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搅乱三国-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嘉此时也是来了精神,摆动的羽扇不但放下了,人也正襟危坐的侧耳倾听着诸葛亮接下来的见解。
诸葛亮却不急,来回走动了好半响才娓娓道来:“人在轻易取得的胜利面前,极易激动,易激动,就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将军得荆州太容易了一些,正好处于此阶段。”诸葛亮的第一点说完,就看向了站在主位下的曹智。如果曹智生气、暴怒,都是在诸葛亮意料中的,诸葛亮会对这个目前汉帝国势力最大的明主失望的同时,也就没有必要接下去说了。同时等待他的命运不是被下大狱,或是直接被杀。
诸葛亮这半真半假的第一步虽说冒险,但诸葛亮认为值得一试,负责苟且在这种没有涵养,听不进忠言人帐下,也没多大意思。
诸葛亮的赌博之术,使曹智暂时处在愣神当中,曹智在前世看到过评述诸葛亮其实在军事才能上一般的文章。认为他主要的本事是在政治上和大方向的把握上。此时诸葛亮的确没像徐庶概括性的对曹智现阶段从政治到军事的全面分析与见解,他说得很小,就是一个心里。而这个心里或是心态,如果曹操在世的话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曹智心底暗呼着:“这个人要不是和他一样是个穿越者的话,就是真有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之能了!”
“先生请继续!”回过神来的曹智,表情和言词很是简单,令人捉摸不透。
“据亮所知,曹将军曾经有多次剿灭孙策的良机,但都没有乘胜、乘势把孙策彻底击溃、击败,错过了很多战机,这起码说明将军是个有时犹豫不决之人!”诸葛亮由于看不清曹智的态度,所以继续拿曹智人性的软肋,激着曹智,进一步观察他的反应。
但期望中的愤怒、激动没有出现,曹智被诸葛亮一再损毁形象,却是越来越兴奋的样子。
“先生说的很对,智从初识孙策到现在,的确有多次机会制其于死地,但却一再犹豫不决,还异想天开的欲图利用其为我达成一些目的,但最终养虎为患,未能为己所用,反受其啄。智的属下爱护智,而从来不需要智面对此点,今日能由先生一言之处要害,智甚是感激!”曹智说罢向着诸葛亮的站立之处做了一躬,态度诚恳之极,一点没有虚情假意的味道。倒是让一旁一直旁听的郭嘉也是惊奇万分,因为之前曹智就真自我批评似的,对他说过这番后悔之言。
“先生继续往下讲!”
曹智的盛情这回让诸葛亮也有点无所适从了,“这个人要么是个受虐狂,要么是个真明主,哎,看来自己不认命也不行了!”其实诸葛亮远没有到达到“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才能,安邦定国之说他也没这么大信心。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还是有天才的,诸葛亮聪明、敏锐、善于分析、善于把握,这些都是诸葛亮与生俱来的秉性。不需要后天的历练,他照样能展现出惊世骇俗的才华。
说实话此时的诸葛亮比徐庶的准备并不的见得多多少,但就是这份天赐的秉性和天赋,让他能看到一些徐庶看不到的东西。
虽说也是硬着头皮上,但就是诸葛亮比徐庶更吸引眼球。也造成了重拾心情的诸葛亮,不得不往下道:“将军的军马虽说在荆州并未遭受大战,但大军从北方而来,再没有打仗,也是在长途跋涉的疲惫不堪中度过的,现已入秋,夺回江东数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战事一但拖入冬季,天气盛寒,马无藁草,疾病就会难以控制。楚越之地,不比中原,气候湿润,极易在这种秋冬交替之际埋下病因。再则将军士卒舍弃骑兵的优势,却要在荆州、豫章之地与孙策开战水战,定会有不习之处。”
诸葛亮一口气又说出一条潜在的祸患外,还指出了不利曹军作战的一条扬短避长之处。这点很重要,这点在现在的曹军上下中,都认为这不是问题,甚至跟着曹智坐过一回百米大船后的郭嘉也有这样的认为。
他们都觉得曹军现在有了荆州这种超大战舰,行使在江面上都能四平八稳,就算他们的骑兵,北方士兵上了船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应。
但曹智却军事会议上多次与自己的属下唱起了反调,认为最终成为他们主力大军的最大隐患,就将出在这。但曹智的论调遭到帐下将领和谋士的诸多怀疑,他们认为就算他们十万主力大军不习水性,但他们在这段时间已经在进行大规模的练兵了,情况非常的好,怎么会成了最大隐患呢?
曹智告诉他们,训练是训练,真正到了大战时,气候、风浪等出现一点不为他们熟悉的情况,他们的主力部队就会产生慌乱,到时情况可能会比你们想象的要糟。一支成熟的水军,不是通过这么一两个月,就练成了的。
最终曹智的担忧并没有得到属下的认同,大家表面上没说什么,私底下都有了轻敌之意。
今日郭嘉能听到诸葛亮一个外人,从站立在曹智不同的立场和层面,帮助他们分析到具体的“天气盛寒,马无藁草,疾病就会难以控制。楚越之地,不比中原,气候湿润,极易在这种秋冬交替之际埋下病因”等言辞,让郭嘉心中一阵颤动。郭嘉的目光也不由转向了曹智,暗想:“不知这两人是心有灵犀,还是事先商量好的,要来说服他?”但很快郭嘉从曹智的脸上没有得到此次谈话,是针对他的迹象。
而且接下来诸葛亮再次语出惊人道:“在洞庭湖一带,因为地形风的原因,当天气放晴时,江面上可能会逆吹东南风。这也会对曹军造成影响,对于一直在顺风顺水中长驱直入的水上大军,这点可能会意料不到和极不适应!”
