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时空之抗日-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关特演”前奏
绥中、绥西等地向绥南合计派出了第一批六百余人的“抗大”学员,除了部队和地方上的干部以外,其中一半左右是各地的民兵干部,他们将进入军校接受军事培训。
为了方便将来急速扩军、将整个绥远万余民兵迅速转变成主力部队,刘云根据绥远的实情,特别是民族情况,草拟了《绥远预备役建设》的文件,上报后得到了军区和军委的电报赞同和表扬。
为了凝聚绥远的抗日局势、减轻“动员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刘云又让人在绥南烈士园地前修筑了一块三米多高的巨大纪念碑。
在“抗大”分校成立的当天,“抗大”分校师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拜纪念碑、吊唁为国为民捐躯的抗日军民。
※※※
绥远军分区司令部。
刘云将目光久久地凝视在林西地区。
历史发展到一九四一年的时候,也是日本关东军发展到了极盛的时候。下辖有一十六个师团以及大量边境守备部队和特种兵部队,全军近一百万余人。
而且这个时候,关东军即将举行针对苏联的“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所以关东军必然会出动重兵,以全力铲除在林西地区的眼中钉、肉中刺。
小五看了看刘云,摇摇头说道:“司令员,我林西已失去了联络。”
司令员在这段时间里不但看上去有心事,而且对部队的训练和监督也少了。
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事,司令员突然对政治思想工作感兴趣了,这些天总是配合“动员组”到部队和地方给人做思想工作。随后又要求地方上花大价钱,通过地下关系买来了“洋灰(水泥)”修纪念碑,以吊唁战死的八路军子弟兵。
这个纪念碑虽然修起来了,但是一旦鬼子来了,不就让他们给炸掉了吗?所以这“纪念碑”还不如不修……
根据这些年得来的经验,司令员一旦“反常”,肯定会发生什么大事情。
“司令员,这段时间你为啥总是闷闷不乐?”小五凑上来悄悄地问道:“是不是有啥心事?”
“一边去!”刘云支开小五,又将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延安。TMD!这个时候不光是老子有心事,恐怕还有很多人和老子也一样有心事!除了“动员组”开展“拯救”运动以外,从延安到集总到军区,还在关注着林西这一战!
只要林西打开了局面,恐怕平西、平北区也会跟着有大动作了。
※※※
延安,王加坪作战研究室。毛泽东喷出一口烟雾,又渡步走到地图前,眼睛紧紧地盯着林西以北的地区。
“主席!”总司令浑厚的声音在大门口响起,“想不到你比我还要早来一步!”
“原来是老总!”毛泽东一回头,用湖南口音笑着说道:“没有!我也是才到。”
总司令笑了笑,目光在地图上一瞥而过,对身边的参谋问道:“绥远有战况发过来吗?”
“暂时还没有!”高级参谋摇摇头,“绥远来电报告说,已经和林西地区失去了联系。”
研究室内顿时安静下来了,毛、朱都不约而同地瞥了一眼地图。
“不知主席对绥远‘动员组’的工作是怎么安排的?”总司令笑着打破沉寂。
对于“动员组”在绥远开展工作的问题,早就耳闻“学习委员会”内的分歧很多,但是有人恐怕没有注意到绥远分区少数民族干部、战士众多的特点!如果贸然开展运动,恐怕会带来消极影响!
而且党内还有人曾经认为,绥远分区的抗战局面之所以一直独秀,但不过是占着地利的优势罢了!因为绥远地广人稀,战略回旋的余地很大,所以绥远八路军“自然”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如果换作其他人率部进入绥远发展,也一定能够开拓出这种良好的抗战局面。
这种议论和看法,一直到了清水一战之后,才彻底消失。
“关于绥远的工作安排,几个书记也有不同的看法。”毛泽东看了看总司令。
在党内只有贺胡子把绥远分区当成宝贝,不知道为什么朱老总也突然关心起绥远的局面了?!
