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申天变-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浙商在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
    和徽商不同的是,浙商的侧重点不是商业,他们大多已不再注重低买高卖的商业模式,而是大肆开展工业源头。
    当时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商、佣、典、工四种,商就是低买高卖的传统生意模式,以赚取货品的价差为主,佣则是中介的意思抽取佣金。典,从表面上是看是典当行业,其实已经转变成存银放贷的金融模式,完全就是后来票号钱庄的前身。至于这个工,就是开办工厂作坊,雇佣人工,生产之后直接销售。
    在大明王朝,尤其是在万历以后的这几十年里,在两浙两江一带,兴办产业雇佣专职工人的生产方式极为普遍。
    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这种模式和后世的大工业化生产还有天壤之别,但是已经具备工业化的几个基本要素。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已经是纯粹的资本产业了。
    在资本产业兴起的初期,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积累,短时间内很难和传统的低买高卖商业比肩,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之后,这种沉厚积淀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到了这个年头,浙商已经积累巨大的资本(资本不同于普通商业的财富),拥有固定的产业工人,完全具备资本产业的基本特征。
    很多人把明末资本主义的萌芽看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其实这种必然之中也隐藏了许多偶然,而洪武皇帝朱元璋整治沈万三就是这许多偶然之中的一个。
    当年朱元璋几番打击浙商巨头沈万三,知道把沈万三从**上灭亡之后,和沈家有牵连的诸多产业销声匿迹,再不敢浮出水面。
    后来沈家后人改为潘姓,依旧不敢在传统商业上和同行们竞争,不得不转向这种投资巨大回报缓慢的资本运作模式。
    经过两百年的深厚积累之后,终于成就了今天的局面。这究竟是偶然引起的必然,还是必然中隐含的偶然?恐怕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
    朱元璋和沈万三若是看到今日的局面,不知会作何感想?
    资本产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和官府以及各种势力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关联。
    两百多年前的沈万三吃了大亏,而他的后世子孙自然不会再重蹈覆辙。
    浙商貌似保守,其实精明的很,采取比较隐晦的方式影响大环境,他们已经懂得使大环境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浙东的鲁王朱以海还是潞王朱常淓,都和浙商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位浙商领袖人物虽然是以私人身份接触李四,但他还有一层潞王特使的身份没有表明。
    正文 第九十五章 你心知来我肚明
     更新时间:2009…9…18 9:37:23 本章字数:3368
    一袭青色衣袍的潘慎行面色有些消瘦,胡须花白梳理的一丝毫不乱,坐定之后很有几分气定神闲的架势。
    从扇袋中取出一包明前的雀舌龙井,用小拇指的指甲挑起少许,倾进随身携带的宜兴小砂中。却不拿水泡茶,而是把没有水的精巧茶壶凑到鼻端,嗅干茶叶的味道。
    李四可没有潘慎行这样的闲情雅致,更不知这东西的价格。刚才这位潘老先生就亲手泡了盏子热茶给他,李四鲸吞豪饮牛嚼牡丹般一饮而尽,根本就品尝不出好在哪里。
    “这物件不便宜吧,潘老先生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我始终品不出什么味道。”李四抄起烟锅子一顿狠抽,凶猛的烟味刺激的心神一奋,这才拿起桌上的那块青玉。
    青玉约莫有巴掌大小,温润柔和,似乎价值不菲。
    关键是玉上铭刻的那几个字。
    “正朔嫡脉”
    这可是潞王朱常淓亲自刻上去的,青玉的下角还有朱常淓的私人印记。
    “潞王真是好手艺,刻的真不赖呀。”就是李四这个不懂风雅的门外汉,也看出这雕刻的功夫确实精湛,没有几十年基本功的积淀,断断没有如此流畅的刀工。
    大明朝真是人才辈出,前面出了个天启帝,木匠手艺出神入化,据说不逊于祖师鲁班。如今这个潞王也是个大大的人才,水墨丹青很有些深厚功底,尤其是潞王的雕刻工艺,据说有鬼斧神工之称。雕刻这一项,潞王要是认了第二,大明朝还没有人敢认第一。
    潘慎行还带来潞王的一封家书。
    书中无非是些嘘寒问暖地客套话而已。只是略略提及几句太子这个大明正统须以大局为重。有什么事情和弘光帝协商解决。
    这话说地是客套地不能再客套了。其实还是拐着弯儿地大骂弘光地帝位来路不正。分明就是力挺太子地意思。
    潞王是眼下朱氏众王中最德高望重者。按照辈分。还是弘光帝地堂叔。足足比太子高了两辈。
    不论潞王是不是有治理天下地本事。最起码这位擅长雕刻地王爷没有弘光帝那么烂地名声。崇祯殉国之后。太子下落不明。有士林阶层支持地潞王曾是帝位最有力地争夺者。
    不想阴差阳错之下。依靠武将地支持。猪一样地福王反而晋身成为弘光帝。
    要说潞王心里没有怨气。鬼都不信。
    在李四的那个平行时空,南明诸王之间内讧不断,甚至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跳着脚大骂的情况时有发生,连开兵见仗的情况都不稀奇,就别提什么使绊子敲闷棍的手段了。
    无论是名声还是辈分,
    潘慎行带来的这些东西分量不轻,潞王比福王都更有优势,偏偏让福王摘了桃子,心里能好受的了?
