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因缘树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卧室,许布恩早已进入梦乡。看着熟睡的许布恩,那并不宽阔的胸怀一度是她舒适的榻,好想依进去,感受爱的温度,无奈他身边有个她。

  把自己圈定在床边,凝神望着窗,看夜幕在瞬息之间冉冉递嬗……

  木真子歇半个月的年假。吃过早点做完家务,心里空落落的。去逛商场买衣服?没买时时尚,穿身上就过时,时尚和流行把握在时装设计师的笔下。三十五岁的女人了,该怎么着装?职业装实在显古板矜持,花红柳绿更俗媚,不忍告别青春靓丽,已不是少女的情怀。所以木真子极不情愿逛商场,那是一种无言的伤害。去超市购物,更没什么新鲜,迫不得已而已。思来想去,竟没个去处。

  正踌躇,桑吉来了电话,“嗡玛尼巴美吽!阿弥陀佛!你好?在做什么?”

  “一个人无聊在家。”

  “嗡玛尼巴美吽!阿弥陀佛!怎么不去八大处转塔拜佛?转一转塔,拜一拜佛,受佛的加持你的烦恼就没有了。”

  “佛犹水中月,可见不可取。”

  “你们汉地人就是这个样子,不信佛,有了事才去求佛。我们藏地人生活在佛教家庭,很小的时候在阿妈啦的背上就嗡玛尼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念。我们藏地人99%信奉观音法门,家家户户念观音心咒,早晨起床念多少遍,吃早上饭前念多少遍,放牦牛的时候念多少遍,中午念多少遍,晚上念多少遍,藏地人的生活离不开观音心咒,玛尼堆、石头上、风马旗上、经旗上、帐篷上、房子上,到处都是观音六字心经。”

  “是吗?!”

  “信佛没什么不好,佛是最公平的。就像太阳月亮,照不到是山头的问题,跟太阳月亮没关系。”

  “是吗?佛那里真有公平?”

  “真的!信了佛你就慢慢慢慢知道佛是最公平的啦。”

  “管他公平与否,至少佛无言不语超凡脱俗,世人慕拜他也好,不理会也罢,他都保持他的沉默。无论如何他不会降罪于你,让人不开心,对吗?桑吉。”

  “是的。”

  “好吧,我放年假,正无处可去,听你的,我去佛那里享受公平,接受佛的洗礼。

  “嗡玛呢巴美吽!扎西徳勒!”

  桑吉挂断电话。

  木真子不由想到八大处,佛们净地,宁静了世俗的喧嚣。去那里的人们大都烧香拜佛许愿转塔,至少在那一刻一心向佛,真心向善。缭绕的香雾和诵经声,那一度,那里的平静,至少在那一刻,可以释放几许的轻愁,因为自己不是佛教徒,无须焚香跪拜,向佛祈求什么,只想找个地方静静心灵,找个可以让心搁浅的地方……

  来到八大处,随着人流沿阶而上,一个磕长头五体投地朝拜的时尚女郎出现在面前,一边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继续双手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台阶平行前,掌心朝下俯,膝盖先着台阶,后全身俯在台阶上,额头轻叩台阶,口手并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连续不断。五体投地磕长头朝圣是藏民族佛教徒对佛的虔诚,这么年轻时尚的女郎?是在向她心中的佛祈求发愿?不然为何一路沿阶朝拜?头磕在坚硬的石阶。木真子不解之余心生怜悯,对于佛家,自己是佛门之外的愚人,见识浅陋悟不到什么,不能妄语。想是女郎心中有佛,佛在心中,把心中的愿寄托于佛,一步一叩和佛进行着心灵勾通。走到庙门口,偌大的香炉前善男信女焚香默默祈求祷告,不拜佛不烧香的木真子有些无地自容。佛不就是人吗?佛教的创造者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悉达多,距今两千五百多年了,三十岁得道成佛,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释迦牟尼佛。看不见摸不着,一尊尊玉雕铜铸石雕木刻泥塑而已,为何芸芸众生如此虔诚?对于佛家,对于神圣的佛,木真子不懂不信只能掩口作罢。好不容易挤进佛殿,是依次排对等候跪拜的佛教徒。一时木真子惊悸不已,唯恐亵渎了神圣的佛,没去看人们拜的哪尊佛,心有余悸地从手包里拿出一百块钱放进功德箱,然后就匆匆穿过佛殿来到灵光寺金鱼池。依着石栏,看池内团团转的各色锦鲤和各自游荡的乌龟甲鱼。此鱼池原为寺内放生池,池西北有一暗流经年注入池中。池畔有一亭名曰“水心亭”。相传慈禧老佛爷常在此观鱼,有次竟将耳环佩于鱼鳃,可见当年池内所养之鱼身份之高贵。想是今日池内生灵一定是善男信女所放生,见有赏鱼者买来鱼食投放,木真子也买了一包,撒进鱼池,看鱼儿争相竞食。