在此时诸葛亮没有隐瞒他在气候学上的才华,这也是他平时饱读杂书的成果。一般人很少回去研究和注意这种东西,特别是小范围的一些特殊气向问题。
诸葛亮可能说出这点时没意识到什么,但是北方长大的郭嘉听来就始料未及了。而前世长江水边长大的曹智,更是对诸葛亮惊为天人了。
“那么先生对于借东风,草船借箭还有什么见解?”曹智有点痴迷的看着诸葛亮,突然问出了全场听不懂的几句话。
诸葛亮一说出关与风向的事,立即让曹智想到曹操就是败在孙刘联军的火攻之下,整个洞庭湖地域的特殊气候他不是很清楚,但一联想到历史上曹操在这一战中兵败的结果,正是这个风向问题起的关键作用,就马上让曹智想到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神乎其神的那些故事,极其空城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老罗同志在《三国演义》中编出来的那些深入人心故事,其中最可笑的是借东风,则让后世的人们对诸葛亮军事天赋产生了无比推崇感。
此时的曹智一时兴奋地认为历史上这些事都是真的,诸葛亮真有上知鬼神,下知天地之能。
其实呢……
“什么借……借东风,不知将军在说什么?”诸葛亮疑惑的看着曹智,反问道。
“呃,呃,呵呵……没什么,没什么……先生大才也,智一时高兴,又犯老毛病,信口胡说了,哈哈……”曹智尴尬的打着哈哈,掩饰过去刚才的这段尴尬。
诸葛亮是不是如传说中的用兵如神,周瑜是不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现在亲身经历着的曹智知道都是不能只听小说言家的评述了,真实的人和小说中总是有很大出入的。
诸葛亮也许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诸葛亮偶尔的确有些异于常人的惊人之处,但惊天地泣鬼神的那么多历史桥段,应该是不会发生的了。
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
年轻的周瑜是不是真的心胸狭隘,也是值得商榷的。无论之前曹智与周瑜的几次交集,周瑜如何表现,在接下来的针锋相对中周瑜又会如何表现,曹智此时都已从前世的小说言家中拔出自己。不在轻视任何一个对手,用自己最积极的态度面对他们,也要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战胜他们。
在曹智胡言乱语的一插嘴后,现场气氛先是为之一松,然后诸葛亮趁着换一口气的同时,再次观察曹智反应。如果曹智受不了诸葛亮一而再的逆言,则诸葛亮也没进一步为曹智分析的必要了。
但曹智依然出乎意料的有耐心,有气度,诸葛亮只得继续道:“以将军的实际力量,来自中国(中原)曹军十五六万,但长途跋涉不易久战,而新得荆州降卒的数十万人马,倒是有现成的六万水军,却难免心怀猜疑。听说将军自己也有万余水军,但两军能否统属,短期内磨合是个大问题,否则空有多余敌人数倍兵力,又能如何?”
“对,有时五万精兵就可以战胜十万各自统属的部队。”曹智拍手肯定着诸葛亮的见解。
曹智要打孙策,对付孙策水军的主要力量,肯定是以投降过来的荆州水军作水战主力,江陵虽说贮有大量粮草、兵器、船只和水战器械,但历史上曹操就是匆匆拿这些东西匆匆武装了自己的十万大军,再整合了荆州降军,最终却因为他的士兵不习水战,难以与荆州水军有效配合,又缝军中疾病滋生,在此时正好被周瑜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最终使曹操南下统一中原,实现半个国度的统一梦想破产。赤壁之战的失利更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并且还让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之战揭开序幕,为之后三国鼎立埋下基石。
所以对于荆州的争夺,和接下来与出兵江东孙策的战役,曹智是如此的看重。这一仗对历史上的曹、刘、孙三家都是无比重要的,同样曹智认为对他也一样重要。
“还有将军如此在楚地已经奔波数月,此时关中诸豪,北地袁大将军或许还在观望,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但日子一长,他们必然看出机会,终为将军之后患!”
