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舒转头看向老爹:“爹爹,你运这么大车甘薯,路上没遇上什么事儿吧?”
老爹一头雾水低头看她:“什么事?”
云舒呵呵干笑两声:“没事就好,爹爹,咱们进去吧!”
云舒拉着老爹进了院子,将院门关好!让他坐院中躺椅上休息。云舒亲自端了茶水奉上,伸长脖子等待。老爹看她那样子,好笑摸摸她脑袋道:“云舒啊,这段时间怎么样?有没有想出什么点子来?”
“挺好!爹爹,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娘了?外婆好不好?强表哥怎样了?大姨了?······”云舒一下子问了一长串,这些天她憋了一肚子问题,现总算有机会问出来,自然不能错过!
她噼里啪啦自己倒是说完了,老爹却愣住了,半天答不上来!云舒看老爹迷糊样子,吐吐舌头,把他推醒了,一个一个问。
那天晚上李氏夫妻急匆匆连夜赶路到了外婆家,他们还没进李家大院,就晾晒场下方被大姨劫住,大姨把他们带到晾晒场边小姨屋子去,进门见大姨父和小强都。
几人一进门,大姨就追着李氏要银子,那着急样子把李氏吓了一跳。李氏没有立刻给钱,而是拉着大姨坐下细谈。
原来赵强自要债者上门那天跑出来后·兜兜转转没地方去,就徒步往外婆家这边来。
他到了李家大院又怕大姨找来,便躲外婆家后面竹林里守了一天一夜,见大姨一直未找来,自己又顶不住饿,便天黑之后偷偷摸摸从外婆家后门溜进厨房偷东西吃,却被正厨房看火小健逮个正着,要不是他喊得,肯定要被小健海扁一顿。
舅母见了小强·很是惊讶,问他为何半夜前来还不走正门?他撒谎说自己想来这边玩儿,半路走错了方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又因前院有恶狗,他害怕才故意转到后门。当时外婆不家·舅母看他一身狼狈,也没多问,便给他换了衣服留下他,对他惹下事儿却完全不知。
小强自到了舅母家后,当晚洗漱完就主动要求去晾晒场边房子住·顺便帮忙看着房子,只要小健每日给他送去三餐即可。舅母活儿多,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他。如此小强居然就晾晒场边房子住了下来,直到大姨亲自找上门来!
大姨那天傍晚找到舅母家时,见外婆身体虚弱,已经上了床·春香正给她熬药。大姨心里难过,不想让外婆担心·便拉着小健问小强消息。
当听说小强就晾晒场时,大姨高兴得差点儿蹦起来。她压下激动,把舅母找来,跟她大概说了自家情况·并一再叮嘱她一定不要告诉外婆,而她自己也住到了晾晒场边房子里去。
这对母子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不过第二日,小健去送早饭时发现他们母子俩都坐地上·全身凌乱、眼里布满血丝,精神状态极其不好。大姨听得声音,有气无力抬头看小健一眼,对他招招手,然后沙哑着嗓子道:
“小健,你拿这三文钱去镇上找进城牛车车夫给你三姑姑带个信儿,告诉她小强你们家,叫她带鹅蛋来,好今天就能到!”
小健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带鹅蛋,不过看大姨表情不好,不敢多问,放下饭盒收了铜钱就往镇上跑。
因此才有了当日傍晚李氏匆匆收拾包袱连夜赶路来外婆家事
李氏夫妻到时,大姨父其实也刚刚才到。李氏问他安乐镇情况,大姨父道:“我一到安乐镇,就四处打听那崔夫子消息,可怎么找都找不着。那成夫子倒是,我没办法,只好成夫子家门口等,直到昨儿傍晚总算见着他!”
“什么,你见着成夫子了?”大姨一阵激动,两眼冒光,“那你有没有跟他说我们家小强事儿?”
大姨父闷闷点点头,“说倒是说了,不过成夫子说他从来不认识什么姓崔老友,也从来不别人学堂内定学生,他招收学生全是通过考试面试选出来,就算路上遇到一两个资质聪慧,也要经过考察面试觉得合适了才会收为弟子!”
