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仕妖娆-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要全线收缩,只凭借襄阳之城池坚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出奇招,迎头痛击打他个猝不及防,旦击溃金人大军,便可进取唐邓两州,立下不世之大功!”
说到此时,朱文修眼里炽热,指着崔家岗和古驿镇之间的黑龙集,“在此迎击金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溃来犯之军,如果唐州之兵绕过黑龙集直取古驿镇,那么可以随州之兵,会和古驿镇兵马,再以黑龙集之兵包抄,形成三面夹击,如此,可以少胜多,战而胜。”
张明之眼前亮,这确实有道理。
朱文修此刻已忘记了和李凤梧的矛盾,眼里只有那泼天大功,当年李道就是在光化境大败金军,所以如今他成了庆远军节度使。
如果因自己的计谋在此次大战中,不仅大败金军,还取下了唐邓两州,那么自己必然也要高升,如此资历,将来必然宣麻拜相。
对比之下,李凤梧便显得足轻重了。
意气风华的道:“若此战大捷,便可进取唐邓两州,如果荆湖南路的兵马赶得上,便可从唐邓两州出兵,对颖州仆散忠义部进行夹击,迫使其退出两淮防线,解两淮大兵压境之危,官家必然龙颜大悦!”
顿了顿,笑道:“届时,在座诸位便可得泼天军功平步青云!”
所有人都围在沙盘前,仔细思索朱文修所言有几分可行性,毕竟是要主动出击,胜了自然是大功件,败了就麻烦了。
整个古驿镇之后到襄阳城前,都像被揭掉遮羞布的女人,任由金人铁蹄践踏。
张有些顾虑,“万战不胜,如何?”
张明之却有些动心,“如果我们收缩防御,古驿镇包括光化军全境都要战略性放弃,样免不了被金人铁蹄践踏的下场。”
想了想又道:“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就算此战不胜,也可让骑军断后拖出对方骑军,让步卒撤回襄阳城,如此,依然可守!”
第三十一章 刚一波正面
《
李凤梧很想告诉他们,别天真了。
但却什么话也说不出。
隆兴二年,金人大军进攻襄阳,这并不是历史原有的轨迹,是因为自己赴任襄阳引起的连锁反应。
自己就是蝴蝶效应里的那只蝴蝶。
所以自己也看不透这一战的走向,只能相信张超和张明之。
毕竟张超曾经战胜过金人。
而且不得不说,朱文修提出的那个建议,确实很有吸引力,未尝不能成功。
虽然张超和张明之最终没有立即下决定,但看两人神色似乎都动心了,尤其是朱文修那番话,击溃金人,进取唐邓两州,会同荆湖南路支援来的兵马,以唐邓两州为跳板,进攻颖州仆散忠义的大本营。
如成,必然是不输采石大捷的军功。
不仅朱文修会因此升官,张超和张明之两人必然也能再上一层,张超作为节度使、武将,很有可能问鼎太尉,而张明之作为文臣,要不了多久便可能成为枢密使执掌西府三衙。
利令智昏。
在这种情况下,李凤梧知晓自己说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
其实心中也隐隐期待,如果能有此大捷,对自己和赵恺也是好事。
况且这个作战方针不需要自己上前线。
出了安抚使治所,李凤梧准备和黄斐弘、甄士德回县衙,今日起便要加强襄阳城防,务必将金国细作拒之门外。
却见得节度掌书记郭靖一脸哀默,一个人独行。
李凤梧心中一动,下了轿子,喊道:“郭书记,同行?”
郭靖回首看是李凤梧,勉强笑了笑:“甚好。”
行走在襄阳街头,两人心思都有些沉重,也不知道谁起了个头,说了今日安抚使治所一事。
郭靖叹了口气道:“此次怕是要不祥。”
李凤梧不能苟同,也不能反对,毕竟未发生的事情,论兵事,自己这点能耐就别拿出来献丑了,“郭书记何出此言?”
郭靖看了一眼李凤梧,“金人大军有那么好击溃的?”
