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腾1856-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刚做了土匪,没想到又要去做强盗,只能盼着这仗早日打完!”曾国荃心里苦笑,和弟弟曾国葆一商量,觉得此方法或许可行,反正一时难以攻下安庆北门,干脆死马当活马医。
“来人。”曾国荃下令十来名亲兵,跟孙云锦去桐城把程惟栋母子抓来湘军大营,以便威胁程母前去劝降程学启。
第九章 程学启投降
当时,桐城是在湘军手里,曾国荃觉得孙云锦这个计谋虽然卑鄙,但可行,于是立即派人把程惟栋母子抓入湘军大营,威胁程母前去劝降程学启。
“大人,我们是良民啊!跟长毛没有关系。”程母是个地道的农妇,一身破衣的她见了曾国荃,就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可怜兮兮哭求他放了自己的儿子。
“你的亲生儿子和干儿子,选一个吧!”曾国荃和颜悦色地说,“只要你劝降了干儿子,交出安庆北门,本帅不但不杀你们,还保他升官发财。否则,休怪本帅刀下不留人。”
程母说:“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我如何找到启儿?”
曾国荃看了程母一眼,说:“这好办,你化装成叫花子就行。”
不忍心看着亲生儿子死在曾国荃手里,程母只好按照曾国荃的吩咐,装成一位讨饭的老太婆,跑进程学启的军营。
程学启见到养母这身打扮,不由吓了一跳。吓人的还在后面,程母一见程学启,当即扑地痛哭,要程学启去救他的儿子:“儿啊,我们朱家可不曾亏待于你。你虽不是娘亲生的,但我一直把你当亲儿子一样,你哥哥吃什么,就给你吃什么,你哥哥穿什么,就给你穿什么。娘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娘,你先起来说话。你跪着这是折我的寿啊!”程学启听明来意之后,感觉有些左右为难,一时之间难以决断,他先去扶地上的老母。
“儿啊,你不答应,你哥程惟栋必定被杀害。我也就不想活了,我不如一头撞死在你这里。”
程学启左右为难,养母对自己恩重如山,岂可让她老人家承受丧子之痛。但如果投降,自己在安庆城内的一家老小,恐怕性命难保。叶芸莱这个人他是知道的,此人对天国忠心耿耿,到时恐怕不会顾及连襟之情。
程学启很揪心,只得找来心腹丁汝昌商量。没错,这个丁汝昌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洋舰队统领丁汝昌,安徽省庐江县人,此时他还是长毛中的一员,跟着程学启混饭吃。
“程大哥,为谁卖命不重要。重要的是,值不值得。当年我就觉得我们投降是错的。”丁汝昌这时觉得安庆已经完了,他也不想再当匪了,劝程学启好好考虑:“兄弟们跟着你,也是想出人头地,混得人模人样。”
“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应该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经历一番痛苦煎熬之后,孝顺的程学启还是选择了献垒投降,除了报答养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促成了他最后的决心:他浴血奋战七年却还是在豫爵上原地踏步,而这时候别人动不动已经好多人封王了。
对于程学启来说,跟谁干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跟谁干有饭吃,这就是他童年时代饿肚子总结出来的人生哲学。程学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终于下定决心,答应找机会献出北门三垒,他让养母告诉曾国荃,保证不费湘军一枪一弹就投降。
“好!”曾国荃非常兴奋,当即就放了程维栋母子,还给了他们五十两银子。
第二天,曾国荃正在大营里办公大,程学启已经率部来降。
“不是说好了献垒的吗?怎么提前来报到了?”曾国荃诧异地打量着程学启带来的三百人,一脸的不高兴,失望地问道。
“九帅,事发突然。”程学启见曾国荃脸黑得要下雨,赶紧跪下解释说:“叶芸莱这人,机警过人,得知我养母入营,就派人传我去他的大营。我被逼无奈,只好先带兄弟们突围。你放心,我一定拿下安庆北门外的三垒!”
“哦!是这样。那你准备准备,就带你这三百精兵攻下北门三垒!”
