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燕国大臣,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神之中,大多是茫然和无奈,显然,他们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王上,我大燕国的国库,完全是因为常年征战所造成的空虚,仅仅裁撤些许官员,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若要彻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唯有立即停止征战,与敌军议和。”一名大臣,壮着胆子,抱拳说道。
“是啊!王上,国库的空虚大半都是大军所消耗的,若要彻底解决国库的空虚,必须立即停止征战,并裁撤大军。”又一名大臣,大声说道。
显然,这两名大臣说的都是实话,燕国的国力,完全就是庞大的军队所消耗的,只有大规模的裁撤军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如今谢艾军团和王午军团步步紧逼,对大燕国造成了极大的战略压力,若是裁撤兵马,敌军就会长驱直入,从而攻占燕国的土地,如此,大燕国更是会面临亡国之危,为此,慕容俊根本不敢随意裁撤大军。
“敌军步步紧逼,大军岂能随意裁撤。”慕容俊蹙着眉头,大声说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撑不住了
慕容俊觉得,裁撤朝中的官员,可能会导致朝野的动荡,但若是裁撤大军,则会直接导致敌军主力杀入燕国境内,从而让大燕国遭到亡国之危,为此,裁撤大军比裁撤官员更加的危险。
“王上,我大燕国力的八成以上,都被前线的大军消耗了,只有裁撤前方兵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库空虚的难题,裁撤朝中官员只是杯水车薪,还望王上三思。”一名大臣,再次大声说道。
“王上,以我大燕国目前的处境,粮草已经极度匮乏,老百姓家中的粮草也已经不多了,若要解决粮荒,必须要向敌军购买,才能渡过难关,而这必须与敌军和解,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又一名燕国将领,大声说道。
显然,众燕国大臣,已经非常清晰的认识到,燕国国力的大量消耗,完全是前线兵马的大量消耗造成的,而这又是与华安敌对所造成的后果,所以,若要解决大燕国的危机,就必须要与华安和解,这是唯一的良策。
慕容俊闻言,深深的蹙起了眉头,其实,他也早就意识到,若要恢复大燕国的国力,必须要尽快与华安麾下的兵马达成和解,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燕国所面临的巨大危机,但此次南征,是大燕国主动发起进攻的,如今,若要与华安达—无—错—小说 m。{qul}{edu}。成和解,就必须要向华安认错和服软,而这又是一个好面子的君王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为此,慕容俊心中纠结不已。
“报,王上,前方送来急报。”就在慕容俊内心纠结不已的时候,慕容恪派遣部下送来的信件。抵达了王宫。
见前方送来急报,慕容俊不敢耽搁,立即命令身旁的侍从,将信件接过来。
慕容俊将信件拿在手中,并迅速的拆开阅览了一遍,顿时。深深的蹙起了眉头,显然,信件的内容让他非常的焦虑。
“王上,前方又出了何事?”一名臣子,见慕容俊眉头紧蹙,连忙小声问道。
慕容俊叹了口气,正色道:“前方大军缺粮,辅国将军不已将每名士兵的口粮减少了三成,不料却引起军中发生动乱。辅国将军万般无奈,只得擅自做主,裁撤了军中的五万兵马,如今,这五万兵马已经在返回家乡的路上了。”说完将手中的信件交到了一名臣子的手中。
显然,慕容俊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震惊,从这件事情可以清楚的看出,由于军中缺粮。已经导致了大军发生动乱的趋势,而且。若是情况继续恶化,后果会更加的严重,慕容恪在信中,也极力要求与敌军和解,以彻底解决国力长期被消耗的情况。
慕容俊对慕容恪的建议,还是比较认可的。并认为,这是唯一的解决目前困境的最佳出路,不过,他心中也非常清楚,此次燕国大军。毫无理由的向南进攻,一定会让华安非常的恼火,而如今华安麾下的兵马占据了战场的诸多优势,所以,他必须要给出非常大的诚意,才有可能与华安达成和解。
众臣子聚拢在一起,认真的看完了信件,他们自然也对慕容恪非常的认可,并认为有慕容恪的支持,燕王慕容俊一定会慎重考虑与华安和解一事的。
“王上,辅国将军深谋远虑,若是按照辅国将军的提议,我大燕国一定可以摆脱眼下的危机。”一名臣子,正色说道。
“是啊!王上,如今我大燕国国库如此空虚,只有尽快与北王议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眼前的危机啊!”又一名大臣,大声说道。
众大臣显然都非常希望,慕容俊可以早些下定决心,与华安进行议和谈判,毕竟,这一唯一行之有效的,解决大燕国眼下危机的办法。
慕容俊非常无奈的蹙了蹙眉,看向麾下众臣子,正色道:“不是本王不想与北王议和,实在是因为此次征战,是本王挑起的,而且,是在北王麾下兵马与姚襄麾下兵马作战的时候,这一定会让北王非常的恼火,此时,我军已经处于劣势,若是本王在这个时候提出求和,北王真的会答应吗?”