    如今太子横空出世,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大明正统,招牌硬的不能再硬了。潞王挺太子,一来可以把占据大义的名分,再者还能给弘光添添堵。
    反正弘光是不可能给潞王这个老对手任何好处了,还不如支持太子。万一太子能成大事,肯定忘不了潞王这个老前辈的提携之恩。就算是太子一事无成,潞王也损失不了什么。
    百利而无一害,顺便还能南京的那头肥猪找找麻烦,潞王没有道理不这么做。
    弘光说起来的统领大明的九五之尊,可天下人谁都知道他这个皇帝里头究竟有多少水分。
    朱氏诸王能够勉强保持不撕破脸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指望调动他们?门儿都没有哇,至于说派大兵收服各地王爷,就是猪一样的弘光帝也不敢动这样的年头。
    因为弘光帝的真正实力是诸王中最弱的,人家不来打他就给足了面子。弘光要是效仿当年的洪武皇帝,想主动出兵统一江南,肯定被别人给统一了。
    弘光本就依靠武将册立起来的一个傀儡,他的号令出了南京城就什么也不是,就是江北四镇都敢把他的圣旨当厕纸用,就不必说别的地方实力派了。
    好在弘光帝还有自知之明,只要让他吃喝玩乐,管他外面是不是洪水滔天。
    正是因为弘光帝的相对弱小,才暂时保持住江南的相安无事。
    但是现在忽然多出来了名正言顺的太子,变数可就大了。
    李四甚至敢断言,仅仅凭借赴死军的这点实力,只要不动江北四镇的实际利益,就能让太子在南京登基。
    这时候的天下人,大多是心向太子的,肯站出来为弘光帝卖命的实力人物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史可法就不必说了,这位史阁部本就心不甘情不愿的伺候着弘光帝,就剩下一个凤庐督师马士英而已。
    可凤阳庐州的兵力都在黄得功手上,这位黄闯子大将本就和弘光不大对付,太子真的要对南京使用武力的话,黄部作壁上观的肯能极其大,说不准还会助一臂之力呢。
    就算是黄得功脑袋进了水,也不敢真的和赴死军较劲,并非是因为黄部打不过赴死军,而是黄得功的背后还有虎视眈眈的高杰呢。
    黄得功前脚想要过来和赴死军为难,高杰的徐州军后脚就会开进凤阳,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乱世之中,武力就是保命的根本,谁也不会拿宝贵的武力去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小朝廷貌似强大,其实能够调动的武力极其有限。尽管如此,李四还是不准备在南京的事情使用赴死军。
    弘光帝这头肥猪也逍遥不了几天,过早的卷入南京这个是非漩涡对赴死军没有好处。
    何况太子系占据大义的名分,完全可以用政治的方式解决当前问题。
    赴死军可都是希望的种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就是三几个月之后,赴死军还有大用。
    现在对赴死军的任何摧折都不被李四允许。
    从现在的局面来看,朱氏诸王中比较有号召力的潞王表示了对太子的支持,尽管这种支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于李四来说,已经足够了。
    到底是潞王通过浙商这个非正式的渠道表达意愿,还是浙商的势力已经深刻影响浙江政局,李四无意去关心。
    诸王大多心存保存势力隔岸观火的心思,能有个口头的表示已算不错,难道还指望他们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不成?
    当然浙商不是白求恩,更不是雷锋,无论潞王指使他们还是他们在影响潞王,潘慎行必然需要谋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这位无论是外表还是气质都很文雅的老人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
    李四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浙商龙头老当家会白白的为自己做这些事情。
    潘慎行把这些东西交给自己,而不是直接交给太子等人,就说明他很明白赴死军和太子之间孰轻孰重,这般精明的老人之所以没有提什么条件,最大的可能是认为现在不是提条件的时候。
    虽然李四和他的赴死军已经表现出许多不同寻常之处,还没有大到天下景从的地步。现在对李四做一些惠而不费的投资远比以后临时抱佛脚要划算的多。
    潘慎行是个商人,他是要谋取利益的,之所以还在观望,是在等候李四有更大的实力和表现。
    对于这些精明的商人团体,只要表现出足够的实力,剩下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了。
    李四不急。
    浙商领袖潘慎行似乎也不急,又在腰间的扇袋子里摸索。
    他那个大的出奇的扇袋子也不知道装了多少玩意儿,里面的东西好似永远也掏不完。
    拿出来的却是一份房契。
    “忠诚伯为国操劳,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这是城东一处宅子,还算清幽雅致,赠于将军驻足。也算是小号的一点小小心意。”潘慎行脸上第一次露出微笑:“丫鬟仆役也还留着,虽不堪用,也足可洒扫……”
