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军神-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现在的并州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若是再攻取关中,陈旭的实力,甚至要超过全盛时期的董卓。

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投奔陈旭这样一个有前途的主公,的确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是以,李蒙在接到樊稠的书信以后,没有丝毫犹豫,就亲自前来并州营寨之中请降。

甘宁彻底掌控蒲子县城以后,心中对于贾诩更是敬佩有加。他放下手中的一应事务,亲自前去拜会贾诩。

“先生神机妙算,举世罕见。宁以往还在心中怀疑先生,实在是罪过,罪过,还请先生莫要放在心上。”

贾诩见甘宁过来向他请罪,当即说道:“甘将军亦是为了并州着想,何罪之有?”

贾诩是一个善于明哲保身之人,在并州他不会刻意结交哪个,也不会得罪任何一人。

然而,这次随甘宁前来夺取了蒲子县城,其实就已经得罪了吕布。

“吕布勇虽勇,其人却是难成大器。即使主公娶了他的女儿,恐怕主公心中,对于此人仍旧忌惮不已。”

“这次我助兴霸夺取蒲子,难保吕布不会怀恨在心。既然如此,我为何不继续助兴霸一臂之力?”

想到这里,贾诩忽然对甘宁说道:“甘将军不知信不信得过贾诩?”

甘宁一愣,不知道贾诩为什么会这样说话。

但他不是一个愚笨之人,若是能与贾诩,这个智谋过人之辈拉上关系。对于他日后在并州军中的发展,必定会是大有裨益。

因此,甘宁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的说道:“若非先生谋划,蒲子县城必定难以攻破,某又当如何向主公交代?”

“既然如此,某又怎会信不过先生?”

贾诩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甘宁说道:“我有一桩天大的功劳,想要送于甘将军。就是不知,将军有没有胆量去取!”

甘宁大喜过望,一挺胸膛,昂然说道:“先生只管说便是,若是真有功劳可捞,某又岂是胆小之人?”

贾诩将嘴巴凑到甘宁耳旁,说出一番话来,顿时使得甘宁脸上青红交加。可以看出,甘宁心中正在进行激烈的挣扎。

过了半晌,甘宁才一咬牙,说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先生既然为我指了一条明路,我又岂会畏畏缩缩?”

话毕,他向贾诩施了一礼,就大步踏向门外。

却说陈旭带着大军,在永安休整了两日之后,就点齐大军往蒲子县城杀去。

至于永安县城,他却是出人意料的任命郝昭,充当永安县城的主帅。而与郝昭一同留下的,还有三千兵马,以及无数粮草辎重。

并州诸多谋士,听闻陈旭这个决定以后,全都谏道:“郝昭将军未曾经历很多战事,经验不够丰富,让他驻守永安这个重要的城池,恐怕不妥。”

陈旭却是力排众议,只说了四个字:“我相信他!”

尚且年轻的郝昭,听见陈旭的话以后,心中顿时感动不已。

如今蒲子尚未攻克,并州与河东郡的道路还没有打通。现在永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将郝昭留下来驻守永安,陈旭并非临时起意。他也不会,拿数万并州军的性命开玩笑。

陈旭看重郝昭,虽然有着历史上,他抵挡住诸葛亮数万大军的缘故。

更为重要的却是,郝昭在跟随陈旭的这段时间里,陈旭亲自教导他,并且着重教他防守上面的知识。

陈旭可以感受到,郝昭虽然年轻,却有着惊人的守城天赋。陈旭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导郝昭了。

雏鸟若是不能经过磨练,终究不能变成翱翔于天际的雄鹰。

陈旭认为,郝昭也罢,张辽也好,他们都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成长到历史上那样的高度。

