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藤甲兵就推进到离东吴盾墙只有十步远的地方,前线指挥官一声令下,鼓点一变,藤甲兵停止了前进。东吴人看到这些连火箭都不怕的怪物,已经近在眼前,一时间都惊呆了。
丁奉没有惊呆,他不愧为沙场老将,对敌经验丰富无比,一看蜀军这个架势就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他大吼一身,命令塔盾兵马上后撤。
塔盾兵由将领到普通士兵都呆了一呆,很不理解这道命令,毕竟敌人已经逼近到近前,正是他们奋力抗击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深呼吸,做好心理准备,随时准备抵御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力。
可是,作为训练有素的军人,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要求,无论他们理解不理解,都要执行,于是,一些反应较快的塔盾兵开始后撤,但是,大部分人反应还是迟了。
只见蜀军后排飞出无数个黑铁球,越过了三排的藤甲兵,直飞到十步以外的东吴阵营,又越过盾墙,落在塔盾兵后面的弓兵群中。
毫无意外,随着一阵轰隆声和无数团黑烟腾起,盾墙被炸得东倒西歪,七零八落,连带后面的弓兵群也死伤惨重。
“呜……”蜀军中响起了冲锋号角声,前面三排的藤甲兵大喊一声:“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冲过去,三排藤甲兵就像三叠浪一样狠狠地拍击在东吴军凌乱的阵线前沿。
丁奉也不是易于之辈,随着他一声令下,还能动弹的塔盾兵和弓兵潮水般往两侧退去。由于退得急,很多塔盾兵只好将笨重的塔盾就地抛下,空着手逃走,这种时候,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至于受伤无法走得动的,只能待在原地,等待着被大军踩踏成肉酱的命运了。
随着这些非近战兵种的退去,东吴后军中涌出一排排的长枪兵,两军很快遭遇,不过在他们遭遇前,双方先踩死了无数受伤的东吴塔盾兵和弓兵。
东吴长枪兵一上来就用长枪扎在藤甲兵身上。当然,这些长枪根本不可能扎破藤甲兵身上的藤甲,除了少数被扎到眼睛的倒霉蛋外,大部分的藤甲兵继续顶着长枪往前涌。双方一起用力下,很多长枪都被压得弓了起来。
用长武器限制藤甲兵接近,再寻找其弱点砍杀这一招刘厚用过,效果很好,的确能克制藤甲军。很显然,现在丁奉也想用这一招。
但是,他的用法和刘厚的用法很不同,准确来说差远了,效果自然也是天渊之别。
首先,丁奉用的是长枪,只有一个枪头,也就是说,武器和藤甲军的藤甲只有一个很小的接触点。这样很容易打滑,无法起到有效固定藤甲兵的作用。藤甲兵只要一侧身,戳在身上的枪头就会从身侧滑过去,他们就可以绕过枪头,继续前进,砍杀敌人。
而蜀军当初用来限制藤甲兵的工具(那些钢叉更像是工具而不是武器),是参考后世防暴钢叉做出来的二齿叉,两个叉齿之间的距离很大,刚好可以将一个人匝住,限制在里面,使他无法动弹。
而东吴军的长枪和蜀军使用的钢叉最大的不同在于,长枪是用木杆的,而钢叉的柄却是钢铁制成的。前者可以被藤甲兵一刀劈断,后者除非是手持倚天剑或者屠龙刀,还要有不差于张无忌的功力,否则别想能撼动分毫。
第三点不同是,蜀军在暂时固定住藤甲兵后,会马上出动短刀手砍藤甲兵的脚或戳他们的眼睛,这是藤甲兵全身上下唯二衣果露在外的部位。钢叉兵和短刀兵必须配合默契,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才能一击奏效。
