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英雄-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交给了黎卫东,但是在仅仅只有一个主力集团军、而且没有多少主战装备的情况下,第十五集团军要守卫数百公里长的防线,还得在山区内作战,兵力明显不够充足。正是如此,黎卫东才会在民兵纵队的基础上,利用本地官兵提前组建了几支敌后游击队,并且在数个月前,就将这几支“非正式游击队”派往承德附近的山区,熟悉游击战术。
        相对而言,北面防线上的问题还不算太突出。
        不管怎么说,美军在攻入北京之前,还得跨过山区,而山区里的战斗充满变数,谁也保不准会打成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进攻部队在山区里很那展开,更难以在某个方向上集中起足够的突击力量,也就无法有效利用东北军防线上的漏洞。
        可以说,南面防线上的问题才最为致命。
        虽然东北军仍然控制着玉田县与遵化县,而且依靠蓟县的支持,这两地的防御部署还算坚固,但是在美军攻入天津之后,罗耀武不得不把第十六集团军撤回来,最终将这个战斗力强悍的主力集团军放到了武清,堵上了第二十六集团军进驻天津主城区后留下的漏洞。在失去了掩护之后,第四十集团军也从遵化撤了下来,回到了蓟县。如此一来,等于由第四十集团军单独支持新编集团军守卫玉田县与遵化县。
        毫无疑问,这大大超出了第四十集团军的战斗力。
        要知道,在守卫遵化县的战斗中,第四十集团军打得出色,主要是美军主力部队在一旁看热闹,主要进攻力量是日军。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美军投入战斗,并且像攻打天津一样攻打遵化,第四十集团军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至少会向部署在玉田县的第十六集团军求援,从而对南面的坦克大战产生影响。
        正是如此,在安排这边的防御部署时,罗耀武也没有过分指望第四十集团军。
        当时,罗耀武在玉田县与遵化县各放了一个新编集团军,而且都是得到了加强,在编制规模上与主力集团军相差不大的新编集团军,唯一的差别就是这两个新编集团军没有像主力集团军那样,得到独立的装甲部队。
        除此之外,罗耀武还在蓟县部署了三个新编集团军,以及十多万民兵。
        对于首位一座县城来说,这样的兵力未免过于庞大了。
        要知道,算上第四十集团军的话,当时驻守蓟县的兵力将近三十万,而蓟县的常住人口还没有这么多。
        从这一部署就看得出来,罗耀武把蓟县当成了防御支撑点,部署在蓟县的部队最主要的任务不是保卫蓟县,而是支援邻近的玉田县与遵化县。最重要的是,蓟县南面就是宝坻,因此蓟县还是宝坻的大后方。
        通过这一系列部署就能看得出来,罗耀武实际上以蓟县为中心,在京津唐的结合部设置了一道规模小得多的半圆形防线,宝坻、玉田与遵化就是这条防线上的三个主要结点,也是道路交通线的主要交汇点。
        说得不客气一点,只要美日联军想着攻打北京,就得在这里投入重兵,至少得在一个结点上取得突破。
        正是如此,包括刘诚志在内的一些人认为,罗耀武在这边的防御部署存在问题。
        既然蓟县如此重要,罗耀武至少应该将第十六集团军放在这里,而不是让第四十集团军来守卫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罗耀武的部署方式,至少陈必时认为罗耀武没有做错。
        罗耀武没有把第十六集团军放在蓟县,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谁也不能保证第二十六集团军能在天津坚持多久,更加没人可以保证,美日联军不会在占领天津之前攻打北京。如果第二十六集团军没有挺住、如果美日联军在占领天津之前就攻打北京,那么蓟县的重要性就将大大降低,至少不那么突出。
        这个时候,真正的战略要地在武清。
        决定武清重要性的,不是离北京更近,实际上与蓟县相比,武清离北京还要远一点。只不过,蓟县无法比的是,武清这边有着十分发达的道路网。
        从蓟县北上的话,除了京平高速之外,就只有一条省道。因为在战争中,任何一支部队都不可能完全沿着高速公路推进,毕竟高速公路很容易遭到破坏,特别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高速公路的高架桥被炸断之后,几乎无法在战争期间修复,所以进攻的时候,地面部队主要沿着国道与省道推进。
        毫无疑问,国道的通行能力远远超过了省道。
        在只有一条省道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要想从蓟县攻入北京,显然不太容易。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罗耀武为什么不在蓟县部署最强大的主力集团军了。可以说,就算美日联军打下了蓟县,也很难展开,也就无法从这里对北京构成致命威胁。事实上,就算只让第四十集团军守卫蓟县,美日联军也很难打下蓟县。原因一样,通往蓟县的公路中,只有一条经过玉田县的一零二国道,以及两条分别经过遵化与宝坻的省道,而津蓟高速公路早就被东北军炸断了。
        这样一来,美日联军能不能打到蓟县都是个问题。
        可以说,只要帕特里奇不存在幻想,就不会在蓟县这边投入太多的兵力。这也是为什么在坦克大战的时候,攻打遵化的美军主力部队没有积极投入战斗,而是让协同作战的日军上去送死。
        说白了,当时帕特里奇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打下遵化。
