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子归来-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邵老将军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太子殿下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你我从旁掠阵就是。只要京城郊外的五万大军一来,京城的局势就能定下来了。”

    “是。”

    三日后,李崇浩突然晕倒,把太后和一众嫔妃急得不得了。而禁军却突然发动,包围了太子府,直言是太子李绍钧弑父夺位。

    太子亲卫与禁军在太子府外发生激烈的争斗,且战且退,最终退守到了太子府的一处角落。

    眼看着太子就要被擒,突然另一支禁军杀出,支援太子。

    与此同时,原本驻守在京郊的五万大军拔营,直奔京城,却被挡在了城墙之下。守着城墙的士兵大约五六十人,借着坚固的城墙城门,以及李崇浩的“圣旨”,在城墙上与底下的大军叫骂。

    就在内外对垒,互相指责,相持不下时,守着城墙的五十多人里突然有四五个人趁着同伴不备,打开了城门。五万大军趁机发动攻势,以铁骑和巨木撞开了城门,长驱直入。

    五万大军进入京城后,迅速分散,奔向京城各个角落控制局势。其中一支奔袭太子府,与李绍钧汇合,将前一批禁军擒下,簇拥着李绍钧前往皇宫。

    短短五天之内,京城人人自危,闭门不敢外出。蔬果肉类的物价顺势飞涨,不少人求一碗米而不得,只能硬生生挨饿。另有流氓混混一类的人浑水摸鱼,劫走了不少人家的钱财,甚至有些人家的小姐幼子被人掠走。

    又过了三天,皇宫里终于传来消息,李崇浩退位为太上皇,太子李绍钧登基。
第144章 动乱
    李绍钧登基后,京城并没有立刻平静下来。

    李崇浩虽然醒来,但左半边身子已经不太听指挥了,说话有时候都不太利索。他是最要面子的,哪里愿意让老臣们见到这般模样?

    而且他虽然左半边身子不大能动了,但头脑还灵清着,知道他自己现在是余威犹在,就算当了太上皇,朝堂上还是他说了算。要是让老臣们知道他现在成了这模样,李绍钧夺权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因为他迟迟不肯露面,仅仅一道圣旨并不足以让那些老臣们信服,朝中不少本来支持李绍锦的大臣开始质疑李绍钧的正统。

    宫外的禁军也趁机打起了“清君侧”的名号,借着熟悉京城地形的优势化整为零,在京城中与支援的五万大军打着游击战,并在入夜后重新集结完毕,试图攻入皇宫,“解救”太上皇李崇浩。

    而原本并不支持李绍锦的那一批禁军,因为李崇浩的迟迟不出面,不少将士开始动摇起来。邵老将军每天是早出晚归,甚至有好几天来不及回到侯爵府,为的就是稳定军心。

    郭湛安与霍玉两个人住在侯爵府上,倒是没有人敢上门喊打喊杀。只是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距离墙近一些,总是能听见外面传来的打斗声和哀嚎声,足以想象外头是怎样的一副场景。

    听着侯爵府的人说着打听回来的消息,郭湛安倒是还好,霍玉则是担心不已,时不时便要找侯爵府出去打听消息的人问问。

    郭湛安见了,自然是要管的,他让书房里伺候的福全等人下去,这才说道:“你问这些做什么?天塌下来还有我给你挡着,让你来侯爵府住,就是想让你安心念书。”

    霍玉这才想起之前来侯爵府前郭湛安说的话,心生疑惑,问道:“哥哥之前只是说来拜访邵老将军,可是现在你这么平静,莫非之前就预料到了?”

    郭湛安不欲霍玉卷入这些阴谋当中,便顺着他的思路说道:“你哥哥我料事如神,自然是早就料到了。四皇子蹦跶得一天比一天高,柳妃被贬为常在,正所谓子凭母贵,他现在没了当妃子的亲生母亲,再不拼一把就真的没机会了。”

    霍玉信以为真:“不愧是哥哥,不过现在太子当了皇帝,哥哥要去帮他么?”

    郭湛安摇头道:“你放心吧,现在还不是用我的时候。外头这么乱,别说我武艺只是一般,纵然我武艺高强,也抵不住那千军万马。”

    霍玉点头道:“哥哥说的有道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哥哥是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这些事情还是要交给邵老将军他们,哥哥去了说不定反而添乱。”

    郭湛安不愿霍玉继续想外头的骚动,便笑点了点他的额头,假意怒道:“到底是长大了,都敢嫌弃我了。”

    霍玉的心思果然跟着郭湛安走,笑着求饶道:“哥哥别误会我,我哪里敢嫌弃哥哥呢?”

    郭湛安便说道:“那就饶你一次,晚间我要检查你的功课,若是不过关,咱们新帐旧账一块算。”

    霍玉知道郭湛安向来言出必行,特别是在管教他的这件事上,也不敢分散心思,专注于功课上了。

    为了不打扰霍玉的学习,郭湛安看了一会儿,就让福全过来伺候,自己则出去,招来一旁的贾欢,吩咐道:“等外头太平了,你派人去打听一下,看看有哪家酒楼有意寻卖家的。”

    贾欢愣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一年多前郭湛安与霍玉的一次争吵,问道:“少爷可有什么要求?”

