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管仲复活,他也得累死。 所以交给一群管仲就没有问题了。 行之、孝和、闰甫、君彦、彦藻、玄成统统都是我的管仲。 再说。 杨广虽然是个败家子,但是杨坚留下的好东西可是不少。 别的不说,光是他的这些制度,就是我们现搬现用一百年也不会落后于世界!所以到时候,估计也就生个皇子、公主需要我亲历亲为,其他事需要我亲自*板的还真不会太多!”
婠婠和商秀珣正一本正经得听着,忽然听到他话锋一转,二人一阵脸红,走到他的身前一顿秀拳伺候,不过这顿拳打得吴浩满心欢喜,笑哈哈。
稍后,婠婠嘟着嘴说道:“可是,我总是觉得心里有些别扭!”
“据我所知你和师妃暄连面都没有见过,能有多大的仇恨?说白了也就是师门恩怨罢了。 可是这并没有危害到你们师门真正的利益。 而且《女诫》中可就有说:女人要三从四德。 这其他地也就罢了,出嫁从夫,可真正是至理名言。 你现在嫁给了我,凡事可都得为我多做打算才是!“吴浩说道。
“是吗?我什么时候嫁给你地,我怎么不知道?” 婠婠瞪着眼看着吴浩。
商秀珣在一旁也加上了一句:“骗子。 当初还说什么七、八月份就娶我,现在都快八月中旬了,也没见个动静!”
“好!”吴浩右手重重一挥:“我决定了。 十月初一,咱们结婚。 正好打下洛阳作为我们的庆典。 ”
“你跟谁?”二女异口同声。
“当然是咱们仨一起了!”吴浩得意洋洋地说道。
“这,好像没有这个规矩吧?”二人有一起说道。
“切,规矩是认定地。 前朝的周宣帝就有并列四个皇后。 我吴子敬同时娶两个老婆有什么了不起的!”吴浩不以为然地说道。
“可是,周宣帝可是个昏君啊!” 商秀珣有些不满。
“咱们去其糟粕,收其精华嘛。 ”吴浩说道。
“可是我怎么觉得太匆忙了,而且好像是我们逼你一样?” 婠婠说道。
“就是,就是,千万不要勉强哦!” 商秀珣跟着说。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农历十月初一,将是我吴浩最开心的日子!”吴浩深呼吸做陶醉状。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二女同时愣愣的看这吴浩。
“这是我们家乡的年历,这不显得气势更磅礴嘛。 ”吴浩赶忙胡诌一句。
“相公,你老是提起你的家乡。 真希望能跟着你去看一看!” 婠婠轻轻地说道。
“是啊!不知道我还能回的去吗?”吴浩整个人一下子沉静下来。
商秀珣轻轻的拱了一下吴浩说道:“咱们可以不去见师妃暄。 不过你得答应我们,你也不能单独去见她。 要见可以,必须带上我们!”
“不至于这么严——重吧!”吴浩拖长了声音。
“当然严重了,这个女人,不可不防!” 商秀珣斩钉截铁的回答。
“就是,别的女人我还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她,你想都不要想。 ” 婠婠狠狠地说了一句:“这个狐狸精。 当初碧秀心就是来这一套,把石之轩弄成了个神情恍惚,要不然魔门也不至于现在还是四分五裂。 她们勾引男人可是很有一套的。 ”
“好、好、好,我答应你们,不去就是了!”吴浩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心想:我自然不会去见她。 要见,让她来见我,不就行了!”
………………
接下来的两天,婠婠和商秀珣自然是高兴万分,她们忙着在写喜贴。 由于离十月初一只有四十几天了。 有些路远的宾客不抓紧,很有可能就赶不到,因此送喜帖的士兵一路上是换马不换人。
邀请的宾客可真是不少。 除了故友亲朋以外,中原的各路义军头领,基本上都派了帖子。 窦建德、翟让、杜伏威、 萧铣林士弘、李子通一个不落,甚至连涿郡的罗艺、渔阳的高开道以及岭南的宋缺都派人专程投送喜贴。 虽然吴浩知道这些人无论远近,只怕没有一个人会到。 但是来不来是他们的事,至少自己礼到了,而且也可以以此来摸一下他们对少帅军的态度。 尤其是从来没有打过交道的林士弘、李子通、罗艺、高开道、宋缺这五股势力。
第六十四章投降
第六十四章投降
而此时的洛阳再无往日的繁华,街面上基本上看不见人。 在经历了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蜂拥外出以后。 能走而又愿意走的人基本上都走*了。 城里基本上都是男性的青壮年,整个城到了黑夜,如果没有巡逻的士兵,仿佛就像一座死城。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过了明天。 少帅军就要全面攻城了。 所有人心里都象压了一块大石头。
已经是子时三刻了,文思殿内却还是灯火通明。
杨侗一脸苍白的坐在中间。 洛阳城的重要的文武官员济济一堂。 元文都、段达、韦津、独孤峰、丘瑞等人一个不落,就连独孤阀的第一高手尤楚红也赫然在座。
已经快有小半个时辰了,没有一个人在说话,只有那不时的烛火燃烧发出“嗤嗤”声。
今天午时刚过,少帅军就派出了祖君彦前往洛阳城。 除了递交了一份吴浩亲笔(其实吴浩口述,商秀珣执笔)写给越王杨侗的一封信,还有张成、李虎带回来的宇文化及的告示原件一张。