在这个绥远分区中,刘云此人是绝对的特殊分子,本身就是被苏联友人所救助,但是当初共产国际的代表要参观绥远兵工厂的时候,却被他强硬地拒之门外!这件事情在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党内的头头脑脑们从此“认识”了“刘云”这个军分区司令。
但是刘云这个人又非常地聪明,从他当初发过来的电报来看,就已经猜到了共产国际评估小组来华的目的,为了避免绥远敌后战场步“抗联”的后尘,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共产国际的要求(欧洲战场在阴云密布之际,苏联为了获得一个稳固的东线,要求“抗联”不断对关东军发动进攻。但是“抗联”的攻势并没有取得战果,反而还受到了关东军毁灭性打击)。
“主席。”老总在一旁打破沉寂,低声笑着说道:“刘云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却是一个少有的将才!如果将其闲置不用,对军队是一个损失,还会在党内造成不良影响。”
历史发展到这里,连刘云自己也没有想到,绥远军分区已经随着《〈论持久战〉的使用方法》、《步兵战术》进入了共产党军的各个角落。如果开拓绥远抗战局面的绥远分区被“动员组”否定,或者因为“动员组”开展工作不当,给“模范分区”造成了什么负面的政治风波,恐怕会影响到整个部队和党内同志的士气。
当毛泽东疑惑的目光看过来后,总司令立刻避嫌地说道:“并非我对刘云同志有私人的交情!”又笑了笑,说道:“当初刘云来‘抗大’的时候,我和他打过一次篮球!这个年轻的高级干部很有意思,可惜主席没有来得及见上一面。”说着说着,总司令不知不觉想起了当初和“抗大”学员打篮球的场景。就是那个时候,刘云率领一支弱队把“总司令篮球队”打得一败涂地,他凶狠截球、抢篮板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
毛泽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头正色说道:“明天‘动员组’传回来消息后,党内再开一个会议,然后再决定绥远的工作安排!”
这个时候,“动员组”正在整理绥远根据地上下的资料,明天就会有电报传来,哪怕到时候党内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也不得不平息下来。
※※※
日本对于他们扶持的“满洲帝国”曾经寄予了无限厚望,甚至直到今天,在日本的普通书店中,都还能看到“满洲事变”之类的书籍。也就是说,历史发展到现代社会,日本的主流社会依旧对当初覆灭的“满洲帝国”倍感惋惜。
而且到今天为止,日本上下仍认为战争是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的,时间不过四载!
无论是现代还是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日本人一贯对“抗联”在东北的抗日行动称为“侵略”。在他们看来,是共产党组织“入侵”了“满洲帝国”,“侵犯”了“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林西区的开辟也是对“大日本帝国”和“满洲帝国”的侵略!
为了迅速剿灭林西区的抗日烽火、使“关特演”顺利展开,驻扎在赤峰和张家口的日军师团各出动一个联队,辅以热河省伪满第五军管区的教导队一部、一个混成旅、一个骑兵旅一部,对林西地区展开南北夹击。
野外,林西先遣队临时指挥部。
诸葛同的肤色有些发黑,眨巴眨巴着发红的眼睛,一边走一边说道:“……先遣队遇到了前所未有之困境,‘满洲’日伪之敌军铺天盖地包围了我根据地。我战略回旋余地接近消失,逃兵甚多!如果我部无法寻找战机,将不得不面临分散突围之危险窘境,而先遣第三支队也被拦在日伪军之包围圈外,既无法帮忙也帮不上忙,甚至有可能被敌调头吃掉……”
发完电报后,宋致勇满怀心事地收起电台。即使是当初在绥远,也只面临过一次这种严峻的局面!关外地区果然难以立足!附近大城市的日伪军兵力雄厚、调动灵活,这往后先遣队恐怕还不知道要面临多少次这样空前的大“清剿”。
“你在想什么?”诸葛同一边飞快地步行,一边对宋致勇问道:“是不是我的电文中有什么不妥当?”
