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7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三路齐进,秦军几乎将云外草原以北,方圆数百里的草原扫荡一空,没来得及迁移的部落,为联军杀戮掠夺,几乎没有谁能够幸免。
秦军对这些战利品除了金银财物之外,其余并不太感兴趣,都赏赐于跟随而来的鞑靼各部。
可以说,这一次北进,收获并不算太多,但却也绝对不少,数十个大大小小的乃蛮部部落成为了这次战争的牺牲品。
鞑靼人收获丰厚之余,对于尊贵而又慷慨的大将军,更是添了几分敬意和忠诚。
这些虏获的女人孩子,以及羊群,能够让他们这些年内乱所损耗的元气略略恢复一些,如果再过上几年,女人再次生育,孩子长大成为鞑靼战士,则鞑靼人的实力还会壮大几分。
而随着节节胜利,鞑靼人对于强大的乃蛮部的畏惧,已经消散一空,对于富庶安逸的乃蛮部草原,开始眼红了起来。
大将军赵石并不想压制他们想要获得更多战利品的热情,因为有着乃蛮部降俘的引导,大军进军非常顺利,汇合的时间要比料想的要早的多,而乃蛮部的汗帐,也在秦军向北推进之时,被迫北迁。
战略目的已经达成,而时间还很宽裕。所以,大军汇合之后,秦军并没有停下征伐的脚步,大军中军营帐,安扎在了大河之畔。
随即,又是分兵四出,大军除了留下一部守卫之外,各部蜂拥渡河,继续北进,搜掠草原。
这是一场劫掠式的战争。是汉人联合了草原大部,对胡人的劫掠。
自古以来,多数时候皆是胡人南下,劫掠汉人村镇,但如今,情形反了过来,秦军在击败乃蛮部大军之后,终于抓住了机会,以熟悉草原的胡人为引导。对草原上的霸主乃蛮部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劫掠式战争。
如果说之前王胜保率部渡河,与大河以北的一个乃蛮部大部鏖战一日。损伤虽然不多,虽然也差不多全歼了敌人的战士,但乃蛮人还能表现出他们的作战的勇气的话,那么之后秦军蜂拥北上,乃蛮人却是心胆皆丧,在如同蝗虫般涌来的联军骑兵面前,再没有了作战的胆量。。。。。。。。
这时的联军,几乎已经进入了乃蛮人草原的腹地,乃蛮人在联军到来之时。四散奔逃,再也不敢回头望上哪怕一眼。
乃蛮部各部纷纷向北迁移,乃蛮部汗帐向西北迁移的消息传遍草原之后,这种情形更是像传染一般,使得乃蛮部各部无论大小,强盛与否,都迅速失去了阻挡敌人进攻的热情与勇气。
在秋天来临。正是草原牲畜养膘的时候,这样的迁移,对于乃蛮部实力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
越往北走。冬天来临的越早,瘦弱的牛羊,多数不可能度过寒冷的冬天。
如果说第一次决战失败,虽然损失了数万乃蛮部战士,还不能让乃蛮部的根基动摇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劫掠,便让乃蛮部各部的损失难以估量了。
而北方中部草原,却正是乃蛮部最重要的地方,许多乃蛮部大部都在这里生息,联军战士们像狼群一样在这里纵横来去。
杀死敢于抵抗的乃蛮部勇士,以及多数的壮年和老人,将乃蛮部的女人孩子以及无法计数的羊群掠回南方。
这样的战争,几乎让乃蛮部无法承受,交易在断绝,战士在死去,牛羊马匹在迁移途中,根本无法养的肥壮,敌人的疯狂和残暴,让人心胆俱寒。
乃蛮部已经太多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争了,汉人的骑兵,用钢刀和鲜血,将恐慌带给了这个草原霸主,而这恐慌却像瘟疫一样传播在乃蛮部各部之中。。。。。。。
随着一天天过去,草原上的野草正在枯黄,一队队被俘获的乃蛮人在草原上排成一条条细线,慢慢的在押送中走向南方,乃蛮部元气大伤已是不可避免。
不过在联军将士的欢欣鼓舞之中,危险也在一步步临近,存在于草原上数百年的乃蛮部,并不是那么容易战胜的。。。。。。。。
