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6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纹僚埃缶幢匾欢芄徽绞つ戏降母髯逭ǎ材隙蓟じ哪讯仁翟谑翘罅恕
桓温却不以为然,顿了顿,正色道:“既然王猛可以建立安东都护府,谢艾可以建立安北都护府,本王又为何不能建立安南都护府呢?况且,秦皇当年开拓岭南,将大秦的疆域扩展到了交州和广州一带,为后世所敬仰,若本王能够开拓交州以南的大片土地,则后世必然可以记住本王,大丈夫生当为人杰,死当流芳百世,况且,本王开拓南方的土地也是为了后世的子孙着想,将南方各族完全置于大晋的控制之下,让他们不能再威胁大晋的南部疆土,还百姓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
显然,桓温是一名不服输的人,他不会输给王猛和谢艾,另外,他也想建立秦皇开拓岭南那样的功业,以让自己可以流芳百世,让后世之人可以永远的记住他,崇拜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可以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拒绝入洛阳城辅佐小皇帝,毕竟,进入洛阳城之后,他将处处受到掣肘,从而难以一展胸中的宏图之志,而若是既不进入洛阳城,也不攻略安南,则华安肯定不会同意,桓温深知自己的实力不是华安的对手,自然不敢公然对抗,所以只有经略南安,以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
“王上一心为后世子孙谋福祉,不惜亲入不毛之地,这真是我等之楷模,末将愿追随王上深入不毛之地,将南方全部土地纳入大晋版图。”一名将领被桓温感动,抱拳说道。
“王上,末将愿意誓死追随,先灭南越一族,而后横扫整个南部,在交州以南筑安南城,建立安南都护府。”又一名部将正色说道。
见众部将皆誓死追随自己,桓温显得非常的兴奋,并高兴的说道:“有诸位爱将全力支持本王,本王一定可以横扫整个南方,建立安南都护府。”
“大晋必胜,王上必胜。”众部将高兴的大吼起来。
随后,桓温根据自己麾下兵马的实力,还有物质储备的情况,决定在一个月之后,开始分路向南进军,并在交州的首府交趾城建立后勤补给基地,南征所需的全部物资都运往交趾城,并由交趾城继续向南运输。
当然,向南进军必须得到大晋朝廷的许可,由此,桓温上书大晋皇帝,以南越族伙同其它民族屡屡在大晋南疆挑起事端为由,要求率领主力大军南征南越等族势力,并要求建立安南都护府。
此时的皇帝司马彘仅有几个月,自然不能处理任何的国家大事,朝政暂由太皇太后褚蒜子负责,而褚蒜子是个女人,根本不可能处理这种军国大事,于是朝廷的各种重大事情,顺理成章的就归华安负责处置了。
华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收到了桓温送来的奏折,心头大为高兴,从桓温要求南征并建立安南都护府的事情来看,他已经完全明白了华安的意图和底线,并顺从的按照华安的意思,率领所部大军准备向交州以南进攻。
对于桓温的奏折,华安自然立即就给与了批复,并正式让南王桓温兼任安南都护府大都护,在南方建立安南城,以控制整个安南都护府辖区。
奏折批复好之后,华安心头终于大大的松了口气,如今,四大都护府全都有眉目了,这着实让他非常的高兴。
都护府建立之后,就要全面控制所辖区域,并通过政策怀柔、经济控制和文化教育的方式,让各都护府辖区内的百姓对大晋表示认同,其中,文化教育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通过文化教育,才能让四周各族的百姓对大晋有认同,承认大晋朝廷是他们的宗主国,同时,为了让这些部族有归属感,可以利用上古传说,将各族百姓的子孙描述为炎黄与蚩尤的偏支,从而让各族百姓认为自己也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从而更容易控制,当然对于誓死不肯归附大晋的反抗力量,要不惜一切力量将其彻底的歼灭,这种事情决不能妥协和手软。
春耕过后,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全国的老百姓都开始忙着春耕,为了不违农时,华安让洛阳城周边的各路大军分批加入到春耕的行列,让他们帮助老百姓干农活,从而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春耕可以更好更高效的进行。(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浑偷袭凉州
