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夫当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袁肃在这方面确实有发展的计划,因此他并没有直接拒绝彭加勒的问话,只是向彭加勒索要了一个单独的联系方式,并说日后真有需要的话,一定会联系对方。
自从这两次见面之后,彭加勒便没有再找袁肃,并且在二月十四日下午乘坐火车返回了天津,临走时都没有通知袁肃,这个消息还是王磷同转告袁肃才获知。
就在第二天晌午的时候,一则重大的消息以通电的方式传到滦州,就在半个小时之前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统计第二次选举结果,确认由袁世凯接替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前的一个月里,北方的舆论一直摇摆不定,有人推测袁世凯会支持共和,有人也咬定北洋派绝不会妥协,反而在南方各大城市早已传开了真相,袁宫保已然决定拥戴共和、结束封建帝制。
今天的这则消息就像是一枚重磅炸弹,立刻在北方诸省引起了震动。袁世凯要出任临时大总统了,所有之前的悬疑都已经得到了说明。
除了北洋内部的官僚集团之外,许多地方巡抚、将军显然对这个消息始料未及,一时间就好比巨石落水激起千层浪花,那些满族、蒙古官僚尽皆慌了神,顿时感到大势已去。
对于滦州而言,当消息一经传开之后,同样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青年和知识分子们奔走相告、尽皆欢喜,而那些仍旧怀着愚忠之志的遗老们则抱头痛哭,破口大骂袁贼不忠不义。
陈文年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赶到督练公所找到袁肃。
一上午的时间袁肃都在督练公所这边指导训练,南郊这边人烟稀少,因此早上的消息并没有及时传到这里。他现在的重心都放在督练公所这边,尽可能多与民兵们接触,在民兵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
当听到大营门口的士兵通报陈文年前来后,袁肃反而还感到几分稀奇,在他的记忆里这可是陈文年第一次来督练公所这边。
他立刻赶到大营门口,迎接陈文年前往督练公所的办公室。
还没来得及落座下来,陈文年已经迫不及待的问道:“梓镜,你今天早上可听说了吗?”
袁肃疑惑不解,不过他倒是没意识到是什么严重的事情,慢条斯理的先为陈文年倒了一杯水,然后才问道:“听说什么事,怎么,早上又有什么新传闻吗?”
陈文年接过水杯没有喝水,直接说道:“你叔父被南边推选为临时大总统了。”
袁肃微微动了一下脸色,继而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这次轮到陈文年疑惑不解了,袁肃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他说道:“腊月二十八了,西历好像是二月十……十几呢,唉,我一时记不清楚了。”
之前的一段时日里,袁肃又是忙着应付洋人,又是要督导操练民兵,偶尔还要兼顾标部里面的事务,再加上在这个年代的中国西方历法并不普及,他可没办法同时记得两个历法的日期。正因为如此,自己竟把一些重要的事情记错了。
难怪今天陈文年会破天荒的跑到督练公所来找他,清王朝已经没有几天日子了。
第79章,决心一博
他记得历史上袁世凯在被参议院选举为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清帝便宣诏退位了。这也就是说,从明天开始中国南北两个政权将正式统一,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由此诞生。同时,这也意味着军阀割据的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看到袁肃一副沉思的样子,陈文年不禁有些着急,他忍不住催问道:“梓镜,你在想什么呢?这件事与日期有什么关系吗?”
袁肃渐渐回过神来,他表情严肃的说道:“陈大人,咱们中国总算是要变了,眼下全国的老百姓都渴望能恢复太平,但是我相信那些革命党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陈文年愈发感到奇怪,之前他确实与袁肃讨论过清王朝垮台之后的中国情况,彼此都意识到军阀割据可能会成为盛极一时的现象,可怎么袁肃突然又牵扯到革命党?共和国都成立了,满族人都投降了,这些人还革谁的命去?
“我怎么听不懂你的话?这事又与革命党有什么关系?”
“陈大人,你还记得上个月的今天发生什么事吗?”袁肃反问道。
“你是说你叔父遇刺的事?”陈文年若有所思的回答道,随即脑海中忽然闪出一个念头,渐渐意识到袁肃想要说什么。
“没错,行刺的刺客已经被证实就是同盟会天津分会的人。南北议和是去年年底开始的,可上个月革命党却还阴谋要我叔父的命,由此可以说明一点,革命党人根本不想放权。如今南方诸省的议员认为革命党成不了气候,所以才另外选举我叔父出任大总统,但这不代表革命党会心悦诚服。”袁肃快速的说道。
“可是,这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既然陈文年心中已经明白袁肃的意思,他现在反而还是疑惑袁肃为什么会对自己说这些。
“当务之急,我们有两件事必要抓紧一些才行。只不过第一件事陈大人你之前说过要考虑,所以我也不知道该不该与你讨论这件事。”袁肃忽然露出一副遗憾的样子,说道。
陈文年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袁肃所谓的第一件事就是脱离二十镇的筹备。自从上次谈话之后,他这几天确实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虽然事实已经摆在自己面前,但若是要下定这个决心,还是需要很强大的一股底气才行。
袁肃看得出陈文年的彷徨之态,毕竟陈文年与赵山河不同,赵山河归根结底是一个粗人,脑袋里不会想那么多闲杂的东西。但陈文年却是一个有深谋远虑的人,做出重大决定之前总要三思慎行。他等了一会儿,见陈文年依旧无从开口,于是缓缓的说道:“其实陈大人今天来此找我,已经可以说明陈大人心中的想法了。如若陈大人不打算脱离二十镇,何必要对这件事如此上心?”