当两个鞑靼人千人队,一营秦军在草原上遭到乃蛮人的进攻,并最终被击溃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大将军赵石果断的传令各部,向中军靠拢。。。。。。。
庞大的乃蛮部终于迟缓的清醒了过来,并做出了反应。
而这一次,乃蛮部已经认识到了敌人的强大,并不敢与敌人展开正面较量了,乃蛮部骑兵分成一个个千人队,向秦军后方插了过去。
赵石收拢各部军伍,在河畔等了数日,斥候的回报也渐渐清晰了起来,乃蛮部又聚集起了兵马,但并没有向大军迎过来。
这个时候,赵石已经意识到,今年的战争应该到结束的时候。。。。。。。。
随即,赵石率部后撤,而此时,大军后方已经出现了乃蛮骑兵的身影。
赵石并不畏惧,也不着急,只是率部缓缓而行,却并没有再寻找到乃蛮人大军的踪影,只是一些游骑隐约出现在大军左右,赵石清晰的认识到,乃蛮人好像已经失去了跟联军作战的起码勇气,连骚扰竟然也没有遇到一次。
数日之后,一边命人继续探查乃蛮人踪迹,一边命大军加快了南归的速度。
大秦成武三年七月末尾,大军度过额拉姆河,也并未在额拉姆河河畔停留,迅速回到了云外草原,而这个时候,乃蛮部骑兵才算成群的出现在额拉姆河沿岸。
可克薛吾撒卜勒黑伤势未愈,乃蛮人没有一个将军能够像他那样压服各部首领贵族,乃蛮人各部骑兵停留在了额拉姆河沿岸。
各部将领,贵族们吵成了一团,有的想要率部追击,进入云外草原的,有的则建议劫掠鞑靼人部落的,当然,这些求战的部落多以中南部草原各部为主,在这次战争中,部众,牛羊,战士,他们损失惨重。
而更让他们担忧的是,经过迁徙之后,这个寒冷的冬天并不算太好熬过去,他们需要追击敌人,夺回自己的部众和羊群。
但西边和更北边的一些部落,却不愿这样追上去,跟那些凶悍之名已经传遍草原各部的汉人,鞑靼人联军作战,平白损失自己的战士。
就在乃蛮部各部犹豫不决之时,赵石令王胜保,刘彦召,不鲁黑台三人各率两千人马,突然向北,一举击溃两个差不多已经进入到云外草原的乃蛮人千人队,当溃兵逃到额拉姆河河畔。
驻扎在那里的乃蛮部大军惊慌失措,虽然没有一哄而散,但各部首领贵族在争吵中不欢而散,在一些部落选择了离开大军,退却到额拉姆河北岸之后,乃蛮人大军终于分裂了开来。。。。。。。
剩下的各部首领也丧失了战胜敌人的信心,随之,各部纷纷回到了额拉姆河北岸,当秦军随着溃兵追击到额拉姆河的时候,乃蛮人大军与联军隔河而望,只能瞧着敌人在南岸左近耀武扬威,左右驰骋。
而此时已经进入深秋季节,冬天就快要到了,首先是西边以及北方乃蛮部族,纷纷离去,回到自己的草场过冬。
剩下的乃蛮各部,在争吵了数日之后,陆续散去,最后离开的,是乃蛮部汗帐的首领贵族们,他们无奈的望着南方,感觉到冬天寒冷气息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大汗的威望正在各部消退。
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个深秋季节,他们听到了东边战败的消息,这真是个雪上加霜的消息。
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数万乃蛮部骑兵会败给已经垂死的克烈部,当这个消息传遍乃蛮部各部的时候,乃蛮人的士气几乎算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事实上,这次战败并没有那么夸张,东边的乃蛮部骑兵虽然损伤惨重,却并未整个被敌人击败。
但在一年之中,先是六万多骑兵被敌人正面击溃,几乎被全歼于额拉姆河北部,接着汉人鞑靼人联军冲进乃蛮部腹地,劫掠杀戮,逼迫乃蛮部汗帐迁移,大军终于聚集起来,却只看到了敌人的几抹影子,还损兵折将,而今又听到东边传来的坏消息。。。。。。。。