洛阳城一带已经开始春耕,但在安北都护府的北部辖区却仍是满地的积雪,尤其是挹娄国境内,到处都是冬季的积雪,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化不干净了,也就是说大晋国土辽阔,不同的区域春耕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而在交州和广州一带根本就没有四季的区别,一年四季都是花的海洋,气候一直都是非常温和的。
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安东城,在春耕来临之际终于是建成了,城墙等防御设施,政府办公住所,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全都建造完毕,至于商铺和民居等设施,就不用那么着急了,随时都可以建设。
而在安东城完全建造完成之后,安东都护府大都护王猛便正式开始管理整个安东区域,包括粮草税赋、兴修水利、任命官员等事物,全由王猛做主,当然,职位比较大的官员还是要上报大晋朝廷,并由华安亲自批复的。
目前,在整个安东境内,由于濊貊和挹娄被大晋灭国,所以,这两个国家开始正式施行州郡化,两国都处在极北之地,为此,两国在合并之后,建立了北州,北州辖区除了濊貊和挹娄之外,还包括两国以北的大量荒无人烟的土地,而这样一来,北州将成为大晋面积最大的一个周,也许日后会被更大的州所取代吧!至少目前他是最大的,除了北州之外#蓿恚。怠。怼#瘢酰靍du。趺屠糜盗⒏呱屑次坏亩骰荩捣呔淅鐾醺呱校诟呔淅鼍衬诮⒓父隹は兀⑴勺ぜ该蠼僭苯泄芾怼?br /》
而有了高句丽的配合之后,扶余、沃沮和三韩都必须拿出部分的土地献给大晋朝廷,从而让王猛在其国土建立郡县,实现对各国更加密切的控制。
“大都护。扶余王等人已经同意在其国境之内组建隶属于安北都护府管辖的郡县,但却不肯给予过多的百姓,目前,这些郡县所属的土地已经划拨出来了,但全都是不毛之地,且根本就没有多少百姓。一个郡能有几千人就不错了,至于一个县则仅有几百人,这摆明了不想让我安东都护府管辖他们的土地啊!”韩勇看向王猛,略有不满的说道。
王猛闻言,轻轻笑了笑,正色道:“我大晋朝廷自从组建安东都护府以来,只向各国索取,却从未给予各国任何的好处,他们能够划拨部分土地给我们使用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会把膏腴之地割给我们吗?想都不要想了,人家也是要过日子的。”
“大都护说的是,但目前各郡县都没有人烟,土地也全都是荒地,如此状况,一年我们安东都护府也收不了多少税赋啊!而我安东足有二十万兵马需要供养,这样入不敷出,只能不停的向朝廷索要了。”韩勇有些无奈的说道。
显然。大晋的很多州郡所供养的军队都可以自己自足了,但安东都护府却远远不能够自给自足。因为这里的百姓并不是很多,所收的税赋非常的有限,而为了维护安东境内的稳定,供养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又是必须的,否则,极有可能因为力量的缺乏而失去安东。
王猛正色道:“安东都护府刚刚建立不久。依靠朝廷供养是在所难免了,不过,最多三年,我安东必须要自给自足,不能拖朝廷的后腿。”
“哦。大都护已经有办法了。”韩勇连忙问道。
王猛点头道:“扶余王等人,划处的郡县都是荒芜之地,百姓也极少,但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有土地就好,中原与河北的百姓多的是,只要安东给予极其优厚的条件,河北的部分百姓就会心甘情愿的前往安东耕种,如此,数年之后,安东的税赋就会有很多的上升,而到时候安定趋于稳定,所需要维持的军队也要少很多,大约十余万兵马就足以维持安东全境了,如此,将再也不会拖朝廷的后退,而且,还会将多余的税赋上交朝廷,以增强朝廷的财力。”
“利用优惠的条件招揽百姓,这的确是好主意,只要中原与河北的老百姓抵达安东,便可以给安东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安东的繁荣,同时,中原人口的增加将有利于安东各族百姓更加快速的融入大晋,从而彻底失去民族独立的想法。”韩勇闻言,高兴的说道。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看来韩将军进步很快嘛,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明白了这么多的道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这还不都是跟大都护学的吗?若没有大都护教诲,末将哪里会有如此见识。”韩勇适时的拍了句马屁。
王猛高兴的笑了笑,正色道:“春耕已经不远了,安东城周边新开垦的军屯不知搞得怎么样了,灌溉的沟渠不知都建好了没有。”
“大都护,将士们都在加紧挖掘沟渠,只是由于气候还是寒冷,土地普遍较硬,所以进度不是很理想。”韩勇如实说道。
王猛点了点头,正色道:“春耕之前,所有的灌溉沟渠都必须建好,不能误了农时啊!”