顿了下又道:“况且,某有些担心,跟随纥石烈答鲁进驻唐州的骑军中,会不会有金人的精锐骑军。”
李凤梧悚然。
南宋一朝,骑军孱弱,但金人的骑军却强势。
比如金人王牌骑军,铁浮屠。
铁浮屠是重骑军。
那是真正的战场利器,曾有金人狂言,三千铁浮屠,可屠大宋三万甲!
这里的三万甲当然不是指骑军。
可就算如此,三千重骑破三万步卒,也算是比辉煌的战果。
虽然这是狂言,但何尝没有可能?
沉默了一阵,才道:“金人的目的是打破两淮防线,不会将重骑放到襄阳战场来,所以应该不用担心。”
郭靖叹了口气,“但愿罢。”
……
……
几天后,安抚使治所内有齐聚襄阳所有官员。
这是一次出战动员会议。
据斥候获得的情报,唐邓两州的金军已经出城,且线路果如预料的一般,唐州兵马经过湖阳,看样子确实是要和邓州兵马会和。
这是情理之中,毕竟金人素来认为大宋弱军,断然不会主动出击,是以选择大军同出,以绝对强势的力量一路摧城拔寨攻取襄阳。
针对金人兵马路线,作战方针经过几个日夜的彻夜研究,已经出笼,当然,为了保密起见,具体的作战部署只有张明之和张超两人知晓。
但众人也知晓了大体的战略计划:
第一,收拢均州、随州之兵。
第二,古驿镇以原有兵马镇守,以均州之兵,协同光化军其余驻军,前往黑龙集伏击金人。
第三,随州之兵进入光化军境内,会同京西南路仅有的两千轻骑,在黑龙集后侧一带吴家集驻守,见机行事,如果金人没有分兵,则火速增援黑龙集,若金人分兵,则在吴家集一带阻击,等待黑龙集大捷之后,由古驿镇、黑龙集兵马增援,绞杀敌军。
古驿镇、黑龙集、吴家集兵马呈三角犄势,互为援兵。
这个战略方针大体中规中矩。
论金人选择哪一个方案,都在己方意料之中,如此,便占了先机。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更何况,这个战略只是初定,根据战场局势,亲至古驿镇的张超和张明之还能随机应变,进可一试正面战,若是情况不妙,也可用轻骑拖住敌人骑军,步卒则能火速撤回襄阳和随州,防御其后的攻城战。
这个计划可战可退,确实是个不的战略计划。
且金人的两千骑军,如果走黑龙集,在群山之间法发挥起机动性,失去机动性的骑军,甚至可能不如步卒。
如果绕过黑龙集,走吴家集一带,则有随州兵马和襄阳的两千骑军对峙。
骑军两千对两千,胜负未知。
但己方却有古驿镇的兵马驰援,依然占了先机优势。
况且还有一点,张超和张明之深信这一点也能让己方兵马战力提升:一旦战败,均州、随州和光化军境内都将被金人铁蹄践踏。
身后就是家乡父老,那里有自己的妻儿父母,士兵岂有不死战之理?