陈文年怔了怔,袁肃这番话当真是一针见血。他再次叹了一口气,终于开口说道:“梓镜,你说的很对,其实你我心里都早就应该有了一个答案了。只不过这件事确实有几分难以取舍的私人感情,所以我才会犹豫至今。”
袁肃笑了笑,说道:“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陈大人应该早看透这一点才是。”
陈文年跟着笑了起来,随后郑重其事的说道:“既然如此,我现在就给你一个答复,若梓镜你决定脱离二十镇另立行事,我陈文年一定鼎力支持。”
袁肃肃然起来,认真的说道:“多谢陈大人,有陈大人这句话,在下此事足以告成。”
陈文年解决了这个心结,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许多,他继而又问道:“那么,梓镜,你刚才所说的当务之急两件事,其二是什么?”
袁肃有条不紊的说道:“陈大人应该明白,我之所以决定脱离二十镇的目的,就是不希望沦为地方势力所操控的工具,拥有独立的指挥权,为国家为民族做实际的贡献。至于第二件事,正是我最近才刚刚想明白的一点,也就是我刚才提到有关革命党的事情。”
陈文年微微皱起了眉头,一时还没能弄明白袁肃的打算。
“我想说的第二件事,正是要提防革命势力趁着共和国成立初的这股热浪,别有用心的渗透到我们的军队当中。”袁肃简而言之的说道。
“第一件事是为了防止军阀化,第二件事是为了防止革命化。我算是明白了,梓镜你的意思是要保证我们的独立性,对吗?”陈文年一边点着头,一边恍然的说道。
“陈大人果然是明白人,没错,正是如此。”袁肃欣然的说道。
其实他原本就打算跟陈文年仔细谈论一下关于对待革命的态度,毕竟之前滦州兵谏和滦州起义时,陈文年都是站在革命的立场上。除此之外,七十九标许多军官也都深受革命的感染,这绝对是一件很严重的问题。
他很清楚,中华民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恰恰相反这反而掀起了另外一场更持久、更混乱、更具有破坏性的大革命。
诚实的说,他本人的的确确不反对革命,即便遭到革命党人的刺杀也绝不会诋毁革命真义。但是对于一个想要掌权的人来说,这纯粹是两码事。他不希望革命思想渗透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这样只会影响自己的权力。
正因为之前一直忙着其他事情,转眼之间南北双方已经达成共识,让他错失了太多时间商谈这件事,如今只好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向陈文年挑明问题所在。
陈文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革命志士,他与七十九标前任标统岳兆麟一样,之所以积极为革命奔走,同时期盼能在革命成功之后平步青云。如今他选择支持袁肃脱离二十镇,事实上同样是为了前途考虑。
因此,他在了解袁肃的用意之后,非但没有任何反对,反而还十分支持。毕竟袁肃成为领导人之后,他肯定也能谋取一个重要职位,若是让革命党人再来搅和,自己的权利同样会受到影响。
“你说的很对,保持我们的独立性这一点很重要,稍后我会跟下面好好谈一谈,希望他们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当即,他立刻表态的说道。
得到陈文年的答复,袁肃心里总算畅快了许多,只要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牢牢实实掌控滦州的军政大权。
之后,陈文年又询问袁肃到底该如何脱离二十镇,具体又该如何行事?倘若总镇那边严办此事,又该如何应付?
这些问题袁肃之前早有想过,虽然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能担保一切顺利,但他依然有一定把握能让这件事蒙混过去。
他告诉陈文年,如果二十镇没有被调回关外,那事情就简单的多。只不过他估测十之八九二十镇还是会被调回关外,到时候自己会找借口让张建功的第三营先走,等二十镇大部队撤的差不多了,再利用与滦州豪绅的关系,将七十九标其余两个营强留下来。
至于挽留七十九标其余两个营的借口也好找,可以拿之前石门镇、安山镇的匪患来说事,凭借他与张家的关系,再加上袁氏家族的背景,潘矩楹必然不敢轻易追究,最多是把这件事上报到北京来做处理。
陈文年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万一上报到京城,到时候有人追究下来又该如何应对?若不是袁世凯亲自追究倒好,最怕的就是袁世凯认为袁肃这是胡乱作为,亲自下令严办此事,到时候大家都别想好过。
袁肃知道陈文年的担心不是没道理,事实上他也担心这一点。有些位高权重的人并不会纵容自己的亲属心腹胡作非为,相反还十分介意这种事情的发生,毕竟站在高处的人要顾虑个人的颜面以及对公众的形象。
他相信其他人都不会理会这件事,无非是两个营的兵力罢了,再者滦州方面也确实有正当理由需要一支部队保障安全。要调查的话也只能是袁世凯亲自下令,而这个可能性绝对是有的。纵然他是袁世凯的侄子,可素未谋面也不知道彼此的真实想法,滦州是直隶近畿之地,岂能容得半点闪失?
