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26之崛起-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线的话,那他们只能在前面某个适合伏击的地点在偷偷地等待苏军的到来。这段宽阔的河谷,在这个时候,倒是最安全的。
    为了防止运输部队在路上再次被袭,停留在大塔米尔的苏军大部队已经派出了接应部队,估计明后天两军就能汇合,那时运输部队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虽然如此,苏军押运部队还是保持了相当的谨慎,他们在河滩扎营后,把卸掉马匹的大车分成三组,除了临河一面,其它三面都用排成排的马车做了遮挡。然后,在大车后面支起帐篷。临河一侧则是排成一排的卡车。为了安全,苏军甚至不怕麻烦,把卡车上的弹药武器都卸下车,妥善存放。
    天黑前,苏军又在距离营地三面200米外,设立了六个班哨,每个班哨还配有一辆坦克,对营地进行警戒。在一些大车和卡车上,还建立了十几个轻重机枪火力点。然后又在营地外侧三十至五十米外,每隔四十米点起一堆篝火,有三个班的苏军在火堆间巡逻警戒。
    布置完这一切,苏军的营地才渐渐地安静下来。
    随着夜幕的降临,黑暗逐渐填满了宽阔的河谷,闪着银光的河水和跳动的篝火光晕把黑黢黢的苏军营地围在中间,河谷中除了潺潺的水声、微风吹拂草叶的摩挲声,以及篝火中木材爆燃的噼啪声外,再无其它声音,整个河谷沉浸在一片祥和的静寂之中。
    凌晨时分,被从沉睡中唤醒,还不断打着哈欠的苏军在换过岗后,许多人又靠在坦克上或者围坐在篝火旁,又继续打起了瞌睡。
    就在这时,从几里外的山坡上的密林中,悄无声息地掩出十支小部队,迅速地向苏军营地摸去。这些小部队正是王德民的部队。
    几天前,成功伏击了苏军运输部队后,王德民并没有带着他的团撤走,而是在绕了一圈后,就在河谷边缘的山林中悄悄地掩蔽下来。
    对于这么做的原因,王德民的解释是:成功伏击后,为了避免遭到报复,远远撤离伏击区是基本军事常识。可是,他们现在是在敌后执行特殊任务,要出其不意,就要背离军事常识,反其道而行之。因此,这个时候悄悄留在伏击区附近,是苏军绝对意想不到的,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灯下黑”。
    而且,王德民这么做,也并不是盲目的冒险。他是经过仔细思考的。
    北蒙西部山区山高林密,要想藏下他们这一个团,那可是太容易了。除非苏军出动大部队大范围围剿搜山,否则仅靠飞机空中侦察,是不可能发现他们的。
    可是,现在苏军不可能采取地面部队搜索的办法。因为西线苏军的主力此刻都在大塔米尔地区,要他们放弃既定任务返回搜寻他们这一个团,那是绝无可能的。而木伦的苏军仅有一个师,他们既要保卫木伦兵站,还要押运物资,兵力已经不足。最多也就能抽出一个团的部队。
    在山区作战,那可是他们的强项,和一个团的苏军在山区作战,他们是绝对不会吃亏的。因此,留在这里看似危险,其实是绝对安全的。
    尤其是,苏军是绝对不会想到,他们竟然敢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两次伏击。
    对于王德民的分析,王彬和史泽波等人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一致同意就躲在河谷里,等待苏军运输队的到来。二三两个营也都摩拳擦掌地准备好好露一手,一雪前耻。
    可是,留在木伦附近监视苏军的侦查组发回来电报,详细描述了苏军运送队的特殊的押运方式,这让王德民和王彬、史泽波等人伤透了脑筋。
    鉴于他们已经完成了拖延西线苏军前进的任务,王彬建议放弃伏击,把部队撤到西边山区休整待命。王德民也不愿意打这种不具备条件的伏击战,搞不好让苏军缠上,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因此也同意撤离。