“大都护放心,末将会督促将士们加紧干活,一定在春耕之前,将所有的灌溉沟渠全部建造完成。”韩勇保证道。
王猛想了一下,正色道:“我们还是亲自出城看看吧!看看各条沟渠都建造的如何了。”
“是,末将陪大都护一起视察。”韩勇正色说道。
随后,王猛与韩勇在护卫亲兵的保护下,前往安东城周遭,对新开垦的军屯进行视察,这些军屯所产出的粮食自然无法完全供给安东大军所需,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朝廷的压力,让朝廷可以少调拨一些粮草进入安东,减弱朝廷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丰富将士们的业余生活,所以,王猛对军屯非常的重视。
此时。所开垦的田地以亩为单位早就画好了,相邻的田地之间以田埂隔开,田地里的杂草也全部一把火烧光了,显得非常整洁,而此刻,灌溉的沟渠还没有完全挖好。几千晋军将士正在辛苦开挖沟渠,以在春耕来临之前,将沟渠完全挖好,如此,才能对田地进行有效的灌溉。
见将士们干的热火朝天,王猛非常的高兴,并跳下战马,要与将士们一同挖沟渠。
“大都护,让将士们干就可以了。您是大都护,怎么能亲自开挖沟渠呢?”韩勇连忙劝道。
王猛正色道:“没关系,既然将士们能干,本都护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说着在沟渠里挖了起来。
当然,王猛亲自挖沟渠是有其目的性的,他不太了解土地的属性,以及开挖沟渠需要付出多大的力气,所以必须亲自实践一番。只有亲自实践一番,才能对开挖沟渠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挖了几十下之后。王猛已经额头冒汗,并有些气喘吁吁,但成果却并不是太好,仅仅挖了一小块土地而已。
“大都护,您歇着吧!让末将来挖一会儿。”韩勇关心的说道。
王猛试了试额头的汗珠,点头道:“好。韩将军也来挖一会儿。”说着将手中的农具交给韩勇,自己却在沟渠旁边的一块光秃秃的大石块上坐了下来。
此刻,王猛总算明白,为何灌溉的沟渠至今都还没有竣工,原来是因为土地太硬。而士兵手中所用的农具也不是很锐利,所以劳动效率非常的低下,如此状况,若要保障春耕之前将全部沟渠挖完,必须动员更多的将士才行,而这是王猛所不愿意做的,毕竟,将士们还要进行日常的训练和巡逻,不能全部拉来挖沟渠,而若要解决沟渠的难题,必须想出更好的办法。
“大都护,这土地比末将想象的还要硬很多啊!”很快,韩勇气喘吁吁的走了过来,并感慨道。
王猛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错,这里的土地表面是松软的,但挖了一尺之后就是冻住的硬土了,再挖就挖不动了。”
“大都护,沟渠这么难挖,必须动员更多的将士一起努力才行啊!”韩勇无奈的说道。
王猛笑了笑,轻声道:“动员更多的将士参与挖沟渠,是一种很笨的方法,难道你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韩勇蹙眉想了半天,摇头道:“大都护,末将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还请大都护赐教。”
显然,韩勇觉得,除了增加人力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了。
王猛嘴角微微一笑,轻声问道:“你应该看出来了,表面的土地都是松软的,很好挖,但沟渠里的土地却是非常的硬,根本就挖不动,你觉得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沟渠里的土这么难挖呢?”
韩勇想了片刻,正色道:“回大都护,沟渠里的土埋藏太深,都冻住了,挖开之后,日光仍旧照射不进,所以挖不动,而表面的土壤被日光暴晒,冻住的土早就化开了,所以很好挖。”说完眼睛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见韩勇眼睛发亮,王猛连忙问道。
韩勇沉思片刻,正色道:“回大都护,沟渠的土之所以难挖,是因为被冻住的缘故,若是沟渠的土解冻,则一定很好挖,工程的进度也会增加很多。”
“说的没错,那就让沟渠的土解冻好了,韩将军立即去办吧!”王猛正色说道。
韩勇愣了一下,随即轻声道:“大都护的意思,是在沟渠内放满野草,然后放一把火,从而将沟渠底部的冻土全部烧化。”
“正是如此,本都护相信,只要冻土化冻,工程的进度会增加几倍,春耕之前完成沟渠的建设当完全不成问题。”王猛自信的说道。
“是,大都护,末将这就去办。”韩勇大声应道,并立即开始进行准备。
随后,正在挖土的晋军将士全部停下手中的活,并前往山中砍伐枯木,收集野草,并用来焚烧沟渠。
王猛的方法非常的省时而高效,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后,开挖沟渠的进度明显加快了很多,在春耕之前完成沟渠的建设是毫无问题了。
就在安东辖区为开挖灌溉沟渠而忙碌的时候,在洛阳城周边,春耕已经结束了,各种作物已经种在了田地里。
华安在闲暇的时候,会带着心腹属下,在亲兵的保护下前往洛阳城郊外视察一番,以观察春耕的情况,对秋收的产量进行预估,做到心中有数。
“王上,去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今年又新开垦了一批田地,秋收的时候一定不会比去年差。”一名心腹看着一望无际的田地,正色说道。
华安笑道:“但愿如此吧!希望我大晋年年都是丰收年,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如此,本王心愿足矣。”
“是啊!是啊!属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