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战神刘封-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酵侠郯⒍分矢揪秃苊闱俊;痪浠八担退闼娴呐峦侠郯⒍罚墒窍惹八嘣嚷淙氲腥酥郑济挥醒≡褡陨保庖淮嗡次畏且陨蹦兀俊�
刘备先前在徐州屡败之时,曾数度抛下妻子,虽说以这个时代的道义眼光来看,并非什么污点,但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而糜竺的精神已经进入亢奋阶段,为了“揭露”刘封的所谓真面目,说话时已经忘记了忌讳,当着诸多下属的面,竟然提起这等事,这岂非是让刘备的脸当众挂不住。
果然,本来已经被糜竺的诸般猜测所引诱,开始对刘封产生怀疑的刘备,一听这话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他干咳了几声,冷冷道:“子仲,你到底想说什么?”
铺垫并未完成,糜竺还不急于说出最终的想法,而是走向了面如冰湖的赵云,拱手道:“子龙,我记得当日当阳桥南相聚之后,主公问起舍妹是怎么死的时候,你曾说小妹是撞墙自尽。我想问一句,这是你亲眼所见,还是听大公子所说,请子龙凭着良心如实回答。”
尽管这一刻赵云始终不愿它发生,但终究还是发生了。
冰湖般的表情下面,是一颗无奈的心,尽管他十二分的相信刘封,但一生的做人原则却不会因此而改变。
赵云正视着糜竺的目光,淡淡答道:“我赶到时,主母已然身亡,我并未亲眼看到主母死亡的过程。”
此言一出,大堂中顿时死一般的沉寂。
那一张张的脸中,有的在唏嘘,有的在憎恶,也有的人在自以为是,仿佛早就料到了一样。
而刘备的脸则阴沉的如黑云密布的夜空,那灰暗的皮肤下,青筋在时隐时现。
所有铺垫都已完成,此时的糜竺脸上流露着得意,他大步走到刘封跟前,抬手指向刘封的鼻梁,厉声道:“所有证据都在表明,你在撒谎,你的母亲并非死于自杀,而是为你所害!”
怒斥之声在空寂的大堂中回荡,刘备的目光缓缓的移向了刘封,在那褐色的眼睛中,刘封看到了几分杀气。
他的心头却在冷笑:你们的表演终于结束了,该我上场了。
第七十二章 丢人的真相
刘封突然间跳起来,脸上涌动着惊愕和委屈,声音嘶哑的向着糜竺吼道:“你胡说八道,我没有杀母亲!”
“既然你没有杀,那你母亲又是怎么死的?”糜竺逼上前一步,嘴巴里喷出来的唾沫星子几乎溅在了刘封的脸上。。
“我早说过,母亲她是自杀。”刘封毫不犹豫的回答,在这样一个当堂对质的时刻,容不得他有半点迟疑。
“她为什么要自杀?”糜竺咄咄逼人,声调又提高了八度,苍老的面容扭曲成前所未有的狰狞。
“因为——”
这一次,刘封没有干脆利索的回答,而是话到嘴边,却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一样无法出口。
糜竺以为他把刘封问到哑口无言了,却仍不肯满意,冷笑道:“你不是说,你的母亲是为了不拖累阿斗才自杀的吗?哼,为什么现在不敢说了,怎么,你也知道你那个理由破绽百出,何其之荒谬了吧。”
刘封的表现,无疑加重了众人对他的怀疑,此刻,见到他犹豫吞吐的样子,就连那些曾经坚信他的人,也不由得有些动摇了。
糜竺退后几步回到大堂中央,如释重负的向着刘备拱手道:“主公,眼下真相已经大明,主公英明一世,该是做决断的时候了。”
糜竺话音未落,刘封也大步走到堂中,用几近悲壮的声音道:“父亲,我对天发誓,母亲绝对是自尽而亡,至于母亲为何要自尽,我先前确实没有说实话,但请父亲相信我,母亲无论如何也不是为我所害。”
大堂之中,一下子死一般的静寂,每个人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大堂中静得几乎地上掉落一根针都听得到。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刘备身上,在这个时候,没人敢再给意见,毕竟这是刘备的家事。
“封儿,既然你母亲的死与你无关,那你当时为何不实话实说,你到底在隐瞒什么?”刘备金属般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尽管糜竺言辞凿凿,尽管刘封吞吞吐吐破绽已出,但这件事毕竟事关重大,突然之间毫无征兆爆发出来,着实是出乎于刘备意料之外,仅仅凭一些疑点和推断就做出生杀的决断,显然也不符合刘备的作风。