诸葛亮基本上分成三段的曹智优势下的隐患,被诸葛亮一一道来。虽说说得尽是一盆盆的凉水,但曹智依然听得犹如抽丝剥茧般津津有味。
“好,好诸葛先生说的太好了!”曹智与郭嘉相视而笑着,都已经激动的站起,郭嘉在听完诸葛亮的三条不利曹军之天时、地利、人和之因,虽说并不完全赞同和接受。但这三盆凉水无疑是浇得好的,也是及时的。因为之前曹军内部,曹智身边的许多人都认为拿下孙策,平定、收复江东、江南各郡是轻而易举,指日可待之事。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孙策最终会向荆州一样,不战而降。
但他们低估了孙策的信心,和孙策手下周瑜等人战将的能耐。收取荆州后,曹智在这之前,和之后,都一直对继续挥师东进,解决孙策显得忧心忡忡。虽说就连郭嘉都不明白曹智为什么这么担心,但此时终于豁然开朗了。
诸葛亮是何居心这样分析曹智东进的形势,此时暂且不论,但说的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有理可依的。
诸葛亮最后为曹智总结了这三个曹智和他的属下看不见的隐患:不要因为战绩的辉煌,而思想上轻敌骄傲。不要扬短避长,舍弃自己的长处,去用自己的短处迎合敌人的长处。要想尽一切方法,安定自己的后方,不能受多面夹击。
曹智送走诸葛亮和徐庶后,站在门口返身就问郭嘉:“奉先,你说你百年后,他们两个里那个能代替你?”
曹智半开玩笑的话,并没有郭嘉多大在意,“诸葛孔明!”郭嘉直接肯定回答道。他不知道曹智这句玩笑话,总有一天是会成真的。
但随后郭嘉却噗通一声跪倒在曹智面前,着实吓了厅外的许褚一大跳,不知这位军中第一军师,要干嘛?
“主公,奉先在这之前多少对主公的患得患失有诸多怀疑,但今日明白了,主公不但见解独到、精辟,还……还令奉先不得不怀疑主公有未卜先知之能……”
郭嘉的疑惑已经不是在曹智身边的人第一次怀疑的了。从曹智老早就指出荆州隆中有个诸葛亮是个安邦定国之才的人,当时像郭嘉、荀彧这样的名士根本不认识荆州有这么个诸葛亮。但现在不但证明确有其人,还确有其才。
第九百一十三章 夏口之争
还有东进平定孙策,统一半壁江山的忧虑,现在有这个诸葛亮一分析,曹智之前的忧虑都是显得有得放失,一切未雨绸缪的准备都是朝着这些看不见的软肋进行的。
郭嘉此时倒是没有多少钦佩说出这些隐患的诸葛亮的,顶多认为他的确聪明,看待问题敏锐、独到,见别人所不见。但对曹智是真的佩服了,而且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能让历史第一“王佐”之人,钦佩是不容易了,但郭嘉不知他现在这个主公脑子里整整比他多了上千年的见识和经历,又怎能不叫人钦佩呢!
“那么我的军师,我们的下一站就去夏口吧!”曹智扶起郭嘉后,对着皓月长吐一口气后,目光炯炯的对着东面的夜空道。
“对,我们去夏口!”郭嘉同样也是一脸満挂喜悦笑容道。
之前曹智的军马在和张允驻守江陵的军马已经实现了换防,而占据江陵后的曹军内部一致认为此时应该南下乌林,在渡江后从侧翼攻击孙策拥有的江夏数县和他们驻扎在那里的兵马即可,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是比较正确的战略部署。
而曹智却提出了与之截然不同的部署方案,他要求占领江陵的军队,直接从汉水进驻夏口,以那里为前线,直接面对孙策。而驻防乌林,由侧翼迂回任务则交给蔡瑁、张允的荆州新投降曹智的荆州水军完成。并且还要交托蔡瑁、张元等人什么固守这一地区,先开展防止病害的工作。
曹智的计划一提出,就招致郭嘉等人的反对。因为这不但违背兵贵神速的军事常理,放着大江快捷的水道交通不走,绕道走支流汉水,还将自身大军压进孙策的庞大压力和应有的速度优势,弄得荡然无存。还要新投降的荆州降军,由他们的旧将指挥独立防卫从夏口转过来,进入大江的重要战略要从乌林,郭嘉等人也表示了不放心。并且这也不符合曹智一贯的小心谨慎做派。
之前的忧虑在诸葛亮一席话后,不但使曹智欢欣雀跃,也使谋略超长的郭嘉豁然开朗。并且也使郭嘉重新认识了这个一直被曹智倍加推崇的诸葛孔明。
其实同样是谋士的人就像武将之间比拼武艺一样,相互之间也有不服或妒忌的念头。只不过这些搞脑子的人,不把这些事放在明面上罢了,喜欢暗地里较较劲。
郭嘉虽说是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但他绝不是圣人,而且年轻气盛,所以自然有妒忌心理和不服气的感觉。对曹智连面都没见过一面的一个山野弱冠青年,一直推崇备至,心下一直感觉不是很好。郭嘉先前对诸葛亮的认识只有一个诸葛瑾的弟弟,诸葛玄的侄子而已,但今日他折服了,折服于曹智的眼光和诸葛亮的独到。尤其是曹智事事预设在前,这是绝对一个绝世圣主的表现,郭嘉此时感到何其幸也。
接着曹智和郭嘉又对那份曹智的作战计划,做出一些必要的改动。奉命驻守乌林的荆州军,改为屯守对面,在乌林在上游一些的赤壁,这是针对诸葛亮提出的洞庭地区特殊风向,而采取的直接先占了上风的有利地形。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天子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