“不是!”宋致勇摇摇头,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鬼子往后再这么来几次,咱们根据地就被办法生存了!仅仅是粮食问题就可以把部队饿跨!”
诸葛同顿时不作声了,如果鬼子一再“清剿”、摧毁根据地的生存基础,先遣队很可能只有退回关内去。但是如果局面险恶得到了那个地步,恐怕先遣队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从无人区按原路退回去了,等待先遣队命运的将是全军覆没!
“报告!”一个穿成樵夫样的侦察兵喘着气迅速跑过来,急迫地低声说道:“我们的人在五霞山地区发现日伪军的一个缺口,大部队完全可以过去。”
“这是怎么回事?”诸葛同立刻奇怪地问道:“那个地方不是已经封锁了吗?”
“鬼子和‘满洲国兵’为了争功,都不肯留下来待令、当预备队。”侦察兵忍不住笑着说道:“结果他们仅仅留下了少数兵力封锁路口,大部队向我根据地压来。”
几分钟后,林西主力八百余人调头向另一条路赶去。
在山峦之间,大批日伪军正分成数个列队急速行军,而距离他们不足五百米处的一个山沟里,大批身着杂衣的“土匪军”也在悄无声息地朝相反的方向急速行军。
虽然八路军的军心未稳,平常绝对不可能做到如此严密、迅速地行军转移,但是在日伪军强大压力下产生的巨大恐惧感,使这些绝大部分由土匪和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呈现出惊人的组织性、纪律性。
晚上,林西主力险险地跳出了日伪军重兵包围圈。连日来的转移,让整个部队精疲力尽到了极点。
“给第三支队发电报!”诸葛同饿了一天了,一边胡乱啃着一根地瓜干(行军政策之一:晚上不能生火、白天不能有烟,否则就会被日伪军探知到部队主力),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让他们向后脑丘地区集结,准备和我会师。”
宋致勇略一犹豫,看了看快要消耗完毕的电池,还是给第三支队发了电报。
眼下部队已经疲倦到了极点,如果再不打一场胜仗,总是这么转移下去,或者粮食不够了,本来凝聚力就不高的部队恐怕就完了!
下半夜,出乎诸葛同意外的是,用来会师的后脑丘地区来了不速之客——伪满第五军管区下辖的伪满部队正巧要路过!侦察员亲眼看到他们狂妄地将部队分成三段,向林西地区进发。为了保持进军速度、以及出于绝对信任友军的关系,他们没有安排侧翼、后卫的斥候。
云层散开后,月亮洒下一片银白色。诸葛同默默地看着地上由本地干部画出来的地形草图,将心思放到了这支正在急行军的伪军部队身上。
没有睡醒的干部们打着哈欠,不时地抬头看一眼诸葛同,等待着撤退的命令。
“准备战斗!”诸葛同丢下比划地图的小树枝,斩钉截铁地说道:“等待敌人的后卫进入包围圈后,立刻全力攻击其后卫。”
敌人的先头部队都已经骄横到了这种地步,其后卫更加不会有什么防御准备。
啊?!一干本地连队干部们纷纷不可致信地看着诸葛同,每个战士平均不过三发子弹,还有四分之一的人甚至没有步枪!这个仗岂不是鸡蛋碰石头?