何况,当事者,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自己的大舅哥,而且事件还围绕着自己正妻之死,无论事实如何,这件事传扬出去,对自己的声名必然是有损的。
此刻的刘备,虽是对刘封已起了深深的怀疑,但对糜竺却也十分的不满,心中在暗怨其不知分寸,这般丑事,私底下告诉他就可以了,岂能当着众多文武的面揭出。
刘封等的就是刘备的这句话,他悲壮的神色中,立时又添了几分坚毅,正色道:“儿对这件事问心无愧,只是我答应过母亲,绝不将此事告知第三者,我若是说出来,岂非违背了对母亲临终前的承诺。”
糜竺冷笑一声:“既然是问心无愧,又有什么不能说?我看你根本就是心中有鬼,却拿什么临终的承诺来做挡箭牌。”
张飞也怒了,腾的跳起,暴雷似般的声音冲刘封吼道:“阿封,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你还隐瞒个屁,到底嫂嫂是为何要自杀,还不从实说来!”
这时,刘备也面无表情道:“封儿,这件事你如果不实话实说,为父也帮不了你。”
所有人都在逼迫着刘封,周围的空气极尽窒息,俨然已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
不过,这却正好是刘封想要的效果。
环视着一双双锥子似的眼睛,刘封一脸的悲怆委屈之色,他沉吟了许久,仰天无奈的一叹:“母亲,事到如今,儿只能违背对你的承诺了,儿也是逼不得已,还请母亲原谅。”
无奈的叹息之后,刘封深吸了一口气,默默道:“当时我一路追寻母亲和弟弟,无意间经过一间民宅,竟然撞见两个曹军狗卒正在奸辱母亲,我虽怒杀了那两名狗卒,但母亲却已……”
他摇头叹了口气,接着道:“后来我为母亲寻了几件民妇的衣服,母亲把藏在草堆里的阿斗交给我,让我退到土墙后好换衣服。没多久我就听到一声闷响,惊觉之下跑过去一看,才发现母亲竟然已撞倒在土墙下,头部受到重创,根本不及相救。母亲临终前说,她受此侮辱,已无颜再见父亲,叫我无论如何要把阿斗救出去。再到后来,我怕曹军找到母亲的遗体,就准备就地推倒土墙,那个时候,云叔正好赶到,整件事就是如此。”
赵云的脑海中猛然浮现出当日的情景,忙道:“我当日赶到时,确实看到有两个光着膀子的敌卒,主公,我相信大公子所言是实。”
糜竺的脸刷的一下变得惨白,整个人就像是膨胀到极点的皮球,一瞬间被放了气一样,所有嚣张和自以为是,都被刘封的这一番解释击碎。
刘封所说的事实真相,再加上赵云的佐证,合情合理,无懈可击,就算糜竺心中仍是不信,但他却再也找不出一丝的破绽。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而刘备的脸却在微微的抽动,眼神中闪烁着恼羞之色。
这也难怪,自己的老婆被敌人所奸辱,养子为了保全他的名声而说了善意的谎言,却反被自己的大舅子猜忌冤枉成弑母的凶手,自己还跟着一而再,再而三的逼问,逼着养子当着众臣属的面,把这等大失颜面的真相说了出来。
这种耻羞是他从未曾有过的,此刻的刘备,感觉就是当众被人扇了两个耳光,别提有多难堪。
“原来只是场误会,呵呵,来人啊,还不快换茶,这茶都凉了。”
正当刘备尴尬时,徐庶第一个站出来打圆场,其余孙乾等辈也赶紧把话题扯向别处,大堂中的气氛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仿佛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果然都是演员。’
刘封心中冷笑,向着糜竺淡淡一笑:“舅舅,你也是对母亲兄妹情深,没事,我不怪你,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
“哦……嗯……好好……”到了这份上,糜竺也是颜面尽损,不敢正视刘封的眼神,随便应了几声就低着头垂头丧气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上。
刘封也转身而回,就在他刚刚坐下之声,门外忽然传来一个云淡风轻的声音:“这么热闹,我来迟一步,是错过了什么好戏吗?”