    不过,史泽波却有些不甘心,部队在苏军绝对意想不到的地方躲了好几天,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第二次伏击,实在是有些可惜……
    感谢“还没发现”、“中国兵人”书友的评价感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
第四百九十四章抗战夜袭
    可是硬来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要打击苏军的一部,另一部就会如影随形地很快猛扑过来。wWW。而要打击苏军整个运输队,一个团的力量又显然有所不足。
    更何况,白天上还有大批苏军的飞机可以随时助战,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的伤亡。
    在敌后作战打这样的硬仗,绝对是不合适的,不仅王德民绝对不会同意打,就是他史泽波自己也不会干。
    不过,虽然像上次那样全歼苏军运输部队已经不可能,可是在自己不必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让苏军吃个大亏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史泽波向王德民建议,把各营的侦察排和团侦察连集中起来使用,组建十支突击队,采用夜袭的方式,杀伤苏军,并尽可能多地炸掉烧毁苏军的军需物资,给西线苏军再制造些麻烦。
    对于就这么悄悄地偃旗息鼓地撤走,王德民也很不甘心。所以,史泽波的计划一经提出,王德民就拍板定案,同意了史泽波的计划。并当即决定,这次夜袭行动就由史泽波负责指挥,王德民指挥部队负责接应掩护。
    十支突击队借助风声和草丛的掩护,缓慢而小心地匍匐着,一点一点地慢慢接近了苏军外围的六个班哨。其中的六支人数各为十几人的规模较小的突击队在距离苏军班哨四十米外停了下来,并悄悄地占据了有力的作战位置。
    其余四支人数较多的突击队,则从六个班哨中间的宽阔地带悄悄地摸了进去,分散潜行到苏军燃起的篝火对面三四十米远的位置才最终停了下来。
    虽然这些侦察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平日里早都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渗透捕俘的本领,可是突击队全部到达预定位置,仅仅200多米的距离,竟然还是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凌晨三时整,史泽波终于发出了进攻信号,这是早已计划好的。
    随着一发红色信号弹从西面的山顶冉冉升起,在苏军营地周围几乎同时响起了剧烈的枪声。
    早已找好各自目标的侦察兵们平日练就的精准的枪法这时派上了用场,他们的第一轮射击,就几乎把六个班哨的大部分苏军击毙。随即,草丛里火箭筒的尾焰发出的火光一闪,几十米外的苏军坦克就发生了猛烈地爆炸,强烈的爆炸把苏军的坦克手和坦克的炮塔一同炸上了天。
    为了防止火箭筒和火箭弹在战场上被苏军获得,而且也鉴于苏军这时的坦克装甲都很薄,使用高爆炸药的实心弹就足以破坏其装甲。因此,现在第四路军的火箭弹并没有使用空心聚能装药技术。
    可即使是这样,装甲最厚处也仅有可怜的十几毫米厚的苏军的t…18,也经受不住火箭弹爆炸的威力,铆接的炮塔一下子就被炸得四分五裂散了架子。
    炸毁坦克后,侦察兵们一边端着转盘机枪和mp18冲锋枪不停地射击,一边迅速冲上前,在第一轮射击中侥幸没被打中的苏军士兵,在密集的火力扫射下纷纷毙命。
    在信号弹升起的同时,在篝火地带游动的苏军哨兵和围坐在篝火附近的苏军,也被草丛中突然射出的密集弹雨打死,紧接着,十几堆篝火又被手雷炸得纷纷熄灭,这让苏军营地重又回到了黑暗之中。
