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画银钩,笔走龙蛇,每一笔下笔似有千金重,苍劲挺拔,出自张凤无亲笔所提的妙手仁心,彰显着任凭时间荏苒也抹灭不了的厚重!
李半夏心中暗赞,张大人不愧为文武双全,一时无二的当朝俊杰。单是这一手字,就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直追文坛大家了。
村里读书人虽不多,能写一手好毛笔字的人更少,但大家还是看得出来,牌匾上提的字是极好的。
不过,比起那崇高的赞誉比起来,还有什么能更加让人激动人心的呢?
李半夏自诩不是爱慕名利之人,然而当她看到“妙手仁心”几个字样时,心头也是触动不已。
那是因为她知道,舞融和张大人这一次不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送她这块匾,而是因为张大人曾经是她的病人。
她也知道,以舞融的性子,是不愿意说一些违心的话的。不但是违心的话,连谢谢的话,她都不愿常挂口中。这样的话,她可能当着她的面也说不出,却赶在这个时候,和张大人送了一块匾来。
她要是不懂她的意思,那她就不配做她的朋友了。
李半夏平息着心中激荡的气息,慢慢伸出手,如玉的手指依次从“妙手仁心”四个字上一一抚过。古人送匾,除了那些存心溜须拍马、捧官老爷臭脚的,意义不可谓不大。
她是第一次收到这个东西,她激动的并不是别人对她的夸赞,而是朋友或者说病人的这一番心意。
她终于明白,为何古人会如此地珍视匾额,甚至几代人都为此努力不休,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代表着你奋斗的意义——
“李大夫妙手仁心,这块牌匾当之无愧!”张管家双手作揖,朝着李半夏深深鞠了一躬。
他永远也会记得,是这位年轻的姑娘,救了他家的少爷。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一辈子记着她的恩。
“张管家言重了,我怎敢承你如此大礼,真是折煞我也,快快请起——”张管家这一出,直把李半夏急得连古文都拽出来了。这要是平时,可真不习惯得很。
“李大夫救了大人,就等于是救了张某,救命大恩,一拜是怎么都承得起的。”
“张管家,日头大,你们一路赶来辛苦,你还是和这几位大哥到里面歇会儿,喝点儿茶~~”
“不了,谢过李大夫好意,礼物既已送到,我们也该告辞了。大人和夫人,还等着我们回去复命呢。”
“劳烦你们跑一趟,都到家门口了,可不能就这么让你们回去,复命不急一时,还是到里面稍作歇息,用过午饭再走不迟。”李半夏赶紧挽留,人家快马赶路,从江州到这儿,至少也要天把工夫。让他们就这样空着肚子回去,是万万要不得的。
“这……”
“你们大人和夫人向来体恤属下,要是知道你们空腹赶路,也是不答应的。若就让你们这般回去,我下回可没脸再见你们大人和夫人了~~”
“李家妹子说得不错,张管家,还有这几位小哥,咱们大杨村虽然是乡野之地,可一口粗茶淡饭还有。到了咱们这个村子,就没有让客人饿着回去的道理。更何况,马上就晌午了,晌午日头炙热,不便赶路,还是在这里歇歇脚再走。”
村里其他人也帮着挽留,张管家一众盛情难却,被人拥着进了屋里。
…………
437 妙手仁心堂(2)高徒满座
437妙手仁心堂(2)高徒满座
妙手仁心堂招徒!
不出半日,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方圆百里十几个村子。
自从知州府的人送来妙手仁心的牌匾之后,赵郎中拍了板,干脆也别想着这个药庐名那个药庐名了,直接就叫做妙手仁心堂!