第七十三章 庞统所指的机会
那个声音,清亮而悠扬,骤然而生的磁场一样,把所有人的注意力,无可抗拒的吸引过去。;
寻声望去,站在门口的那男子身形修长而不失健硕,面容温润如玉,五官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配合得恰到好处,他乌黑的头发束着一抹纶巾,素白的手中,一柄羽扇微微摇动,一袭青衣随着堂外而入的微风轻轻的摇曳,恍惚间,那种飘逸绝伦的气度,竟让人看得有些失神。
是诸葛亮。
自从长坂坡一役后,刘封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刘家军团的首席谋士,尽管此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过赤壁一战,但刘封却知道他可是一点都没闲着。
正是这个人奔走柴桑,充当着联吴大使的责任,一手促成了孙刘的联盟,而据那日庞统所言,这个人远在柴桑,却说服庞统去给曹操献了一条连环计,不知不觉中为赤壁一役添了一把极大的助力。
刘封深知眼前这人的智慧非同一般,幸亏得他来迟一步,否则自己刚才演的那出戏,瞒得了别人,但能否瞒过他还真有点悬。
诸葛亮一到场,所有人都起身相迎,就连刘备也下座迎上前来,未等诸葛亮躬身施礼,便一把携起他的手,感慨道:“军师,数月没有你在身边,我这心总是不踏实,现在好了,你总算是回来,我总算是可以安心了。”
诸葛亮摇扇而笑:“亮也一直惦念着主公。刚才在外面时,听着里边好似很热闹,不知主公和诸位同僚在谈论些什么。”
刘备干笑了一声:“也没什么,我就是因为军师尚未到,所以就与诸位提前议论一下赤壁决战之后事,既然军师已到,那咱们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二人分主臣坐定,刘备先道:“军师,此番我从赤壁而归,眼看那周郎诸般计策一一效奏,料想赤壁决胜只在数日之间。方才元直也说了,一旦曹军败北,正是咱们趁胜追击的好时机,军师以为如何。”
“赤壁之战曹军若败,必然会穿越云梦泽,经华容道退往江陵,这条道路泥泽不堪,根本不适合交战,就算我们倾兵而出,也未能有所斩获,所以亮的建议是乌林之役,我们只需派一路人马参与即可,一则向吴人表明我们决战时也曾出力,二则可尾随曹军,趁机夺获曹军留下的大批锱重。”
徐庶也补充道:“孔明言之有理,曹军虽败,但损失至多是水军,他的精锐北军尚存,我们不可与之正面交锋,只可派一支轻兵趁机获利,另一方面也可以邀为己功,作为战后和吴人讨价还价的本钱。”
刘备微微点头表示赞许:“二位所言正合我意,但不知军师认为派谁前往乌林助战合适。”
刘封心头一动,便想若果如孔明的计划,自己所在的鲁山营离乌林最近,那这一趟追击曹军的任务岂非自己最合适。
难道说,这就是庞统所说的机会吗?可是,这看起来并非什么天赐的转机。
“曹军都是善战的宿将,即使是追击也不可轻敌,必须要一员经验丰富的宿将,依我之见,子龙足可胜任。”
就在刘封犹豫着该不该主动请缨时,诸葛亮已用羽扇在众将中做出了选择,而这个选择则让不少人觉得有些意外。
赵云留守夏口多时,正憋着一腔的斗志,既是被诸葛亮点到,当即出列慨然道:“主公,云若担此重任。”
“子龙素来稳重,好吧,这乌林追击战,就由子龙担当。”刘备目光中流露着信任,但接着又浮现一抹忧色,“乌林一役,就算可以夺获大批曹军的军资,但眼下我们所缺的并非是军资,而是地盘和兵马,军师,你一向谋划深远,此番你特意从柴桑赶回来,恐怕应该早有所谋了吧。”
诸葛亮微微而笑:“知亮者,主公也。其实亮在柴桑之时,已代主公和吴侯达成一项协议,这项协议,足以为主公拿到一块立足之地,只是事出紧急,未及向主公禀明,亮就擅自做主,还望主公见谅。”
刘备和群僚精神顿时振奋,刘备灰白色的脸上更是涌动着兴奋:“军师果然谋略深远,我又怎么会怪军师,但不知是何良策?”
