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失在星空-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基因工程研究院离人工智能研究院控制中心约三公里,但人类基因研究所比较偏僻,位于一座小山的边上。基因工程研究院是三大研究院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足有一百平方公里,比较荒凉,周围都是无人区,除了一些花草树木和道路。公司员工没人喜欢住在附近,基因工程研究院的员工家属也多住在靠近人工智能研究院附近的小镇上。

李庄算算还是觉得坐车过去比较好,李猛带着全家去了珀斯旅游,陈小军不会去这种地方,他目前还处在战场综合症治疗的后期阶段,需要控制。

威森市内部的公共交通线路是自动运行的,没人售票,不需要花钱,但有随车保安,都是安全级别极高的核心员工。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研究员之间涉及工作方面的交流,这是实验室研究的大忌,另外就是按照规定做一些日志之类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枯燥无味。

李庄在威森市的知名度不用说,连自己的老大都不认识未免有些过头。威森市内部的公共交通用的是有轨电车,不过噪音很小。李庄和车上众人打过招呼,便听他们聊外面的事情。

“HSAI刚发布新智能机,集成一千五百万人工神经元的,打算做研究之用,不过听说出了点小问题,运行很不稳定。还好只造了一台,但这几十亿恐怕要损失掉,”有人幸灾乐祸。

“他们确实太贪心,还不如改进现有架构,人工神经网络电脑缺陷太多。这台智脑,听说政府还出了不少钱,”边上的人装专家还八卦了一番。

李庄听着他们聊天,没有说话。花旗国和日本去年发布的一千万神经元智脑,性能比维姬级还好些,让他有些压力,但这类超级智脑,造多了也没什么用,费用太高,还得小心侍候。维姬一级的智脑,性能已经远超千万亿次的巨型机,速度再快又有什么用。

德国人的八百万神经元智脑,就造了四台,一台给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一台给了欧洲航天局,一台作为欧洲智能交通控制中心主脑,剩下的一台自己研究用。

花旗国和日本造的多些,但总共就十来台。至于普通的智脑,能在市面上出售的,现在最高也不过三十万人工神经元,更先进的只有政府相关部门能定制。普通人还是不愿意看到高级智脑的大流行,卖出数亿台,那简直是惊天的想法。

家用智脑,最高一万人工神经元,不便宜,但集成度很高,与传统的家用电脑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在是有钱人追捧的对象,新的流行品。WAI因此大发其财,财务部员工偶尔也会数钱数到手抽筋,这世上喜欢大笔现金的怪人为数不少。

李庄觉得人工神经元网络虽然实现最容易,但还是不要过分投资,其他的研究又得谨慎,他自己一直在摸索思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研究力度很大,有些进展,但不大,估计真正有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脑出现,还得等很多年。技术实现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安全问题。以前冷战时期一些核大国的神经已经绷得很累,现在更不希望出现《终结者》的悲剧。

想到终结者,李庄觉得詹姆斯。卡梅隆不愧是大导演,拍科幻片时考虑的东西非常多,不是随意胡编乱造。超量的并行计算网络确实有可能产生人工智能,这种AI产生的方式比较特别,很偶然,对软件的设计依赖非常大。维姬诞生后,他利用维姬外挂高速计算服务器进行了推导,得出的结论是,“成本太高,而且不确定性因素过多”。

靠近神域的人工智能才是有效的人工的智能,靠天吃饭不是一个称职的科学家该做的。无法投入到实际应用的技术没有任何意义,除非闲得无聊或者别有用心。

目的地就在附近,李庄和员工们告别,跟往常一样,慢吞吞地走向研究所大门。

第二十六章基因工程研究院(二)

研究所的主体建筑非常朴实,很不起眼,与周围的建筑没有什么差别,机器人造的建筑都是这样。当然这是出于安保考虑,基地防护系统的设计很成功。一些非核心部门的建筑外墙颜色经常变换,以减少员工对着这些规则建筑的心理压力。

人类基因研究所所长现在是扎伊采夫兼着,他平时主要在这里办公。李庄到了研究所,当然不可能不去拜访地主,“兔子”现在跟他非常熟,肯定要埋怨。

到办公室时,扎伊采夫不在,李庄意外地碰到了动物基因研究所所长马文。辛普森。

“马文,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过来找哈里斯拿点东西,刚从地下实验室出来,本来跟扎伊采夫约好的,没想到他临时去了医学研究院。”

辛普森说话时看起来很正常,但李庄现在很了解他,知道这种状态保持不了多久。他在白人中不高,只有一米七多,不胖不瘦,大众脸,说话慢吞吞。

正想着,辛普森接了一个电话,然后也不跟面前的人打招呼,便疾步向外走去。李庄苦笑,到一楼的总务处办公室喝了杯茶,休息片刻,出发前往地下实验室找国宝。

第二人类基因研究所的入口是一栋四层圆形小楼,当然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是小楼。墙壁里面的纳米合金板、吸波材料和铅板是少不了的,整个区域建筑的反红外探测属于重点考虑范围,军工研究院的顶级产品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虽然不可能用花旗国F22战机上那么昂贵的材料,但威森科技有的是手段通过体积较大的组合设备加普通材料来解决,毕竟是固定建筑,不比战机那么复杂

