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二十四监-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大同精忠队、蓟镇铁血队,装备上了神弩、竖盾之后,再配合上一千火枪净军、四千装枪锦衣卫,做为主要攻坚手,战斗力方面横扫建奴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战斗打的不仅仅是装备,还有人、有指挥。九地的善加利用朱由校是不敢想,但只要不吃亏,就可以了。
这期的军校,朱由校可是相当看重的,特别是几个月后的大战在际,这次‘补脑’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世代都是军官的天应军和大同、蓟镇的军官们来说,这种学习开能具有拓展性,但对于净军和锦衣卫,这种系统的军官学习,却是第一次。说他们是官那是那听一些,他们自己都没有身为军官的自觉,反而感觉自己只是个兵,不过是个传令兵罢了。
净军无所谓,人数增加一点也不会增加几个,过个一二十年,他们干不动的时候,这个编制会自动取消、解散,因为宦官制度已经没有了,后备兵源肯定也没了。但锦衣卫可不行,还要不断的把这个编制传下去,与国同休。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军官就是起到这个作用。一支军队的好坏。基础是最为重要的,就象李云龙说的军魂一样,或者也可以说成传统。锦衣卫有明以来,就从无背叛皇帝之事,锦衣卫这个‘革命传统’是从大明建立时开始的,不管他的设立是朱太祖如何的心术不正之下的产物,但的确是不多的从明初到明终始终不渝的保卫皇帝的一股力量,这也算是一种军魂,但现在朱由校要把这个魂扩大再扩大,让他保卫整个大明。忠诚于大明。
留下何可纲来协助孙承宗。何可纲开春之后,还要负责带领大同精忠队从归化横扫向辽西,担子不轻,正好在军官方面多下下功夫。经过了西征以及东拒建奴。何可纲打仗的经验已经是相当丰富了。即对新型武器掌握的熟练。又对骑兵作战精通。可谓是面面俱到的一个人物。在岱海吃亏之后,学习的劲头更是充足,归化城外的一系列战斗。无论是顺风的还是拼死搏杀,都将他一遍遍的打造成了一位出色的将领。而喜峰口一战,更是体现了其勇猛精进的精确指挥。所以由其带领一支军队横扫辽西,朱由校还是比较放心的。
军校之行比较成功,当然也没办法不成功,郎有情妾有意,校长想着笼络人心,而学员们竭尽全力的表现着自己的忠贞不渝。所以气氛是水浮交融也就不足为怪了。
肃州卫,嘉峪关这座大明的最西端雄关,在其东百里往东,天雄军已经在这里协助驻守了不短时间了。自从平定了陕西乱民之后,卢象升带着大胜之后的荣耀,奉命带着天雄军到了这里。站在关头,边墙之外不时的有狂风吹起,不时夹裹着黄沙,吹着在脸颊之上,让人有痛的感觉。
因为从宁夏卫往西,直到肃州卫,这里不时的有鞑靼前来寇边,虽然第股敌人的数量不多,有时竟然是十几人、几十人,但却来去如风,让人不胜其扰。在城里的、堡子里的甚至是最小的示警用的烽火墩,倒是不惧,但凡是在野外的百姓,那可就遭殃了。不是被鞑靼掠去,就是被杀死在荒野。皇上是仁慈的,虽然说明年就会出关征伐,但在明年之前,就派了天雄军到了最西边,并为明年的大年西征收集各种情报。而阎应元则在甘夏卫始往西警戒,抵御异族的入侵。
面对着如此少量的敌人,奇怪的是,无论是兵还是军,两个体系竟然都不敢出城一战,只能放任着这么少的敌人来去自如,这让卢象升相当的不解。好在边墙的防御体系,还有一个比较先进的,那就是预警系统。
三里一台,五里一墩,‘火光可见,炮声可闻’。这就是边墙的报警系统。这些台墩,既是瞭望报警系统,又是作战防御体系,墩之下四周筑墙,墙外挖壕,便于防守。在墩之外,又建筑“横斜错乱,彼此相入”的墙体,使敌人“驰骑不能侵近”,我方又可居高临下,出击来犯之敌。至于联络信号,“夜则举火”,如遇到特殊天气,如大风或阴雨,“上悬红灯,以灯数多寡之候”。现在是烽火狼烟的时候,所以这些台墩相当重要,多少人昼夜注目着台墩上的动静。
和阎应元商量的结果,就是两军,择紧要地势,以百人为单位,第三十里为一处分守。遇低于二百人的就出击,关门打狗,将来犯之敌剿杀,而二百人以上的,五百人以下的,就拖住了,等候别队的驰援,到了五百人以上,那就多拖一下吧,因为六十里的距离也不是说到就到的。以此来抵御异族的侵略。
今年因为大量河套的蒙古诸部西进,一是这些异族的生活需要,二是河套西迁的蒙古诸部,对大明那彻骨的仇恨,所以寇边的异族比往年多了许多,也狡猾了许多。
在刚开始天雄军来的时候,异族们傻傻的,如同往年一样来大明这边打谷草。之所以侵略不叫侵略,劫掠也不叫劫掠,而说成了打谷草,其实就是草原人频频入侵掠夺稻谷,然后延伸到了吃的,喝的等物质,甚至是人口。其实这是对汉人的一种最为严重的污蔑。
亲军来到,甘肃镇的兵军,还想着做做样子,毕竟如此任由异族劫掠,无视百姓的死活,这做畏葸不前怕敌不战的行为,不仅仅是让人看不起这么简单了,一经查实,那可是个斩立决啊。(未完待续。。)
ps: 请诸位衣食父母请安:
这里感谢你们的厚爱,还能坚持着看下去,让我感激不尽,写东西就是为了让人看的,没人看就不是个东西了。我不止一次的鼓励自己,有一个人看就是成功,有一个人坚持看完,我就有义务写完。感谢您们,实现我的作家梦。没有君子不养艺人,离了读者饿死作者。你们的每一次订阅,就是我写下去最大的动力,是我不断想着提高的动和。
谢谢!