如此接二连三的战败,就像冬天的寒流突然提前到来一般,乃蛮部各部人心惶惶,暗流涌动,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平静已久的乃蛮部根本无法承受。
松散的部落联盟,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顿时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实际上,比乃蛮部更先得到东边消息的是赵石,当他率兵回到云外草原的时候,在那里等候他的,不但有北来草原已经有些时候的种七娘等人,而且还有克烈部的来人。。。。。。。。
(月票,月票)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来人
见到种七娘,看着她消瘦的小脸儿,赵石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已经征战在外两载,军情紧急,关山遥遥,不光是他,便是虽他北征的将士,也都已经离家数载了。
换个将军,见到妻子突然出现在军前重地,多数要苛责不已,当即就能给撵回去,少数几个估摸着要大喜过望,丝毫不顾及会动摇军心。
但到了赵石这里,乍一见到妻子,并没有过多的表示,只是嘴角牵起一丝笑意,微微点头示意,这也就足够了。
了解自家夫君为人,种七娘之前也心有忐忑,害怕受夫君数落自己胡闹,而今见他如此模样,顿时便喜翻了心。
她玲珑剔透的女子,并不会让自家夫君为难,她随军而来,身上是带着官职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话柄,一切都按军中规矩走了一趟。。。。。。。。。
不过她是跟着押运粮草军械的队伍过来的,这是大同方向第二次向草原运送粮草辎重,押运粮草的主官,是大同守军的一个偏将,以前是张锋聚的亲卫,也是西北张家子弟。
随军而来的还有大同宣慰使府长史,一年多来,虽然书信不断,但草原上征战不休,路途遥远,往来总是不便。
如今正好借着这个时机,来向大将军赵石禀报河东政务。
赵石见了见他们,并未多问,只是让他们在草原多呆些时日。因为他首先要见的是两外几个人。。。。。。。
这几个人已经在云外草原等了些日子了,若非旁人劝阻,这几个人早已北上,去寻大军,其实早已等的焦急不堪。。。。。。。。。。
这几个人实际上是两拨,一拨来自大秦京师,乃是成武皇帝的宣旨钦差。
而另外一拨,则是从东边来的蒙古人,可以看做是克烈部的使者,当然。他们中间也有木华黎的人跟着。
先就是接旨,这个就不用说了。。。。。。
内容上赵石早有预料,除了表彰众将功绩之外,便是对鞑靼人的封赏了。
封侯,赐下汗号。
这里面不妥当的地方,赵石一听就听出来了,封侯没什么,大秦朝廷拿捏的分寸刚刚好,但赐下的汗号竟然是古儿汗。让赵石顿时就吃了一惊,连一同接旨的不颜昔班都错愕非常。。。。。。
古儿汗。众汗之汗,就算是鞑靼人最强盛的时候,其汗王也不会拥有如此狂妄的汗号,何况,鞑靼人现在的情形了。
圣旨即下,旁人自然不敢多说什么,就算是有话,也要等宣旨完毕,过后再向皇帝陛下建言。当然,修改汗号是不可能了。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朝廷威严脸面所在,哪里还更改的了。
但这里有大将军赵石,今时今日,其人地位与旁人实是不同。
宣旨钦差刚刚念出汗号,片刻之后。赵石已经抬起头来,摆手之间,低声吩咐几句,便将其他接旨人等都赶出了中军大帐。
身为礼部右侍郎的这位钦差大人立即便惊住了。这样的情形,他别说不曾亲眼见到过,便是听也未曾听说过的。
但大将军赵石的威严,没有人敢于忽视,即便是跟他一同而来的几个礼部兵部官吏,以及宫中的太监,都在震惊之后,乖乖的出了中军大帐。
等到中军大帐之中只剩下了钦差大人以及赵石和不颜昔班三个人,赵石这才回身问不颜昔班道:“不颜昔班,古儿汗的称号,你会接受吗?”
