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世蓉华-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清月摸不准潘贵妃是个啥意思,只能顺着她回答道:“也不算去过许多地方,最远只是到了大食。”离将来郑和七下西洋大的非洲还差远了呢。

    潘贵妃点头道:“这也不错了,毕竟海路险恶,天气难测。”统治中原几千年的汉族向来不是喜欢冒险的民族,对大海这片未知领域的探索并不领先于世界多少。在这个时代,阿拉伯人的航海技术应该是最先进的,他们称霸世界各大洋。而威尼斯公国近水楼台先得月,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学会了先进的航海技术,而后,从阿拉伯商人那里收购货物,倒手卖向欧洲,赚取了大笔的钱财。

    说到威尼斯公国,他们在这个时代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贸易的发展成为世界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威尼斯公国的国王非常聪明,为了垄断玻璃制造技术,防止玻璃制造技术被别国盗走,他下令把玻璃艺人集中在与威尼斯隔海相望的穆拉诺岛上。所以威尼斯玻璃从15世纪到16世纪几乎独占整个欧洲市场。

    潘贵妃觉得在短时间内使得大宋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有极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除非把阿拉伯海商们严格保密使得他们能够顺利穿越大洋风暴到达大宋的秘法纬度航行法给偷过来,但是即使不能穿越半个地球到欧洲跟威尼斯抢生意,垄断整个亚洲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大宋不能再那么圣母无私地向周边小国传播这门技术。

    说实在,潘贵妃也很矛盾,商人重利,不知道哪天就把制造配方给泄露了可咋办要知道高丽国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他们就是一匹匹的恶狼。

    潘贵妃回过神来,对李清月正言道:“你舅舅所言还是很有些道理的,但是如今高丽来朝贡,两国贸易中他们能获利的很多,我们大宋却再没什么可以往那里卖的了。正是因为玻璃制造技术的重要,才想要收为官营而不致使其泄露出去。“

    李清月犹疑道:“可是贵妃娘娘,若是收为官营,玻璃产量也上不去啊。产量上不去,那卖得也不多,还是挣不来钱。”

    潘贵妃刚才在沉吟思考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应对策略,给了李清月一个温和的笑容:“李四姐你就放心吧,会有办法解决的。”

    李清月听得潘贵妃语气笃定,知道她定然有了应对之策,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却也只能笑道:“我这就跟哥哥说一声去,还有琳琅阁和玲珑坊都要停了吧”

    潘贵妃道:“嗯,作坊先停了吧,把人员全部清点清楚,登记在册,特别是掌握工艺的师傅。哦,对了,在店铺里做活的小厮还有掌柜就不用了,也别遣走他们,你们留着还有用处呢。”

    李清月是何等的冰雪聪明,隐约了解了潘贵妃的想法,当下应了。

    使人送走了李清月,潘贵妃躺在小床上眯了一会,又起来抽查了三孩子的功课,每个人都一棒子加一糖果的处理一番后,赵构也下了班跑过来吃午膳。

    现在赵构已经养成了跟老婆儿子在一起饭的习惯,冷不丁有时候要自己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呆在宫殿里吃,还真有些不适应。

    赵旉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再加上三孩子一起吃饭,跟比赛似的,都不拖曳,很乖地把自己那份给吃了。

    赵旉已经五岁了,五官一半像老爹,一半俏似老妈,天庭饱满,鼻子挺秀,杏眼小嘴,红唇白齿,显得特别伶俐可爱。

    因没有别的儿子做对比,赵构对赵旉是十二分的宠爱,好得只怕是赵旉想要天上的星星也要给他摘了去。幸好赵旉苗子正得很,没有恃宠而骄。

    经过潘贵妃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她并没有发现史上传说因为踢了猫咪一脚而被赵构嫌弃的小胖子赵伯玖有何品行不良的迹象,可见单凭一件小事便下的结论并不可靠。总的来说,赵伯玖在三孩子间最为聪明,而且很会看人脸色,嘴巴特别甜也许长大就变成了油滑,潘贵妃认为这孩子情商很高,还是非常值得打造的。

    现在赵伯玖和赵伯琮的老爹老妈都被调到了汴京,在礼部打打下手,干招待外国人的活,也算是挺轻松的。

    让冬雨给三孩子仔细擦干净小脸蛋和小脏手,又让春芽带他们去睡午觉,潘贵妃便拉了赵构坐下来,准备跟他谈谈。

    “官家,我今天见了李家四娘子,她家舅舅曾经在朝做官,后来辞官出海,在外游历了十几年。”潘贵妃边说边把黄伯颜的上书递给他,“这不是他们想要我转交的,本只是让我看看,若是我认为有道理,便跟你说上一说。”

    赵构接过来翻了几页,轻笑道:“如此,看来蓉蓉是认为有道理了”

    潘贵妃摇了摇头道:“官家,玻璃官营可跟盐、铁、酒不一样。盐跟铁便不必说了,那是人每日生活都需用到的,酒的需求市场也大,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喜宴奔丧,都少不了酒。”顿了顿,见赵构脸色严肃起来,潘贵妃接着道,“这玻璃就不同了,要是玻璃卖贵了,不是还有窗纸吗虽然不透光,但几千年来不都这么过吗有什么受不了的”