小维姬看到了他,但还是按照程序进行了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和声音识别,自动门打开,李庄走进一个带监视系统和高能武器系统的坚固小房间。

高级脑波识别装置应用物理研究院还在研究中,脑科研究所的进展一般,人的脑波非常复杂。为了控制意外的风险,有员工根据以前的研究,琢磨出一套应付生物机器人的问答题,很有趣,弯弯绕绕很多,就算纳米光刻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发展到巅峰,也没法做出跟人一样笑料百出的回答。纳米光刻芯片有集成度限制,而生物芯片不可能做得比神的作品还好。

小维姬有板有眼地对李庄进行了测试,他的思维跳跃性并不是太大,逻辑缜密,脑筋急转弯水平不高。

“父亲,测试结果表明,您是生物机器人,”小维姬的声音充满了挪揄。

李庄哭笑不得,他这种人确实是极少数,也算生物智能机器人的巅峰之作,只不过是神造的。小维姬本打算再给他测试一番,被李庄叫停,他忙得很,难得偷闲。

这套问答题是随机组合的,第二研究所的员工只要离开小维姬的视线,重新进入地下实验室时,便会启动问答。按照公司目前的研发进度,这套问答题估计很快就会被淘汰。

多层电子密码合金门打开,前面是一条三十米的通道,激光武器和监控设施密布。通道尽头是一扇关上的厚重合金门,通过合金门后是五部大型电梯。李庄进入电梯后,小维姬启动控制系统,开始深入地下。

随着威森市的建立,原来建好的五公里长隧道变更了用途,并重新构建了一条辅助通道。通道两侧的规划是地下避难中心和未来的备份实验室及地下工厂,深层施工机器人每天都在工作。有六个占地面积约六亩的大厅将成为连接中心,未来每个研究院地下避难所都会有通道连接到这里。目前就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两条通道建成,行政楼和纳米科技研究院的通道正在施工中。

基因工程研究院是地下避难中心的地主,这里特殊的地质条件是它能成为地下城核心的真正原因,除了坚固的岩层,还有星球改造研究院发现的深层地下水。

身为AI领域的专家,李庄谨慎地从事研究,但没法控制别的研究机构。一切皆有可能,万一出事,他首先要保住的就是这些顶级的专家们。建设地下城正是基于谨慎的原则,不是随便拍脑袋或者某种偏好发作。

人类基因研究所搬到地下实验室的上方,重新构建了一条新的进入通道。国宝经常来这里,深感不便,特别是吃喝拉撒。这条新的通道是他咨询过双威建筑设计院后的主意,并嘲笑李庄看电影看得脑子进水。

“NND,当初我打算建通道的时候你怎么没提出反对意见?”李庄在电梯里想起国宝以前的话很恼火。要不是纳米科技研究院在钻头研究方面的进展,打穿坚固的岩层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叮”的一声轻响,电梯门打开。

“父亲好,”九喇叭和十喇叭齐声问候。

“孩子们好,”李庄随口应付道。大厅里没有员工值守,边上有一个大型餐厅,被装饰得很有印象派风格,据说还是哈里斯的主意。

十层主体建筑中的第一层是战斗机器人驻地,员工的换衣间、消毒间和沐浴场所也在这一层。这旮旯很特殊,进出都要消毒。

第二层是研究员们休息、娱乐和锻炼的地方,这里好玩的东西不少,连篮球场都有。国宝喜欢打台球,同道中人不少,这里建有一个大型台球室。

生物芯片实验室、生物机器人实验室、人体改造实验室和基因病毒实验室依次占据三到七层。

国宝的绝活就是生物人型机器人,大脑用生物芯片控制,身体来自于人体改造实验室,这是禁忌研究,不少间谍的最后落脚地就是这里。层出不穷的间谍让研究所不会缺少实验对象,反正这些人该死,既然做间谍,就不要期望有什么人权。在这里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基因药物的发展,替全人类谋福利。

国宝的思想并不死板,顾忌也没那么多,但还是给自己立了一个大大的牌坊。

生物机器人的研究并不轻松,整体复制然后记忆写入不可能,国宝没有信心,事实上这种情况只有在电影里面出现过。生物网络有自己的特性,记忆植入很容易出现神经错乱,这个领域的研究困难重重。

研究所在七月进行过整体复制实验,五个复制品中居然有一个保留了本体的部分记忆,这让哈里斯颇为惊讶,不由得感叹人体奥秘之多。

生物芯片实验室目前有三个项目组,定型培养项目组、电极附着细胞项目组和人造心脏项目组。定型培养项目组的进展目前不算大,集成度不高,容易出问题,研究一直在进行中。以纳米光刻集成芯片为基础,培养附着在电极上的细胞组织的复合型芯片则已经取得了基本的成功。

人造心脏项目组的成立则跟现实中发生的种种怪事有关,灵魂到底藏在大脑还是心脏,没人能说清楚。很多做过心脏移植的人都呈现了前主人的回忆和行为习惯,让人毛骨悚然。人造心脏项目组得到了医学研究院的支持,进展很快,估计年底便能成功。

