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仕妖娆-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适时从府学里奔出一位和陆游差不多年纪的先生来,龙骧虎步,身材高大面目清瘦,尤其是一双眼睛充斥着凛冽清光,颇有几分浩然清明。
老远便惊喜的唤道:“务观兄,邸报说你去任镇江别驾,怎的反到了建康,走走走,多年不见,今日我们不醉不归!”别驾是通判的敬称。
李凤梧并不认识这人,估摸着是建康府学的教授,必然是位饱学之士。
南宋多饱学之士却巨匠,这宛若大宋这个垂暮巨人的回光返照,孝宗赵昚虽南宋最有北进之心的明君,经营打造了乾淳之治的小盛世,却终究没等到他的千古名臣。
李凤梧看着那位先生和陆游消失在府学深处,奈的叹了口气,今日见到了南宋最为耀眼的诗人,但一个恩科进士走马镇江府通判,一个普通白丁,如隔天涯。
历来封建王朝皆只有两个阶层,士族与官一个阶层,普通百姓一个阶层。
晚膳后,李凤梧正欲回西院,看是否能勾搭着朱唤儿一起去游览秦淮夜景,不料老爹李老三一把拉住自己,“大郎,咱父子俩谈谈?”
李凤梧讶然,寻常时分,这个土豪老爹吃过晚膳就会建康城富贾圈子里的大官人、员外们去秦淮河畔风|流快活,今儿个变性了?
“有事?”李凤梧只得坐下。
老管家李伯将饭后茶水捧过来,李老三意思着呡了一口,说道:“你看咱家这大宅子够富丽堂皇吧,就连府尊陈俊之的宅子也不如咱家,你爹我一辈子奋斗,给你攒下了万贯家财,不说富甲建康,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咱家的锦绣绸庄仅在建康就有二十三家铺面……”
感觉李老三要拉开一段极长的家教话谈,李凤梧顿时没了耐心,没好气的翻翻白眼:“说人话,二十字以内。”
李老三瞪了儿子一眼:“没大没小。”
“还有十六字。”李凤梧当然不会被吓住。
李老三大感奈,只得试探着说道:“大郎,要不你去读读书考个功名?”
李凤梧果断拒绝:“不去!”反正李家有的是钱,自己干嘛要去吃这个苦,现在去读书,那就得从基础开始,这不是一件嘴上说说就行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是识字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自己当然识字,可简体和繁体差距大了去了。
守着李家这偌大的产业,严格来说自己也不算是文盲白丁,虽然诗词巅峰盛唐和两宋的自己没办法剽窃来用,但明清好歹也能拿出一两首在南宋也称得上惊艳的作品来,干嘛要吃古人的苦。
李老三也没抱着一次说服儿子,见儿子果断拒绝也并不意外,意味深长的道:“我就这么一说,都看你的意思,反正咱家的产业迟早要交到你手上,我这辈子的心血你得给我守好了,别让某些人给生吞了去。”
李凤梧闻言不信,“还有谁惦记着咱家不成?”
李老三沉默了许久,说起了一件陈年往事:“八年前,句容县某位酿酒大师发明了一种酿酒法,所酿之酒清澈醇香,一时风头双,很快名扬四方,但却在一次和买之后,被逼得酒场倒闭家破人亡,那位酿酒大师最后吞金自杀,酒场也被官府充公。”
“你什么意思?”李凤梧警觉起来,感觉父亲不是缘故说这事。
李老三叹了口气,“那次和买公文上要的只有10桶,可公文经过层层官员后,和买数量竟然达到了一百桶,且价格更是被压到了零售价的三成!其实公文所说的价格是比零售价还要高一成,为什么会这样,只因那位酿酒大师得罪了当年的句容县令……破家县令灭门府尹啊!”
李凤梧说不出话来了,封建社会官场之黑暗他也是了解的,良久才道:“爹你是担心柳子远那堂叔会对我们下手?”
李老三哈哈一笑,公鸭嗓音又嚣张起来:“凭他?只要朝中那位相公一日在朝,他就没这个胆子!你可知当今建康通判杨世杰,他经营的悦容绸缎庄被咱家压了这么多年,屁都不敢放一个。”
相公?
