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英雄-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回来了?”
诸葛宏彦苦笑了一下,没再多说。
叶振邦并不抱怨,因为他知道,抱怨起不了任何作用。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诸葛宏彦还没把易小春叫来,庄仕估就回来了,还带了一个人回来。
不是别人,正是编在三排的军医甄志明。
“你们先聊,我去搞点吃的。甄医生,等下你过来,我带你去看医疗所。”
庄仕佑急着离开,叶振邦没有挽留,也没打算挽留。
“没想到,你小子真敢过来。吃晚饭的时候,陶安康他们几个还在说,你是不是当了逃兵。”
“我也想啊,不过回去的渡轮早把票卖完了。”甄志明呵呵一笑,说道,“再说了,你跟幽灵的伤还没完全愈合,我要不在,你们连纱布都不会换。呆着丰嘛,把衣服脱了,还害羞吗?”
叶振邦愣了一下,不得不脱下外套,让甄志明替他换纱布。
“吃过饭了没?”
“在路上随便吃了点,过来的时候碰到老虎,他去帮我煮泡面了。”
“后方的情况怎么样?”网问出来,叶振邦就痛得哆嗦了一下,甄志明正在用酒精帮他清洗伤口。
“伤员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不过大都是五十四军转过来的。听伤员说,前面的战斗打得非常惨烈,很多时候就是用人去堵,军医都伤亡过半。”甄志明长出口气,将一块干净的纱布压在了伤口上。“昨天来了几个四十三师侦察营的重伤员,从我们这路过,现在大概已经到大陆了。”
“南边也打开了?”
“没有,只是侦察部队的小规模遭遇战,不过有两个伤员我们认识。”
“我们认识?”
“衡山指挥所。”
叶振邦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甄志明的意思。
“听他们说,在南边遇到的不是台军。而是日军。”
“日军第七师?”
“对,第七师的侦察兵。”
“妈的,这下有好戏看了。”
“第七师会从南面杀过来?”甄志明拍了拍叶振邦的肩膀,让他穿上衣服
“说不准,这事得问屠正富。”
“对了,过来前我遇到屠正富了。”
“他去医院干嘛?” “处理后送伤员的事情。他问我们还有什么需要,有的话就赶紧说,过了今天就找不到他了。”
“他要回去?”
“不是,听他的口吻,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个平静夜晚。”
“你怎么说的,不会什么也没要吧?”
“你觉得呢?”
叶振邦盯了甄志明一眼,随即笑了起来。
“医药物品我要了几大箱,碰到连长就顺便带回来了。其他的装不下,我让屠正富安排丰车送过来,不出所料的话,天亮前就能到。”
“都有些什么?”
“我也不清楚,反正大都是五十四军伤员留下的,堆在医院里碍事。”
“看来,我们又带坏了一个好兵。”
听到甘应明的话,叶振邦与甄志明都笑了起来。
二十天前,甄志明还是个有点内向,连枪都不会用的“知识分子”经过这些天的战斗与磨练,这个以前说话都会脸红的军医不但成了货真价实的空降兵战士,还学到了很多当兵的臭习惯,比如厚脸皮。
事实证明,在战场上,脸厚绝对不是坏毛病。”泡面。
叶振邦趁此机会去找到诸葛宏彦与易小春,商量在山顶村设置伏击阵地的事情。虽然庄仕估已经回到阵地上。而且就在不远处的连指挥部里,但是上尉连长对战斗不感兴趣,早就把责任丢给了战斗经验丰富的三排长。
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叶振邦也别无所求。,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零一章 多此一举
更新时间:2010…12…5 12:50:22 本章字数:5030
之新书表诚意,求兄弟们的月票,泣是第七章 ※
8月日夜间,第七师主力部队从苏澳港出发,奔赴台北市。
所谓“主力部队”实际只是第七师的一部分。主力是第刀坦克团勾式坦克七十二辆与第。机步团的再个步兵连凹式步兵战车二十六辆、一个重迫连咕式自行迫击炮十二辆,随同的有第7炮兵团的一个炮兵营羽式自行榴弹炮二十四辆、第7后勤团第2整备营的第2坦克支援中队呐式坦克抢救车八辆、第7高炮团的两个高炮连口式自行高射炮二十四辆、第7侦察连坦克十四辆、第7工兵营的两个工兵连与第7通信营的一个通信连,总计各式坦克战车两百多辆、官兵近四千人。
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
虽然第七师编下打击力最强的第7飞行队受基础设施、后勤保障、气象条件等因素限制未能赴台作战,第7高炮团的两个地空导弹连也留在了北海道,但是在美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情况下,第七师的突击能力依然惊人。
从苏澳港到台北市,直线距离只有五十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不到七十公里。
可惜的是,在此之前因为担心大陆军队突破台北防线,台军与美军炸断了台北与宜兰之间的所有桥梁。
到达宜兰之后,日军只能走主干道,而且经过沿途的大礁溪、武兰川、北势溪与新店溪的时候都得让刀坦克团的主战坦克涉水渡河,因为台军按照鹏江3标准架设的浮桥极限承载能力只有五十吨,而的式主战坦克的战斗重量是五十二吨。
虽然这几条溪流不是太深,也不是很宽阔,但是涉水渡河得有所准备,几次下来,耽搁了不少时间。
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日军硬是走了八个小时,平均行进速度不到每山时丰二公里。
仅比人慢跑速度快了那么一点点!