那一块牌匾,当场赵郎中就指挥着人,把它挂在药庐的最上方。远远的,就能看见这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辉的牌匾。
以至于后来,这块牌匾渐渐地就成了一个标志。这块妙手仁心的牌匾,仿佛是为海上迷失方向人提供指引的灯塔,又好似万里黄沙的大沙漠上让旅者生存活命的绿洲。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翻山涉水跋涉而来,只要看到那块牌匾,就看到了生的希望。他们相信,不管多么严重的病症,这个药庐的主人,都能为他们带来希望。
这块牌匾,俨然又成了希望的象征。
以至这位牌匾历经风雨,几经动荡,依然矗立在那山清水秀的大杨村中,高挂在人们的心间。
妙手仁心堂,自今日起,开始书写属于它的光辉传奇。
而这妙手仁心堂,因为有一位妙手神医的常驻,已经成为了村中一景。那些远方的客人游子,哪怕再忙碌,也要到这个地方来看上一看、赏上一赏的。
李半夏先前经历的一些,只不过是她一声传奇的冰山一角罢了。她常驻村中,也曾在百姓需要之时,背着药箱行囊辗转于卞国各地。她的足迹到过物阜民丰、繁华富足的都城大镇,到过民风淳朴、风光秀丽的塞外小城。到了晚年,仍然没有违背她行医的初衷,用她的一生践行着医者仁心几个字。
在她百年后,也不知有多少学医之人。千里迢迢来到大杨村中,到那时,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富饶的小镇。来遥想这位女神医昔日治病救人的风采。
妙手仁心堂招徒,那可是相当轰动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让他们的孩子学医,对孩子而言将会是一件很有出路的事情。这种出路,某种程度上跟科举有得比。毕竟,考科举太不容易了,村子里几十年都没出一个进士了,秀才都是少之又少。而大夫不同,只要学得好。不但以后自家人生了病不怕,还能帮别人治病挣银子。
李半夏行医的经历,可是鼓舞了不少的有为少年少女。
消息发出之后,妙手仁心堂外就人满为患。这其中,有送孩子过来跟着两位大夫学医的,有自己诚心来学医的。有的,认为自己在医术方面的确没什么造化,为了不误人子弟。还是来安安生生的当个药童吧。
只不过,这当药童也不是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抓药煎药,迎来客往,可一样都不能缺。许多人在听说了妙手仁心堂招徒的规则后。自动就打了退堂鼓。打了退堂鼓也没啥,留在这儿凑凑热闹也是好的。
这段日子,村里可热闹了,老百姓们有时间,都喜欢找个乐子。他们也想第一时间知道,哪些人家的孩子被妙手仁心堂看中了。在他们看来,要是李大夫和赵郎中真的收了他们当徒弟,以后那孩子也就算是有出息了。
在这些人中,值得说的是,还有不少的姑娘也来了。有大姑娘,二三十岁,已经嫁为人妇的。听她说,她是来拜小李大夫为师的,也不求能学到多么高深的医术,就是希望能学到个一星半点。她早年嫁人,丈夫死得走,一直伺候公公婆婆。公公婆婆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老年来两老身体不好,大病小病没断过。要是她能学上一点医术,也能更好的照顾公公婆婆。
大家伙儿听了,都夸这家闺女有孝心。李半夏也有感于她的一片孝心,再加上她外表柔弱,一双眼睛却透露着坚毅。对于一个吃了这么多苦头还不改本性初衷、孝顺公婆,坚强生活的人,她也十分佩服。
有大姑娘,也有小姑娘,年纪不大,也不过十二三岁,跟甜甜差不多大。梳着两个小髻,两只大眼睛滴溜溜地直转,看起来很可爱。小姑娘也不怕人,见着谁都甜甜地唤着,很讨喜。
这个小丫头,与她家的甜甜还真像。甜甜要是见着她,俩人肯定能玩到一块。
李半夏这一点可就预见错了。
甜甜和这个梳着两个小髻的小姑娘的确很投缘,不过人家投的不是朋友之缘,而是对手之缘。这个小姑娘,后来可是她家宝贝闺女最大的竞争对手。两人公平竞争,都想继承李半夏的衣钵,也更想成为她这位女神医最满意的弟子。
让李半夏值得欣慰的是,这两个丫头竞争归竞争,一直恪守着医者的本分,没有产生不良竞争行为。同时也因为,两人医术平分秋色,谁都不甘落了下乘,即便李半夏不督促,她们学得很认真,医术也突飞猛进。
除了这些,还有几个人,也是方圆百里村中的老面孔了。他们刚一来,就被人给认了出来。
可不是临近村子的郎中麽,他们也都来了!