李凤梧震惊得以名状,虽然知道李家在朝中有条线,但怎么也没想到,这条线竟然高贵若斯,在大宋能称为相公的就那么聊聊几人。
大宋的宰相称之为相公!
如今孝宗即位,大宋的相公是左相陈康伯、右相史浩,还有一位江淮宣抚使张浚,他将成为枢密使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如今正在积极推动隆兴北伐恢复中原,只等来年便会拜为枢密使,亦被人称之为相公。
李凤梧猛然觉得后背一阵发凉,作为一个文科生,南宋这段历史他还是了解一些,张浚、陈伯康都是隆兴年间去世,如果那条线不是史浩,那就意味着李家安安稳稳发财的日子要到头了……
第八章 我要读书!
所谓匹夫罪怀璧其罪,明朝那位大富豪沈万三就是例子,李家虽然远不如沈万三,但这偌大的家业若那位朝中相公庇护,李凤梧不敢想象会惹来什么飞来横祸,别说柳家那位太常卿,就是建康那位通判,就足以让李家陷入深渊之中。
怀着侥幸心理,李凤梧四处张望了一眼,下人都被打发开去,不用担心隔墙有耳,轻声问道:“是史相公?”
李老三不得意的摇头,“张相公。”
李凤梧一颗心直接沉到海底去了,这尼玛完蛋了,张浚命不久矣!李老三你个瓜货还这么得意……呃,貌似他也不知道张浚将死。
张浚一死,李家这块大蛋糕还能安宁?
这一夜李凤梧辗转难眠,稀里糊涂过了十六年,半年前清醒过来正准备享受人生快意风|流,今日却发现李家即将成为水上浮萍,没准一夜之间就成了他人禁脔,而自己就只是做一场黄粱美梦,秦淮河的烟花脂粉,扬州的瘦马、泰山的姑子、大同的婆姨和杭州的船娘以及那些良家小娘子都还没尝过就要都将远离自己了吗……
更重要的,若真有那天,父亲、母亲、二娘还有三娘又如何安度晚年?
尤其以三娘的姿色,恐怕法善终。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爹也说了,建康通判杨世杰亦经营着绸缎生意,张浚一死,他必然会觊觎李家的产业,作为建康府的大员,他绝对有一百种方法将李家产业黑吃得骨头都不剩。
建康人尽皆知,杨世杰杨通判的风评可不怎么好,都在翘首以待他任满后离开建康去他处知州事。
捱至天亮,李凤梧痛苦哀叹,我的纨绔生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不满的怒吼一声:“狗日的,老子不认命!”
不认命那就只有读书,考出个功名。
要想保住李家产业,要想达成男人的究极梦想,在大宋的官制下至少也得捞个同进士获得那层护体神功,否则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
读书!读书!
在哪个朝代哪个世界都一样,知识是力量,尤其是这重文轻武的大宋朝。
……
……
“大郎要读书?”李凤梧生母,李老三正房叶绘盯着自己这个儿子,眼里几乎是噙着泪,曾几何时,儿子呆愚成为笑柄,半年前终于开窍,如今竟有读书上进之心,作为生母焉能不喜。
李凤梧点点头,“再有几年便要及冠,该读书了。”
二娘周月娥、三娘张约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欣喜。
李家四人,李老三仅读过蒙学私塾,在这个女子才便是德的年代,叶绘只懂三才四德。但周月娥和张约素两人,前者父亲是私塾夫子,后者是是名门庶女,不说才华满腹,也是饱读过诗书之人,早已明白李家的处境,心中一直隐隐担心,要知覆巢之下完卵。如今听闻大郎要读书,虽然不是自己亲生,但终究让人看到了希望。
叶绘心直口快,“那让你父亲在建康请个知名先生回府?”
