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失在星空-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屁孩果然是小屁孩,啥都不懂,”李庄嘟哝着随即想到喇叭级智脑,都是小屁孩,不过升级版的超级大喇叭能成功吗?理论上似乎可行。

初五一大早,李庄便跑到食堂吃完早餐,饭后消食,先散步,顺便整理一下思路。

工业区那边还没有上班,威森科技园区员工三两个在活动。李庄走了十来分钟,便上了六角大楼十六楼,一路畅通无阻。威森科技园区上万人,只有他有这待遇,丽莎还得他陪着才能上来。

“父亲早上好,”喇叭家族一起向李庄问好。

“嗯,早上好,大喇叭,我要帮你换模块,你把数据保存下!”

“是,父亲,”大喇叭各模块的指示灯一阵闪烁,然后依次熄灭,最后主模块进入休眠状态,防弹的模块护罩自动打开。

李庄一边替大喇叭更换掉这段时间耗损严重的辅助模块,一边在想是否需要设计更换程序,让其他喇叭指挥机器人互相维护。

“是需要这么办,不然老是要我换,有些麻烦,以后万一喇叭家族变成数百台,那我还不累死,”李庄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喇叭级的模块更换只能李庄亲自动手,其他的人要是想换,得问问边上的高功率激光器是否同意。

核心模块没有动,李庄不敢动,这是他考虑已久的问题。即使大喇叭诞生三年多,他还是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智能,似乎神经网络复杂到一定层次,量变就会变成质变。

当初设计大喇叭的时候,李庄就考虑到人工智能生命是一种新生事物,如果真的出现了,核心模块的寿命一定要长,不然生离死别的场面又要出现。大喇叭的核心模块里面,连电容都是用质量最好的钽聚合物电容,运行电压超低。电源管理是重点考虑的对象,可以在电路过载和大喇叭万一出现思维混乱时直接切断电源,整个模块设计寿命长达六十年。

这是李庄为什么冒着可能泄露秘密的危险去麻烦梁灿,他从市场上买的优质元器件,质量并没有吹的那么好。额外花的钱不少,但比起一个生命,钱并不重要。

小喇叭的辅助模块也被更换掉,小小喇叭和四喇叭的还可以用很长时间,就没有换。

李庄将一直随身带着的超大容量U盘塞进大喇叭的资料输入口,大喇叭开始读取资料。

“大喇叭,启动机器人制造程序!”李庄下令,大喇叭应了一声,整个楼层里面的设备都开始自动运转。

李庄亲手组装好的两个货运机器人不停地从排列整齐的仓库里面提出所需要的零配件和材料,沿着流水线送到楼上的制造车间。超高精密冲压机床开始将新材料实验室肖志成博士亲手制作的超高强度合金钢压成设计好的形状,然后进行了精密激光热处理,待冷却后,送到十六楼的微型组装车间。各种需要的零配件依次按照组装顺序整齐的排列在自动组装线的周围,等待大喇叭机械手的抓取。

人型机器人的形状逐渐在李庄的面前出现,临到安装动力装置。

由山本进行基础理论研究、阿克曼用冷凝激光亲手制作的六面体碳纳米管晶体、何修文精心研发的比同重量黄金还要贵二十倍的碳纳米管超级电容电池被安装到机器人的心脏位置,足以让这部机器人拥有惊人的力气和长达半个小时的激烈活动时间,并可在短时间内充电完毕。密布在各个楼层的无线充电装置,足以保证它的自由活动。它的武器是任明美研发的高功率激光枪和纳米科技实验室一位德裔研究员研制的碳纳米合金鞭,它的精密机械手比人类拳王的拳头更有威力。

最后的工序就是将李庄呕心沥血制作的五级人工智能模块插入机器人的头部,大喇叭启动了并行运算主处理器,与机器人进行了同步信息交流,再拧好设计精巧的防弹盖,将机器人送入一个密封装置喷涂上与周围环境一致的环保迷彩防腐漆,然后再将它运送出来。

机器人自动启动了整个系统,在李庄面前慢慢站了起来,毫无感情色彩的眼睛散发出幽幽红光。

很漂亮的人型机器人,这是李庄的第一感觉,就是有点冷。

“主人您好,一号向您报道!”机器人的声音有点生硬。

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没资格拥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代号。

“自行活动,测试运行参数,”李庄的声音也不带任何情绪。

“遵命!”机器人立即回复。

李庄看着机器人在十六楼和十五楼之间来回走动,各种动作都做了一遍,平衡系统极为出色,没有什么故障,走动非常顺畅,激烈战术动作也很流畅,各种精密液压元件工作都不错。

大喇叭从世界各地顺手牵羊拿回来的资料可靠性非常高,智能生产实验室机器人项目组的研究也卓有成效,眼前便是证明。

“继续制作剩下的三部机器人,”李庄吩咐大喇叭。

李庄并不是对人形机器有什么热衷,他不是日本人,对高达爱得死去活来。他之所以制作这四部机器人,主要是因为这个大楼的环境。

根据不同的用途制作不同的机器人,才是他真正的想法。在接下来的时间,他制作了大量的履带式带大功率机械手的货运机器人、安装机器人、维修机器人、加工机器人,不过电池和外壳都是公司的实用研究成果,太贵的他用不起,四部高达型已经有些离谱,这些都是从他自己的私人腰包里面掏的。