曾国荃半信半疑,他认为有必要检验一下程学启到底是不是真的来投降。如果程学启与叶芸莱串通诈降,里应外合,那就亏大了。
程学启的三百人当即被曾国荃派去攻打北门。程学启率部来到门前,对叶云莱说:“老哥,对不住了!不拿下北门外的三垒,我这三百弟兄都是死!”
“你这叛徒,忘恩负义的东西!”叶芸莱先前还只是怀疑程学启,没想到他真的叛变,大骂道。
叶芸莱一怒之下,将他的妻妹,也就是程学启的老婆和孩子押到了城楼,对程学启说:“你这狗东西,看清楚了,是你的养母重要还是老婆重要?是你的兄弟重要还是儿子重要?你要是不回来,我马上下令将她们母子杀了!”
“这?”看着城头被五花大绑的妻儿,程学启再一次陷入了绝望之中。他身而为人,这些抉择,都不好玩。
程学启面色苍白的妻子在安慰她哭泣的儿子:“儿子,别怕,你父亲会救我们的。”
“我数三声,你要是不放下武器,我就命人将她们推下城楼。一,二…”叶芸莱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吼道。
“不要!”程学启转身看到背后湘军黑压压的枪口,只好转头对叶芸莱说:“我的老婆也是你的弟妹,我的儿子是你的外甥…”
“砍了!”见程学启丝毫没有悔改之心,叶芸莱气疯了,下令将他的妻妹母子在城楼上砍了。
“叶芸莱,疯子,你这王八蛋!”亲眼看着自己老婆孩子被杀害的程学启悲怆难当,手指叶芸莱,破口大骂叶芸莱,“我程学启跟你们不共戴天,不灭了你们誓不为人!”
叶芸莱的冲动、鲁莽和残忍,将程学启彻底推进了湘军的怀抱里。失去至亲的程学启,从此他就铁了心要与安庆的仇人血战到底,以报灭门的血海深仇。
为了取得曾国荃的信任,弥补献垒失败的损失,程学启拿出看家本领,尽可能多地杀长毛,尽可能快地攻下自己曾经守卫的安庆。
湘军将领曾国荃对程学启的三百精兵存有疑虑,每逢战斗,必令他们居于前列打头阵。
程学启对北门三垒了如指掌,深知营垒软肋弱点所在。他指挥部下把炸药塞进枪炮射击眼,炸毁了北门最坚固的三个石垒,将安庆城外最后的据点完全摧毁,安庆至此已经成了一座真正的孤城。
太平军守城的精华就在守险,如今城外已经无一险可守,危在旦夕!
陈玉成手头的兵力却严重不足了,经过近一年的硬仗,尤其是赤岗岭一场恶战之后,陈玉成手里的能打仗的将士已经所剩无几,前后赶来的援军也损失惨重,剩下的部队因为连续作战也已经疲惫不堪,而对手湘军却因为得到后方充足的补给,实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因为连续的胜仗极大地激励了士气,战斗力依然非常强大。
要想扭转安庆前线战局,唯一的指望就是得到一支强大的生力军的支援。可是捻军已经被揍得元气大伤回了老家,暂时是指望不上了,陈玉成只好跑回天京向天王洪秀全求救,请求天京方面的增援。
洪秀全知道安庆的重要性,立即给陈玉成派来了一支援军——辅王杨辅清部。赤岗岭大战之后,杨辅清率部赶到无为,与陈玉成商议军情,联手策划四援安庆,这也是援救安庆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杨辅清部是洪秀全唯一能支持陈玉成的部队了。此时李秀成还在江西和湖北磨蹭,李世贤正在浙江开拓地盘,他们对安庆都提不起兴趣。其他各路封了王的将领虽然手头也有一些兵力,可都不具备解救安庆的军事实力。
杨辅清的及时增援,让陈玉成更加坚定了解救安庆的决心。杨辅清是杨秀清的结拜兄弟,陈玉成是陈承瑢的侄儿,陈承瑢是设计杀害杨秀清的总设计师,杨辅清能不计前嫌奋力来救,实属难得。
杨辅清这两万人到来,加上陈玉成整合的两万人,太平军的总兵力已经回升到四万左右。安庆已经被围两年多,城里已经人吃人了。陈玉成决定立即杀回集贤关,解救安庆,不成功便成仁。
而曾国藩也开始着手布置最后的战役,不仅要拿下安庆,还要干掉四眼狗陈玉成。