    设在大车上的苏军机枪射手,在被突然响起的枪声和手雷的爆炸声惊醒后,在黑暗中一时找不到目标,慌乱中只好抓起机枪漫无目的地盲目射击起来。可是这又马上暴漏了他们的准确位置,射击几十米外的目标,对于特等射手们来说绝对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因为这些苏军火力点的位置在旁晚时分就已经被突击队确认,早有狙击手在等待着他们,这些苏军射手们仅仅射击了几秒,就被准确的枪弹射杀。而且为了保险,几乎在这同时,苏军的这些火力点又都被数枚手雷爆炸产生的密集碎片所扫过。
    与此同时,草丛中飞快地跃起的几十条黑影,迅速扑向大车,然后,这些黑影有的跳上大车,有的伏在车辕上,利用大车作掩护,用他们手中的转盘机枪或者mp…18冲锋枪,对着营地里成排的军用帐篷,以及刚刚从帐篷里冲出来的成群的惊慌失措的苏军就是一阵劈头盖脸地猛扫。
    另有一些只带着短枪的突击队员,几乎是人手一个装满手雷的篮子,他们则躲在大车后面,不断向着乱成一片营的地里猛掷手雷。
    一时间,苏军营地里枪声、爆炸声和受伤苏军的惨嚎声、受惊马匹的嘶叫声响成了一片。
    在突如其来的密集的弹雨和横飞的弹片打击下,许多苏军甚至还没有搞清楚敌人来自哪个方向,就被炙热的弹雨和锋利的手雷破片打成了筛子。
    在这些袭击苏军营地的突击队里,还有一些人既不向苏军营地里射击,也不投掷手雷,而是用他们手中的苏军军用水壶,在不停地向装满军用物资的大车上泼洒着什么液体。
    从空气中迅速弥漫起的汽油味中不难知道,他们泼洒的液体是汽油。
    随着他们手中的火光闪动,苏军营地三面,由大车组成的围墙中,有十几辆大车很快蹿起了猩红的火苗,这些大车瞬间就被熊熊的火焰笼罩起来。
    随着大车的燃烧,西面山坡上又升起了两发红色信号弹。
    见到信号,正打得极为过瘾的突击队的战士们在各自队长的命令下,极不情愿地纷纷跳下大车,迅速隐没入身后的黑暗之中。
    从枪声响起到突击队撤离,整个过程进行的干净利落,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分钟。
    在突击队撤离几分钟后,反应过来的苏军才重新占领了他们作为营地屏障的大车墙,用他们手中的机枪步枪对着黑暗中漫无目的地疯狂射击起来。
    苏军虽然不期望他们盲目的射击会打中敌人,但这射击却会让他们极度恐惧的心灵得到些许的安全感。
    一分钟后,撤到安全位置的各个突击队纷纷发出安全撤离的信号,十发绿色信号弹先后从山脚下升上夜空。
    在山顶指挥的史泽波,这时不用借助望远镜,就可以很清楚地看清十几辆燃烧的大车圈出的苏军营地的轮廓。
    突击队袭击苏军营地,主要目的就是要点燃苏军围在外围的大车,以便为山顶的迫击炮指示目标。
    这时,山顶上又升起了三发红色信号弹。
    早已集中起来,严阵以待的全团四十五门60mm和80mm迫击炮,立刻对着苏军营地开始进行无差别轰击。
    已经乱成一锅粥的苏军营地上空又响起了密集恐怖的炮弹的尖啸声,紧接着就是大群的迫击炮弹不断地在营地内外猛烈爆炸,已经死伤惨重的苏军再次厄运临头。
    刚才被枪声和爆炸声惊起的几百匹拉车的挽马,刚刚被苏军安抚控制住,在猛烈地爆炸声中,马群再次炸了群,它们嘶鸣着奋力挣脱了苏军士兵的控制,在营地中开始疯狂地横冲直闯起来。不断有苏军官兵被马匹撞倒、撞飞,也不断有马匹被炮弹炸死炸伤。苏军不仅要躲避疯狂的马匹的冲撞践踏,还要躲避不断落下的炮弹那横飞的弹片,这让苏军的营地更加混乱。
    苏军每个战斗连队都配属有三门迫击炮,每个团还配有一个山野炮连。
    对于第四路军的炮击,苏军的炮兵也很想要还击,可是四面看出去到处都是一片黑暗,根本找不到目标,如果盲目开炮,不仅不会对对方产生丝毫威胁,还会暴露自己的炮兵阵地的位置,为对方指示目标。苏军炮兵们只能守着大炮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对自己的营地狂轰滥炸,而没有一点办法。
    为了不被逐渐逼近的炮火波及,在营地东南角的苏军炮兵阵地,已经开始在黑暗中把四门山野炮向营地外面转移。