    郭湛安想了想,说道:“都去问问,不必拘泥什么,凡是想要脱手的都可以。这次京城大乱,之后必定会有不少酒楼急着脱手,你派人把这些酒楼的名字和资料收集回来之后交给我便是。”

    贾欢应道:“少爷放心,我记下了,等外面的骚动一停,我就派人去打听。”

    郭湛安点了点头,让贾欢继续忙去了,自己则领着书墨写意两个去前面找侯爵府的管家。

    收到郭湛安来信的李绍钧一展愁眉,喊来宰相岳安:“岳相,郭卿倒是给了我们一个好主意。”

    岳安这些天忙得上火,这会儿是忍着疼问道:“还请陛下明示。”

    李绍锦将信交给岳安,说道:“郭卿果然眼睛毒辣,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太上皇要面子,咱们就用面子压他!”

    岳安看完信后,说道:“郭湛安这个主意固然可行,但陛下言辞之间还要在斟酌一二。如今朝堂之上大部分人还是听太上皇的意思,陛下现在可千万不能让太上皇起了疑心。”

    李绍锦严肃地点头道:“岳相言之有理。这边的折子你先看着,我现在先去找太上皇。”

    岳安起身拜道:“恭送陛下。”

    正在后宫调养的李崇浩听说李绍钧求见,冷笑一声:“宣。”

    一直等在宫殿门外的李绍钧等到内监出来通传,低下头,掩饰住自己内心中几乎溢出来的憎恨与不甘,换上一张孝顺的脸庞,规规矩矩地进殿见太上皇李崇浩。

    殿里众多伺候李崇浩的宫女内监见李绍钧进来了,齐齐行礼。

    还没等李绍钧发话,李崇浩已经开口了:“都起来吧。”

    李绍钧再大的窝囊都受过了,哪里还会把这么小小的一个举动放在心上,依旧是一张孝顺的脸,关切地问道:“父皇,您的身体怎么样了?”

    李崇浩中气十足地吼道:“怎么样?你放心,还死不了!”

    李绍钧弯着腰笑道:“父皇如此矍铄,我做儿子的便放心了。”

    “行了,别假惺惺的了,说吧,这次来找我做什么?”

    李绍钧的腰弯得更低了,小心翼翼地说道:“让父皇见笑了,其实是儿子刚当上皇帝,就好比学步的伢儿,什么都不懂。如今这局势儿子实在是掌控不了,还想请父皇出面。”

    李崇浩眯起眼睛,看着李绍钧,冷声问道:“哦?让他们见我这半死不活的样子?”

    李绍钧忙说道:“父皇说的是哪里的话?父皇如今神采奕奕,怎么就成了半死不活的呢?大臣们不听我的,军队也不听我的,外头一个个喊着‘擒太子,清君侧’,说我的皇位来路不明,要进宫杀了我!儿子恳请父皇出面,还儿子一个清白。”

    李崇浩听了,心思不免活络起来——若是现在他出面,说李绍钧的皇位的确来路不明,那他是不是又能当皇帝了?

    只是这个念头出现还没多久,就被现实打败了——盖了玉玺的圣旨已下,宰相岳安与吏部礼部两位尚书,以及随侍的内监们是亲眼看见他在圣旨上加盖玉玺的,这么多证人在,他李崇浩再疯狂,也要好好斟酌。

    而且如今他的身子虽然慢慢调理过来,但底子已经毁了,继续做皇帝,那就是在加速他的死亡!

    幸好现在大臣们都还是听他的,他当个太上皇倒也不错。一来不用每天上早朝,也不用每天批阅奏折了;二来现在李绍钧是皇帝,办砸了事情就以“新帝年幼无能”的理由推到李绍钧身上,政绩就归到他这个“教子有方”的太上皇身上。

    这么一想,李崇浩原先一直有些排斥的心不免开始动摇。

    李绍钧在一旁察言观色,见李崇浩似乎有所松动,便再接再厉:“如今皇宫外面那些叛乱的禁军正在和赶来救援的五万大军交战,苦的是京城的百姓。我派人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起码有三四百户人家的房子被大军破坏得没法住了,还有几十户人家被趁火打劫的军痞和混混抢去了钱财,还有一些少女幼儿被贼人掳走。父皇,外面怨声载道,还请父皇看在京城百信的份上,出面啊!”

    这一番话正好戳中了李崇浩要名声的软肋,只见他眉毛一挑,说道:“你说得对,外面的百姓正是水深火热,我不出面,又有谁能出面平息这一切呢?钧儿啊,我知道你做这个皇帝太突然了,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这不是还有我么?以后若还是有像这样棘手的事情,不必觉得打扰,来找我便是。我到底是你的父皇,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儿子成了昏君不是?”