“你胡说,怎么可能?不,绝对不可能!”大姨双手抓头,一副疯狂模样!
李氏赶紧拉住她,用力扒开她手,并死死抱住她:“大姐,别这样,你忘了你还要看着子孙出息了,以后还有好多好日子等着你了,别这样,大姐!”
大姨父也过来帮忙,几人合力好不容易制住大姨,等她平静下来已是双眼空洞、泪流满面!事情很明显,大姨多半是遇上骗子了!自己一辈子积蓄没了,欠下几十两外债,还差点儿弄得家破人亡,谁能承受得了这样打击?
云舒一阵唏嘘,虽然之前就有所怀疑,但这事实对受骗当事人还是残酷了些!她低头想了片刻道:“爹,那大姨怎么办?小强欠债怎么回事?”
“唉!这个确是小强不懂事惹下祸,他说他跟几个同伴一起出去玩,没钱了就被同伴带去一院子借钱,当时他明明只借了二两,借据是对方写,他只草草看了两眼,见上面写确实是二两,就没有意,签字画押后拿着银子就走了!
可几天过后那同伴来找他还钱,说他借了二十两银子,他们夫子听了立刻训斥小强一顿·把他赶了出来!他一出学堂就被几个地痞流氓抓住,逼他还钱。幸好小强跑得,躲过那些人偷跑回家,然后那群地痞就追到你大姨家要钱了!”
看老爹长吁短叹样子,他似乎认为这是小强自己招来祸事,可云舒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那崔夫子可疑,说不定他跟那群流氓就是一伙儿,且专门找想进成夫子学堂家长孩子下手。
他们先把孩子骗进那所谓学堂·想方设法搜刮完家长钱财,然后让学堂所谓同窗带着这些孩子出去玩,让他们开始花钱,慢慢越花越多,直到那孩子觉得银钱不够了·再怂恿孩子借钱,于是其后欠债追债就顺理成章!
如果这推理成立话,那么不管进学堂是谁,是哪家孩子,只要咬上崔夫子鱼钩儿·保准后面一个都跑不掉!
当然这些都是云舒推理而已,具体如何还得去安乐镇实地调查了才知道!云舒看向老爹,见他并不担忧之情,便问道:“爹,那欠债事情解决了么?”
老爹点头道:“恩,虽然费了点儿功夫,不过总算解决了!”
“哦?怎么解决?大姨还了债了?那些地痞流氓没再来惹事了?”
“唉!没办法·虽然小强说只借了二两,但那借据上明明是二十两·还有他自己签字画押,这事儿就算闹到官府,大姐他们也未必能有胜算,咱们只好还了欠债!”
“那······大姨就没去找找那个崔老头儿?那家伙肯定是个大骗子!”
“我和你大姨父一起去找过·没找着,听说他那学堂是年前才租院子·学堂里孩子都是外地人,周围邻居都不认识!”
“那…那附近就没有孩子去那里上学么?”
老爹摇头道:“我们问了附近很多邻居·倒是有人看那里开了学堂去问过,不过那夫子说学堂只招外地学生,安乐镇上甚至周边村子孩子一个不收!
听说前几天还有别外地人也去打听那学堂事儿,看他们个个一身狼狈满脸焦急样子,跟老爹二人没什么区别!好像还有人守学堂门口大骂骗子什么!……”
云舒气愤一拍桌子跳起来:“果然是骗子,那坏蛋不知骗了多少人了!爹,你和娘就没拦着大姨,让她别给那群坏蛋银钱,闹急了咱们上官府告他去!”
“唉,你这孩子,难怪你娘不让咱们给你传消息回来!”老爹摸摸她头道,“现外面人心惶惶,官府忙着收税征粮,哪有时间管这事?你娘说那群人敢如此猖狂,背后肯定有靠山,就算咱们证据确凿,去官府也未必有胜算!
还好那群人拿了钱就还了借据,也没再闹腾,你大姨气得一病不起,现还卧病床了!让他们好好休整休整吧!”
云舒心里虽恨得牙痒痒,老爹说得却不无道理!要是当初爹娘给自己传了消息,自己肯定会忍不住一时气愤冲到外婆家去,这事儿要是阄出来······
“对了,爹,外婆知道这事儿么?”