    赵构皱眉道:“现在只卖给高丽啊。”

    潘贵妃心里翻白眼,有你这么短视的人吗难不成你这辈子制作高丽的生意不成是不是大宋人民都没可能用上这玻璃了

    勉强压下就要脱口而出的粗口,潘贵妃笑得柔情似水道:“官家,瞧你说的,难不成咱大宋子民都不能用上玻璃了不成照我看呀,不如把生产和贩卖分开了,除了卖往高丽的,在国内贩卖的事都交给民间商人吧。”

    这是官商分利的一种方法,潘贵妃的提议并不是前所未有的独创。

    宋代的禁榷制度已经有很大改进,突出表现为:之代的禁榷,往往禁榷品的产、运、销全过程都由官方经营。由于官吏的特殊身份和官僚机构的固有运作机制,造成许多弊病,结果是国家得利不多,百姓却受到很深的伤害。而宋代官方把禁榷品产、运、销中一些不适合官府官吏直接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这就是贯彻了所谓“官商分利”的原则。对于这一原则,是宋代很多士大们的共识。吸引商人参加到禁榷运作中来的国策在唐代已经出现,韩愈就曾提出过将食盐零售出让给普通商人的主张。到北宋初,发行交引,也是将一些禁榷品的零售权转交给商人,事实上已贯彻了官商分利的原则。此后各种钞引的发行,无不贯彻这一原则。

    然而潘贵妃的想法并不是万无一失、一劳永逸的好办法。毕竟是在如此特殊的封建制国家,面对强大无比的国家机器,处于弱势方位的商人带有其中国式的阶级软弱性。像如今为数众多的粮草商、钞客、交引铺商、盐商、茶商等,他们都依附于官府。他们有时与官吏勾结大发国难财,成为巨富;有时又被官方变换立法而坑害,倾家荡产。他们的荣辱兴衰同封建国家的变化紧密相关。

    所以,潘贵妃并不打算长期地执行这一制度,在她认为,除了武器、矿产资源以外,一切都不需要国家垄断,都要参与市场自由竞争才对。

    轻叹了一口气,潘贵妃由衷地希望自己能活到实现这一理想的那一天。

    赵构听了潘贵妃的提议,沉思良久点头道:“蓉蓉说得不错,那你是打算把贩卖之事交回李家”

    潘贵妃点头笑道:“毕竟这是他们的配方,送个人情又何妨。对了,除了他们,还有大名府李家,等以后还能举行集会拍卖经营权。”

 ;。。。 ; ;
第二十九章 军队改革
    更新时间:20130304

    李彦仙一行人回到陕州后,迫不及待大刀阔斧地在永兴军进行军队改革。

    李彦仙当初拿出来的折子已经被众多大臣仔细修改完善,此时要进行的改革方案比之前的更为合理以及温和。

    除了加上更多程度不一的刑罚的军法之外,对于军队的训练要严格按照规定内容来执行,在操练过程中李彦仙已经把队列训练推广下去。不要小看这一细节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一个训练有素的军队离不开严格的单个军人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分列式和阅兵式训练,这些训练内容能使得士兵更为自觉地用条令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培养其令行禁止、勇敢顽强的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

    李彦仙的部下们本来素质就挺高,再加上其清明的执政下,鲜少人会对他感到不满,所以李彦仙推行的一系列新的赏罚制度进展工作还算顺利,起码没人聚众闹事。

    因为参军制度还不是时候推出,所以第一次军改时并没有此项内容。最为影响士兵和军官的生活的应该就是战场缴获的一切需要归公以及计算军功的新办法。

    因为跟金人打仗能挣到的只有马匹,除此之外除了金兵曾经在宋境洗劫过,否则不可能从这些匪徒身上搜刮到什么财产,所以在目前这种零星发生的没有什么油水的小战斗中,李彦仙的部下们还没什么特别的不满显现出来。

    李彦仙如今的军队已经由当初的几千人扩展到五万多人,而且是除去一切随军家属的净人数,也算是能在大宋朝廷上占有一定的分量。

    为了充分发挥出这五万多人的战斗力,李彦仙从五万人中通过自愿报名还有保人举荐然后面试、武试跳出最为机灵、身手最好又极其擅长骑射功夫的士兵出来,组建了一只精骑兵团,由吕恪负责;又分了五千擅长射箭的弓手交给宋炎,让他出任弓兵军使;又分别给了了两万兵力给邵云、邵隆两人,是为大宋人数最多的兵种步兵。

    其中吕恪五千人的精骑部队条件最为恶劣,无论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要穿着的盔甲都好办,但是大宋极其缺乏的马匹却真的很不好办。

    从西夏偷渡走私过来的马匹根本比不上大金国的膘肥马壮,而能从战场上俘获的马匹真的是少之又少,零零散散都凑西凑也才凑够了四千多匹马。

    吴玠听闻李彦仙准备要做的大事后挺感兴趣的,还很大方的表示有什么需要的自己一定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是一听到李彦仙想要马匹后,忙脚下一抹油便溜走了。这年头军马可是你有钱都买不着的宝贝啊,是个有头脑的将军都希望自己的部队战斗力越来越高,岂能这么大方把能有效提高机动力的宝马送上