对于宇文化及兵变杀害了杨广一事,实际上洛阳的官员们心里已经信了七八分。 因为少帅军的军力和洛阳城中的实力相差太大,而且洛阳的军队早就军心涣散了。 少帅军完全用不着再用上这一计。 这两天,从洛阳城出去的妇孺老幼基本上都没有前往少帅军为他们安排的金墉城或者龙门,而是滞留在了城外。 就在城外呼天喊地般呼唤城内亲人地名字。 而城里的百姓则纷纷涌到了通门、建春门、上东门附近。 大声的呼叫城外亲人的名字。 成千上万的人叫喊,能够相互听到的可能简直是微乎其微,但是他们却是乐此不疲。 而城上的士兵完全放任自流。 甚至不少不当值地士兵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明白无论杨广死了还是没有没死,这仗都没法打下去了。 少帅军完全用不着在这个问题上花心思来搞欺骗。
实际上包括杨侗在内的所有人在四天前开门放人地时候心里已经打定了准备投降的主意。 问题是怎么一个降法,或者说具体的条件如何?毕竟城内还有四万隋军,而且大江南北隋朝官员统治的地方还有不少。 而杨侗如果投降了少帅军,就将是第一位投降义军的杨隋王室。 对于少帅军攻打其他的郡县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可是没想到左等右等。 少帅军地使者就是不来。 杨侗本想再派韦津出使少帅军一趟,但是遭到了元文都、段达、独孤峰三人的一致反对。 因为这等于主动出降。 这条件就根本没法再谈了。 尤其是独孤峰更是慷慨陈词。 如果不能为杨侗争取到一个最大的利益情愿战死。 而一向与之不和的元文都、段达也纷纷附和,杨侗只得作罢。
其实各人的心中打算是各有不同。
独孤阀作为四大门阀之一,当年独孤皇后的娘家曾经是显赫一时。 而杨广对于自己母亲的族人也算是极尽恩宠。 除去宋阀以外,独孤阀在朝野之中算得上是势力最大的门阀。 只是独孤门阀中人多只是习练武艺,无论是文才还是带兵打仗都没有什么特别地人才。 所以不少人爵位虽高,但是却只是在十二卫中任职,没有什么实权。 独孤门阀宗族的势力基本平均分布在扬州、长安和洛阳三大都。 而且和李阀和宇文阀相比。 独孤阀虽然平素更加跋扈,但是对于杨广和杨隋政权倒是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 这一次宇文化及扬州兵变,独孤阀的势力殊死抵抗,最后把宇文化及以独孤盛为首的在扬州地独孤阀的势力是彻底铲除了。 虽然告示上没有说,但是独孤峰等人心中有数,独孤阀和李阀好歹也算是亲戚,如果李阀攻破长安,恐怕还会讲些情分。 可是和宇文阀平时就不和。 在扬州的族人只怕是全部遭了毒手了。 而他们也早就听说了少帅军打出的旗号就是要彻底消灭门阀。 虽然少帅军中也有一些小门阀的世家子弟,但是大多数官员都是寒族出身,不少人则直接就是出身绿林。 投靠这样的一支部队,他们从内心里是抵触的。 如果再不能保障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宁愿不降。
而元文都和段达二人的想法又不同。 这二人虽然在洛阳主事不过一年多,可是好处却捞了不少。 弄得民怨沸腾。 而且当初正是他们极力怂恿杨侗用武力驱逐灾民,少帅军中的士兵一大半都是灾民,只怕原先被驱逐地就不在少数。 他们害怕洛阳城一献,少帅军和他们算帐。 那他们可就完了。
吴浩写给杨侗地信倒是不长。 主要是封杨侗为越国公,秩一千石。 在信中还提到,少帅军中对于爵位以后将共分为七等:王、郡王、公、侯、伯、子、男。 所有的爵位都是可以世袭地,但是如果传给儿子,则爵位要降一等。 子传给孙则又要降一等 。 也就说,杨侗的爵位如果传至他孙子的孙子就成了男爵了。 再往下就没有爵位了。
信的后半部分实际上就是告所有洛阳所有官员的书信。 保证献城之后,不杀一人。 如果民愤极大者。 可用钱、地赎罪。 最高不超过五万两白银。 如果不够,则抄其没所有财产。 此外就是关于少帅军将向官员门购买田地的事宜。 基本上为1亩地1两银子左右。 具体的价格将根据田地的好坏,进行最后的敲定。 这样的价格自然是低得离谱,但是洛阳官员们的田地都在城外,此时早就被少帅军给占领了。 少帅军能够拿出钱来买田,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情。 官员们也算是吃了一个定心丸了。 首先这命是肯定保住了。 钱财本就是身外务,而且那些田地就算少帅军全部没收了。 他们也是毫无办法。 如今用低价购卖的办法,虽然还是有些不甘,但是心里还是觉得这是一支完全不同地义军,至少他们还不是那种完全不讲理的强盗。
元文都和段达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五万两银子虽然有些肉痛,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到他们的一半家产。 剩下的钱,即使什么都不做。 这辈子也足够了。