“开始不知道,咱们去帮你大姨还了钱,整修了房子,回来后过几天才告诉你外婆!”
“那…那她怎么说?”
“这个···你外婆说,既然事情已经了了,那就算了吧,希望你大姨有了这次教训,下次别再犯这种错!”
云舒低头,果然,外婆也是赞同娘做法,目前这状况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不过她隐隐还有些担心,从老爹方才言语中可以感觉得出:大姨虽气,气却是那骗人崔老头儿,对成夫子和她自己送小强去安乐镇上学之事并未觉得不妥,若下次遇到同样机会,她未必能禁得住诱惑!
既然大姨家事已成定局,云舒只好将它放到一旁,但愿大姨真能汲取教训。她回头看看堆院角甘薯,这一车应该只有一千来斤,近粮价涨得厉害,凡是能吃东西都涨,不知这甘薯价格如何?
“爹,外婆他们家甘薯都收完了么?今年收了多少甘薯?”
“恩,收完了,一共两百石左右·你外婆打算卖一百五十石,剩下留来自格儿吃!”
云舒皱眉道:“爹,外面粮食涨价厉害,甘薯和谷子都涨了不少,咱们按一百文一石收外婆家甘薯,不会亏了外婆吧?”
“这个不用担心,你娘跟你外婆商量好了,你外婆家没谷子,咱们正好用谷子换甘薯!这样大家谁也不亏谁!以前那谷子一般三百文到六百文一石·甘薯五十文左右一石,你外婆说她就用那一百五十石甘薯换咱们十五石谷子。
如此只要省着点儿,你外婆一家靠那甘薯和谷子过个一两年没问题!”
云舒想了想,如此甚好,现银钱一天比一天不值钱·粮食一天比一天价值高。外婆家两百石甘薯,卖出去就算能卖一两百文一石,那些钱却未必能买回一二十石谷子!光靠甘薯是过不了日子,何况那东西极易腐烂,不磨成粉根本支撑不了几个月!
老爹叹道:“唉!现外面谷子已经涨到二十文一斤了·这才一个月不到,云舒啊,幸好咱们当初谷子买得早,要不现······唉!”
云舒微微笑笑,她也万分庆幸自己当机立断,要回来跟娘商量了再办,说不定现还买不回来了!云舒站起来道:“爹·你今天还去拉甘薯不?娘怎么不跟你一起回来?”
“你娘担心你外婆身体,打算留那里多住几天·甘薯今天不拉了,你娘说咱们院子没活水,甘薯拉回来不好洗,还不如你外婆家附近那条大河洗好了再运来·也省得咱们把院子折腾得!”
云舒点头道:“这个倒是,不过爹啊·我觉得咱们还是早把甘薯拉回来好,万一路上出点儿什么事儿…···”
“不会不会·这条路人我都认熟了,能出什么事儿?”
“爹!现粮食那么贵,你一大车一大车甘薯往回拉,万一人家起了歹心怎么办?你听我没错!
这样吧,爹,我明天跟你一起去外婆家,咱们去李家大院请几个信得过人做短工,女帮忙洗甘薯,男跟您一起装车、押送、卸车,咱们就用谷子和甘薯做工钱,肯定能找到好多人!”
“这个…没必要吧?”
“为防万一,有必要!爹,就这▲办吧!”
云舒多番说服下,老爹总算采纳了她意见。于是第二日,云舒先跟小蝶交代一番,让她收好院门,让二毛也留家里,别去学堂了,自己跟着老爹出门。
他们还没出小巷,就感觉气氛有些紧张了。以往悠闲坐院门口互相喊话说笑大娘大婶们今天却一个不见,每路过一个院门,就感觉背后几道偷窥视线跟来,她一回头,便听啪啪啪关门关窗声!
云舒不禁抱着胳膊抖了一下,这感觉真不好!出了巷子,原本热闹大街上稀稀拉拉人们护紧怀里东西行色匆匆,同时互相警惕打量嘈周围,量与别人保持足够远安全距离!路边店铺艚予一半,伙计和掌柜有气无力蹲门口挖鼻孔!