    李崇浩经过这几天的休养,左边身子还是有些不利索,但说话已经没问题了。

    他抬起手,一旁的宫女会意,赶紧上前扶起李崇浩。

    李崇浩满意地看着一直低眉顺眼的李绍钧,又说道:“行了,等我换一身龙袍,咱们一块儿去。”

    且不说那些大臣们看到两个身穿龙袍的人作何感想,只说有了李崇浩的出面,那些动摇的禁军做出决定,坚定地支持李绍钧;而原本一直支持李绍锦的禁军则失去了名正言顺的借口,在禁军和京郊军队的双重夹击下,且战且退,陆陆续续被捉拿。

    至于柳府,柳元亨在动乱中气急攻心,最后一口气没上来,竟然被一口痰给生生弄没了气;而柳文华贪生怕死,早早就卷了万贯家财舍下妻子儿女逃命,结果还没来得及离开京城,就被巡逻的禁军给发现,连人带东西一并抓获,只派人知会柳府一声,就把人给关了起来。

    柳家本家前后两任家主一个死了,一个和死了没什么两样,柳家其他人见状,干脆不顾外面的动荡,直接聚在柳府把剩下的家财分得一干二净。

    至于柳文华的妻儿,失去了柳文华的他们在众人里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别说分一杯羹了,险些就欠下一屁股的债!

    因为柳文华带走了不少金银,柳家的其他人觉得柳文华偷走了他们所有人共同的财产,逼着柳文华的妻子写欠条,美其名曰替丈夫还钱。要不是柳文华妻子一怒之下要带着儿子上吊,其他人怕传出去影响不好——毕竟他们都是过惯了舒坦日子的,不少人生下来之后还没有出过京城,还打算在京城继续住着——才勉强作罢。

    被关押在一处废弃宫殿里的李绍锦还不知道自己最后的希望已经破灭,依旧在清冷的宫殿中苦苦挣扎。

    等京城终于回归平静,已经是快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虽说如今百姓们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但他们在动乱中损失了太多——只损失钱财的已经算幸运的了,有的人无家可归,更有不少人家中的孩子也都丢了,时间过去太久,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

    所以,对京城百姓来说,这场动乱的影响还迟迟没有结束。

    就在百废待兴之际,已经回到郭府的郭湛安收到圣旨,命他为京兆尹,不日走马赴任。
第145章 善后
    上任前一天,郭湛安入宫觐见。

    太上皇李崇浩坐在龙椅上,旁边站着的是皇帝李绍钧。另外屋里有不少内侍随侍在两边,对屋中这诡异的局面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郭湛安拜道:“臣郭湛安,拜见上皇,拜见陛下。”

    李崇浩咳嗽了一声:“免礼。”

    “谢上皇。”

    等郭湛安站直后,李崇浩继续说道:“郭卿,你是钧儿举荐的人才,他说你虽然年轻,但一心为民,且有勇有谋,足以堪当大任。如今京城大乱,不少人流离失所,你身为新任的京兆尹,可不要让钧儿失望。”

    郭湛安明白这是李崇浩在趁机打压他。京兆尹身为治理京城地区的官员,身份较之其他州府的官员更为重要。李绍钧初登基,虽然叛乱的禁军已经伏诛,柳家最有威胁的柳元亨已经过世,四皇子李绍锦也已经被关押起来,但潜在的危险是否被彻底荡尽还尚未明了,当京兆尹的必须是他信得过的人才行。

    可想而知,为了京兆尹这个位置,李绍钧与李崇浩之间有一番怎样的算计,才终于推举他为京兆尹。

    如今李崇浩大权在握,李绍钧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郭湛安收敛起神色,说道:“还请上皇放心,臣一定不会让上皇与皇上失望的。”

    李崇浩闭上眼,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他不说话,郭湛安只好站在下面干等着。最后还是李绍钧开口道:“父皇,到时辰了。”

    李崇浩也不理他,只是举起右手,说道:“郭卿,你先回去吧。记住,从明日起,你便是京兆尹了。”

    郭湛安闻言,正要告退,又听李绍钧说:“父皇,儿子还有些事情要交代给郭卿,不知儿子能否与郭卿说几句话。”

    李崇浩睁开眼,瞄了李绍钧一眼,说道:“你如今已经是皇帝了,要找谁说话都可以,不必禀告我。瞧瞧你现在这样子,哪里有做皇帝的样子!”

    李绍钧笑着说道:“有父皇在,我自然是不够格的,还请父皇多多指点。”

    李崇浩很是受用,点头道:“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李绍钧与郭湛安走在宫路上,一干侍从不远不近地跟着,恰好是听不到两人说话的距离。

    “郭卿,太上皇之前说的话,都记住了?”

    郭湛安点头道:“陛下放心,都记住了。”

    李绍钧颇为满意:“如今他依旧掌着权,你办事的时候,多注意这些。”说到这,李绍钧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不过你也不必拘谨,有些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好歹我现在也是皇帝了,他再怎么打压我,也要去操心臣子们的看法。”

    郭湛安应了声“是”,两只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并在一块,问道:“陛下可拿到了那么不曾?”

    “没有,他看得很紧,当初岳安曾建议说应该把玉玺交给我,被他一顿痛斥。”李绍钧冷笑着说道,“他最喜欢的儿子谋划了一条毒计,险些要置他于死地,他最宠爱的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