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东山抬腿欲走,肖将又道:“难道你想做一个永远都需要别人照顾的跛子?难道你真的甘于一生都要拖累别人 ?快醒醒吧,就凭刘家现在这个状况,撑不了多长时间。你那弟妹已经有不小的意见了,争执过后,就是失和,失和之后,再好的关系都会破裂。你那弟弟,能顶住你弟妹的压力,甘愿照顾你这个兄长一辈子?他还有自己的生活,你这个做兄长的也不愿拖累他吧,更不愿看到他们夫妻失和?还有你那位能干的妻子,一天得看多少个病人才够买你一副药的钱?”
肖将的话,就像个炸雷一样,响在刘东山的心里。他每天忧心的事,就这样被他三言两语的道破。他看穿了心思,在他的伤口上给予了狠狠的一击,刘东山站在原地,一动都不能动。
肖将看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苍老的声音带着些许的自责,虽然他的样子还是那般生硬,语调却和缓了许多。
他将刘东山坠崖的经过和他说了出来,并且将卫奴这么做的原因告诉给了他,这古怪的老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软话,更没有说什么抱歉对不起。但刘东山从他的字里行间,听出了他不得言说的苦衷,还有那些别扭的歉意。
刘东山知道了事情的起因,虽然心里还有些耿耿于怀,却也无法再责怪面前的这个老人。至于那个卫奴,他只不过是忠心护主,为了这位主人他可以连命都不要,对于这样一位忠义之士,刘东山还能像之前那样,从心里恨着他吗?
这之后,刘东山就跟着肖将学习砚雕之术了。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他和李半夏之间开始有了秘密。这让他十分的不舒服,也觉得十分的对不起她。然而肖将告诉他,他并不是要他永远瞒着他,等到了时候他自然就可以说出来。
等他学成之日,他便可以心无顾忌地将一切都告诉他。而且他敢保证,李丫头绝对不会怪他。
刘东山笑着摇摇头,他当然知道李半夏不会怪他,只是,她不怪他是一回事,他说不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半夏孤身去了边城,每当刘东山忧思难解,他便不停地刻着木雕。这些木雕,刻录了他那一段时光的心路历程,也是他对李半夏思念的见证——
397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397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肖将的脾气很怪,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丝毫没有减小的趋势,反而还越来越辣。
尤其对他唯一的徒弟,那可不是一般的严格。
那时候,刘东山每日坐在林间,不是做别的,就是在雕刻肖将所交代的那些式样。他教了他许多的刻法,如深刀与浅刀雕刻,线刻、细刻,还有一些富含特色的通雕(镂空)。
包括他编织的那些箩筐,细看之下,便会发现这些箩筐的编织纹路有迹可循,雕刻与编织是同一个道理,编织比之雕刻看似是个简单的东西,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然而要编出工校最佳又富含设计的箩筐,也是要花一番心思的。
天下箩筐千万万,但每一个箩筐背后都凝结着编筐者的思想,这其中有优有劣,有的箩筐数年不磨一篾,依然完好如初。有的箩筐几个月就散架了,破去当柴烧,或是随便装些杂乱玩意儿。最坚固的箩筐,每一根竹篾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紧紧与其他的枝篾连结在一起,最终像个铁桶一般坚不可摧。
听说最高明的编筐师,用编出来的箩筐盛满水,水不会楼下一滴。
这种高超的技艺,简直就是让人望而兴叹!