不颜昔班立即摇头,他这里有些懵,心里多数是认为大秦的皇帝陛下以及朝堂群臣搞错了,这样的称号就算赐下来,他也是不会接受的,那不但会让草原部族们耻笑鞑靼人的狂妄,而且还是取死之道。
古儿汗的称号,西夏人可以有,契丹人可以有,女真人也可以有,但这里绝对不包括鞑靼人。
前面的那些都是一国君主,国中称之为皇帝,草原人才称其为古儿汗,以表达对其人的敬畏,只要他没疯,这样的称号绝对不敢接受,连将错就错的心思都不敢起。。。。。。。。
赵石回首,便对钦差大人笑道:“大人您看,不颜昔班汗不敢接受众汗之汗的称号,您又怎么说?”
当时,这位头发花白的钦差大人的汗便下来了。
响鼓不用重锤,这个时候他再不明白朝廷的圣旨出了问题,他也就不用再当这个官了,而众汗之汗这几个字入耳,他当即差点没昏过去。
之前还以为大将军赵石对封赏不满,才会有这样的跋扈举动,害怕之余,心中未尝没有怒火在熊熊燃烧,甚至曹操两个字,都已经到了嘴边。
但现在,心里念头完全颠覆了过来,大将军忠心耿耿,虽略有跋扈,对陛下不敬之罪,但在这样一个时候,却也是在挽救朝廷颜面的。
众汗之汗,钦差大人嘴里发苦,这样的称号,若是真的赐下给草原汗王,那又将置大秦帝王于何处?大秦也一定会在这些胡人面前沦为笑柄。。。。。。。。。。。。
而朝廷颜面尚在其次,若是由此,使鞑靼人离心,大将军北上草原之功,立时便有化作乌有之忧,那样的后果,真的是让人想都不敢想。。。。。。。。。
这位钦差大人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却还有些急智,无措之际,脑中灵光一闪,心想,自己能怎么办?违抗圣旨,自己就算有那个胆量,但事关社稷,自己也没那个权责,威势。。。。。。。
这般一想,随即也再不顾什么钦差大人宣旨之际,如皇帝陛下亲临之类的规矩了,将圣旨一卷,便欠身扶住赵石胳膊,“大将军北上草原已有两载,于草原之熟悉,非我等之能及。。。。。。。朝廷颜面所在,还请大将军有以教我,这汗号。。。。。。。。唉,乃陛下问之于侯爷夫人而来,这要是回去一说,可怎么是好?”
赵石沉吟半晌,心想,琴其海小女儿心性,不知轻重也就罢了,但朝廷中人也都是废物,如此大事,竟然就这么信了她?
心中多有轻蔑,但嘴上却道:“为朝廷颜面计,不若如此,今岁进兵北上,连克强敌,令胡人闻风丧胆,而今冬日已近,战事暂歇,便让不颜昔班汗随你回京觐见陛下,坚辞古儿汗号不受,如此,也算有了回旋之余地,朝廷诸公心中自有万千丘壑,定有妥当法子,以掩其失才对。”
一席话,说的钦差大人老脸上火辣辣的,不过这个法子到也不错,赶紧作揖称谢。
赵石又跟不颜昔班道:“冬天无事,你也该到长安看看你姑姑了,你姑姑就你一个亲人,估计想念的紧,日后可能时机不会太多了,正好借此时机,到长安瞧瞧,不过记得,回到长安之后,不要肆意忘形,不然的话,我可是不答应。”
不颜昔班点头,这一年与乃蛮部征战,被鞑靼人深自忌惮的乃蛮部已是有了后继无力之相,没有了乃蛮部压制,鞑靼人壮大之势已是分外清晰,正好去长安,将名分定下,将来许就有说不出的好处。
不得不说,两年过去,想的事情已与初到草原之时完全不同,从青涩到成熟,也不过短短两载罢了,权力之于男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