第十章 天国的黄昏
陈玉成决定再一次拼尽全力救安庆,不仅因为他的英王府在安庆,还因为安庆一失,他的封地安徽就无险可守,长江上游也没什么大城市,湘军水师就可以顺流而下攻取天京。
天王洪秀全也知道安庆必救,但是他手下也无兵,只派出杨辅清部两万人,李秀成和李世贤根本就是拥兵自重。洪秀全本来打算趁英法联军攻进北京之际,派李秀成率兵北上。但李秀成拒绝了天王的要求,他和侄子李世贤只想打下浙江和江苏一带,将自己的封地苏福省扩大。洪秀全让李秀成率部去救安庆,李秀成也很不积极,拖着不去。这时的洪秀全,也拿拥兵数十万的李秀成没办法。
陈玉成部要想从桐城方向杀回安庆,必须经过集贤关,还得再次经过多隆阿的挂车河防区。
陈玉成对杨载清说:“多贼十分善战,要是我们经过挂车河南下安庆,路是近点,但且不说能不能顺利南下,就算冲了过去,恐怕也会损损兵折将,四万人恐怕会死一半,到时候也没兵跟曾国荃部的贼军开战。”
“这的确是一个比较伤脑筋的问题,我刚到安徽,不熟悉敌情,你说怎么办?”杨辅清问道。
“要不我们绕道。到集贤关去不一定非得走直线!”陈玉成和杨辅清经过商议,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经桐城西北的六安和霍山,然后南下英山和宿松,随后东进佯攻太湖,经小池驿、三桥镇、高河埠,攻占集贤关,逼近安庆外壕,直捣曾国荃后方,杀他个措手不及!”
“好!就这么定了。”杨辅清觉得这行军路线可行。
但这个路线,也相当难走,时间很长。这期间,曾国荃已经在安庆发动数轮攻击。
曾国藩见安庆久攻不下,便带着康福等人亲到安庆城外视察。
从东流到安庆,只有一百多里水路,曾国藩乘坐湘军水师的快船,午后便到了南门码头。
曾国荃、曾国葆事先都不知曾国藩来前线,未到江边迎接,曾国藩他们悄悄地上岸,沿着外壕查看。
城内城外都很安静。但见壕沟宽深,满插竹签,两道壕沟之间,吉字营的营房相连,炮台林立,不时见搬运弹药、拭刀擦枪的湘勇,间或也可见集合操练的哨队。
快到安庆西门地段,酒店饭铺开始多起来,进进出出的大多数是醉得歪歪斜斜的湘勇官兵。饭店旁边是一家烟馆。曾国藩从小窗口向里面望:昏黑的屋子里,四处闪着暗淡的火光,土砖垒起的炕上,摊尸一样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烟客,旁边堆着解下的上衣佩刀,都是军营里的人!
曾国藩刚转过脸,又见对面一座破烂的茅房前,站着三个抹粉擦脂的年轻女子正笑着向他招手。曾国藩气得转身便走,来到曾国荃的军营,叫康福进壕通报。曾国荃一听,忙带着弟弟和一批营官亲来迎接。
曾国藩见两个弟弟,满面尘土,营官们身上也都脏兮兮的,知道他们吃了不少苦,不忍心指责,直到在接风宴上,才说出了自己刚才的见闻,并建议曾国荃严肃军纪,让官勇一律在壕沟内训练,有未经允许私出外壕者,斩不赦!
“哈哈,大哥见笑了,壕外那些酒楼烟馆妓院,都是小弟特许的。吉字营围困安庆一年多,疲惫不堪,兄弟们都是人。我看还需要继续围下去。我让这些酒馆等存在,就是告诉长毛,我们湘勇就在这不走了。再围个五年八年都没问题。一切享乐,都是做给长毛看的。你想,安庆城里没吃没喝,不能玩女人,看我们天天这样快活,还不奔溃?”曾国荃哈哈大笑说。
曾国荃带兵,确实和曾国藩不一样,军纪虽然差点,但是还是很讲人性享受的,每次破城,都抢劫三天。曾国藩屡次劝说,曾国荃都不听,说自己的手下都是粗人,贪财好色是本性,不用改。
见安庆城外的生活真是清苦,曾国藩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督促曾国荃说,决战就快到了,让他做好准备。
“大哥,放心,打仗我们吉字营可不含糊!”曾国荃说:“另外,有一件事请大哥协调解决。”
曾国藩问道:“何事?”