显然,慕容俊觉得,华安不会轻易答应与他们和谈,除非他们给予华安足够的好处才有可能,而如今,燕国国库空虚,根本没有什么好东西,是可以送给华安的了。
众臣子闻言,自然明白慕容俊所说的话,不过,他们觉得不论结果如何,都要试一试,只有试一试,才能知道华安的要求究竟是什么。
“王上,我大燕国与北王已经是姻亲关系,微臣觉得北王不会这么不近人情,只要王上真心求和,微臣相信北王是不会拒绝的。”一名大臣,大声说道。
“是啊!王上,微臣也觉得,北王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王上完全可以一试。”又一名大臣,大声附和道。
慕容俊闻言,蹙眉思索了起来,他自然明白麾下臣子所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不过,他心里非常的清楚,若要向华安求和,必须要诚恳的认错,只有诚恳的认错,才能得到华安的谅解,毕竟,是他突然下令向南进攻的,他有错在先,必须先认错。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君王,慕容俊自然很不习惯向别人低头认错,不过,此时燕国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若是继续顾忌君王的脸面,而不愿意向华安认错,大燕国极有可能遭到崩溃的下场,为此,他不得不向华安低头认错。
慕容俊抬头看向麾下臣子,正色道:“本王觉得,各位爱卿说的很对,按照目前的形势,我大燕国必须与敌军议和,本王会慎重考虑,如何与北王议和的。”
“王上圣明,王上圣明。”见慕容俊终于答应议和,众燕国臣子皆大为高兴,并大声的恭维了起来。
慕容俊点了点头,随即让大部分臣子离开大殿,并仅仅留下少量的心腹大臣,以单独与这些心腹大臣,商议如何与华安议和。
大部分臣子离开大殿之后,慕容俊看向几名心腹臣子,正色道:“几位爱卿都是本王的肱骨之臣,眼下,本王打算与北王议和,各位爱卿一定要多出主意,为本王分忧啊!”
“王上放心,我等身为臣子,自当竭尽所能的为王上分忧解难。”一名心腹之臣,大声表达忠心。
其余几名心腹大臣,也同样点头,表示会全力以赴的协助慕容俊,解决与华安议和一事。
慕容俊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几名心腹大臣,正色道:“诸位爱卿,本王失礼在先,如今要与北王议和,该如何开口呢?是不是应该送给北王一份大礼啊!”说完蹙起了眉头。
“王上,如今的北王,具备了极其雄厚的实力,只怕寻常的礼物,很难入其法眼啊!必须要有特殊的礼物才有可能打动其内心啊!”一名臣子,大声说道。
“是啊!王上,金银玛瑙,翡翠玉石等寻常凡品,是根本无法打动北王内心的,必须要有更好的东西才行。”又一名大臣,大声说道。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不过,到底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让华安满意,他却无法预料。
“本王之前已经将自己的亲妹妹和族中的多名女子送给北王了,如今,本王还真是不知道,该送什么给北王啊!既然金银玛瑙和翡翠玉石都不行,那该送些什么呢?”慕容俊看向麾下臣子,蹙眉问道。
“王上,对于像北王这样,拥有雄心壮志的君王,最好的礼物无非是权利和征服,只要满足了北王的这个愿望,微臣相信北王一定愿意与我大燕国议和的。”一名心腹大臣,正色说道。
慕容俊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正色道:“权利和征服的念头,是每一个有雄心的君王都具有的想法,不过,这种东西如何能当做礼物送入呢?”说完非常诧异的看向麾下的心腹臣子。
“王上,我大燕国曾经向大晋朝廷称臣,如今已经数年没有联络了,此时,王上何不直接向北王称臣,并大肆宣传北王的可能身世,如此,不但北王会很高兴,而且,还会让大晋朝廷非常的紧张,若能激发北王与大晋朝廷的矛盾,我大燕国就可以借机隔岸观火了,这岂不是一石二鸟的妙计吗?”心腹臣子,正色说道。
慕容俊闻言,蹙眉沉思了片刻,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显然,他已经意识到,这是一条非常好的妙计,不但可以满足华安的虚荣感,而且,还会让大晋朝廷非常的紧张,毕竟,当今的大晋皇帝,并非是大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子孙,而仅仅是司马懿的侧房所生的庶子的子孙,而华安当下拥有了大量的军队和地盘,一旦华安的的身份突然变成皇族,威望必然会进一步提升,甚至,极有可能取代当前大晋皇帝的地位,从而让当今的大晋朝廷完全瓦解,这自然会引起大晋朝廷和其既得利益集团的极大的恐惧,从而进一步引发矛盾。(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国君臣的阴谋