机器人全部制作完成后,立即在大喇叭的指挥下开始安装11-19楼的监控及激光防御设施,同时将整个内部空间架构进行了分割处理,安装消防管道,调整进入通道。机器人的施工精度和速度是人所不能比的,唯一的不够灵活,也被大喇叭这个指挥官给顺利解决。

李庄看着数十台机器人,心里有一种成就感。两年前小喇叭胡乱制作垃圾机器人的时候,他就萌生了制造机器人大军的想法,只是自己这方面的水平太次,才不得不等等。基础物理实验室完成的超精密光学及红外探测系统和精密加工实验室完成的超精密机械手是机器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衡系统还是从日本人那里顺过来然后升级的,确实很出色。

任明美不知道李庄有制造机器人的想法,就算知道,估计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机器人嘛,到处都是,但李庄心目中的机器人不一样,常见的考试型机器人没有任何意义。他要做的是有价值的货色,这是原则性问题。

九层楼的施工及线路布设需要多长时间,李庄心里没谱,他不是学建筑的,从没有设计过类似的模型,无法估计进度。

“大喇叭,施工完成通知我一声。”

“是,父亲,新的模块要继续组装吗?我现在还有余力,可以应付,”大喇叭问。

“那继续装吧,测试要严格,”李庄沉吟片刻,还是决定让大喇叭继续以前的工作。他知道机器人施工非常有序,走位精准,不像人,随意性大。

偷懒完成的某人施施然离开,留下喇叭家族在努力奋斗。大喇叭在替他做苦工,小喇叭是他的耳目,小小喇叭在替他赚钱,四喇叭在帮他搞研究,虽然只是辅助性的。

初八上班,公司管理层碰了头,确定了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和方向,还是以能源和动力为主,这块直接涉及到人的生活,油水多多。

讨论完,李庄刚要回去吃饭,被周奇森拉住,“IBM都发布智脑了,我估计未来一年内能成功,你不做准备?这块利润很高,还有智能生产实验室恐怕会碰到麻烦,你要做好员工的工作,尤其是计算机项目组的。”

“我正在准备,没事,你放心,怎么都看着我?我脸上不对吗?”李庄问。

“智脑好玩不?你研制成功能让我参观一下吗?”任明美问。

“晕,很好玩的,就是有些可怕,要是能成功,我会让管理层参观的,你们不用担心,不过嘴巴得紧点,”李庄还是模棱两可。

众人看着他打开会议室大门,然后开始讨论,一堆的外行话让李庄忍俊不禁,摇摇头,快步离开。

隔行如隔山!

食堂内李庄又被梁灿骚扰,“阿庄,我刚看了新闻,说日本人在东京成立联合人工智能实验室,你听说了吗?”

“是吗?吃饭完我上网看看,”李庄不理梁灿的唠叨,快速扒完饭,然后返回办公室。

东京联合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新闻在门户网站上成了头条,李庄草草扫过,没意思,还是些老套的话,不过京城科学院的宣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们要举国动员,抽调精干力量研究人工神经网络,不能落后于时代。”

李庄不屑地笑笑,花旗国智能飞行系统都用了好多年,华夏才想到搞这个。平时就是小猫三两只在折腾这个,经费都不足,成天想着用软件弥补。有些院士的水平很出色,但争取不到经费。看看喇叭级就知道,这种前沿的东西,耗资巨大,却没法确定一定能成功。当初智能机研究火热的时候,国人一看没有效果,便理智地选择放弃,但花旗国什么时候放弃过?数十年如一日地持续研究!

智能生产实验室一般都是初九开碰头会,这是习惯,可能出于李庄的某种迷信。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李庄便接到大喇叭的通知,“父亲,装修已完成!”

李庄沿着环绕六角大楼的旋转楼梯上到十六楼时,有些震惊施工的快速和完美。这里已经全部调整过,要不是空间和楼梯调整处理是他亲手设计的,他几乎都要迷路。估计省建筑设计院设计这栋大楼的团队过来,都没法顺利上到十四层。

这里已经成为堡垒式建筑,光内部装修就耗资近亿美元,朴实无华型,当初耗费巨资构筑的承重梁,现在已经显现出它的扎实。

“欢迎父亲光临视察!”自动门打开时,上百台各类机器人整齐地排列在激光通道的出口附近,扬声器里传来喇叭家族的齐声欢迎。

“晕,大喇叭从哪学的,”李庄摇摇头,走到十六楼装配车间边上独立小房间,开始准备超级大喇叭的制造工作。

原子弹是可以通过提高装药来升级,李庄设计大喇叭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模块化设计,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如此卖命地研发VAI的原因,方便升级,软件改动小。

超级大喇叭的主模块设计思路跟喇叭级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元器件数量线性放大版,软件架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没有本质的改变。

大喇叭的机械手和辅助机器人都在旁等候指令,随着李庄“开始”的命令,复杂的超级大喇叭在透明的超洁净组装车间里开始逐步成型。临到主模块和关键模块的测试和组装时,李庄才慎重地亲手测试了一遍,硬件逻辑都没有问题,这说明人工神经网络电脑测试平台的设计非常成功,完美模拟了实际工况。

组装和软件测试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李庄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工作。

养成开始,时间不长,只用了半个月,到三月底超级大喇叭就开始运作,但自行测试过后让李庄很失望,没有质的提升,这说明什么?