生物机器人实验室在地下三层和四层,不过国宝的办公室在第三层。电梯到了,李庄抬头看了看走廊的灯光,还是暖白色,让人觉得很舒服。穿过防护严密的走廊,眼前的场景一变。

前方是一排排高强度多层防弹玻璃冷库,在冷色的LED灯光照耀下,血红的液体在各类玻璃器皿中慢慢翻滚,现场有些妖异。李庄只觉得浑身发冷,比他以前进血库的时候还要不舒服。

“这帮人都是疯子,在这种环境中还能长时间呆着,连国宝也是,”他一时间满脑子只有这个念头,不由得加快脚步。

目的地终于到了,李庄推开门,一屁股坐到沙发上不愿起来,坐在椅子上的国宝转头有些惊愕地看着他。

“你慌什么?这里没有东西能威胁到你的安全。”

“生物人型机器人的进展怎么样?”李庄张嘴就问,没喝水,他喝不下去。

国宝的小眼睛里有一丝狂热,在那自吹自擂,“我孙国宝不愧于国宝的称号,最多两年时间,我就可以把一切都搞定,你报仇的日子不远了。”

随即又想起点什么,跟李庄说:“血液制品你得帮我催催人造血液实验室的人,我这边消耗很大。”

李庄眼前浮现出一副让人作呕的场景,国宝带着人在鲜血四溅的实验室里切割些什么。

他强忍住不适,让国宝将监视器的镜头指向项目组的实验区。镜头下的现场很干净,没有他想象中的场景。试验台的男子他认识,是来自欧洲某国的间谍,不过看到的应该只是他身体的复制品。

项目组研究员们已经完成了手术,正等着目标苏醒。实验体慢慢睁开眼睛,有些迷茫,没有人类的灵动,有些冷漠,应该是生物芯片的集成度不够。他慢慢站起身来,走路有些摇晃。边上的研究员一直在记录他的行为,看看哪些方面有问题以便改进。

突然实验体发狂,抓起边上的手术刀扎向靠得很近的研究员。研究员很淡漠,没有李庄想象中的惊慌失措。一道红光闪过,实验体的手齐根断掉,刀子掉在地上,紧接着边上待命的机器人按照研究员的吩咐,抓住实验体将它拖去废品处理中心。

实验体刺耳的尖叫声通过扬声器传出来,李庄再也忍不住,跟国宝打了个招呼,便落荒而逃,身后传来夸张的狂笑,“你还是管管你的机器人吧,这里有我就行。”

李庄头也不回地向外疾走,还不忘回击他,“记得回家前洗手。”

功夫熊猫的笑声戛然而止,像鸭子被人抓住了脖子。他这段时间很烦恼,韩清秀接受不了,正跟他闹别扭,好在三个娃让她很忙,没怎么跟他计较。

“终于到了,”走出电梯时始作俑者松了一口气,身后传来小维姬的声音,“父亲,以后有空过来看我。”

“再来?算了吧,我有晕血症,”李庄心道,不过没忘吩咐小维姬,“保护科学家们的安全,国宝重点关注,同时注意是否有超出公司规定的研究,特别是基因病毒实验室的。”

小维姬应了一声,目送李庄离开,她的摄像头一直跟着李庄的脚步在调整。

实验室的交叉感染不需要担心,生化危机里漏洞百出的安保体系,简直是在考验人的智商。这里的空气流通系统非常先进,每个实验区都是独立的,里面武器系统和消毒系统都配备齐全,不会让病毒流到威森市。

纳米科技研究院李庄昨天去看过,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了如指掌,下面就该去看看宇航科技研究院的进展。

第二十七章宇航科技研究院

从人类基因研究所回来后,李庄好几天没缓过神来,他在想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生物机器人研究的残酷性确实非同一般,科幻电影里的温情脉脉只是个表象。

“算了,不管它,我只要成品,不管过程,”无解的题目只好自我催眠。

“庄头,你还去不去宇航科技研究院?”陈小军敲门进来问。他对航天领域很感兴趣,李庄忙的时候,他便到正在大沙沙漠深处的新威航天中心已建成部分溜达。

“去,怎么能不去,至少得给安德列夫鼓鼓劲,”李庄说。

安德列夫,全名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诺维奇。安德列夫,俄罗斯人,他和妻弟尤里。别列科夫是联合技术公司耗费巨资从俄罗斯航天局交换到的两个堪称杰出的一线人才,目前是宇航科技研究院的代理院长,一个标准的北极熊。

宇航技术是非常敏感的前沿应用技术,原三大能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花旗国、俄罗斯和华夏,都对技术人才的限制很严格。这几年又增加了两个团体,大杂烩的欧洲航天局和很倔的小日本。

联合技术公司没办法从以上主流团体挖到一流的有经验人才,唯一接近成功的尝试,还是从花旗国方面骗了一个过来,但公司人事部还是被NASA暴扁了一顿,差点闹出大事,轰轰烈烈的官司打了很久。

花旗国宇航发达,在NASA工作过的人不少,宇航科技研究院测控中心副主任兰斯。威兹曼博士曾在NAS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