后半生的日子显然不会很好过。
刘厚命令随军大夫全力抢救这名伤者。他的内心很愧疚,救2人却死4个,伤1个,到底值不值得这样做?这种事情很难说得清。
如果是一个利益至上的枭雄,一定觉得值,因为蜀军中的飞行员很少,和藤甲兵比起来,只有几千分之一,飞行员身体素质要求比藤甲兵要严格得多,培养起来也比藤甲兵难得多,耗费的资源也多得多。
如果单纯这样算,一百个藤甲兵换一个飞行员也不亏。但是单从人命来说,这样就有点不公平,这是很简单的算术题4。5》2。用四条半人命换2条人命,当然是亏了的。
也许有人说,飞行员的命高贵,但是也有人会说,谁规定飞行员的命就比藤甲兵高贵?在生死面前论贵贱还有意义吗?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战友落难,如果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在自己眼前,这难道是道德的吗?
不惜花大代价、不怕牺牲去解救落入险境的战友或手下,这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一种普世价值。
山姆大叔最喜欢宣扬这种精神,因此也就有了《拯救雷恩大兵》这样的影片。这部影片也曾引起一些人的争议,那就是用8个人的生命去拯救一个士兵的人道主义精神究竟是否应该?
扯远了,在三国时代,人们没那么多心思,不懂得去思考这些值得不值得的问题,更没有人为死伤的那五个藤甲兵鸣冤。
他们只会觉得这个太子是值得跟随的。他们被太子毫不犹疑派出自己的心腹大将,领兵去救援两个陷入危险中的士兵的举动感动了。
他们会有强烈的代入感:“假如有一天,遇险的是自己,这个太子一定也不会放弃自己,一定也会像今天那样,全力救援自己。这样的太子不值得自己去效死命,还有谁值得去效忠呢?”
刘厚自己还在纠结着这次行动值不值得,自己派人出去救两个人,结果反而牺牲了四个,还重伤一个,是不是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却不知道,自己这个不自觉的行为,已经不声不响地、出乎意料地为自己进一步争取到军心。
刘厚很愤怒,出离地愤怒,不单因为热气球被人所破,还有刚才眼睁睁看着五名藤甲兵被射成四死一伤。也许还有一个他不愿意承认的原因,那就是自己今天频频出错。
他不认为这种错误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他将原因归结为东吴人的狡诈。他被愤怒遮盖了眼睛,忘了自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自己出的招还是原来用惯的招数,这没有错啊,那么东吴军怎么就敢改变了应对措施了呢?他将自己的错误归结为东吴军变了,没有按照原来的套路来打。
这正如某些人撞到电线杆,就怪这东西怎么安装在这里,怎么挡了我的道,安装在这里是多么多么不合理等等。怨天怨地,就是没有怨自己怎么走路不带眼睛。
ps。最近工作太忙,只能晚上回家写一点,无法保持每天两章的速度,请大家原谅。
第十三章 热气球之殇
第十三章热气球之殇
话说刘厚选择首先进攻城池的左侧丁奉部,这一天,刘厚点起一万藤甲兵,三千火枪兵负责主攻,其余人马由郭攸之统领,负责阻击、拖延另外两路东吴军对丁奉部的援救。
这一作战计划没什么花巧的地方,是一个实打实、硬碰硬的作战方案。蜀军现在最不怕的就是硬碰硬,最怕的就是陆逊搞什么阴谋诡计。
蜀军照例辰时出兵,于高地下列好阵势,准备出击。
这是一个高约50米,坡度约30度的小山坡,甚至不能称之为山,只能算是一块高地,不过这块高地面积比较大,足够可以容纳下5万东吴兵。
东吴军在山坡上设有多道防线,每道防线通常先是一排拒马鹿砦,也就是用木头树枝扎成的、横生枝丫乱七八糟的障碍物。
这东西不见得有多牢固,但是人想通过,势必要先费一番周章。
而这一番周章过程中通常会被早有准备的长枪手捅个透心凉,或者成为后面弓箭手的活靶子。
拒马鹿砦后面是一道壕沟,长枪兵就躲在里面,用丈二长枪去捅那些意图破坏拒马鹿砦的敌人。
壕沟再往后是一面矮墙,是用挖壕沟的泥土就地夯筑成的。无数弓箭手就躲在矮墙后向山坡下俯视射击。
一排拒马鹿砦、一条壕沟再加上一面矮墙这才构成了一道防线。刘厚派出热气球飞上天空侦察敌情,发现,这样的防线东吴人竟然布置了三道!