日军到达台北市南面的新店市时,已经是8月旧日凌晨了。
与日军从苏澳港出发的时候相比,此时的战场情况已经截然不同了。
台军坚守一整天,到日傍晚仍然将五十四军挡在基板铁路从基隆港到台北县的板桥市,铁路线从台北市穿过,经过南港区、松让。区、信义区、大安区、中山区、中正区、大同区与万华区,其中台北车站在大同区、中山区与中正区的结合部北面,仍然有部分台军坚守在松山机场机场在基板铁路北面。
虽然五十四军的官兵拼死将军旗插上了机场航站楼的楼顶,没让军长回去养猪,但是战场形势一点也不容乐观。如果不能在第七师主力部队到达之前攻到景美溪,很难在市区内站稳脚跟,遭到日军反冲击后,五十四军很可能全线崩溃。 入夜后,五十四军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
一直到丑点过后,因为援军迟迟没有到达,加上一些关于日军已经放弃台北的流言在基层部队传开,台军士气遭到沉重打击,五十四军才取得突破,并且在飞点过后攻入了位于信义区的台北市政府。
第七师主力部队到达新店市的时候,五十四军不但攻占了整个信义区,还占领了大半个南港区与大安区,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大安区南面的台北市自来水厂,正在与困守该地的台军激烈交火。
拿下自来水厂。五十四军就能左右开弓,分别沿高速公路与主干道从北面与西面包抄文山区,将战线推进到景美溪。
要让五十四军在景美溪北岸站稳脚跟,日军就将失去进入台北市的机会。
情况紧迫,不容日军前线指挥官有半点耽搁。
了解情况之后,日军指挥官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前往台北市的文山区,帮助台军稳住正面防线。另外一路继续向西挺进,渡新店溪与平广溪,再北上前往台北板桥市,最后沿铁路线东行,攻入台北市万华区,抄五十四军后路。
想法没错,却过于“想当然”了。
日军是一支几十年没有打过仗的军队,即便几年前出兵伊拉克,还向亚丁湾派遣护航战舰与巡逻飞机,可是自 牺年8月占日之后,日军再没上过战场,也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实战经验永远无法用别的东西代替!
打到这个时候,有点经验的指挥官都能想到,五十四军已是强弩之末,就算打下了台北市自来水厂,也没有能力向文山区推进,更不可能到达景美溪。退一万步,就算五十四军能够到达景美溪,也没法站稳脚跟。
最简单有效的反击战术就是从正面
以第七师主力部队的实力,把克团摆在正面、第。机步团的两个步兵营放在侧翼,由第7炮兵团提供火力支援、第7高炮团的自行高射炮对付高层建筑里的敌人,再加上工兵营与侦察营的协助配合,一介,冲击就能把五十四军打回原形,说不定还能一口气冲过基隆河,把五十军赶出台北市。
大概是五十四军威名在外。
或许是第七师先头部队被揍得落花流水给日军留下了过于深方的印象
这场原本没有悬念的战斗,硬是被日军指挥官整出了悬念。
以当时的情况,贸然分兵的第七师主力部队很容易被各个急迫。可惜的是,美军的空中压制过于猛烈,五十四军又在前面的战斗中损失了大批精锐部队,所以没能够及时发现进入文山区、在景美溪北岸展开的日军装甲部队。
这怪不了五十四军。
文山区是台北市的“高地”也是台北市唯一在南面山区的里的城区。五十四军要想攻入文山区就得占领台北市自来水厂。日军展开行动的时候,五十四军的主力全在自来水厂与台军屡战,没法向南面派遣侦察部队。
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一支突破了台军防线、向台军侧后方迂回的连队在行进中遭到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弹炮直接轰击,五十四军的前线指挥官才意识到,日军已经到达台北市,而且进入了文山区。
这个时候再向文山区推进,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因为日军另外一股部队顺利渡过了新店溪与平广溪,到达板桥市,所以五十四军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继续进攻。的是侧翼安全!