可惜,这三个条件东吴军都不具备,这也注定他们奈何不了藤甲军,在藤甲军面前,他们仅比待宰的羔羊好那么一点点,那就是隔着一条长杆的待宰羔羊。
只见前排藤甲军被东吴军的长枪枪头顶在身上,大部分的藤甲兵大喝一声“杀!”,然后将刀扬过头顶,用他们招牌式的斜劈法将枪杆一砍而断。
少部分的藤甲兵嫌麻烦,一侧身,让刺向自己的长枪从身侧让过,自己紧走两步,从枪杆旁直冲到持枪的长枪兵面前,举刀直接对着长枪兵就砍。这部分人属于武功高一点的,眼疾手快类型的,他们懒得多劈一刀,就想着直接劈在长枪兵身上,一次过结束战斗。
那个被劈的东吴长枪兵已经来不及收回手中的长枪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明晃晃的大刀劈向自己的脖颈,也有些人在情急之下,做出了条件反射般的反应,就是往后退。
可是,后面挤满了自己人,这些自己人在这个时候不但不会救自己,反而将自己往前推,将自己送到刀口下。
也有机灵一点的往地下一蹲,企图避开这必杀的一刀。可是他们避得开第一刀,也避不开藤甲兵做出调整后劈出的第二刀。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为藤甲兵刀下亡魂。
那些第一刀先劈枪杆的藤甲兵,在劈断长枪枪杆后,往前踏出一步,再劈,再断枪杆,因为这个时候,东吴长枪兵通常还会自然而然地举起手中的半截长枪格挡一下。
等这半截长枪再断,他们手中再无凭依,藤甲兵再踏前一步,再劈刀,这一次,再无变数,“咔嚓”、“咔嚓”之声不断响起,无数个人头乱飞起来,掉得满地都是。
无数道血喷泉喷涌,场面煞是惊悚。后面的东吴兵固然被吓得胆战心惊、两股战战,蜀军中也不乏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这个时候也是被眼前场景骇得脸色煞白,甚至有个别不争气的干脆扶膝呕吐。
刘厚在后方虽远,但是用望远镜还是能看清楚这边情况的,他虽然已经随着部队经历过多场大战,看过无数血腥场面,但是对这些场面始终还有些不舒服,于是他干脆放下望远镜,暂时不去看一直在关注的战场情况。
藤甲军一路平推过去,势无可挡,丁奉做得最错的就是调走了床弩,这种东西要重新装配起来很费时间。这个时候,没有了这唯一能对藤甲军造成威胁的神兵利器,藤甲军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只管往前劈杀,碾碎一切挡在面前的人和事物,根本无需担心自己的安危。
第一排劈砍累了后,换第二排继续劈,第二排累了后,又换第三排,然后再重新轮到第一排。如此轮换,三排藤甲兵一刻不停往前推进,好像一部永远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杀戮机器一般,所过之处,到处都是断臂残肢,人头滚滚。
请假声明
女儿高烧40度5天不退,今天入院治疗,实在没有时间写了,只能申请请假几天,希望各位读者原谅。
第二十一章 谁是黑鹰
第二十一章谁是黑鹰
空降兵机械地做着单调的动作,不断地瞄准、发射弩箭,偶尔投掷霹雳雷。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身为冷兵器的马弩使用效果竟然比火枪还好用。
这是因为马弩可以连发50支弩箭而不需要停下来上弦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降兵都能做到精准射击,即使敌人有盾牌、有盔甲的情况下,也能精准地将弩箭射击到敌人防护不到的部位,对敌人造成杀伤。
所以,如果换了蜀军中其他士兵使用马弩,是无法取得这么好效果的。毕竟马弩的穿透力有限,无法穿透盾牌、铠甲等防护用品。