名将,从来不会是天生的。

第三百三十五章连战连捷

如今虽是秋季,河东郡却没有一点收获的喜悦。

由于全国大旱,蝗虫过境,河东郡境内的庄稼,要么干涸而死,要么被蝗虫啃得干干净净。

陈旭率领大军一路行来,望着光秃秃的庄稼,心中有些发堵。

漫山遍野,几乎难以看见一个活人,就连村落之中,亦是空无一人。

露天的野外,虽然没有看见一具完整的尸体。但是,偶尔还会在残留篝火堆旁,见到那些被啃得干干净净的骨头。

这些骨头之中,虽然有不少是野兽的骨头,更多的却是人类的骨头。其中还掺杂着一些,幼小的人类骸骨。

有臂骨、腿骨、以及肋骨……

陈旭可以想象得到,那些被饿得眼红的百姓,漫山遍野寻早死人的尸体,甚至直接袭击其余的活人,将其杀掉用以充饥。

前世,陈旭读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诗句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触。

然而,现在亲眼见过之后,他却是感觉心中沉重无比。

来个这个时代,他见得太多:易首邀酬;易子相食。这些词中,流露出多么沉重的血与泪啊。

想的多了陈旭,他的情绪自然有些低落。

看着路旁那些,因为干旱而有些枯黄的树木,陈旭声音嘶哑的说道:“元皓,夺取关中以后,你要派人好好安抚百姓,让大家渡过这个难关。”

“如今,天下已经死了太多的人。我只希望,能够为这个民族多留一些种子。”

田丰是个正派的士人,他自然也有儒家那种悲天悯人,以及胸怀天下的情怀。

在并州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次旱灾非常严重。但是并州,由于陈旭的提前准备,纵然粮食严重减产,也没有出现河东郡这样的惨剧。

当他在这一路上,看到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例之后,田丰才感觉庆幸,幸好并州有张裕这个奇人。

不然的话,并州会变成怎么样子,简直无法想象。

重重点了点头,田丰沉声说道:“主公尽管放心,待攻下蒲子,打通与并州的通道以后,我就会着手安抚司隶境内的百姓。”

人口、地盘、与粮食,是制约一个势力发展最大的因素。

干旱、饥荒,对于天下的诸侯来讲,都是灾难。但是对于现在的并州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机遇?

若是并州能够趁着百姓无粮度日,遍地流民的时候,收拢流民、田地,对于并州日后的发展,将会有着天大的好处。

司隶乃是大汉的心腹要地,这里世家、豪强林立。本来,陈旭纵然拿下了关中,想要完全掌控司隶,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

毕竟,陈旭不会像李傕、郭汜那样,对于世家大族一味的打压,肆意抢夺他们的粮食、田地、财物。

如此行事,纵然能够逞威一时,早晚也会自食其果。

然而,这场干旱,却给陈旭带来了一个天大的机遇。

关中土地兼并的情况尤为严重,纵然先后经过董卓之乱;诸侯讨董;以及李傕、郭汜之乱,很多世家大族仍旧牢牢把持着,地方土地的所有权。

然而,天灾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天灾的出现,也会遭来**。甚至于,有时候**比天灾更加可怕。

先不说那些被饿红眼的流民,他们会沦落为凶残无比的盗匪,四处劫掠为生。

就说以李傕、郭汜、樊稠、张济为首的西凉军,他们在军中缺粮的时候,使用的手段甚至比盗匪更加残酷。

可以说,现在司隶家中有存粮的大族,几乎都被劫掠一空。

纵然那些没有被劫掠过的豪族,他们家中的田地,亦是颗粒无收。

天灾加上**,再加上关中粮价贵比黄金,即使那些豪强大族,也根本无力负担得起。

有很多人直接舍弃家中祖屋、田地,前去投奔远处的亲戚。纵然那些没有离开之人,他们亦是勉强支撑着生活。

田丰相信,只要并州取得关中以后,只需付出极少的代价,就可以将那些被豪强、大族兼并的土地,全部买来。

有了这些土地,就可以安顿更多的百姓。这样的话,不出三载,陈氏集团的实力,又会翻上几倍。

这一刻,陈旭心急如焚,却没有考虑那么多。他想要尽早攻取关中,而后安下心来赈济流民。

因为他知道,自己每多耽误一天,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关中百姓,因为饥饿而失去性命。

不管是为了人道主义,还是为了陈氏集团未来的发展,他都有必要帮助这些百姓,让他们活下去。

“不知道蒲子的战事现今如何?”