怎么看,此战胜算都在七成。
最重要的一点,是黑龙集一战要大捷,而且要快。
尽管己方兵力不占优,但在张明之和张超看来,天时地利人和三点,足以抹掉这点劣势。
金人也就二万五千兵马。
己方经过这几日动员,征纳新兵,骑军虽然只有两千,但步卒却足足多了四千:仅是襄阳就征了两千新兵。
如此,在兵力上只比对方少了一两千。
在一场投入两万人的战役中,两千人虽然可以影响大局,但也可以足挂齿,骑军一个冲撞来回,就能带走千人性命。
何况大宋雄师以逸待劳,又占据地理优势。
绝对有一战而胜的可能。
知晓了这个战略方针后,再没人有任何反对意见。
就连郭靖和李凤梧,也觉得有极大可能成功,从而扭转宋金大战的整个战场局势。
毕竟战场上,兵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任何结果都有可能。
金人悍兵,可这些年也没少败。
节度使张超便在绍兴三十一年大败金人,仅这一点就让人信服他的战略眼光。
剩下来的事情便好办多了。
各部按照军令前往指定地点,襄阳一众官员,张明之和张超自然不会过这种大功,必然要亲至古驿镇指挥大军,而朱文修钟蘅等人,也想藉此增加资历,主动请战。
张明之自然应允。
可襄阳府也要人守卫,以防万一。
是以最终决议,襄阳知府狄少生,节度掌书记郭靖,节度判官周书留守襄阳。
一同留下的,还有两千新征兵马……张超毕竟是有经验的武将,知晓这个时候让新兵上战场,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如留下驻守襄阳。
襄阳县衙的官员自然不会动,要留着管理襄阳治安。
《
第三十二章 娘子安故乡,官人赴沙场
《
襄阳几乎成空城。
李凤梧,狄少生和郭靖、周书站在襄阳城头,看着张超和张明之前往古驿镇,朱文修和钟蘅等人意气风华紧随其后。
夏风正紧,吹动衣衫猎猎。
儒气蓬勃。
阳光艳媚,人影斑斑。
这一去为天子君王分忧虑,这一去为江山社稷却恶邻。
这一去愿得平步青云相朝堂。
李凤梧叹了口气,在国家危急关头,没了私人恩怨,真心希望张超等人立下赫赫战功,哪怕朱文修将来成为枢密使……
另一方面,若是他们败了,襄阳城还守得住?
就靠一位实权校尉带领的两千新兵和五百襄阳府兵……守城简直是妄想。
……
……
魏疏柳着了轻衫,懒画蛾眉。
官人卢震此刻却斜躺在床头,有些失神的望着房顶主梁上的大红花。
新婚小夫妻,总是要腻在一起。
梳妆台上放着一枚簪子。
木质的簪子,用花梨木制作雕刻,凤语图像。
簪身很是精细。
不过在大宋而言,这种精细的木簪子遍地都是,大凡为贫寒人家的小娘子主妇们所用,几文钱就可以买一枚。
以魏疏柳的身份,这枚簪子在这里很是不应景。
但魏疏柳看见这枚簪子,心里便暖和的紧。
私奔那夜,官人便拿着这枚簪子,轻轻的别在自己头上,说,如果有来世,我就成为一支簪子,如此便能永远守候在你身边。
这枚要不了五文钱的木簪,是自己最为珍贵的礼物。
它就是我要守护的爱情。
回头妩媚的看着官人,“官人,为奴家插上可好?”
卢震回过神来,笑了笑,起身为娘子别好簪子,又退后一步仔细端详了一阵,傻呵呵的乐道:“好看。”
魏疏柳笑靥如花,仰望着官人,“有多好看?”
卢震想了想,本想说一番诗词,却念头闪过,笑道:“比李知县那个娘子更好看。”
魏疏柳也见过朱唤儿,闻言喜滋滋的,“真的么?”
心里却在想,官人嘴真甜,我可不如那个朱唤儿呢。
卢震轻轻抚摩着爱人的脸颊,“在我眼里,就算是临安大内皇宫的妃子们,也没你好看。”
魏疏柳慌不迭起身捂住官人的嘴,“别乱说呢。”
卢震乐呵呵的,“出去吃早食吧,我们又起床极晚,老大人和岳母怕是要说我们一二的。”
结婚之后,两人腻在一起,经常日上三竿才出房门。
好在魏家长辈们知晓年轻人这点心思,又是新婚燕尔,明面上没说什么,心里肯定是不满意的。
卢震正踏出房门,却听得魏疏柳幽幽的道:“官人,想去便去罢。”
卢震吃惊的回头。
却见自家娘子重重的点了点头,仿佛下了个很大的决心,“官人这几日忧心忡忡,坐卧不安,就连……就连……那事也多有分心,奴家知晓,官人是忧心家国大事。”
卢震有些愧疚,“娘子,我……”
却被魏疏柳堵住嘴唇,耳边传来柔情似水的呢喃声,“男儿壮志四方,家国天下,虽然官人多被人言文不成武不就,可我知晓官人之才不输魏家三哥,岂能蜗居区区襄阳。”
魏家三哥,魏疏笙,是魏平阳的二儿子,也是襄阳城如今统领两千新兵的实权校尉。
当然,他能留下驻守城防,和魏家在安抚使治所的运作不关系。
在魏平阳看来,魏家已是襄阳第一望族,没必要为了个军功让儿子上前线,安全的呆在襄阳,今后再运作一番,再有徽州做官的二弟打点打点,也是能再上层楼的。
卢震闻言,心中豪情越发激荡。
魏疏柳轻轻的吊在卢震脖子上,贴在卢震身上,一双眼睛满是能融化坚冰的温柔,“官人若是想去,奴家这就去找爷爷说去,有他出面,官人还能赶上张大使等人,想必能在军中谋个职,趁着此次大战,攫取赫赫军功。”
卢震哂笑一声,“必败之军,你是让官人送死去么?”