唯有一种铺子生气火爆,那就是卖粮食铺子,这些铺子个个门口都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以往多是些排队买东西妇人,现却变成了拼命往里挤、大声吆喝着壮年汉子!里面时常夹杂着痛呼声、咒骂声。
云舒看得额头直冒冷汗,她对老爹道:“爹啊,今年谷子并未欠收,就算官府征调粮食,乡下每家每户应该都有些余粮啊!这米粮铺子怎么会挤成这样?”
“唉,现那北方起战事之事已经传开,乡下有米粮人家都不敢再卖粮食,全都把粮食藏了起来。这城里铺子没了进货来源,每天只卖以前存货,且限量十石,要不是官府压着,可能他们一石都不想卖,大家买不着都着急,结果就成这样了!
唉,好好日子,打什么仗啊!”
看这场景,云舒心里也不好受,他们一路行来,每个米铺子差不多都是这样。
经过小姨那条街时,小姨家铺子还开着,里面却基本没人,连伙计都有气无力打瞌睡,云舒父女没见熟悉之人便没有打招呼;而方氏铺子干脆关了门。
到了北大街二姨那铺子原本四扇门合并而成铺子门只开了两扇,那门口摆了两个蒸笼,二姨站蒸笼后东张西望,也没见她招呼客
云舒走过去称呼一声,二姨立刻笑眯眯跟二人打招呼。双方寒暄几句,云舒凑过去小声问:“二姨,你那个买了吗?”
云舒指指那锅米粥,二姨笑眯眯点头,云舒盯着她:“二姨你什么时候买?价格多少?太贵了当心不好卖!”
二姨亲昵戳戳云舒额头:“你二姨是那么蠢人吗?嘿嘿,我自有妙计,买时才十文一斤,看,现已经翻了一倍了二姨没骗你吧?”
云舒干笑两声,想了想道:“二姨,现外面米粮店都断货了,你那东西可要存好,可别被坏人知道了?”
“呵呵放心吧!我早就准备好了!唉,云舒,三妹夫,你们这是上哪儿去啊?这外面人心惶惶,你们还是少出门好!”
老爹大声笑道:“没事儿,就城里这些人疑神疑鬼,乡下跟以前一样安宁得很!”
老爹一说完,周围立刻射来各种奇怪视线停顿片刻,又各自散去。这倒是把二姨吓了一跳,云舒看她退后一步想关门样子,抽抽嘴角赶紧跟二姨道别两句,便拉着老爹步离开。
父女二人一路出了北城门城门口依然停着一排牛车,依然有人上上下下、来来往往可人们表情严肃、行色匆匆,感觉那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仔细看会发现牛车数量也比以前少了一些!
老爹顺着那一排牛车找了一圈,后找到那熟悉牛大胡子,直接跳上他牛车道:“牛大哥,帮我去岳安镇拉点儿货吧!”
“哦,水老弟啊!好嘞!你赶时间不?不赶时间我再等两个客人!”
云舒凑到牛大胡子耳边嘀咕两句,他立刻两眼冒光:“真?”
云舒点头道:“牛大伯,可得保密,要不咱们以后再也不找你拉货了
“哎,好嘞,我老牛识时务,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哈哈哈,小丫头,坐好了,咱们走!”牛大胡子一甩鞭子,那老牛便慢摇摇从牛车队伍里走出来,走上通往岳安镇大道。
老爹扶着把手坐下,小声问云舒:“云舒,你方才跟牛大哥说什么了?”
云舒四下看看,凑过去道:“我跟他说,我们要拉十几车甘薯进城,只要他帮咱们拉完了,路上不出岔子还能保密话,咱们就以一石谷子、一石甘薯做报酬!”
这一石谷子一石甘薯现可是稀罕物,有钱都未必买得到,牛大胡子自然高兴。虽然这报酬开得高了点儿,不过为了安全,这是值得!
去岳安镇路跟以往一样,时而平顺时而颠簸,两边景色相差无几,村里人们看上去也很平静,该做什么做什么,并没有城里那种紧张惶恐气氛。
只是经过自家村子时,云舒转头看向自家老屋方向,那里院子已经不复存,只剩下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