、
第525章西北战事
天雄军等亲军可是有着宪兵职责的军队,左良玉那倒霉遭遇可是作为反而教材,宣传到了全国各地,更何况是离陕西如此之近的宁夏和甘肃了。无论军还是兵,在今年这个时候,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唯恐被天雄军抓住了把柄。
这样一来倒是卢象升和阎应元乐见其成的,上千里的防线,仅仅靠着他们的这二万多人,把腿跑细了都没用,对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才把第百人诸于堡内。
野蛮的游牧民族一直把汉民族认为是‘钱多人傻’,可以象庄稼一样按着季节来收割,但今年有些特殊了。各亲兵的战斗力就不要说了,武装到了牙齿不说,从大同、岱海、归化再打到陕西等,这一路可是奏着凯歌打过来的,战斗力相当的恐怖。而两镇的兵、军们,也都为了掩饰以往的‘罪名’,今年也是相当的卖力气,几乎是一有‘火警’,立刻出动。打不打是一个情况,但不再错失战机故意的等到鞑靼们吃干抹净都走了,再磨蹭着到了‘现场’,已经是相当大的提高了。卢象升和阎应元对他们的行为肯定了,不要求歼敌,拖住就好。
鞑靼人被这种打法震惊了,这哪里是人家钱多人傻,大明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简章就是恶魔似的,张开了那血盘大口,等着自己前去被生擒活着,或者是客死异乡。就连两镇的军兵们。在不断的看到一伙伙的鞑靼人被绳捆索绑的压进了一个个堡子当中,多少人哭了,哭的好伤心,哭的好高兴,因为鞑靼**害的不是别人,恰恰就是他们这些生活在边墙之边的军户,有本事的,还可以去城里居住,没本事的他们,只能在堡子里硬挨。几乎每一家都有亲朋死在了鞑靼人的箭下、刀下。如今嚣张异常的鞑靼人也有今天。被俘虏着押着满街的游行,这怎能不让军户们恨得想上去咬上两口。
但亲军们可不愿意这些俘虏们受伤,打两下可以,但伤了就不行了。这里的修路进程太慢了。太需要人力了。亲军们虽然不知道明年皇上会亲征哈密。但皇上对修路的重视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加快速度修路是必须的。这些俘虏一个个身体壮实,是干活的好料子。
过来想着收庄稼的鞑靼们踏过边墙之后。最终被大明关门打狗后,当已经有零零散散的几千人在被零敲碎打了之后。这种现象被各个部落重视起来。
在河套地区大明的武勇已经传遍了,只是大家选择不相信而已,因为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一个善柔了上百年的民族,会突然的来个惊天逆转。变成了战无不胜的勇士。但看着部落里至今未归的勇士们,听着他们已经被生擒活抓当了大明的俘虏之后,鞑靼人消停了,这个时候让他们去小单位的主动进攻已经是不可能了,不联合起来,凭着小部队去进攻,那就是找死。
无论是什么族什么部落,都在想着一个问题,大明强大了,不再是以前那样,可以随意的去劫掠,而不用担心有什么风险。
就在这样的心里之下,边墙内度过了一段时间的安静期。而卢象升则抓紧时间,收集关外的地形、道路、水源、敌方兵力的情况,为皇上出征做着准备,并且让军户、边兵们,押着俘虏们去修路。他总感觉,安静的时候不会太长。
庆宁堡里如今可是热闹多了,一百名天雄军现在就驻扎在堡子里,由天雄军统领的弟弟卢象同带领。堡子里本来人就不多,这些年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整个堡子竟然逃了五分之一。每年这里都要被鞑靼光顾那么几次或者是十几次,堡子里只有死死的守着,一点办法都没有。别看堡子里有那么二百户人家,但碰上了鞑靼来打谷草,也就只有关上门守着,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劫掠的份。若谁家不幸在鞑靼来时还在野外,那只能是自认倒霉了。
但卢象同带着的天雄军,可完全不这样,在这庆宁堡里驻扎之后,可是天天盼着有敌人来攻,都快想疯了。亲军体系打再多的乱民,都不能拿出来显摆。因为打的是拿起兵器的农民,这样的功绩没人好意思说什么,远远的不如象岱海那样打异族,那才叫过瘾。这段时间和堡子里的人也混熟悉了,说话当然也随意起来。
“小将军,你们这身上的军服到底是个啥?”一大群军户,围着卢象升问。他们可是奇怪紧了,明代军士服饰是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而天雄军穿着的也是袄,但这个袄却和红胖袄区别大了去了,最明显的就是背后背着一个大帽子,随时的可以翻过来罩在头上,下边用绳子一拉,把头和半个脸蒙的严严实实,嘴上再带个口罩,风沙一点都进不去。这些让他们一个个的好奇心大起。