李老三大手一挥,甚有家父乃翁的主见:“请什么请,我家大郎要读书,当然是要进最好的学院找最好的先生。”
建康城最好的学院自然是府学,最好的先生自然是文宣王庙里的东西厅教授。
周月娥略略有些担心,“可现在不是府学招员时间。”就算府学招员,大郎蒙学都不曾读过,根本不可能进得了府学,要知道进府学也需要考试的。
李老三哈哈大笑,“娘子须担心,我昨日已着人打听过,要进府学也不难,只要能让西厅教授周必大首肯便可。”
张约素温婉的点点头,“是的,咱们可以给大郎捐个府学生员。”
说白了,就是用钱买一个府学生员的名额,如果那周必大是个变通之人,甚至花大钱也能让李凤梧拜在他门下,成为西厅教授的门生。
周月娥恍然,“能如此甚好。”
听着长辈议论,李凤梧心里翻起滔天浪花,他,只因一个名字:周必大。
心里仿佛闪电一般划过,昨日在文宣王庙外遇见陆游,自己当时因震惊于见到了活的陆游,忽略了那位从府学里出来的先生,那位先生字子充啊!
周子充,不就是庐陵四忠之一的周必大么?
庐陵四忠在历史上并不太出名,但若是提起其中一位便人不知人不晓了,那位倡导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亦是庐陵四忠之一,另外两位则是胡铨和杨邦乂。
能和大文豪欧阳修并名的人会差到哪里去?
孝宗千古名臣,但有肱骨之臣,这位周必大便是其一,是孝宗、光宗时期两朝相公,立朝刚正,乾淳之治盛世有他莫大的功劳,在文学上造诣不凡,有“九流七略,靡不究通”的评价,是南宋这个垂暮巨人身上少有的曙光,想不到他现在竟还只是建康府学文宣王庙里的一个教授。
这真是天赐良机,若能成为周必大的门生考个功名,即将成为浮萍的李家,将在几十年内继续坚挺。
李老三一拍大腿,“这便是了,我这就着人去安排晚宴,晚上带大郎一起去见周教授。”李家缺书香墨气,可是不缺钱,只要那周必大不是迂腐之人,捐个府学生员还不容易。
李凤梧有些不确定的道:“怕是请不动吧?”
一个是建康富贾大商,一个是文坛大家,八竿子打不到一个圈子里去的两人,以读书人的倨傲和迂腐,周必大很可能不会给爹面子,不过也说不准,毕竟大宋朝的商人地位提升了不少。
李老三不得意的嘿嘿一笑,“这个你不用管,你小子就回去好好歇着,晚宴上别给老子丢脸就成。”我李老三很可能请不动,但建康府有的是人能请动周必大。
见老爹一副信心笃笃的样子,李凤梧安心不少。
离开时回头看了一眼夫和妻睦妾安的四人,鼻子没来由的有点酸,爹和母亲对自己的好不用说,二娘三娘也将自己视若己出,前十六年的岁月里,她们从不曾因自己呆愚而贱视。
这样的家庭……挺好,值得我李凤梧努力珍惜保护。
第九章 官人我要
朱唤儿觉得很辜,我只是个丫鬟好么,干嘛还得给你这个大纨绔讲蒙学啊!
说来也好笑,这个大纨绔竟然连蒙学需要读些什么书都不知道。建康城这么大,朱唤儿自进入醉乐坊后就在秦淮河上,当然不知道李家小官人前十六年就是个傻子。
看着一本正经坐在自己面前的李凤梧,朱唤儿反而觉得有些不自然。心里暗暗啐骂自己一声,朱唤儿啊朱唤儿,你是犯贱么,大纨绔这样规规矩矩不挺好么,难道你还想他又来调戏你才好。
不过旋即发现自己想多了,大纨绔提出那个要求后,就定定的看着自己胸口……竟然还有流口水的迹象!
果然,狗改不了吃屎!