参与进攻的两千东吴兵很快就前赴后继地倒在冲锋的路上。丁奉调来的三千人,其中有一千左右是弓箭手、塔盾兵、床弩兵等辅助性兵种,真正参与冲锋的只有两千人。
丁奉一看自己又白白损失了两千多人,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下令,再调来五千人马,誓要冲破蜀军阵地,将这些该死的西蜀虫子碾碎、挫骨扬灰。
蜀军这边,空降兵抓紧这一点空隙的时间,赶紧给打空了的箭匣重新装箭、上弦。东吴军熙熙攘攘从两侧汇集到防守阵地前方一百步处,如果光线好,从空中看就会看到两团黑影从两侧向中间收缩,就像一只黑鹰在收拢自己的翅膀。
是的,黑鹰坠落中的黑鹰肯定不是指蜀军而是指东吴军,米国的黑鹰坠落是个失败的军事行动,是个杯具收场的行动,刘厚既然用这个名字来命名,当然不会将自己当成坠落的黑鹰那么不吉利。所以,这次的行动是要将丁奉军这只黑鹰打下来。
队长看着东吴军的动向,知道差不多了,于是,毅然点燃身前早就插好多时的传信烟花。传信烟花发出一声长长的唿哨声射上天空,爆出一朵灿烂的绿色火花。
丁奉看着被射上天空的绿花,脸色一变,道了一声:“不好!”转身就要往营外去。谁知一转身,又听到一个声音传来:“不好啦!要坏事了,快逃吧。”
丁奉被气得半死,定睛一看,果然是周雪,她不是被自己关起来了吗?怎么又跑出来了?原来,丁奉的亲兵跟随丁奉多年,自然是识得周雪的。知道她是周大都督的女儿,知道自家将军对她非常照顾,所以根本不敢对她有丝毫不敬,一直小心侍候着。
周雪自己坚持要跑出来,亲兵们也没办法,在苦劝无效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又跑到丁奉面前来。
丁奉看着跟着周雪后面跑的气喘吁吁的两个亲兵,牛眼一瞪,大吼道:“刘六,丁力,你们两个混蛋怎么办事的?怎么让她跑出来了,马上给我将她关起来,如果让我再看见她跑出来,你们两个提头来见。”
可怜的刘六和丁力两个亲兵,被训斥了一顿,哪里敢怠慢,连忙架起周雪将她押回营帐中重新关押起来。
可怜的周雪费尽心思跑出来后,只来得及说了一句话,就又被关了起来。谁要她是个乌鸦嘴,专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呢。丁奉正被蜀军搞得焦头烂额,这边刚损失了几千人马,那边又隐隐猜测到更大的危机在后面,周雪现在来说这种倒霉话,正好撞在枪口上,哪里还顾念什么旧情,直接命人将她看押起来。
就这一耽误间,前营已经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丁奉不由得加快脚步往前跑。
时间倒回几分钟前,在东吴军营外,刘厚听到了一声唿哨声,抬起头看到天空爆出一朵绿色的烟花,知道是时候了。
刘厚转头对兀突骨道:“老兀,是绿色的烟花,101空降兵通知我们,可以进攻了。你马上带人按原计划进行,不得有误。”
兀突骨很认真都抱拳道了一声“诺”,只是他那高大的身材,满脸的横肉,却趴在地上温顺地抱拳行礼,令人觉得怎么看怎么别扭。
军令一道道被传下去,一队队的蜀军次第动了起来。首先是一队手持绳勾的藤甲兵从黑暗中窜出来,迅速跑到东吴军营前的拒马鹿砦前,将手中的绳勾甩出去,勾住那些拒马鹿砦,然后叫着号子,一起奋力一拉,很多拒马鹿砦被拉倒。
他们也不管其他,依然拉着这些拒马鹿砦就往回跑,他们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东吴军的弓兵根本没反应过来,没有人想起射箭。当然,就算他们射箭也没有用,穿着藤甲的蜀军,完全免疫一般的弓箭打击。
在第一队藤甲兵拉着拒马鹿砦往回拉的时候,另一队藤甲兵一手持火把,一手持铁疙瘩上前,到了十步距离后,一声口号声喊起,所有人一起点燃铁疙瘩,抛进东吴军的壕沟里,然后大家迅速双手抱头卧倒在地。