慕容俊觉得,眼下大燕国的局势已经万分的危急,为了解决大燕国的危机,就必须要向华安低头,以俯首称臣来实现议和的目的。
而为了让华安与大晋朝廷产生嫌隙,以牵制华安的势力,他觉得必须要在华安的身份上大做文章,从而搅动大晋的内部矛盾,这有这样,他的大燕国才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慕容俊看向麾下的几名心腹臣子,正色道:“本王觉得,这个计谋非常的好,眼下,我大燕国也只有采用这个计谋,才能渡过难关了。”
显然,慕容俊已经下定决心,要低头向华安称臣服软了,而且,也要派遣麾下心腹前往建康城方向,散播华安的身份,从而让大晋朝廷产生紧张,并对华安产生更大的猜忌。
“王上,该如何行动,您就下决定吧!”一名心腹臣子,连忙问道。
慕容俊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本王打算立即派遣两路人马,一路前往洛阳城,向北王表达我大燕国称臣的决定,另一路人马火速赶往建康城,让建康城的细作散播北王身份的谣言,离间北王与朝廷的关系,如此,我大燕国或许有卷土重来的希望。”
众心腹臣子闻言,皆比较认可的点了点头。
“王上,向北王俯首称臣,倒+无+错+小说 m。quledu。com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若要散播北王身份的谣言,却必须要从长计议,以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证据,根本就是捕风捉影,仅仅靠这些证据散播谣言,如何能让大晋朝廷相信呢?”一名心腹臣子,抱拳说道。
很显然,这名臣子已经意识到。以目前这些捕风捉影的证据,根本就不足以让任何人相信华安有皇族的身份,若要让大晋朝廷相信,就必须搜集更多的证据。
慕容俊闻言,觉得也是这么回事,于是。轻声道:“以我们目前所掌握的一些证据,的确有捕风捉影的嫌疑,但事情紧急,我们并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查了,爱卿是否有妙计。”说完看向这名心腹大臣。
“王上,以微臣之见,应该人为制造一些证据,如此,必然可以瞒天过海。让世人相信这是真的。”心腹臣子正色说道。
慕容俊蹙眉看向这名心腹臣子,正色问道:“人为制造证据,爱卿既然已有良策,不妨直说。”
心腹臣子想了一下,抱拳道:“王上,据微臣所知,当年大晋的楚王司马玮兵败被杀,其长子司马范也被石勒所害。但次子司马仪却从此不知所踪,如今。楚王司马玮的玉佩恰好流落到了我大燕国,我们何不借此机会将此玉佩送往北王宫,并让北王宫的内应将此玉佩挂到北王的腰间,如此,即便会让北王识破,但事情传出去之后。还是可以骗得过大晋朝廷的那些大臣的。”
慕容俊闻言大喜,大声道:“好,真是妙计啊!楚王司马玮是大晋开国皇帝的亲儿子,他的子孙血统更加的纯正,而且。相传晋武帝司马炎曾经就有将皇位传给楚王司马玮的意图,只是由于众臣的反对,才最终让那个无能昏聩的司马衷当了皇帝,若是让大晋朝廷觉得华安就是楚王的子孙,他们一定非常的紧张,如此,我们的计策就可以成功了。”说完非常高兴的笑了起来。
“王上,仅仅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多编造出更多的证据,以彻底让大晋朝廷相信北王的身份,如此,当今的大晋皇室和南王,都会联合起来对付北王的,到时候,待他们两败俱伤,我大燕国就有重新崛起的绝佳机会了。”心腹臣子正色说道。
慕容俊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好,各位爱卿,今夜你们就不要回府了,本王要与你们彻夜长谈,以商议更多更好的策略。”
“是,王上。”众部将大声领命道。
随后,慕容俊与麾下的几名心腹臣子,在大殿之中进行了彻夜的长谈,并对行动的细节进行了仔细的斟酌,以确保事情的万无一失。
第二日一早,慕容俊已经将事情思考的非常纯熟,并立即下达了命令,让一路人马携带自己低头称臣的旨意,前往北王宫之中,向华安请求议和,另外,在这一路人马之中,还有一人携带楚王司马玮的玉佩,秘密送到北王宫的后宫之中,并交给燕国的几名皇族女子,让他们想办法,将这枚玉佩戴在华安的腰间。另一路人马,则立即奔向江南的建康城方向,散播华安与楚王司马玮的亲属关系,并大肆渲染华安具有皇者气质,早晚必然登上帝位。
看着两路人马离开蓟城,分别前往洛阳城和建康城,燕王慕容俊的内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并立即向前线传令,让慕容恪紧守易水防线,万万不可主动出击,以免破坏他的议和大计。
####
在洛阳城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