  走过来一老一小两个红衣喇嘛,跟随着一家三代。小喇嘛手里提着一个食品袋子,里面是两只大巴西龟。不言而喻,一定是要放生。一家人围住两个喇嘛。老喇嘛捻出手里的甘露丸,捏住乌龟的头,把甘露丸放进乌龟嘴里。一只乌龟顺从地咽下,龟甲颜色极浅的一只就不那么的乖,老喇嘛把甘露丸两次塞进嘴里都不肯配合,大概也懂事不过三,第三次勉强下咽。服下甘露丸,老喇嘛呜里哇啦抑扬顿挫铿镪有力念起藏经,一家人和围观过来的人双手合掌齐念嗡玛尼巴美吽!念罢长长的藏经,老喇嘛示意小女孩放生。小女孩从小喇嘛手里小心谨慎地拿过那只乖一点的乌龟,小心翼翼轻轻放进放生池,乌龟环视了一下周围,抬头回望小女孩,算是道别,欢快地游入水中央。

  “你看多美!这儿伴儿多,跟它们玩儿去吧!”小女孩的爸爸似有不舍。

  “爸,您说它会喜欢这儿吗?”

  “肯定喜欢!它自由了!自由自在多美呀,谁不想自由自在?丫头,你瞧它哥们儿,美滋滋跟人聊上了。放吧……”

  小女孩目光从爷爷依次扫过奶奶,妈妈,又从妈妈扫过奶奶,落在爷爷身上,“爷爷……”

  “放吧。”三人不约而同地说。

  “放生是慈悲、觉悟、消灾、富善。它们感谢你们,会助你们修往极乐世界。”

  小女孩听了老喇嘛的话,恋恋不舍地把龟放进水里,乌龟立刻把头缩进壳里,一动不动了。

  “爷——爷!您看它不高兴了!快捞上来咱们还带回家继续养着它吧。”

  “那还成?”

  “妈——妈?”

  “听话!三四天不吃食老在缸里折腾。”

  “它好像不喜欢这里,肯定在哭,好可怜耶。”

  “很快就习惯了。瞧它哥们儿逮谁跟谁聊,那欢适。”

  老喇嘛道了声阿弥陀佛离去。

  “奶奶!”

  “乖,没听大师说放生好。你别害怕,这儿没人欺负你,踏踏实实待你的。”小女孩奶奶看着无动于衷的龟说。

  “来!跟爸喂喂它们,贿赂贿赂它们,别让它们这帮老人欺负咱们家那两只。”小女孩爸爸拿出拎在手里的乌龟食,拧开盖子倒了一大把撒进鱼池,片刻招来龟阵,冲散团团转的鱼阵急不可待地抢食。围观者们好奇地盯着源源不断四方汇聚而来觅食的龟阵连连惊奇。小女孩兴奋起来,一把接一把往鱼池里撒乌龟食。

  老太太用伞柄轻轻碰触那只一直缩着头的乌龟,“出来吧,瞧这儿多热闹。伴儿多!舍不得我们?跟这儿好好待着,隔三岔五家里人开车来看你们,给你们带好吃的。”

  “头出来了!”小女孩兴奋不已。

  “真听懂了?”有几个围观者异口同声惊喜地说。

  “乌龟的灵性很大。”小喇嘛自言自语。

  木真子看了一眼小喇嘛。

  “南无阿弥陀佛!姐姐信佛?”