    李四看也不看那房契就拢了过来,哈哈大笑道:“潘老先生的大礼,却之不恭呐……”
    二人对视。
    皆笑。
    正文 第九十六章 我容易嘛我
     更新时间:2009…9…18 9:37:24 本章字数:2547
    三进的院落在这个小小县城也不算小了,虽远谈不上奢华,却也有别样清幽。
    中院当间是一水池,池中假山嶙峋,极具奇趣之美,残荷早就开的败了,只余几顶破败的枯叶。两旁的抄手游廊侧栽的翠竹还有几分绿色,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显得分外抢眼。
    一溜青砖红瓦的墙壁上爬满了已经枯萎的藤萝植物,雪白的照壁显然是新近才粉刷的,虎皮石旁的大花盆看样子也是新置之物。
    俩大脚婆子,六个模样还算伶俐的丫鬟,一个厨子一个杂役,还有个老迈的账房,都恭恭敬敬的站在檐下,候着李四这个新老爷训话。
    早就听说这位新来的老爷是个大人物。
    老账房努力把身子站的更直,好使自己显得不那么老迈,丫鬟们不仅在头发上用了水,还抹了点腮红,看起来也俊俏许多;大脚婆子换上收身子的小夹袄,也显得精神利落。
    大人物么,家里的规矩肯定要严一些的,现如今这时代,找个糊口的营生不容易,谁也不想给新老爷留下不好的印象。
    面对这些规规矩矩甚至是拘谨的下人,李四也不会说什么“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之类的屁话,很随和的说道:“以前你们怎么样如今还怎么样,各自忙各自的吧。”
    赶紧行礼告退,同时心中暗自庆幸:看来这个新老爷不是很难伺候,所有的下人都暗自松一口气。
    几个孩儿兵跟着进到后厅,李四很舒服和惬意坐定。
    “亲爹,要不要派几个小子盯着这些人?”七斤是和镇南、死狗他们一起投靠的李四,算是资格最老的那一批孩儿兵。这些孩子出于本能而怀疑一切赴死军以外的人等,任何靠近李四的人都被他们盯的死死。
    只有经年累月地生活在危险之中地人才有这种本能——怀疑一切陌生人。
    “没有那个必要。至少现在还没有那个必要。”虽然李四不敢肯定这些丫鬟仆役之中有没有潘家地眼线。不过现在还没有那个必要。
    正说着话呢。一个眉清目秀地小丫鬟捧着个挑盘进来。挑盘上是几碟精致地点心。无非是豌豆黄、千层糕之类。最让李四惊奇地是居然还有装好地烟锅和燃着地纸香。
    “你们知道我抽烟?”
    “老爷临来地时候。就有人交代过地。”小丫鬟不敢和李四对视。低着头小声说道:“这是潘掌柜专门弄地福建潮烟。听说是用油蒸糖炒过。潘掌柜说老爷是大行家。一尝就知道了。”
    “这个潘慎行。还真是个细心地。”
    深吸一口,让烟雾在口鼻中打个来回,才咽到胸肺之中,李四不由得大赞:“果然是好东西,有云烟的味道。”
    这种经过精处理的烟叶子不仅添了香料,还加红糖炒过,那种香味愈发绵软柔和,和老路那种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土烟相比,简直好到了天上去。
    要是存货多的话,就给老路送二斤过去,让路丙寅也过过瘾。
    “那个谁……这烟多不多?我想送人呢?”李四问那小丫鬟:“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老爷的话,奴婢叫春兰。”小丫鬟依旧低着头:“烟很多呢,老爷要是想送人的话奴婢这就是包。”
    这些丫鬟肯定是穷苦出身,女儿家还能有什么名字,做了下人混个温饱,所取的名字无非也就是春兰、梅香之类:“嗯,你下去包吧。”
    春兰躬着身子退下,很规矩的样子。
    李四很不雅观的斜倚在软椅上,吞云吐雾的连抽两大锅子,过足了烟瘾这才美美的眯缝着眼睛假寐。
    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处在紧张和焦虑之中,无时(本书转载1⑹K文学网  www。⑴6k。cN)无刻不在默默的准备和谋划,可谓机关算尽。竭心尽智几乎把脑子里的那点货色都掏光,才把刀把村附近的村民收拢在掌心之中,然后就是李闯破京拯救太子,一直到满洲人进京率领万千之众做千里大迁徙,连一个囫囵觉也没有睡过,说不辛苦那纯粹是自己骗自己。
    不这么卖命的折腾也没有别的法子呐。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势力可以依靠,只能凭自己的双手一点儿一点的打拼,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这点实力,千辛万苦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有时候李四都想找个人诉诉苦:“我容易吗我,别人都说我是财神加战神,哪里知道这光环背后的辛苦……”
    可是,在这个世界,连个可以诉苦的人也没有,只能板着面孔挺着胸膛做英雄。
    大炼钢铁、开发新式火器、提前几百年实现工业化,振臂一呼,天下英雄莫不景从,李四还没有幼稚到去做这种美梦地步,唯一能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推动局面展开。(这一段生硬的文字也算是作者在诉苦吧)
    可是时间依旧紧迫,现在都进入甲申年的冬季了,满清早就破了李自成称之为金汤要塞的潼关,多铎的大军已经南下……
    做了三百六十五年的扬州血梦一直是在心头挥之不去,如山一般沉重压的李四喘不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