祖君彦还单独带了一封信交给了独孤峰。 信是以裴行俨的名义写的,因为裴仁基往日里和独孤峰还有些交往。 独孤峰在杨侗面前也为裴仁基说过一些好话。 在信中主要就是介绍少帅军的政策。 那就是消灭门阀制度。 并不等于消灭门阀子弟。 并且在信中提到今后地少帅军考核官员不会直接从世家子弟选拔,将主要由科举而来,很少的一部分则由立功人员拔擢而来。 但是如果独孤阀愿意投奔少帅军,将加封他为侯爵。 秩八百石。 另外还将留给独孤阀两位伯爵、三位子爵、四位男爵地名额,可由他们自行分配,只需到时上报即可。 这一下,独孤阀上下算是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少帅军的一些举措他们还是清楚地。 毕竟在各地他们也有一些探子。 虽然独孤阀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但是眼光还是有的。 看得出少帅军和其他的义军的确不同。 从刚开始就气魄不凡,不是那些打家劫舍绿林出身的义军头领可以比地。 现在天下大乱,独孤阀虽然还有些势力、钱财以及人望,但是他们也明白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去另起炉灶。 就他们原来的心理来说自然是最希望李阀能够得了天下。 毕竟李渊的母亲也是独孤阀的人,怎么说也是亲戚,就算不能保住如今的地位,但是应该也不会太差。 至少满门的富贵还是保得住的。
可是现在少帅军兵临城下,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如果不投靠少帅军,那就只有拼死一战了。
如今能有这样地结果,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因此,几乎是所有的官员众口一词的劝说杨侗。 明日就开门投降。 但是原本一心想着投降的杨侗又犹豫起来。
这个条件虽然和杨侗的想象有差距 ,但是作为投降地王族,如果吴浩真能够保证向他说的一样,杨侗倒也无所谓了。 即便没有任何的爵位,他也无所谓。 能够衣食无忧,对于杨侗来说足够了、足够了。 可是自古以来,那些末代王朝的王族子弟多半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到了这个时候,杨侗越想越害怕,想到明天就“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杨侗害怕的坐在那里哭了起来。
所有的官员虽然各有打算,但是此刻人人心里都不好受。 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劝阻杨侗。
好半天,韦津站了起来:“千岁放心。 从今以后,如果您安心只做一个越国公,那么我敢保证除非少帅军倒台,否则吴浩绝不会加害于千岁!”
“噢?韦尚书如何得知?” 杨侗快步离座,来到了韦津身边。
“千岁,各位大人。 有人说我出城一趟,已然被少帅军买通了。 如果一定要这么说,也可以!” 韦津的话让所有人都盯着他:“只是收买我的非金非银,也不是什么高官厚禄,而是二十斤大饼。 ”
韦津接着把几天前的情形说了一遍,然后感慨道:“从吴浩毫不犹豫地答应放百姓出城,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爱惜名声地人。 所以他绝对不会干出那种无缘无辜对名声有损地事情。 从他特地让人捎给我二十斤大饼。 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知人的性情中人。 这样地人也许对于敌人非常狠毒,但是对于那些并没有对他构成威胁的人则还是不乏爱心的。 千岁将是吴浩赢得民心的一面好镜子,他绝对不会轻易的打破。 ”
此时的少帅军中,将领们也是围坐一堂。
武将们大多兴趣缺缺。 因为现在文臣们正在讨论土地的政策。 原来吴浩前天翻看《汉书》之时间,忽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土地。 历朝历代最大的社会矛盾实际上就是土地。 一个朝代到了末期往往就是地方豪强们吞并了大量的土地,由于农业是立国之本,土地的大量兼并使得国家难以为继,而百姓也活不下去了,于是揭竿而起。 那些大豪强纷纷被打倒,土地进行了一次重新大分配,然后接着又是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再起义。 如此循环,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朝代的更替实际上就是为了土地的再分配。 可是如果自己能够彻底把土地问题解决了,那么最重要的社会矛盾也就解决了大半。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大臣们大多提出均田制或者租庸调制就能够解决了。 可是吴浩却不认同。 因为他可是知道。 均田制太过理想化,租庸调制到了唐末,就根本等于废纸一张,因为田地大半已经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根本无田可调。
于是吴浩自己就提出了建立农庄。 各朝各代开国之时,往往对群臣大封土地,其中又以唐代最为突出,所以土地兼并的也最快。 李世民的想法就是对于功臣可以多给钱、多封地,甚至爵位也不吝啬,但是决不乱封官。 把权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