陈旭想着一直没有动静的前锋军,心中有些阴霾。

他挥舞着马鞭,催促战马急速前行,只是为了更早的到达蒲子。奈何大军粮草辎重的运输,极为缓慢。

这一路上,哪怕有大军的震慑,并州军的辎重队伍,仍旧遭受了几次打劫。

饿得发狂的山贼流寇,他们看到那些铺满官道的粮车以后,就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

面临如此饥荒,陈旭对于粮草,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只得亲率大军,一路护着粮草辎重前行。

现今,永安县城里的大车,也都被陈旭征集一空。这些大车,也根本无法一次性,将永安的粮草辎重运输完毕。

毕竟,这次陈旭不但带了足够并州大军所用粮草,还有一些准备分发给灾民的粗粮。

那些剩余的粮草辎重,都在永安县城,由郝昭看管。

“永安县城,注定不会平定,希望伯道莫要让我失望。”

陈旭心中正在七想八想,忽然有一个前锋信使前来,说又要事相报。

陈旭闻言,心中大喜过望。甘宁既然派谴信使过来,就说明蒲子必定有好消息传来。

他可不相信,有贾诩同行的先锋军,会遭逢大败。

果不其然,那个信使来到陈旭身旁,急忙大声喊道:“主公,甘将军兵不血刃夺取蒲子县城。”

“而后,甘将军又率领城中降军,以及五百并州轻骑,千里奔袭攻打其余县城,两日之内连克三城。”

信使的话,使得并州诸将尽皆惊骇莫名,吕布的脸色,更是沉了下来。

第三百三十六章李儒献策

信使的话,使得陈旭大为惊讶。

要知道,河东郡北部,的确算得上是地广人稀。莫说两日攻破三座县城,就连两天跑完三个县城的路程,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若是在攻城的时候,敌军稍加抵抗,就会挡住攻城军队好几日。

甘宁两日连下三城,必定使用的是骑兵。而且那些被攻克县城的守将,根本没有进行反抗,直接献城投降。

因为,即使甘宁出其不意偷袭县城成功,也要花时间安抚百姓、巩固势力。

只有县城举城投降,甘宁才能让县令继续守着原来的城池。他自己却是带领骑兵,马不停蹄杀向另外一个县城。

陈旭思索了一下,考虑到如今实力混乱的局面,以及这场大规模的饥荒,心中顿时了然。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城池之中,都有西凉军驻守。也许甘宁攻下那几个城池中的官吏,根本就不是西凉军的亲信。

如此一来,他们举城投降,就显得非常合理了。

可以说,陈旭这次出兵司隶,对于时间的把握极为精准。

这个时候,正是李傕、郭汜最不得人心的时候。他们仗着自己手上有兵,肆意劫掠百姓,已经激起了民愤。

只是慑于西凉军的淫威,众人才忍气吞声。现在关中众人,听闻并州军到来的消息,全都振奋不已。

因此,甘宁才能兵不血刃连夺数城。

吕布根本不知晓其中的弯弯绕绕,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已经与甘宁立下了赌约。

如今甘宁先破蒲子,再次连克三城,及至今日,又不知道攻下了多少个县城。

吕布听闻这个消息以后,又怎能不心急如焚?

他急忙拍马上前,对着陈旭说道:“文昭,河东郡下辖二十几个县城,若是只有甘宁一人带兵攻打,恐怕会浪费我军大量的时间。”

“不若文昭给我三千骑兵,我从汾水逆流而上,攻打其余县城可好?”