一阵连绵不断的轰隆声响起,被扔进壕沟的霹雳雷纷纷爆炸,于是,躲在壕沟中的东吴长枪兵悲剧了。
东吴人能想到用战壕来和蜀军的热兵器对抗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他们还没有积累足够的和热兵器部队战斗的经验,所以,他们按照经验,将战壕挖得笔直。
就是在他们的军营前,挖出一条直直的壕沟,可以由这头看到那头的壕沟。他们不懂得战壕是要挖得弯弯曲曲、迂回曲折、之字形走势才好的道理。
他们不会懂得,炸弹在战壕中爆炸,冲击波和弹片会沿着狭窄的战壕传播很远距离的道理。他们不懂得要用弯弯曲曲、迂回曲折、之字形走势的战壕阻断爆炸波传播的道理。
于是,蜀军的霹雳雷再次发挥了平时很难达到的杀伤效率,当蜀军按一定距离间隔投掷霹雳雷到战壕中时,爆炸波沿着笔直的壕沟,几乎波及了整条壕沟,里面的东吴长枪兵非死即伤,几乎无一幸免。
这时候,矮墙后面的东吴弓兵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们陆陆续续开始放箭。可是,大量的弓兵被丁奉抽调去围剿101空降兵,令到东吴弓兵射出来的弓箭稀稀落落的。
更关键的是,丁奉将床弩都拆了下来,搬到营盘内部去围剿空降兵了,因此,在这条战线上,再也没有可以威胁到藤甲兵的存在。
这时候,第三排藤甲兵冒着箭雨冲了出来,他们个个手持蜀军的制式大刀,冲到原来安置拒马鹿砦的地方,挥刀砍劈,清理起残余的拒马鹿砦来。
很快,第二队和第三队藤甲兵就变成了刺猬,因为他们身上插满了东吴弓兵射来的箭镞。和刺猬略不同的是,他们身上的刺是长在身前的,而刺猬的刺是长到背后的。蜀军当中没有逃兵,自然也没有像真正刺猬那样刺长在后面的士兵。
和刺猬相同的是,他们身上虽然都长满了刺,但是都是活着的,并且活得很好。东吴弓兵射出的弓箭根本无法穿透藤甲,只是钉在藤甲的外层,一时间没有掉下去而已。
第二排藤甲兵起立,跑前几步,继续投弹。这次他们投弹的目标是矮墙后的东吴兵。只是矮墙后是一块广阔的空地,不是狭窄的壕沟,爆炸波无法横向传播很长的距离。于是,蜀军只能增加投弹数量来弥补地形的不足所带来的杀伤力下降。
所以,这次第二排藤甲兵的投弹量是刚才对付壕沟时所用的一倍。随着轰隆隆的爆炸声响起,矮墙上的东吴弓兵全部东倒西歪的,基本上很难找到一个站立着的人。
第四队藤甲兵由憋坏了的兀突骨亲自带领,提着大刀就冲了出去,一个令刘翔也汗颜的跨栏动作就轻松地越过了矮墙,接着,就开始了他们的砍柴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不用列队,不用用那种整齐的斜劈动作,一起队列推进的办法。因为这时候矮墙后的东吴兵已经稀稀落落没多少人了,剩下没死的,不是受伤就是混乱,甚至有被吓傻的,完全没反应过来该怎么办。
兀突骨带着这队藤甲兵自由行动,自由砍杀,很快就像砍柴一样将这道防线的东吴人砍杀干净。
接着,他们向着第二道防线推进。第二道防线实际上离第一道防线只有不到50米,在没有阻拦的情况下,他们很快就到达了。
照例,先由第一队藤甲兵用绳勾拉倒大部分的拒马鹿砦,再由第二队掷弹兵炸死壕沟里的东吴人,然后是第三队清理残余拒马鹿砦,第二队继续炸矮墙后的弓兵,最后是第四队冲上去砍人。
经过第一道防线的实战,蜀军对这套流程做得熟练了很多,所不同的是,第二道防线的东吴兵看到蜀军在第一道防线所做的事,有了准备,使蜀军的攻击失去了突然性。
不过这种突然性也没多大作用,因为,即使东吴军的弓兵早有准备,他们射出的箭矢也无法破开蜀军的藤甲。
当丁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