  木真子摇了下头。

  “信佛好。一定要皈依,我五岁皈的依,小小的时候就跟爸爸妈妈一起念经,念经的时候心里只想到把经念好,什么事情都不想,有了不高兴的事情念经后就忘掉了。”

  “是吗?小师父今年几岁?”

  “不要不要这样叫,我叫你姐姐,你叫我洛桑,我叫洛桑,十五岁。”

  “未成年。小小的,为什么不念书?”

  “我们那里没有学校,只有寺庙和佛学院。小孩们都是小小的时候跟妈妈一起放牦牛,大一点去寺庙去佛学院,在家里干活路。干活路好辛苦好辛苦,没你们城里上班的好。”

  “是嘛,上班一样的,心会很累。”

  “姐姐,心怎么会累?我的心从来没一次累过,有时候念经念经念经,念得睡觉了,睡醒了觉再念经,念念念就饿了,饿了就吃饭,吃了饭还念经,一天就过去了,心从来没累过。”

  “好羡慕你。”

  “姐姐告诉洛桑心累是什么感觉?”

  “就像姐姐,上班去公司一大堆的事情要决策,回到家里一大堆家务活,孩子的功课,自己有时也有不开心不愉快,这些事情在心里天天转来转去,缠来绕去,久了就会很累心。”

  小喇嘛天真一笑,“哦!东想西想?西想东想?想东想西?想西想东?”

  木真子不禁一笑。

  “姐姐笑什么?洛桑很让姐姐好笑?”

  木真子摇摇头,看看洛桑红红的高原脸,“洛桑,你们来八大处干什么?”

  “当然是拜佛啦,拜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我带你去转塔,很多很多人转塔,转塔非常非常好。”

  “怎么好?”

  “我汉话不太好,在我们藏地在家人出家人,我们每天要转塔、转山,转湖、摇转经筒,对自己非常非常好,姐姐,我陪你一起转塔,可以吗?”

  小喇嘛天真的眼神让木真子找不到理由拒绝,和小喇嘛一起顺时针绕塔,心中默念小喇嘛告诉她的嗡玛尼巴美吽。一时,木真子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滑稽,完全成了佛教徒。只是没像那些佛的虔诚信徒,手里捻着佛珠而已。

  绕了几圈,木真子向小喇嘛洛桑告别。

  “姐姐明天一定来!真的有六道轮回,要修极乐世界。”

  木真子婉然一笑。

  小喇嘛洛桑一句阿弥陀佛作道别。

  道别小喇嘛洛桑,走过廊子,回望俗有“画像千佛塔”之称的辽代招仙塔基,原貌是八棱十三层,周围有铁灯龛16座,每一块塔砖上都刻有精美的佛像。这座辽代咸雍七年八月,为辽国丞相耶律仁先母亲而建的画像千佛塔,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义和团在灵光寺设坛反抗。可怕的八国联军对这里进行疯狂轰炸,致使宝塔和殿宇化为废墟,仅存塔基。1901年,僧众在清理塔基瓦砾时,发现一石函,石函内有一个沉香木匣,匣上刻有“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廿十三日记,善慧书”。由于历史的改版,经典的塔身塔尖随着沧桑的时代掩埋,能工巧匠们不能复原,不能改写实史,只能重建,把僧众们发现的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供奉于现在的佛牙舍利塔内。但残断的塔基下依如当年的众生芸芸,手摇转经筒,捻着佛珠吟诵着默念着南无阿弥陀佛,消前世今生的业障,积来世的无量功德,修往极乐胜刹土成就佛道,去见他们心中神于天、圣于地的释迦牟尼佛祖。

  几步之遥就是后建的佛牙舍利塔,塔下自然是转塔的信徒,衣着和气韵告诉人们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塔下供桌前拜垫上是双手合十、作揖、鞠躬,、磕头礼拜者。偌大的香炉里香火旺盛,香烟缭绕,烈日下形形色色的信徒香客烧香点灯,对佛的敬意之余,揭去心灵被妄想所蒙蔽的黑绡,露出众生本有的心香和心光,获得供养的功德。

  迎面而来一支浩浩荡荡的美国旅游团队,人手一张金光闪烁的佛牙塔画,簇拥着三位红衣喇嘛。什么时候小喇嘛洛桑融进了这支旅游的外国团队,和中间那位该是大德高僧走在一起?木真子不解着。大德高僧慈光满面双手摸着小喇嘛的头,和蔼地笑,小喇嘛天真地笑容满面地仰望,刹那间是闪光灯和咔嚓声。