对于吕布的心思,陈旭如何不知道?然而,吕布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

依照信使的报告,甘宁是顺着河东郡西部的方向,一直往南攻城掠地。

吕布现在请战,正好让他逆着汾水南下,前去攻打河东郡东部一线。

如此一来,整个河东郡,都会迅速被并州军占领。

而且,现在并州已经与河东郡联通,不必再担心后勤的事情。

更何况,樊稠、张济想要投奔并州的消息,也已经传来。

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个时候,并州纵然分兵夺取河东郡,也并无大碍。

陈旭正要点头应允,却听见一道声音传来:“主公万万不可!”

转过头去,发现说话之人乃是李儒,陈旭不由问道:“文优有何高见?”

吕布看见李儒阻止自己,当即勃然大怒。

他对陈旭说道:“文昭,李儒怨我杀掉董卓,这才屡次三番与我过不去。”

“以我观之,他虽然投奔与你,却是心怀二志,文昭不可不防啊。”

陈旭还没有说话,李儒就冷笑两声,对着吕布说道:“一介匹夫,又岂知某心中所想?”

话毕,他不屑的撇了撇嘴,正眼都不瞧吕布一眼。

吕布心中更怒,正要发作,却听见了陈旭的声音:“我不管你们以前有何恩怨,既然在我麾下效命,就不能擅自相争,因私废公!”

话毕,陈旭脸色阴沉的扫视了李儒、吕布一眼。

看着陈旭阴沉的脸,李儒、吕布心中皆是一凛,不敢再说话。

前世读三国史书的时候,陈旭还非常瞧不起袁绍。

认为他内部势力倾轧,麾下谋士之间的关系,弄得乱七八糟。

但是现在,陈旭执掌一方,随着麾下各种各样的人才越来越多,他才发现,并州内部也不如以往那般和谐了。

不管是为了抢功还是私怨,麾下之人中间,总会有些矛盾。

先是田丰与张裕不合,再是吕布与徐晃、甘宁不睦。而李儒,也因为董卓身死之事,一直暗恨吕布。

调解属下之间的关系,是件非常难办的事情。

陈旭身为一方君主,虽然和平时期,也希望属下能够分成几个派系,他好用来平衡各个方面的势力。

然而,现在正是诸侯争霸的时侯,麾下文武不睦,又岂能成就大事?

原来历史上袁绍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啊。

因此,陈旭刚刚才有些恼怒。

把目光放在了李儒身上,陈旭问道:“自古以来,兵贵神速。若是温侯与兴霸分兵伐城,必定会事半功倍,文优为何出言阻拦?”

李儒被陈旭质问,却是丝毫不惧。

他挺起了胸膛,说道:“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兵法云:上兵伐交,其次伐城,再次伐兵。”

“主公让温侯带兵,一个个的前去攻打县城,纵然这些县城望风而降,亦会耽误很多时间。”

“如今之关中,其病症所在乃是李傕、郭汜。只要主公率兵击破此二人,迎回天子,关中境内,自然可以传檄而定。”

“即使主公现在要分兵,也不应该攻打河东郡的其余县城。而是应该攻下李傕、郭汜的亲信,所把守的东部两关,以及南方武关。”

李儒所说的东部两关,正是河东郡境内的箕关,以及弘农郡境内的函谷关。

至于武关,却是关中南方的门户,位于京兆尹的最南方,与荆州相邻,扼守天险。

正是因为有这三道关卡,才使得关中东部与南方牢不可破。

可以说,只要在这三个险要关卡派遣良将、重兵,必定可保关中两个方向无忧。

正是因为这三个关卡重要无比,李傕、郭汜才会派遣亲信驻兵在那里。

若说其余地方的守将,还可以传檄而定的话。

那么这三道关卡的守将,没有得到李傕、郭汜的首肯,绝对不会投降。

程昱亦是急忙说道:“文优之言大善!”

“主公若想分兵夺取关中,好缩短这场战争的时间。可以先灭李傕、郭汜,再夺取这三道关卡。”

“至于其他县城,无须浪费太多时间。待消灭李傕、郭汜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