    所以,吕恪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词,难办啊。

    吕恪左思右想没办法,只好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一小队兵马前往大宋失地、如今的金国辖境内偷袭,目标就是他们神骏的马儿。经过他们不懈努力,前前后后的收获还真是不菲,不过离大金国的还是差远了。

    金国骑兵部队是人手三匹马,一路上轮流替换着骑,从来不怕会透支坐骑的体力,能充分保证战马的战斗力。而吕恪他们的部队,连人手一匹都没做到,所以未来的路还长久着呢。

    黄氏在接到李彦仙派人送来的李二叔夫妇俩人的回信后,便迅速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张氏和李二叔果真是对有见识的夫妇,一致认为李夕留在京城读书再好不过,他们都是俗人,心底是很认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的,这李夕要是考中了进士,可是真的给老李家给争光了呢。张氏还琢磨着等黄氏就跟她商量商量让自己去汴京照顾姐弟三个,顺便照看李夕读书呢,毕竟总这么麻烦黄氏的哥哥也不是这么回事。

    李夕看着黄氏收拾东西,还没意识到自己就要被狠心的爹娘留在京城了,将要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使得李夕颇有些精神紧张振奋。

    李清月帮着黄氏把衣服叠进藤条编织的小箱中此物是李清月特地请了藤编制品的高手做的,而且很快在陕州地区流行开来,起其推广的速度快得让李清月都没回过神来,错过这一商机使得李清月沮丧了好一段时间。因为大部分行礼以及特产都被李彦仙他们带走了,黄氏要拿的东西倒也不多。

    李夕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晃着脚丫子,咯吱咯吱地笑得非常高兴:“四姐姐,小夕明天就能回家咯回家咯。咯咯咯,五哥一定羡慕死我了。”

    黄氏和李清月一愣,他们貌似好像都不约而同地忘记了一件事情

    李清月清咳一声,蹲到李夕面前道:“小夕,留在京城陪我和三哥好不好这里不好玩吗”

    李夕有些疑惑道:“这里很好玩啊,有好多小夕没见过的东西。可是这里又不是小夕的家。”

    黄氏一把把李夕抱了过来,直接说开了:“六郎啊,你爹爹妈妈说了,让你留在这里读书,有东生黄二郎的字陪你一起呢。还有你三哥、四姐都在这里。”

    李夕揉了揉眼睛,不怎么乐意:“大伯娘,小夕想回家了。不想留在这里。”尽管这个城市有很多新鲜好玩的玩意儿,可是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家的狗窝,当然想回家咯。

    黄氏揉了揉他的小脑袋道:“六郎,你还想不想做个小男子汉了咱小夕是个大孩子了,你不是说过要读很多很多书,将来做个为民请命、造福百姓的好官吗”李夕在幼学所呆过,那里有很多穷苦家庭的孩子,早早的接触到这些使得李夕感触良多,并在得知张小宝家的事情后很严肃地跟张氏说了他的理想。

    李夕是个聪敏的乖孩子,听了黄氏的话有些犹豫,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要回到家里的温暖窝还是留下来读书。

    李清月捏了李夕的小脸蛋一把,跟黄氏提议道:“妈妈,不如让婶婶过来照顾李夕吧。”想了想,好像要拆散夫妻俩实在有些不地道,又道,“二叔想来也可以来呢。”

    黄氏是知道李二叔的个性的,笑道:“你二叔怕是叫他来也不会来呢。”李二叔是个一切以兄长为先的人,如今李彦仙正在进行如此重要的改革事宜,他会抛下兄长的事情跑来汴京才怪。再加上他是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铁血教育的父亲,肯定不乐意看到李夕这么黏糊人。

    李清月耸耸肩,有些同情地看着李夕,真是可怜的娃啊,看来太聪明也不好,越有潜力被寄予的希望也越多啊,李清月头一次庆幸自己没投胎成一个男人。

 ;。。。 ; ;
第三十章 望远镜
    更新时间:20130304

    八月的风吹拂过大片长势喜人的田野,麦浪滚滚,秋高气爽,碧空澄清,显得似乎比别的时候更要高大深远。

    离黄氏“抛下”三小孩由黄伯颜派的人送回陕州已有将近三个月,李夕已经适应在黄府的生活,而对于学习生活更可以游鱼得水这个词来形容。

    李夕尽管很想做个有担当的男子汉,但在黄氏临上马车的前一刻还是忍不住心里的酸楚,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弄得黄氏也好一阵心疼,但是丈夫、儿子的新妇都回家了,自己这个正经婆婆留在这一不是这么回事,也只能含着泪抱了几下李夕,狠下心上了马车。

    陈氏颇为喜欢李夕,便一直抱着他,直到这小子哭累了打着嗝睡着了,那亲热劲弄得黄二郎看了都有些眼红。

    而黄伯颜原本是想着送黄氏回陕州的,但是因为忙着开通自己前往高丽的商路以及帮着李清月、李泽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