“赤壁得胜后,曹操多半会率主力北军退回北方休整,而周郎必定率军溯江而上,趁胜进围江陵,而此地乃荆州心脏,曹操当然不会拱手让出,定会留下重兵守御。到时候吴人必集中主力围攻江陵,而主公则可趁吴人无暇分兵之时,趁机出兵抢夺此地为家。”
诸葛亮说着召入门外所候仆僮,将一卷地图悬于堂侧墙壁,众人的目光齐齐转向,那地图上所描绘的,正是荆州江南四郡。
瞬间,刘封有种时间凝固了的错觉,武陵、长沙、零陵、桂阳,那个四郡的名字就像是电影的字幕一样,一一的从眼前掠过,脑海中,陡然间又回响起雪地送别之时,庞统去而复返的叮嘱。
刘封的心跳在加快,热血在燃烧,此时此刻,他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直到孔明拿出这幅地图之时,他才终于明白庞统所说的那个机会究竟指的是什么。
“话虽如此,但吴人到底是在赤壁之战中出了大力,我们仅凭些许功劳就想去取南四郡,那吴侯只怕未必会肯。”
刘备的判断力还是相当的冷静,他很清楚眼下在荆州,自己的实力与吴人相差有多少。所谓的孙刘联盟,其实就是一个股份制公司,吴人是出钱最多的大股东,那自己这个小股东的诸般行事,自然要看人家这大股东的眼色。
“所以,亮代主公答应了吴侯,若赤壁得胜,周郎围攻江陵时,云长需率夏口水军断绝北道,阻止襄阳曹军南下援救江陵。至于这另一个条件嘛,就需要主公给苍梧太守吴巨写一封信,让他允许吴军进入交州。”
孙权对交州早有觊觎之心,而苍梧又是交州的门户,此人与刘备又有旧交,看来,孙权是打算利用刘备的这层交情,迈出夺取交州的关键一步了。
刘备显得有点犹豫,在盘算着该不该出卖吴巨,诸葛亮便道:“主公,为匡扶汉室社稷大业,有些事也是迫不得已的。”
有了匡扶汉室社稷这华丽正义的梯子,刘备顺势就下了台阶,遂叹道:“既是如此,那就依军师之策而行吧。但不知关于派何人去取南四郡,军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诸葛亮早就胸有成竹,当即道:“湘水以西的武陵和零陵,亮认为当由翼德去取,至于湘东的长沙与桂阳……”
机会就在眼前,必须要自己争取!
未等诸葛亮说完,刘封就准备主动请缨,但就在这时,糜竺却抢先道:“我以为,长沙和桂阳二郡,当派阿封领兵去取。”
糜竺此言,令刘封大感意外。
第七十四章 自由就在眼前
感谢紫清玄明的打赏,呵呵。。
————
就在刚才还与刘封彻底翻脸,争得面红耳赤的糜竺,这个时候竟然会意外的推荐刘封去取长沙郡,不仅仅是刘封自己,就连刘备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老家伙,一定没安什么好心,他到底是图个什么呢?’
刘封尚在揣测糜竺的用意时,他的这个舅舅马上又笑眯眯道:“江南四郡兵微将寡,根本不足以抵御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