刘东山就曾经看过肖将雕刻的一件作品,那个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巴掌大一块砚台之上,竟然罗列着那般多的美妙事物。有群山雾绕、有泉水叮咚、有琼花异草,有亭台楼阁,真真一人间仙境。而细致部分的刻画,精确到一块山石、亭台楼阁反翘的檐角,甚至楼宇之上栖息的两只小鸟,都是生动有趣、逼真动人。
即使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做到的也不过如此罢了。若是李半夏在这里,定得感叹一句,原来古人在一粒米上能刻出几百个字这种事竟是真的!虽说这事不会有假。还是让他们这些门外汉大叹不可思议,直呼不可能。
所以。当李半夏之后得知自己的丈夫也有这项神秘又很拉风的技艺之后,哪里还肯去怪他,直接拉着他表示要见识一番大师的风采了。对于她那完全出乎他预料的反应,刘东山表示很无奈,却由衷地笑了出来。
看来,他学这项本事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能够让她高兴,比什么成就还要让他开怀。
说起肖将。那也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以前刘东山也听过别人关于他的种种传说,心里还有些保留,直到亲自和这位古怪大师盲瘦魂手打过交道之后,才明白有些传说还是很有可信度的。
在传说中。这位肖大师,乃是卞国最为神秘莫测的一个人物。神秘到什么程度?刘东山又想起他听到的那一段关于肖将的描述——
…………
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年龄。
前几天宛如白发苍苍的老翁,这一刻又是风姿卓然的江湖盲侠。一把刻刀,能顷刻间绣出怡人山水,能织就光彩陆离的迷迭人生。
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出身。觅得他的行踪。
他有时混迹在市井之中,拿破碗乞讨。有时前呼后拥,脾气执拗,食古不化。有的时候在卞国帝宫之内,与皇帝老儿把酒言欢。有时又在低矮棚户。与蚁兽同居,猪狗同食。
他的一切都是一个个难解的谜团,唯一确定的是——这个人是个盲人!
在闻达卞国的五大砚雕师一出二山三清四水五瘦之中,又以这个肖将的名气最高。不只是因为他神秘传奇的一生,津津乐道的无双巧手,还是因为他那身怪脾气!
无人能摸准他的脾气,他因何怒,因何笑,都是那般的匪夷所思。有人说,这是因为和他多舛的身世和经历有关。
有人说,他曾经爱上了一位姑娘,那位姑娘面其丑,肖将为了与她为伴,甘愿自绝双目,永远失去光明。
然而等到他终于以盲人之姿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那个女人却扯下了脸上丑陋的猪皮,恢复了她原本的迷人容貌,最后与另一个英俊的男子携手。
又有人说,他有一位哥哥,因为嫉妒他的无双巧手,在一个月圆之夜毁他双目。肖将知晓后伤了他的哥哥,从此消失无踪。
还有人说,他本是卞国先皇的幼子,在宫廷斗争中遭人暗害,被遣送出宫。
他的身世与他这个人一样,一样迷离悱恻,窥不出其中真假。
…………
这些传说或许大部分是真实的,但有一点,它们都有一个认知上的错误:那便是肖将不是一个盲人!
然而这却又是很容易理解的,正因为肖将一生坎坷,他才扮作盲人寻求一条生路,这不正验证了那些传言?
也正是因为他有一段常人没有经历过、也想象不到的坎坷人生,在造就了他这么古怪的性格。
刘东山第一天和他学艺的时候,就被这位师父给揍了。没错,是揍了,而且是真揍。那日,肖将给他一把刻刀,又丢给他一块砚台,让他刻个形状给他看看。他不是真的要看他能刻成什么样,对于一个刚入门的,他还不会做这种没必要的事。他要看的就是刘东山腕上的力道、还有持刀的姿势,一双手是否稳定,还有他在细节上的处理是否有悟性。
一个简单的举动,能让他看到许多事情。
刘东山雕刻过许多的东西,最常见的便是木头。他能够将一块木头雕成栩栩如生的人像。双手干燥而又稳定,耐性一流,让他一整天抱着一个木像雕刻都没有问题。
他有着雕刻者的痴,这痴是每一个砚雕师成为大师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当他完全沉浸在一件事中时,那件事便成为了他的全部。一开始,刘东山还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雕刻砚台,从前他很少碰这种东西。
肖将住在一所简易的小木屋里。屋里一贫如洗,小偷都嫌他家太穷,从来不来光顾。然而令刘东山讶异的是。就是这样的一户人家,几百两、几千两一块的砚台。就像是外面随便捡来的不值钱的石头似的,一扔扔一大把。
老人家呆得烦了,价值千金、别人趋之若鹜的一块上好血砚,他朝空中一扔,砸下一只小鸟,就着火堆便烤着吃了。你说这老头奇不奇怪?