        就算美日联军准备进军蓟县,也会首选玉田县,而不是遵化县。这也是为什么在坦克大战中,罗耀武让第十六集团军进驻玉田县,而不是去遵化的原因。
        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反映出了现代化战争的一个特点。
        在进入机械化时代之后,只要那些用来攻城拔寨的主战装备还飞不起来,地面部队就得以道路为依托,不可能脱离道路发起进攻。即便在野战中,地面部队也得挨着道路,因为提供补给物资的车辆可不能像坦克战车那样,在野外行进。在重大的战略进攻中,道路更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够脱离道路长期战斗下去。
        正是因为道路如此重要,所以武清的战略地位才超过了蓟县。
        要知道,从天津往北去的道路、高速公路与铁路,几乎都要经过武清。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零三国道与一零五国道。说得不客气一点,只要美军占领了武清,控制了这两条国道,就能顺利攻入北京与廊坊,甚至能够对北京进行战略包围。
        毫无疑问,罗耀武肯定知道武清的重要性。
        在保卫天津的战斗中,武清一直是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大后方,直到E集团军攻占了北辰区,第二十六集团军才把补给路线改为一一二国道,让后勤部队绕个大圈子,从一零五国道前往西青,再走一一二国道到南开。即便到了这个时候,罗耀武也没有小看武清,而是一直在这里放着两个新编集团军,并且在十二月底,向廊坊派遣了两个新编集团军,在北京南面还摆着两个新编集团军。
        由此可见,罗耀武始终坚信,美日联军会在攻打北京的时候攻占武清。
        这下就不难理解,罗耀武为什么要把与第十五集团军齐名的第十六集团军放在武清了。
        问题是,即便如此,能不能守住武清,也是个未知数。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五十九章 战略冒险
     更新时间:2011…4…19 14:18:14 本章字数:3587

        第五十九章  战略冒险
        武清更重要,可是防御的难度也更大。
        从地理位置上讲,武清离天津主城区更近,也更容易受到威胁。事实上,在美日联军攻打天津主城区的时候,就一直盯着武清,还数次派遣日军的二线师团前去试探,结果被第十六集团军逮住机会狠狠教训了几下,搞得从十二月初开始,日军就不敢靠近武清,甚至在安排巡逻任务的时候,没有哪支日军部队愿意去武清那边。
        当然,这不能说明什么。
        美日联军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攻打武清,不是不想打,而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帕特里奇也知道第十六集团军部署在武清,并且得到了两个新编集团军的支持,所以在他看来,打下武清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必然会对攻打天津主城区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正是如此,一个多月下来,美军一直没在武清方向上展开行动,甚至没有发起试探性攻击。直到E集团军攻占了北辰区,美军才在武清南面用兵,控制了北运河东岸的几条公路线。即便如此,美军也只是在扩大防御范围,掩护南下攻打天津主城区的E集团军。
        当然,这也并不表明美军仍然不想攻打武清。
        在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提上日程安排之后,攻打武清就成为了美军绕不过的一道坎。事实上,在规划战略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就将武清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虽然当时帕特里奇想得更加理想一些,即在打下天津之后,再进军北京,因此天津将成为美日联军攻打北京的大本营,而武清就是进军北京的跳板。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便美日联军还没有完全攻占天津的主城区,帕特里奇也得在武清大做文章,将这里当成进攻北京的跳板。说白了,在天津这边,就没有比武清更好的跳板了。
        反过来看,对第十六集团军来说,这也就意味着守住武清更加艰难。
        关键一样,四通八达的道路,让防守武清成为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蓟县相比,要想守住武清的话,第十六集团军就得在三个方向上布防,而且得重点照顾东面与南面。更要命的是,武清离天津主城区太近了,在第二十六集团军被迫退出北辰区之后,就与第十六集团军失去了联系。如此一来,第十六集团军在武清南面的防线上,几乎没有转圜余地。即便在武清东面,第十六集团军的防御空间也不是很充分,最宽处还不到二十公里,而最窄处只有几公里。
        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根本不可能构筑起足够坚固的防御阵地。