    这时,苏军的团长也总算清醒了过来,慌忙命令坦克连长指挥坦克推开大车,率领一个营的步兵去攻击中**队的炮兵阵地,以阻止中国人对营地继续炮击;一面又强令四处躲藏的卡车司机们,冒着炮火把河滩上还没有被炮弹炸着的卡车开出营地疏散掩蔽。
    这些卡车都在营地的最东端的河滩上,迫击炮群的轰击一时还没有找到它们。不过,随着炮击不断延伸,炸到这些卡车那是迟早的事情。
    战战兢兢的卡车司机们,多数都是平民,他们在枪口的威逼下爬上卡车,为了躲避不断逼近的炮弹爆炸,都开足马力,不敢停留,拼命地向大车间的间隙冲去,一路上不断有苏军被撞倒,许多伤兵直接就被卡车轧死。
    虽然也有十几辆卡车被密集落下的炮弹炸起了火,可绝大多数的卡车还是顺利冲出了营地,安全地躲到了黑暗之中。
    冲出营地的苏军在坦克的引领下,已经冲到了西面的山脚下,他们甚至已经能隐约听到山顶的迫击炮发射的声音……
    感谢“G7”书友的月票更感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
第四百九十五章抗战史泽波很不错
    虽然中国人以近在咫尺,不过,一直冲在前面给苏军壮胆的苏军坦克,这时已经不敢再前进了。wwW;
    在黑夜中要把坦克开到地形复杂山上,这无疑是非常疯狂的举动,黑暗中只要稍一不小心,坦克就会出现倾覆,深翻到山下。
    苏军的六辆坦克这时只好停在山脚,用它们的37mm坦克炮对着山顶开始炮击。
    只是坦克炮弹道平直,对山顶上的敌人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威胁,唯一的意义也就是告诉山上的敌人,我们来了。
    而苏军的步兵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军官的大声喝令下,摸着黑,小心地开始向山上爬去。
    今晚对苏军营地的炮击给苏军造成的损失不会小,再和苏军步兵夜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虽然山地师对于夜战很有经验,史泽波还是见好就收,下令撤退。
    等到苏军冲上山时,除了到处都是的空炮弹箱,山上已经没有了一个中国人。
    气急败坏的苏军只能架起机枪疯狂的射击起来,对着周围黑黢黢的群山和茂密的树林发泄着他们的愤怒。
    王德民这次依然不按常理出牌,他并没有带着部队向西或者向南撤走,而是率部连夜向北急行军,天亮时,他们已在伏击区以北30公里外的密林中休息了。
    忙碌了一晚的战士们在匆匆吃了些干粮后,都很快进入了梦乡。
    直到这时,苏军的大批飞机才呼啸着从他们所在的树林上空飞过,赶到河谷的战场,它们先是在南面的河谷上空盘旋搜索,然后又开始向西、南两个方向低空搜索而去。
    遭到猛烈袭击的苏军营地此时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还冒着余烟的燃烧过后的大车和卡车,以及苏军和他们的马匹的尸体。苏军的医务兵们则是忙头大汗地在大群伤兵中忙个不停。
    这次夜袭,给苏军造成的人员和物资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在这场夜袭中,苏军共损失坦克六辆,被炸毁、烧毁卡车14辆、大车85辆,马匹被炸死50多匹,运输的辎重损毁了三分之一以上,人员死伤更达400多。
    唯一值得苏军庆幸的是,他们事先卸下车的弹药竟然奇迹般地没有被密集的炮弹光顾到,否则人员死伤和物资损失会更加严重。
    虽然伤亡惨重,可是此行的任务还是必须完成的。天亮后,苏军押运部队留下一个连保护伤兵,其余部队硬着头皮护送车队又向南前进,当天旁晚和苏军的接应部队汇合,在交卸了物资后,苏军这个被打得几乎损失了一个整营的团,才带着大批伤兵,垂头丧气地原路返回木伦。
    这场让苏军损失惨重的夜袭,袭击者几乎没有伤亡,只有一个团侦察连的战士在撤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