这儿的许多人,还让他们给看过病呢。对于他们的到来,赵郎中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可以说是有几分受宠若惊了。
他比谁都了解这些老大夫,医术虽然不甚高明,却也是三村四寨不多的大夫,平时架子端得比谁都高。或者说,人年纪大了,越发显得老气横秋的。让他们拜一个姑娘为师?这简直就是说梦话,平时他们断症,外人在旁哪怕是多一句嘴,也都是不允许的。
今儿个他们却到这里来了。
赵郎中茶水上了,这些大夫中有熟识的,还有关系处得不错,他叫一声老大哥的。跟他喝喝茶,说说话,也明了他们的心思。
活到老,学到老,医术这一行尤其如此。别看他们老了,但是他们一颗想救人的心没老。
只要还有一颗想救人的心,那无论做什么都不嫌迟的。
赵郎中满载而归,心中喟叹,他也有必要跟老大哥们学学,活到老,学到老啊!
438 妙手仁心堂(3)半夏的小fans
438妙手仁心堂(3)半夏的小fans
几个回合遴选下来,妙手仁心堂一共留下了三位大夫,四个药童。
三位大夫,都是各村的老大夫,他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可以留在妙手仁心堂,一边学医一边看诊。
而四个药童,就是从村里来应选的那些人中挑出来的。一共四个,一个小姑娘,一个男娃,还有两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
两位大夫,分别是宋大夫,邱大夫和陈大夫。其中,以宋大夫年龄最长,宋大夫最擅长看些老人病,结合着自己的心得体会,还研制出一套有益老年身心穴位疗法。
赵郎中算不上老头子,还是个壮年,也曾亲自尝试了一下,效果果然不错。于是乎,宋老爷子就负责老年病这一块。
他擅长治老年病,穴位疗法也很不错,若是配上针灸疗法那效果就更佳了。李半夏也不吝啬,教给了宋老爷子一套精妙的针法,高兴得宋老爷子直呼寻到了薄。
其实,这三位老爷子年纪一大把,资历也这么多了,李半夏是万万不敢当人家的师父。要真是如此,她也未免太高看自己了。这些人到妙手仁心堂,也不受什么限制,就像李半夏之前在药庐坐堂一般。
大的方面听药堂的,其他的方面都可以自己自主。医术方面也谈不上谁教谁,谁比谁高明,大家一起探讨,争取集众家之长,彼此的医术都能得到提高。
邱大夫和陈大夫也各有所长,邱大夫擅长治外伤,听说他年轻时是跑江湖的,还在一个镖局里当过镖头,镖局里人受伤可都是他包扎的。陈大夫喜欢游历。见多识广,而且专门喜欢到僻静的村寨或者异乡,知晓许多的异乡民俗。懂得各地方治病的一些偏方。听说他还曾到过苗疆,对蛊毒也有一定的涉猎。
蛊毒这两个字。伴随的是恐怖和神秘。对蛊毒知之不深的人,在听到这两个字时,第一感觉便是如此。
李半夏对蛊毒,也有着一种畏惧。那是因为,中了蛊毒之人往往比中了毒的还要难解,这其中还多半伴随着感情纠葛,什么子母蛊之类的。更是惊险难以言喻。当然,往往还会让人产生恶心的联想,如蛊虫之流。
但是,学医之人。还是忍不住想解开蛊毒的神秘面纱,一探究竟。就算不碰这东西,能够了解一二也是好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或许有一天遇到蛊毒。也不至于一无所知。
陈大夫听说李大夫想学,更是倾囊相授,将自己所知所晓全部教给了她。李半夏也在这过程中,与陈大夫探讨了一番摸骨疗法。其他大夫见摸骨之术如此神奇,也都很感兴趣。几位大夫一起学习摸骨。各自有不同的见解,交流学医心得,虽一时不能掌握,却也初窥门径,略知一二。
至于四位药童,有机灵的,有认真的,有懂事乖巧、干活麻利的,也有憨厚老实、天资不怎么聪颖的。
之前提到的那位小姑娘,姓白,叫白真真。乃是附近黄水村白家的小女儿,自小聪明伶俐,做事机灵,亲戚都夸这孩子聪明。
这白真真,人虽小,也很可爱,却已经很懂事了。家里就她和父亲两个人相依为命,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丢下他们父女俩个跑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回来过。白叔虽穷,却穷得极有骨气,哪怕只有父女两个人,也活得好好的。