朱唤儿咳嗽一声,怒瞪一眼李凤梧,示意他的眼睛不要乱瞄,这才说道:“蒙童入学,自然是先要学习《声律启蒙》和《蒙求》,待掌握了《声律启蒙》就可以开始熟背《三字经》,之后是《百家姓》、《千字文》,这只是最基础的识字认字,当然,如果要想继续深学,《广韵》是有必要去钻研一番的,再之后,便需要读《太公家教》、《千家诗》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
隆兴元年,那位大夫子朱熹尚未重建白鹿书院,著名的《蒙童须知》尚未面世,《弟子规》更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产物。
李凤梧嗯嗯点头。
朱唤儿那个奈啊,这大纨绔始终盯着自己胸口,也不知道他在听没,眼睛咕噜一转,忽然生出俏皮的玩心,故意挺了挺胸……
宋延唐风,朱唤儿本就是秦淮河上的女子,虽然这些襦裙都是昨日新添,比之她往日襦裙收敛了不知多少,但穿在她身上却始终让人感觉有种寻常良家不曾有的风情。
这一挺胸便风情万种,李凤梧口瞪目呆……真是个巍峨雄山白如雪我辈当攀登啊!
并不是没有见过女子娇躯,只是后世那些三点式大多裸露,哪有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情来得勾人心魄,男人都是如此,所谓得不到的看不见的才是最好。
那襦裙之下的风光,在想象之中才是最为美好。
朱唤儿以样貌、气质清纯动秦淮,否则也不会得个白莲的雅号,但毕竟在风月场中立身,耳濡目染早已学会女子妖娆,真要放开束缚,恐怕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妖精。
见到李凤梧猪哥样,很是得意。
李凤梧喉结滚动,将口水吞回肚里,问道:“背诵什么的倒是好,只是识字这一点颇有难度啊。”自己要读书,前期最大的难点是识字,作为一个文科生,轮死记硬背大可以说一句我不是针对谁。
朱唤儿点头,“是的,所以要多钻研《广韵》。”
李凤梧叹了口气,蛋疼的繁体字……若是能有那一天,我真得让这大宋都来学简体字,我特么要有那能力,再搞一本新华字典推行天下。
这才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嘛!
酉时时分,李伯来到西院,“小官人,大官人让你过去。”
李凤梧点点头,对朱唤儿说道:“你一人在西院有些冷清,要不要给你找些书来看看,或者再给你找个丫鬟陪伴?”
朱唤儿愣了下,我不是你买回来的丫鬟么,怎的还有这待遇?
李凤梧哪知朱唤儿在想什么,以为她想要却不好意思说,便扯起嘴角邪恶的笑道:“那你说声官人我要,我便让李伯去准备。”
看着李凤梧那抹邪笑,朱唤儿有些茫然,这纨绔干嘛笑得这么卑鄙,不过终究是读过诗书的人,绝不会轻易屈服,倔强的抿嘴不说话。
李凤梧哈哈大笑,对李伯点头示意他去操办后便离开西院,至于那句官人我要么,迟早会让朱唤儿嘤嘤呢喃出来的。
朱唤儿初时有些莫名其妙,盯着院子里的桂花看了许久,脸上忽然红了起来,也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
青祥楼,坐落在建康城南,背对秦淮河,毗邻昭明宫。
秦淮河的烟花脂粉不说,昭明宫则是吴国后主孙皓修建,为建此宫,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甚至让大批朝堂官员放下手中政务去监督伐木工作,“两千石以下,皆入山督摄伐木”,同时“攘诸营地,大开园囿,起土山,作楼观,加饰珠玉,以制奇名”,即便如此奢华,孙皓也不满意,又“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宫内,巡绕殿堂”,可谓穷奢极欲,以至于数百年靖康事变后历经战火,昭明宫依然保存完好,成为建康城内的行宫。
坐拥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再高薪聘请了诸多名厨,青祥楼俨然已是建康第一楼,据说悬挂在楼里那块牌匾还是高宗亲笔所题,是建康富贾、官员宴请宾朋的不二人选。
敬亭是青祥楼最为名贵的雅间,闹中取静,一水的高级檀木家具,熏上名贵燃香,房间里便弥漫着醉人心脾的雅香,五六名身材面貌都极为姣好的女伎奏响丝竹之乐,再让那秦淮河畔以音律知名的杜大家唱几首小曲儿,端的是一种享受。
李凤梧和父亲李老三便安静的坐在敬亭之中。
今夜宴请的主角迟迟未到,就连坐中陪衬的那位大人物也没到,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