这令刘厚很郁闷,自己只有区区四万人,对方有二十万,怎么这些东吴人看自己好像大灰狼,他们自己却像小白兔一样,躲在茅草屋里瑟瑟发抖。
看来自己已经威名远扬了,否则,以五比一的兵力对比,东吴人也不至于只防守,不进攻了。而且看他们的样子,对这场防守战很重视,很谨慎,并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
刘厚对东吴人做的防守准备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他相信,以自己部队的强大火力,要强攻上去并不难。
可是,刚一发动进攻他就知道自己错了。刘厚首先出动了一个营的火枪兵,在一队手持藤牌的藤甲兵保护下,发动试探式的进攻。
由于东吴兵居高临下,对弓箭的射程有很大的增幅,所以,谨慎起见,刘厚在火枪兵前方列了一队手持巨大藤牌的藤甲兵。前文交代过,这种藤牌面积很大,也很轻便,可以让人轻易将它举高头顶,用来阻挡抛射下来的箭矢最好不过。
双方在山上山下对射了一轮,不过东吴人是射箭,蜀军射的是铅弹。刘厚马上发现了一个问题,蜀军在藤牌保护下,固然没有多大损伤,令刘厚意外的是,东吴军损伤也不大。
刘厚用望远镜观察了半天,发现原来东吴军也在前排列有大盾。这种盾牌很大,足有一人高,应该是传说中的塔盾。关键的是,自己的火枪兵发射的铅弹竟然无法穿透这些塔盾。
这着实令刘厚吃了一惊,东吴什么时候发展出那么牛x的盾牌了?刘厚当然不知道,上次他带领的hong军在荆州大显神威后,他的火器部队已经被魏、吴两国记挂上了。
两国打了多年战争,朝中智谋之士更是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他们对于战争形势变化的敏锐程度远超刘厚的想象。
蜀国出现这么可怕的武器,他们怎么可能不关注,既然关注了,怎么可能不想办法采取措施去应对。
除了派出无数间谍企图窃取蜀国火器的秘密之外,他们在本国中也积极研究应对这些火器的方法。刘厚眼前的塔盾就是东吴的其中一个应对方法。
这种塔盾除了高大之外,最特别的地方是外包铁皮,中间是厚厚的木板,内衬牛皮。这种塔盾防御力惊人,正在发生的战斗证明了,连蜀军的火枪都无法打穿它。
不过,很显然,这种塔盾的重量绝对不会轻,一个壮汉勉强可以扛得动,但是要持盾冲锋就需两个人抬着走了。
幸好这种塔盾够宽,两个人挤在一起抬一个盾,竟然可以同时遮住两人,然后一排盾牌并排排成一堵盾墙,再整齐地向前推进,的确是种可怕的战争利器。
刘厚从望远镜看到东吴防线中这种泛着金属光泽的大盾,眉头皱了一皱。火炮的仰角不足,在这样的地形下,使用火炮不是很方便。于是,老办法,刘厚命令热气球部队出动。
十个热气球一分为二,刘厚这边五个,郭攸之那边的阻击部队也分得了五个。
看着五个热气球飞到山坡上空,扔下霹雳雷,将东吴的塔盾防线炸得稀巴烂,刘厚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不过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他再次发现自己错了,这次错得很厉害。
只听的“嗖嗖嗖”的声音响起,十几支儿臂粗的像标枪一样的东西被射向天空。
“床弩!”不知道谁喊了出来。刘厚也马上反应过来,东吴人肯定是改造了床弩的基座,使它们能对空作战。
之前的床弩一般是安装在城墙上的,基本上只能向前方发射。虽然也可以调整仰角,使得它的射程产生变化,但是这种调整是很有限的,基本上仰角不会超过45度,因为超过45度,就变成了抛射,这对床弩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蜀军第一次见识到仰角超过45度的床弩,东吴军的床弩这种改变,显然是针对蜀军的热气球的。
刘厚眼睁睁看着十几支床弩箭射向五个热气球,目呲欲裂,却又无能为力。
这些弩箭不但是一支箭,它们的箭头下方都裹了一条浸满了火油的布条,并且已经被点燃了。换言之,这些弩箭都是火箭。
十几支火箭如同十几颗反向运动的流星,狠狠地扑向五个热气球。
只一瞬间,就有三个热气球被命中,有的命中篮子,有的命中气囊,无论命中哪里,中箭处无一例外都烧了起来。事情发生得太快,根本无人可以阻止。
直到这时候,刘厚才反应过来。他马上传令,让旗语兵发出旗语,让没中箭的热气球紧急升空,脱离战场,已中箭的则紧急迫降,尽量保证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看着空中三个热气球身上的火苗由小到大,由星星之火慢慢变成璀璨的燎原之势,交战双方的士兵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攻击,他们内心充满了震惊,都抬起了头看着这震撼的一幕。
刘厚心中在滴血,可是,事情发生在空中,他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救他们。
正在这个时候,两个篮子着火的热气球上的四个飞行员纷纷跳了下来,高空中风大,火势涨得很快,已经威胁到他们的安全了,他们不得不跳出篮子。
“呀!……”地面上正在观看的人都发出了惊呼声,无论东吴军还是蜀军士兵都被这惨烈的情况惊呆了。
紧接着,更震撼的场面发生了,只见这两个着火的篮子“轰”、“轰”两声,被炸得四分五裂。篮子里有大量的霹雳雷,火烧穿篮子,自然会引燃霹雳雷。
震撼的场面还没完,因为地面上的人都看到空中绽放开三朵鲜红色的巨花。原来是先前跳出篮子的飞行员,先后打开了降落伞,现在正徐徐地往下飘。
黄月英差不多在研制热气球的同时,研制成功降落伞(见第二卷第二十八章),只是这东西也被刘厚列入军事机密,只有飞行员和相关官员才知道,也只有飞行员训练跳伞时才会在偏僻的,无人烟的地方使用,从来没有展示在世人眼中。
这是第一次,在众目睽睽下使用降落伞,因为这是需要救命的紧急状态,是不得不用的时刻,按照飞行员的守则,这个时候是可以用的。
很快,大家就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