问题是,到达板桥市的日军并不比五十四军舒坦。
几天前,为了挡住五十四军的前进步伐,台军炸断了大汉溪与新店溪上的所有桥梁,包括两座铁路桥。
如同五十四军得为渡河头痛,到达板桥市的日军也得为渡河发愁。
对岸的五十四军官兵已经收到消息,知道第七师主力部队已经到达,所以日军要么在火力封锁下强渡新店溪、要么设法绕过去。
以当时的情况,日军强渡新店溪不是没有难度,只是不会有想像的那么大。
利用坦克、战车、自行火炮与自行高射炮的直射火力压制对岸的火力点,掩护步兵过河抢站桥头堡,再让刚式架桥车上去。
就算有所损失,也不会太大,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
大概是五十四军在南面攻得太猛,让日军指挥官产生错觉,认为新店溪对岸台北市万华区内有重兵守卫。
日军再次走了弯路。
绕行的话,就得沿着大汉溪西行,经土城市到三峡镇,沿乡村公路北上,在莺歌镇渡过大汉溪,再沿着大汉溪北岸的基板铁路东行。经树林镇与三重市,在五十四军防御相对薄弱的大后方强度淡水河,攻入台北市。 这条行军路线,等于绕着大汉溪兜了个大圈子。
没有更好选择,因为八月是台岛雨水最充沛的时节。虽然台北这边有点反常,连续好几天都没降雨,但是大汉溪上游连续下了十多天暴雨,溪水暴涨,河面宽度超过日军机械桥的最大宽度,河水深度也超过坦克的最大涉水深度。只有莺歌镇那边有一条在几十年前修的堤坝能供装甲部队通行。
更重要的是,美军的侦察情报显示,莺歌镇只有一个连的守军。
因为莺歌镇在大汉溪北岸,是板桃铁路上的重镇,所以这里是五十四军的防区,与十五军没有太大关系。在日夜间之前,驻扎该地的是一个步兵营。大概是陈必时的命令过于严厉,逼得方博辉不得不把兵力集中到台北市区,所以在旧日凌晨前,只有一个连留在莺歌镇,其余部队去了台北市。
虽然该地守军也收到了消息,知道日军已经到达战场,但是肯定没有想到,日军会避并市区,绕这么大个圈子抄五十四军的后路。
以当时的情况,恐怕连罗耀武都不会相信日军会如此“多此一举”
没本事打一个军,教一个连还不是问题。
不管怎么说,从板桥镇到莺歌镇,也就十多公里的路程。
天色还没完全放亮,日军先头部队就到达莺歌镇南面,在大汉溪南岸集结准备。随着队伍最后面的咕式自行迫击炮在临时选择的炮兵阵地上展开,进攻前的炮火准备开始,日军攻打莺歌镇的战斗打响了。
日军前线指挥官压根没想到,有炮的不仅仅是他们!,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零二章 勤俭节约
更新时间:2010…12…5 12:50:22 本章字数:5450
之消书表诚意,求兄弟们的月票。这是第八章 ※
炮战,拼的不是火炮数量与炮弹大而是炮击准确性。
“准确性”包括两个纬度上的含义,一是空间、二是时间。
十二辆咕式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自行迫击炮以排为单个在莺歌镇南面的河滩上展开,刚刚向对岸五十四军防御阵地打出第一批炮弹,一排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弹就飞了过来,砸向最西面的四辆自行迫击炮。
八二迫的威力并不大。
在掷弹筒退出战争舞台、六零迫逐渐销声匿迹之后,能够由三名步兵分散携带的八二迫成了名副其实的“步兵炮
虽然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八二迫都无法与火炮相提并论,甚至比不上某些大口径机关炮与火箭筒,但是作为一种轻便灵巧的曲射武器,只要正确合理的使用,往往能在特定场合下发挥重要作用。
不管怎么说,八二迫是炮,不是枪。
别说馅大皮薄的装甲车,就算是主战坦克,如果被配备破甲战斗部的炮弹命中,也会被敲碎天灵盖。
被炮弹直接命中的那辆咕式自行迫击炮的下场非常悲惨。
炮弹在车体内爆炸,不但炸死了五名炮手,还引爆了装在蜂窝式弹箱里的几十枚一百二十毫米炮弹,结果在乃式牵引车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底盘被炸上了天,附近十多名指挥炮击的官兵也未能幸免。
其他三辆咕式自行迫击炮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咕式自行迫击炮只能向后开火,行军的时候无法将炮身收到车体里面,所以车体后方的战斗舱为敞开妾。顶部没有装甲。
正常情况下,这个设计缺陷并不突出。
即便使用普通炮弹,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的最大射程也接近九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弹则能将射程提高到十三公里。在支援步兵与装甲部队的战斗中,这个射程能让咕式自行迫击炮始终呆在敌人直射火力的打击范围之外。因为是自行迫击炮,停下来就能开火,开火后就能转移,所以不用担心遭到敌人曲射火力压制。
问题是,缺陷始终存在。
如果在行军中遭到敌人火力压制,咕式自行迫击炮肯定生存堪忧。正是如此,日军将重迫连放到了队伍最后面。
在战斗中遭到火力压制,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如果对方有针对性的使用特种炮弹,比如用来纵火的燃烧弹,口式自行迫击炮的结局就只能用“悲剧”来形容了。
这次砸来的,就是一批八二燃烧弹!
另外三辆咕式自行迫击炮没有被炮弹直接砸中,但是命中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