魏疏柳讶然。
卢震笑着刮了刮娘子的鼻翼,“虽然官人我不知晓张超等人的战略,但他等妄图以大宋弱师,在光化军境内正面抗衡金人虎狼之师,着实有些纸上谈兵,我倒是奇了怪了,张超也不是个新兵,好歹绍兴三十一年还大胜过金人的,此次怎么就如此贸然出兵了。”
胸中韬略万千,却知音,话匣子打开,卢震便收不住了。
尤其是娘子还一脸仰慕,让他更是有成就感。
叹了口气,“金人虎狼之师,如果我猜的不,金人一者确实是为了李凤梧……就是我们那恩人的头颅而来,一者是为了牵扯京西南路,不让京西南路去支援两淮防线,是以金人在唐邓两州的兵力不多,但绝对是精锐。”
顿了顿,“如果我没猜,那支援而来的两千骑军之中,至少有五百铁浮屠!”
魏疏柳倒吸了一口冷气。
纵然是深闺女子,也知晓大金精锐铁浮屠之威。
又听得官人继续说道:“如果我猜的没,张超等人必然是在黑龙集一带伏击金人,如果他们没有昏聩到能的地步,均州、随州兵马此刻必然已在路上,但是……”
卢震轻轻为娘子的捋了捋鬓发,又正了正那枚木簪子,摇头道:“他们难道没想过,如果金人邓州之兵,只以三千从黑龙集过,其余两万二千精锐,转新野,绕黑龙集而取古驿镇,那么吴家集一带的随州兵马能坚持多久?黑龙集和古驿镇的兵马能第一时间赶到支援?”
“就算赶到,疲惫之师又有多少战力?不过送死罢了!”
卢震眼眸里尽是奈的深沉。
魏疏柳很是乖巧的配合着官人,“那依官人之见?”
卢震搂着娘子的翘|臀,很是惬意的享受着温软满怀的感觉,道:“骑军怕是要全军覆没,步卒能撤回一万,便算侥幸。”
魏疏柳大惊,“那可如何是好,如此襄阳还能守住?”
卢震哈哈一笑,豪情万千。
“一万兵马,足以守襄阳。”
守城,只要守将不昏,半数而守足以。
何况是大宋第一城池襄阳!
正常情况下,一万兵马足以守三万雄师攻城。
顿了一顿,很是自负的道:“这是娘子的故乡,官人我这一生,都不会让娘子颠沛流离步赵室之凄凉,我这便去知与老大人,投军到三哥麾下,助他守下襄阳!”
魏疏柳心醉如饮,眼里满是幸福,小手贴在官人胸口,“那奴家便在家中守着官人归来。”
卢震大笑。
如此,大好男儿抛头颅洒热血又何妨?
我有才华满胸腹,然伯乐知。
我有斩敌万人计,然行军权。
我文韬不输韩重言,武略不逊白人屠,今起守襄阳,只为娘子安故乡!
《
第三十三章 将士边关死,皇子城头立?
《
两淮防线终起战事。
泗州的纥石烈志宁和颖州的仆散忠义的大军几乎同时攻击两淮防线,意图同时在两淮防线撕扯出一道口子,从而击溃两淮防线,进逼建康和扬州。
只要撕扯开口子,让大军饮马长江,辽阔的江南平原将再法阻挡大金骑军。
一旦饮马长江,大宋便成了新婚小娘子过马路,任由大金铁骑践踏蹂|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