        正是如此,在部署防御的时候,第十六集团军除了沿着主要公路线布防之外,将主要防线放到了武清北面与西面,即通过向后拓展的方式来扩大防御空间。为了增强部队在前线的抵抗能力,第十六集团军对第二十六集团军构筑的防御阵地做了改造,主要就是通过地下坑道将前后阵地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就算丢掉了主阵地,第十六集团军也不会失去对主阵地的控制权。
        对于这一情况,帕特里奇也非常清楚。
        当初,罗耀武让第十六集团军转驻武清的时候,帕特里奇就知道,东北军肯定会在武清投入重兵,并且通过向后延伸的方式来扩大防御纵深。
        了解,不等于找到了应对方法。
        攻打武清,绝对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暂且不说第十六集团军的战斗力如何,仅仅是东北军在这里构筑的防御阵地,就能让任何一名美军前线指挥官感到头痛。
        要知道,在此之前,先后有三支主力集团军与十多支新编集团军进驻武清。
        所有在武清驻扎的部队都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扩展防御阵地,并且根据自身的理解加强防御部署。比如在第二十六集团军驻扎在武清的时候,就把重点放在了反坦克火力点上,用很大的力气建起了数千个直射火力点,还为机动部队设置了通道。等到第十六集团军接手武清防御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地下坑道上。
        这种反复加强的方式,足以让武清变成一座难以攻破的堡垒。
        对美军来说,这绝对是噩梦。
        要知道,最大的影响还不是防御阵地有多坚固,毕竟再坚固的防御阵地,也有被攻破的时候。当时,美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清楚武清的防御部署情况。在第十六集团军进驻武清之前,美军就没有办法搞清楚防御部署。等到第十六集团军在武清大动土木,美军就更加不可能搞清楚这里有多少火力点、多少防御工事、多少地下坑道了。
        要是连敌人的防御部署都搞不清楚,还怎么发起进攻?
        部署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攻打武清的作战部署上。
        当时,需要帕特里奇首先解决的就是如何部署作战部队。
        按道理说,帕特里奇肯定得在武清这边投入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集团军,用一支战斗力稍微差一点的集团军去攻打蓟县。问题是,如果把A集团军放在武清,就只能让集团军或者D集团军去攻打蓟县。
        从兵力部署上来看,这无疑让蓟县成为了美军战线上的软肋。
        说得不好听一点,帕特里奇真要这么部署的话,罗耀武绝对不会客气,肯定会在蓟县这边投入重兵,吃掉集团军或者D集团军,将美军战线拦腰斩断,再挥师南下,迫使美军放弃进攻,同时扫荡美军的大后方,比如攻打唐山。真要到这一步,美日联军别说顺利攻入北京,能在华北平原上站稳脚跟就很不错了。
        问题是,如果让A集团军来撑起腰杆,谁去充当左拳头?
        显然,帕特里奇不会指望集团军与D集团军。
        这两个集团军要是能够撑起大局的话,就不会在天津打得那么糟糕,也不可能让E集团军那么早投入战斗了。
        要知道,守在武清的是第十六集团军,而该集团军在防御作战中的战斗力肯定在第二十六集团军之上。更重要的是,在以往的战斗中,第十六集团军打的几乎都是阵地防御战,最多依靠中小城市,很少在大城市里作战。可以说,这是一支非常擅长打阵地防御战的主力集团军。在突出部战役中,第十六集团军就在敖汉旗的战斗中给帕特里奇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帕特里奇丝毫不敢小看这支部队。
        当时,有人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把A集团军留在后面当预备队,让集团军与D集团军冲到前面去。
        对这个提议,帕特里奇想都没想就否决掉了。
        在进攻作战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把突击能力最强的部队放在最前面,用来撕开敌人的防线,等到取得突破之后,再投入战斗力稍弱的部队,扩大突破口。如果让战斗力差的部队冲到前面去,进攻就将变成阵地消耗战。
        当时,还有一种提案,那就是用集团军或者D集团军,把正在天津作战的E集团军换下来,让E集团军与A集团军配合作战。
        从理论上讲,这一提议具有可行性。
        可惜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任何可行性。
        原因很简单,E集团军已经在天津主城区的战斗中消耗了不少兵力,即便能够迅速撤出战斗,也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休整,补充损失的作战部队,也让官兵喘口气,而美日联军显然不可能拥有如此充足的时间。
        再说了,如果把E集团军替换下来,美日联军就得在天津停止进攻。
        对于即将开打的北京会战来说,如果不能牵制住盘踞在天津的东北军,就算美日联军能够打下武清,也会有后顾之忧,从而无法全力进攻。
        可以说,兵力部署上的问题,让帕特里奇在规划作战计划的时候进入了死胡同。
        直到作战参谋提出一个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方案,帕特里奇才找到了解决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