倘若袁世凯真的调查这件事,对于袁肃而言当真是一个非常不妙的情况。
而他现在就是要赌上这一把,赌的就是袁世凯不会查这件事,或者不会严查这件事。
这场赌博并不是毫无胜算,他相信中华民国刚刚成立,而且南北政权还没有完全进行交替,袁世凯手头上忙着要处理的事情多不胜数,根本不会有闲工夫把目光放到滦州这边。
陈文年一时半会没有听明白袁肃的意思,但是他也感觉到袁肃确实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既然之前自己已经出言答应了,现在自然不能反悔。
更何况他同样很清楚,没有什么事情能百分之百顺利,有时候还是要搏上一搏。
第80章,共和成立
二月十六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隆裕太后代替宣统皇帝下达诏书,接受国民政府的优待政策并宣布清帝退位。从咸丰到宣统这几十年时间里,清朝一步一埃的煎熬着每一步,总算在今天走到了尽头。
对于全国上下很多老百姓们来说,在清王朝还没有覆灭之前,举国上下彷佛都期盼着能早点结束这个迂腐的政权,然而当这一天到来时,却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值得欢庆。除了没有皇上之外,一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就连之前动乱的局势也好像没有终止。
从二月初直至今日,全国各地再次掀起一股暴X乱的浪潮。革命党、民主人士纷纷开始围攻本地的政府,推翻清朝的衙门,建立军政府或者革命政府。那些清朝地方官们,大部分人的很早就收到风声,连忙勾结地主士绅提前更换了招牌;至于那些顽固不化或者毫无附依官员,则陆续在这场暴X乱中被“新的政府”所代替。
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地方政府遍地开花,有些人是顺势而为,也有一些人是趁势而入。
辛辛苦苦终于熬到革命的胜利,同志们流过血、献过命,到头来岂能毫无收获!所谓等待重新洗牌的日子,不就是要在这个时机空手套白羊吗?
下午的时候,滦州邮电局接到北京发来的通电,要求各省各地政府和谘议局做好迎接民国成立的准备活动。王磷同收到转告的消息后,马上派人去邀请滦州豪绅相聚一处,讨论到底该怎么做好所谓的“准备活动”。
滦州豪绅们如今都还在翘首以盼谘议局成立的事情,虽然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守旧的人对清王朝覆灭颇为伤感,可不管怎么说这些事情自己无法左右,更何况民国到来之后谘议局反而会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为不能左右的事情操心,还不如多关心一些眼前的利益。
至于迎接民国成立的庆典仪式,这些大老爷们根本不关心,只推说州府如何安排,他们积极配合就是。之后这些人又开始讨论谘议局选举的事宜,催促王磷同赶紧置办好选举事宜,先按照户籍把资格投票的人统计出来,再召开选举大会,其他方面则由他们自行安排。
面对这场跑题的聚会,王磷同感到很是头疼。
事实上,他今天召集滦州豪绅前来重点不在商讨“准备活动”,更不是为了“谘议局选举”。自己身为清朝命官,现如今清朝没了,那自己这个命官到底又该怎么算数?虽然他并非没有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之前一直没有仔细想过后路,如今真到了这一天怎能不着急?
他召集这些滦州士绅们前来,就是希望能得到这些士绅们的支持,哪怕剪掉辫子之后依然还能在稳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
只可惜眼前的这些老大爷们心思根本不在这件事上面,仅仅是只顾着各自的利益。
万般无奈之下,王磷同只好匆匆的结束了这场会商,随后立刻吩咐下人备好马车前往七十九标标部。既然从士绅这里得不到结果,他现在就只能去找袁肃商议此事,尽管自己也很清楚袁肃未必有办法处理这件事,毕竟对方可没有那么多权力,但凡事总得试一试再说。
来到标部大院,一番通报之后,碰巧袁肃今日没有前往督练公所,王磷同很快便来到袁肃的办公室见上了面。
早上的新闻通电同样让七十九标上上下下为之轰动了一番,不过普通士兵们只不过是跟着起热闹,他们甚至连什么叫“共和国”都不清楚。只有一些军官真真正正的大感亢奋,之前要藏着掖着的革命思想如此总算可以肆无忌惮的爆发出来,更有甚者还四下奔走高喊“鞑虏已灭”的口号。
代理标统张建功整整一上午都在压制士兵的情绪,生怕军官和士兵们激动之下又惹出什么麻烦事。而袁肃和陈文年同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