大喇叭的硬件成本按5000万算,超级大喇叭近1。6亿,但只有10%的提升,除了快点,智能上提高的幅度极为有限。喇叭级李庄定的级别是6。1,超级大喇叭连6。2都不到,而不是他期望中的最少6。3。

速度方面,李庄并不看重,他可以通过外挂计算服务器来提升喇叭级的运算速度,1000万的服务器就足以媲美超级大喇叭计算方面的性能提升。智能才是最重要的,聪明才能更好地利用工具,再快的豹子也跑不赢人类驾驶的跑车。

不是脑袋大就聪明,爱因斯坦的大脑并不重。现在看来高智能的实现除了必要的人工神经元数量和硬件系统架构,还得依赖软件算法和数据结构。

超级大喇叭的猜想失败,李庄灰头土脸地将他命名为五喇叭,并给五喇叭分配了任务,管理李庄的资金收集计划和替四喇叭分流。随着公司的发展,四喇叭已经有些吃力。实验室里用到四喇叭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大喇叭还得装配人工神经元模块和协助李庄研究,任务非常重,李庄不希望他过劳死。

回到办公室后,李庄继续琢磨V级的设计方案。他现在一门心思钻在这个上面,除了教学生就不再管别的事情。

沉思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便被敲门声给打断,周奇森推门进来说京城方面决定明天上门拜访。

第三十四章老太事件

智能生产实验室是威森科技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有上百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不过李庄的弟子群中,尚没人拿到博士学位,最小的一个要今年六月份才毕业。

虽然在IT界声名不显,但李庄的水平毋庸置疑。他的六个研究生弟子,去年就完成了博士学位所需的论文发表和研究课题,正等着博士答辩和未来的证书。看在威森科技的份上,他们的导师没有继续压榨,很痛快地让这几个小伙子到威森科技上班。

新年第二天IBM发布智能机后,李庄便将弟子们召集在一起沟通,以应对未来的不测。

他最得意的四个弟子里面,金国正家里比较穷,本科毕业后直接到威森科技上班,现在算是李庄自动化方面的衣钵传人。

钱林、王程敏和陈镇都读了研究生,马上要毕业,实习就在智能生产实验室,顺便拿薪水。

这帮人前前后后有八十人,李庄没有再招收弟子,聪明人难找,这些人他已经费了不少的脑细胞。至于智能生产实验室内部,他算是总教头,经常讲课,和绝大部分人都有师生之谊。

弟子们的出色都已经被证明,他们是同批学生的佼佼者,在各大学内部都是风云人物,拿奖拿到手软,这样的人自然会被人惦记。

“你这帮学生中计算机方面的能保住多少,这事要考虑清楚,”周奇森说。

“呵呵,在别人的地盘上,总不能太横,据理力争吧,再说我们是外资企业,”李庄揉揉脸,“我这些学生中入籍的有多少?”

“有十来人,其他的暂时没有考虑,你最看好的四个,都入了澳籍,希望问题不大吧。”

送走了周奇森,李庄下了六角大楼,找到正在行政楼办公的张凯,跟他商量对策。

“明天京城方面会来人,我估计跟智能机研究有关,你帮我出个主意,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凉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庄,有电话你不用,你跑来跑去干嘛?”张凯问。

李庄不喜欢打电话,经常是跑来跑去,事实上很多研究员都跑来跑去,每个人这样做的原因不同,但李庄的理由很简单。

“老坐在办公室,人容易生锈,出来换换脑子。你还是帮我想想,谈判你是高手,我菜得很,明天得指望你和周奇森。”

回到办公室的李庄直接给金昌则电话,虽然他们挨得很近,“昌则,这段时间有什么异动吗?”

“目前很正常,园区里跟以前没有不同。我刚碰到周博士,他说京城来人了?”

“对,我怕有意外,你们从现在开始警惕些,”李庄想想还是给金昌则下了命令。

“是,我会提高防御等级的。”

放下电话,李庄便开始工作,不再想其他的事情,张凯说得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第二天一大早,李庄和周奇森、张凯便到大门口迎接京城来人。

“呵,好家伙,这么大的车队,看来派头不小啊,莫非是一路搜刮人才,我们这只是其中一站?”周奇森猜道。

车队里无关人等很多,真正做事的就二十来人。至于有没有特殊部门的人夹在里面,那就不是很清楚。

领头的人姓段,是科学院的院士,政府部门领头的是一名姓祖的先生,据说是负责这个项目的某部高官。段院士大名在外,没法作假,祖先生很难说,鬼知道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