他生命中只有两件事,一样是认真干活,赚钱养家;还有一样是照顾好自己的女儿,不管多困难,也不让自个儿闺女受一点委屈。白叔当年也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就是穷了点儿,也不是没姑娘嫁他,只是为了自个儿闺女,这么多年一直单身一个人。
在白叔全心的呵护与照顾下,白真真倒没有受太多的委屈。再加上这小姑娘生性开朗,也不将别人骂她没娘的闲话放在心上。她从很小就要懂得,她一定要争气,一定要懂事,这样爹爹才不会那么辛苦。
白真真很小的时候,脑子里就隐隐约约想着,以后自己一定要做个有用的人,让爹爹以她这个女儿为荣。可是长大后,看到村里女人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绕着丈夫孩子,女人根本就没想过能支起一片天,不禁有些心凉、心怯。
这种感觉很微妙,许多人都有过那种惶恐。在那种时候,在那样的环境下,这种隐隐约约地惶恐会被放大无数倍。
就像你从小就想要实现的梦想,有一天你发现,你根本就没有一丝实现的可能。甚至,你只要说出你的梦想,你的志向,换来的只是别人的轻笑。
大杨村出了一个李半夏,让许多事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她自己的生活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照样住在那有些破旧的屋里,吃的东西照样清简,每日有时间还是会和孩子们戏耍嬉戏,但正因为她,许多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了。
李半夏自己都不知道,她对很多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就是一生。她也不会知道,在黄水村的某个角落里,有个小姑娘一直关注着她,想要听她的故事。李半夏每救一个人,最开心的不只是病患,还有这个小姑娘。遇到动人的救人故事,还会跑到那个人家去,让他们说给她听。
李半夏也不会知道,自己有一个那么崇拜她的小fans,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她。她想要像她一样,做一个有用的、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她的名声越来越大,她的医术也越来越传神,村里每个人乃至外面的人都叫她女神医。
以前村里人生病,连普通的伤寒都会害怕。因为伤寒严重了,轻则卧病在床,缠连病榻,重则还会死去。可因为有她的存在,即使村里人患了大病,都不会如以往那般沉重。
因为他们知道村里有个无所不治的女神医,再复杂的病情她都有办法,只要她在,你就算再穷困,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她不仅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还是一个有良心的好大夫。
叔叔伯伯说起她来都对她的医术和为人赞不绝口,还有她对丈夫的不离不弃,让人为之动容。每次叔叔伯伯说起她的事迹,她总是很高兴,高兴得感动,感动得想哭,有时候会激动得睡不着。
她想好了,她要成为像她一样的人。
她去江州,为一个大官治病,每个人说起这事都羡慕不已。村里能做到这地步的,就算加上男人,恐怕也只有她一个了。
她也替她高兴,只要她从江州回来,她一定会更为成功、更为有用的。她简直就是孩子们的榜样,以前那些只想着找个好婆家嫁了的女孩子,都开始梦想着有一日能像她这样悬壶济世、治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