曾国荃说,“最近有洋人的兵船往安庆城里卖粮食。如果这事不解决,我们恐怕会功亏一篑。”
曾国藩问道:“哦,竟然有这事?”
曾国荃说:“洋人只认钱。杨载福说他们水师也不好干涉。”
曾国藩找来杨载福一问,还真有这事,他略一沉思,对杨载福说:“以后你们水师再发现洋人的商船,就拦下来。”
“拦截下来?洋人的商船恐怕不好惹,现在朝廷已经给了洋人在长江的通行和贸易权。招来洋人的军舰就不好办了。”杨载福有点为难地说。
曾国藩说:“我们拦下他们,跟他们做买卖。可以出长毛的两倍价钱。”
杨载福说:“洋人贪财,这方法应该可行。”
洋人运粮的事解决后,安庆城里更加难过。陈玉成也快被逼疯了,决定发动强攻。
曾国荃的壕沟,名不虚传,除了又深又宽的壕沟,壕沟两边还堆着高高的土堆掩体,险要的地段还砌上了围墙,而且还是内外两道双层防御工事,陈玉成和杨辅派人强行攻进曾铁桶的内壕,而叶芸莱也决定破釜沉舟,从对面向曾铁桶发起强攻,从内壕呼应陈杨联军。
大规模的激战开始了,陈玉成和杨辅清分兵十余路,猛扑曾国荃外壕。
叶芸莱也率军从安庆城内杀出,试图与援军会合。陈玉成和叶芸莱都把进攻重点放在西北方向,他们希望从这里打开封锁沟的缺口,会师以后联手摧毁曾国荃的攻城大军。
一场生死大战开始了!
“准备开炮!”曾国荃下令湘勇在离壕沟半里远的地方停下来,列队架炮。
“放!”只听得一声号响,湘勇火炮、抬枪齐鸣,雨点般的子弹打在冲过来的长毛身上,溅出鲜血,有些子弹打在较松散的岩石,打得火花四溅。
曾国荃财大气粗,舍得花钱,吉字营是湘勇中装备最好的部队,火枪火炮全部是从广东买来的,火炮射程远,火枪威力大,太平军死伤无数。
陈玉成亲自上阵,手中军旗一挥,下令击鼓冲锋。
“上帝保佑,天王护佑我们!”万名太平军吆喝着向前冲去,约摸冲出四五十丈远的时候,曾国荃下令开炮,火炮大作,弓箭乱飞,太平军饮弹中箭,一片接一片倒下,尸体堆积如山,却不能前进一步。
陈玉成急得直跺脚,满脸灰尘,气呼呼地喊:“继续上,给我杀!”
叶芸莱也下令不惜一切冲出城去,杀向吉字营。
内外壕同时面临拼死冲击,这给了曾国荃不小的压力,他知道这是自己接受最严峻考验的时刻,必须拼尽全力,完成这最后的阻截,否则一年多来的努力,将全部付诸东流。
为了激励士气,曾国荃亲自跑到前线督战,他嘱咐各营将士不要惊慌,等长毛进入射程后一起开火。
湘军的近程射击,给太平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可是陈玉成救城心切,已经管不了这么多,疯了一样命令全体上阵搞车轮战,要不惜一切代价强行突破湘军壕沟。
经过三天的激战,太平军的人海战术终于发挥了作用,杨辅清率一部分人踏着同伴的尸体,越过曾国荃部挖的外壕,进入湘军阵地。
救安庆的希望就在眼前!陈玉成不禁大喜过望,不过很快就变成了失望:曾国荃的壕沟外壕里面还有内壕!
而且由于越过壕沟的人数有限,加上叶芸莱没能同时突破内壕,杨辅清还是无法与安庆城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