刘东山有些同情那只小鸟,但又不得不为肖将露出来的这一手目瞪口呆。当一个人的技艺练到炉火纯青。当你的一双手不再是普普通通的一双手,那许多事也就随之改变了。
那种速度,那种精确,还有那种力道。简直就是神乎其技。
然而,当这种神技用来对付你的时候,你再有闲情逸致,也欣赏不起来了。
那块砚台,华丽丽地飞到了刘东山的身上。让他不由一痛。原因是神思不定,精神不专。就这一点,就够他吃一壶的了。
这老人家,说打就打,一点都不留情。刘东山揉着伤处,见肖将拿了块砚台,又要来?当下暗叫不妙,再也不想其他,专心他的雕刻了。
这老人家,还是有些分寸的,刘东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心软为那位老人家说好话了。
不过这也有些道理,肖将拿砚台削他,跟扔小鸟不同。小鸟麽,目的就在扔下它,将它烤着吃了。尽管刘东山认为吃这么小的小鸟,简直就是罪孽,这老头还吃得可香了。
而且从前到后,都没有要给他吃一口的意思。
允许他叫他老头吧,刘东山是个很懂礼数的人,对长辈的也很尊敬。然而面对肖将那副“嘴脸”,和他怪异的举止,他想老老实实的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肖将拿砚台砸他,看似唬人,其实他早就控制好了力道。像他们这种人,就跟那些有经验的衙役打人板子一般,要疼要唬人,举止之间的事。有些伤,看似血肉模糊,恐怖得紧,只是一些皮外伤,躺上两天也就没事了。而有些伤,看不出什么伤痕,却疼得人龇牙咧嘴,这是伤到肺腑了,也就是所谓的内伤。
肖将顶多就是要他疼一疼,过上几个时辰也就没事了。
可话虽这样说,也止不住他每天这样招呼。
以至于有段时间,李半夏看见他身上东一块西一块的伤痕,还以为他被人欺负了。嚷着要去给他报仇,好好教训那些欺负人的人。刘东山找遍了借口,奈何他天生嘴笨,与其要他说谎,还不如多挨老头子几砚台。
他双腿行动不便,本来他还挺担心,但没几日,肖将就打消了顾虑。他就像那些神秘传说一样,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在林间,站在他的身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度过,刘东山对砚雕的热爱也与日俱增,有时他整日坐在林间,雕刻着从肖将那里学来的新刻法。
至于李半夏,虽然也有些奇怪他最近在忙什么,有时在家也翻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但她素来知道刘东山有这方面的兴趣与爱好,看到他有喜欢的事情打发时间,高兴都来不及,自然不会多想。
再加上她白日在药庐坐堂,晚上又捧着宝贝医书研究刘东山腿的医治之法,这些事自然就没多加注意了。只是觉得,她家东山的雕刻之术越来越好了,有一种神秘的吸引人的力量。
再就是后来,李半夏前往边城,一去几个月,刘东山更是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雕刻上。每一件事,都能让他想到雕刻。看到一件新奇的事物,脑子里就像有一把刻刀,不受控制地雕刻出它的棱角和轮廓。
他从别人那里,听到了对边城的印象。边塞的寒冬,白雪皑皑,凛冽如刀的寒风,诡谲多变的气候,还有边疆城外燃起的烽火狼烟。寂寞如雪,天空浩渺,漫天的天地间,他的妻子在辗转前行——
他将自己全部的思念还有担忧,寄托于雕刻上。望着砚石之上,那奇特艰险的边城之景,仿佛由着他陪她走完这一程,盼她早日平安归来——
——***——
398 神乎其技,学成出山
398 神乎其技,学成出山
——***——
多谢 妹纸的评价票,karkwing 妹纸的钱袋子,谢谢你们了!