“这个啊,是圣上专门为亲军制作的羽绒服,可暖和了,外面的布料又压风又不怕水。在雪地里站上一天也不怕冷。”不到二十岁的卢象同那是可劲的显摆着。把腰杆挺的更直了。
“小将军,怎么没有皮甲或者铁甲呢?这样厮杀起来可是没有防护了。”有人鸡蛋里挑骨头说。
“要那东西做甚?皇上要的是机动灵活性,让敌人根本没有机会冲上来,咱们的弩比他们的箭快、远,只要把他们远远的射死就好了,肉搏的时候我们还有山地弩,杀敌人如杀鸡一样简单。”卢象同不无骄傲的说,就目前为止,从天雄军成立至今,没有一场仗是败的,都是漂亮的大胜。全骑兵的速度,全新式的武器,可攻可守,谁不骄傲?穿着亲兵标志的羽绒服,那是招牌,是家族的荣耀、皇上的圣眷,大明的骄傲。
一群土鳖还在不停的赞叹着,都是当兵的,看看人家再比比自己,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接着就是谈论着神弩,马匹,一个个嫉妒的要死。越是这样,周围的天雄军就越是骄傲。
“砰”“砰”“砰”!突然传来了三声炮响。
“报,百户大人,刘家墩点燃烽火,有敌来袭。”这时一位天雄军士兵过来报告说。
“多少人马?”卢象同激动的问。
“三烽三炮,千人以上,”明代传报军情除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传讯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好,立刻上马,奔赴刘家墩!”卢象同激动坏了,终于来菜了。刘家墩正好在西边十里处,而西边的军队接到烽火之后,肯定也会赶来。到时候只要赶在第一步在刘家墩布下战场,这块肥肉就是自己的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虽然自己也是带了百人,但这百人里可有三十人都是卢氏亲族,是哥哥练兵最早的。因为自己小,所以才分配给了自己。而且从到了甘肃至今,分配的这个防区,是相对最安全的地方,一个鞑靼都没有见过,这次可以好好的打一次了。
按照军令,凡遇千人以上的敌人,所在地的百户们,只要拖住了敌人,等候援军既可,不得擅自出击。卢象同知道哥哥的性子,那是说一不二的,自己也不敢玩什么追击。但拖住援兵的方式有很多种,正面阻敌也是一种。
“百户大人,千人以上,以须守在堡内以逸待劳,等着鞑靼们前来,自可与其大战一场,若现在贸然前往,统帅追究责任,恐会责怪。”试百户上前悄悄的对卢象同说,一百人对付上千人,这个信心不是没有,但军法就是军法。
“责怪什么?你看看外面这么多军户在地里劳作,让他们赶回来已经来不及了。若是害了他们的性命,统帅更会大怒。”卢象同给自己找了一个最为贴切的理由,野外有大明的子民,如果自己畏敌不战,那等候自己的可是军法处置了,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堡里的人却是苦笑连连,这种情况只有靠着城里的官兵速度赶到这里才能解救。一般情况,上千人的鞑靼,攻堡子都有这份实力了,放在往年,那就只能在堡子里死守着,希望能够躲过这一劫难。但现在却落得一个去也不是,关门也不是的尴尬局面。(未完待续。。)
第526章鞑靼高手
堡里的试千户胡大用,就在这时走到了卢象同的面前。虽说年龄是人家的二倍多,官职也比人家高,但平时蛮横的胡大用却如乖猫一样跑了过来,欲言又止的想请示。
“胡大人,你们的兵没有马,这次敌人还多,好好守住堡子吧。”卢象同贴心的话真得让胡大用如释重负。但在卢象升看来,他们去也只能是累赘,要战斗力没战斗力、要勇气没勇气、要机动性没机动性,只能拖累自己,还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吧。
“如此卢大人保重,在下誓死保卫堡子。”胡大用挺感谢这位小百户,一听千人过来,他的腿都打颤了,这倒霉差事怎么就落到自己的头上呢?若天雄军不在这里,他最起码能以去叫救兵为借口来个尿遁,但现在他真的害怕天雄军逼着他去战场啊。
十里的路程在骑兵的手上其实是相当短的,两三盏茶的时间,已经到了。毕竟鞑靼们还要翻山越岭的过来,和在平原上跑过来的天雄军是没办法争速度的。
“布阵!”没有多说什么,大地已经传来了微微的颤动,刘家墩告诉二里外就是大队的骑兵,转眼就要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