  小喇嘛道了声阿弥陀佛匆匆忙向木真子走来,牵了木真子的手走向大德高僧,大徳高僧双手轻放在木真子头顶,片刻后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小喇嘛胳膊轻轻触碰了一下木真子。木真子不知所措地嗫嚅:谢……阿……弥陀佛。小喇嘛胳膊又碰了一下木真子,木真子更是迷惑不解,小喇嘛拽了一下木真子的手包带,木真子拉开拉锁,小喇嘛又捻了捻手指,“这个?”木真子顿悟,忙抽出一张百元钞,小喇嘛示意木真子,眼神转向大德高僧。木真子茅塞顿开,双手把钱捧向大德高僧。大德高僧口念阿弥陀佛双手接过,放进佩在腰间的黄色僧人背的布包里,敞着的钱袋里面已不少不同面额的纸币,木真子不解地微微一笑,让开。一左一右两个喇嘛忙护住大徳高僧,浩浩荡荡的团队继续前行。没几步,蜂拥而来许多香客信徒和几个红衣喇嘛。喇嘛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跪地叩拜,双手奉上几张百元大钞,大徳高僧依次双手摸跪拜他的喇嘛、信徒、香客们的头顶,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一个人竟连连叩首,头磕在水泥地面上噔噔响,双手奉上一沓百元钞,继续叩拜。高僧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忙搀扶那人,一左一右两个喇嘛忙把那人搀起,只见那人额头通红。木真子更是不解,纳闷地看那人毕恭毕敬地侧向一边,团队继续前行。

  “姐姐,印度活佛,边上两位是护法。活佛灌顶有很大很大的福报,给活佛钱就是把活佛供养起来了。活佛每天念很多很多经,对你非常非常好。”

  “多谢洛桑小师父,那么的神神秘秘,我还以为怎么了。”

  “不要不要这样叫,我叫你姐姐,你叫我弟弟,我们说过的,可以吗?”

  “好的。”

  “我家里没有姐姐妹妹,爸爸妈妈养了五个哥哥弟弟。”

  “哦!天!洛桑?!五个?!姐姐一个孩子就受不了。”

  “你有孩子?不可能不可能。”

  “真的。姐姐三十五岁,孩子十岁了。”

  “不相信不相信。妈妈三十五岁很老的,姐姐看起最多超不过二十岁,怎么可能三十五岁?姐姐故意把自己说老的。洛桑的阿妈啦每天每天要干很多很多活路,洗衣、做饭、放牦牛、放羊,种青稞打青稞做青稞酒磨青稞面面做糌粑,干很多很多的活路,很累很累,跟姐姐比看上去很老很老,老了很多很多。”

  木真子看到了小喇嘛盈满泪水的眼,不由心里酸酸的。一个三十五岁的女人,生养了五个孩子,孕育一个孩子会让一个女人老去五岁,五个孩子……加上高原的狂风烈日,木真子不由想起公交站牌边一副油画,一位手摇转经筒的老妈妈,该是画中小男孩的奶奶,或许是妈妈。花白的发梳起两个麻花辫,一张风干黝黑的脸上布满纵横交织的裂痕,高耸的颧骨上像是燃着了两块红红烙印的高原红,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藏袍。小男孩白皙的小脸红透得只剩下一个轮廓的白,一双水汪汪清澈明净的大眼睛,如两汪静静的深邃的湖。那是木真子情感里最美最纯的眸。不知该怎么安慰小喇嘛洛桑,竟毫无概念脱口而出一句:明天我会来看你,我们一起聊聊天,轻松了很多。

  “真的嘛?”洛桑惊喜得如特爱吃糖的孩子得到了一个久久渴念的棒棒糖,“我送姐姐到公园门口。”

  一路走来红衣红帽小喇嘛洛桑成了游人眼中一个火红的燃点,亦步亦趋的他在西斜的红日下阵风中像团跳动的火。

  在停车场与小喇嘛洛桑告别,轻快地开车把自己载回家,所有感觉飘飘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