——***——
半夏回来了,那一天,还是银杏成亲的好日子。历时数月,她终于回到他的身边了。
这是她离开后,他第一次笑得这般开怀。那时候,他真的什么都不求了。只要她能平安归来,要他干什么他都愿意。
半夏这一回来,还为他带来了好消息,他的腿还是有一天能够再次站起来的,像以前一样。他心里虽然很高兴,却没有他以前想象的那般高兴。若是以前,他若是知道自己能站起来,他一定会高兴得飞到天上去。然而现在,刘东山却显得淡然多了。
因为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比李半夏平安归来更加重要,也更加值得他高兴了。
又或许,是因为他腿伤得时间太长了,经历了太多次的失望,所以当李半夏说能治好他时,他的心里亦没有大悲大喜。
在学雕刻之前,他总是容易心乱心烦,尤其是半夏不在的那些日子,他每日都想着这双腿,如果他能站起来,他就能去找她了。
双腿不能行动之时,又担心她在外面的安危,这一颗心也就越乱。甚至连娘都说,他最近这段日子老是心烦意燥,他每日都为他煮莲心茶,说是要给他降火。然而莲心茶喝了一碗又一碗,他这烦心反而日久愈盛。
自从喜欢上了雕刻,每日将自己所思所想都用刻刀雕刻出来,刘东山的心才慢慢获得了平静。渐渐的,就连他整个的心性,都变得越发的平和。
他感动的是。李半夏为他做的这一切,不管如何,他都要尽快站起来。这样他才不辜负她连月来的辛苦,才不至于让家里人为他的事担心。
就在李半夏回来的这一天。刘东山因为欣喜,连夜雕出来一副{归来图},耗时五天,将他交给了肖将。
那是在一块很普通的砚台之上雕刻的,不过两钱银子,许多人家都买得起。刘东山平时练习雕刻,多半用的是木头。也有几块砚台,在交给肖将任务时使用。尽管人家肖将那些名贵的砚台能一次提给他一大口袋,刘东山还是觉得这对他而言太有压力了。
他一刀雕错,几百两银子就报废了。他这刀压根就不敢提起来。再说平时他练习雕刻,用木头就成,甚至在石头在瓦片在翠竹之上都行,何苦浪费来哉?
他之前也交了几十幅作品给肖将,肖将很严厉。对刘东山的要求则更高。他每日规定刘东山要雕刻不下八个时辰,一天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其余全部用来雕刻了。在一开始,他每天要雕完十几根木头,没有雕完就绝不能休息。马氏看到她儿子累成这样,都不晓得这孩子是怎么了。可怎么说他也不听,更何况除了雕刻,他还能做什么呢?
除了雕刻,就是编织箩筐,刘东山每日都会编很多个的箩筐,学习了雕刻之后,感觉整双手都不一样了。更灵活、更有想法。有时脑子里还没有想出来,这手上就已经自动将一跃脑海的东西给编织了出来。村里人都说,刘家的东山兄弟编织的箩筐是最有趣、最有看相的。
之前的作品,肖将诸多不满意,刘东山还时时被他的砚台砸,然后见他大手一挥,让他滚蛋再去雕一幅出来。
其实,肖将对刘东山的作品还是很满意的,这小子有悟性,又肯下苦功,作品一次比一次好。他不论布置多大的量,他都会将它完成,这一点,肖将还是很满意的。
没有这种觉悟,怎么做他肖将的徒弟?
刘东山的{归来图},倒是让肖将眼前一亮,只是他唬着一张脸唬习惯了,哪次要是不吓唬吓唬那小子,顺带用砚台丢他那么一回,他老人家这浑身就不舒服。
难得多了这么个兔崽子,光明正大地让他老人家乐呵乐呵,他岂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