“同志们立刻下到连队,快点把部队拉上来!”宋致勇对那一干呆若木鸡干部们严肃地命令道:“立刻给下面的干部战士传达作战意意图,必须在敌中军本部回头之前吃掉他们的后卫,否则我军就会全军覆没。”
“这一仗关系到我军的命运!如果谁的腿软了,我会毫不犹豫地执行战场纪律!”诸葛同接过话头,严厉地盯着一干干部,“战士逃跑了就枪毙班长;班长逃跑了就枪毙排长;如果是排长逃跑了,连长和指导员一起枪毙。”
鉴于部队中的逃跑、怠战和对装备精良的日伪军作战信心不足的原因,赶鸭子上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听了诸葛同的命令后,绥远出身的干部倒是没什么(大多是政工干部),但是本地干部却大多脸色变了,有意志力不坚定的本地干部开始盘算着溜号、拉队伍逃跑。
“报告!”一声侦察兵清脆的声音传来,“我第三支队已经到达后脑南部,已经与我先头侦查小队接头。”
“哦!”诸葛同猛地一跺脚,喝道:“来得好!”说完立刻走到地图前,用脏兮兮的手指在后脑地区比划着。
如果这个时候在绥远,军分区的首长们该怎么做这个决策呢?如果我是刘司令员,我该怎么打这个仗?是趁机吃掉眼前伪满军一部还是……
那些干部纷纷松了一口气,主力部队总算到了,本来打算逃跑的干部也打消了想法。
几分钟后,诸葛同抬头斩钉截铁地说道:“传我命令!我部必须在开战之初彻底击溃敌之后卫,但是必须在前方留下一条大口子,让溃兵追赶中军本部。”又在地图上的某地重重一点,“一旦‘满洲国军’掉头全力回援,则马上让先遣第三支队火速从正面攻击,趁着‘满洲军’整个乱作一团、天黑不明敌情之际彻底击溃他们!”
一干干部们顿时大吃一惊,诸葛支队长的胃口好大!眼前急速行军的伪满军明显是一个混成旅(一个骑兵团和一个步兵团),最少也有两千兵力,而己方的兵力却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二,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
宋致勇稍微愣了几秒钟,虽然并不赞同诸葛同的战术安排,但是为了不堕士气,还是对那帮还在发呆的干部们喝道:“军情紧迫,同志们快回自己营地去,各个连队的指导员要给战士们做一个简短的动员会,告诉他们,绥远军分区指挥部的首长正看着这边。”
伪满军做梦也没有想到身边有虎视眈眈的敌人,因为这支伪满军动身比较晚、延误了“皇军”的预定“围剿”计划,所以起早摸黑地拼命地向前赶路,以至于在九曲十八弯的后脑地区,造成了一些部队松垮、建制走失的情况。
和诸葛同所猜想的一样,这支伪满军根本就没有预料到八路军的攻击部队已经展开了队形,在伪军前锋、中军本部急速过去后,负责殿后、辎重运输的伪军一边气喘吁吁地骂娘,一边不时地掏出干粮啃上两口,虽然又累又饿,但是谁也不敢停下来。
“嘭”的一声枪响后,没等伪军官兵反应过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枪炮声就在耳边突然响起,子弹如下雨一样泼向那些正在急行军的伪军。
顿时大片伪军冷不防被击倒,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一些伪军吓得不知所措。
“冲啊、杀啊、冲啊!……”在崎岖坡顶的两侧,大批“土匪军”突然冒了出来,大声嗷嗷叫着猛扑下来。在冲锋队伍的身后、山坡的内侧,每隔一百多米就有一个战士在燃放鞭炮,闷铁桶内炸得“啪啪”直响,给冲到山坡下的八路军助威。
那些冲得快的八路军尖兵付出了一些伤亡后,纷纷抵近甩出手榴弹,没等硝烟散去,又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一头扎入了慌忙布置阵地的伪军队伍中。整个八路军的冲击队伍中,还有近两百个战士没有步枪,但是长矛、大刀等冷兵器,在夜战、肉搏战中的杀伤力更大!
……
伪军中军本部发现后队骚乱后,慌忙停止前进,一边命令后队竭力稳住队形,一边命令中、前队迅速掉头向后增援。但是因为受到突然打击,加之又是天黑,不知道身后到底有多少八路军,伪军旅长唯恐伤亡惨重,又让中军本部和前锋张开队形,呈扇面向后搜索、增援。
但是伪军旅长没有料到的是,急行军状态下的部队哪能说停就停下来,命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