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英雄-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当时美军在入屋搜查的时候,严重依赖遥控机器人。如果发现屋里有敌人,美军还会为遥控机器人装上机枪,让机器人代替士兵,执行战斗任务。问题是,遥控机器人很容易受到干扰。就算东北军的电子战能力不怎么样,也有足够的办法让美军的遥控机器人无法正常工作。
在攻打南开区民政区的战斗中,美军的一台遥控机器人就在受到干扰之后胡乱开火,当场打死了三名美军士兵,并且耽搁了进攻行动。在反干扰不成的情况下,美军不得不调来一辆步兵战车,用机关炮把那台失控的机器人炸上了天。
虽然这种恶**故并不多,但是对美军的心理影响肯定非常巨大。
打到后来,很多美军士兵宁愿用最原始的办法,也不愿意相信那些经常不听使唤的机器人战士。
到了一月七日,美军前线指挥官甚至命令停止在作战区域内使用所有的无人装备。
原因很简单,在一月六日上午,一架挂着导弹执行战场巡逻任务的无人机在受到干扰之后,误将载着美军第一骑兵师师长的吉普车当成了打击对象,用一枚“地狱火”导弹终结了这辆吉普车。虽然第一骑兵师师长在警卫员的帮助下,成功逃过一劫,只在跳车的时候摔断了大腿,但是这一恶**故,让美军前线指挥官不得不重视东北军的电子战能力,特别是专门针对美军无人装备的干扰能力。
问题是,这些弥补措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军进攻不力的局面。
事实上,在整个南开区战场上,美军的处境都不是很乐观。
一月十日,爆发了一场影响最大的战斗。
当时,第二装甲师发现了盘踞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里的东北军主力部队,随时采用以往的战术,出动三个营的地面部队包围了这座医院,并且在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激战之后,将东北军困在了门诊部大楼里面。为了控制制高点,为地面进攻部队提供支援,美军将一个步兵营派入了附近的住院部大楼,并且用另外一个步兵营控制了附近的几栋大楼,将一个装甲营摆在了门诊大楼外。可以说,美军的进攻准备非常充足。为了一举歼灭这股东北军主力,美军甚至从协同作战的日军那里借来了四辆自行高射炮,分别对准了门诊大楼的四个侧面。问题是,美军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专门用来打击美军的圈套。在美军部署进攻的时候,东北军的主力部队早就从地下坑道撤退了。进攻开始后,美军遭到了猛烈还击,只不过当时开火的,都是东北军临时弄出来的遥控武器站。等到美军攻入门诊大楼之后,撤到两条街之外的东北军才引爆了遥控炸弹。猛烈的爆炸,将参与进攻的将近三个营的一千多名美军官兵全都送上了天。
受此影响,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第二装甲师都没有发起像样的进攻行动。
事实上,迫于东北军这种不顾一切的打法,美军前线指挥官不得不再次调整战术。
从一月十三日开始,美军在进攻的时候,不但不再进入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反而提前炸毁这些建筑物。为了增强轰炸效果,美军甚至使用了一种专门用来破坏建筑物的炸弹,以确保建筑物原地坍塌,而不是斜着倒下来,阻塞道路。
问题是,这个办法,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对而言,变成废墟的建筑物对东北军的防御作战没有太大的影响。针对美军的新式战术,东北军的应对方法极为简单,那就是派出众多神枪手,利用夜色渗透到美军战线后方或者是埋伏在美军的进攻线路上,以放冷枪的方式杀伤美军,特别是在美军进攻的时候,射杀美军的战地指挥官。
要知道,没有了战地指挥官,美军的进攻就打不起来。
事实上,美军最缺的就是基层军官、也就是战地指挥官。基层军官大量伤亡,不但会使美军在进攻中失去指挥,还能大幅度的削弱美军的战斗力,并且沉重打击美军士气,让美军不敢离开装甲车,更不敢徒步进攻。
总的来说,南开区的战斗并没有帕特里奇指望的那么顺利。
打到一月二十日,美军仍然在红旗路上,离宾悦桥还有好几公里呢。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帕特里奇也拖不起来。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五十七章 不得不攻
更新时间:2011…4…18 13:42:54 本章字数:3531
第五十七章 不得不攻
A集团军的整编工作在一月十日就全部完成了,集团军与D集团军的整编工作也在一月中旬先后完成。到一月二十日,帕特里奇有四个集团军可以调动,而且其中包括了战斗力非常强大的A集团军与B集团军。
如果由帕特里奇选择的话,他会给E集团军更多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必然会对天津的战斗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支援力量方面,随着美日联军将重点转向北京,能够为E集团军提供的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都会大大减少。
还得考虑东北军对美日联军攻打北京做出的反应。
别的不说,中国空军已经在此之前得到了充足的休整机会。事实上,在美日联军攻入天津主城区之后,中国空军的作战出动数量就降低了许多。这也可以理解,在城市战中,美日联军的空中优势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而中国空军又缺乏对地打击能力。在美日联军把空中打击的重点转向东北军的后勤保障体系之后,中国空军也调整了作战部署,用更多的力量来保卫补给线。如此一来,中国空军就主要在己方的防空区域内作战,得到了地面防空部队的有力支持,不但不需要出动太多的作战飞机,战斗损失也大大降低。
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中国空军肯定在为保卫北京做准备。
只要美日联军攻打北京,中国空军就将全力以赴的投入战斗,不惜代价的阻击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
要知道,此时的中国空军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连帕特里奇心里也没底。
按照送到联军司令部的情报,到一月初,中国空军部署在北方战场上的作战飞机将近两千架,其中至少有八百架是能够与F…22A匹敌的J…20,除掉一百多架支援飞机,剩下的全是J…10与J…11等第三代战斗机。从作战力量上看,J…20机群并没得到增强。两个月前,中国空军在北方战场上的J…20就超过了五百架。问题是,J…10与J…11机群的规模几乎扩大了两倍。
对这一现象,美国的情报机构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即J…20主要在成都与西安生产,这两地的飞机制造厂都由中国中央政府掌握,在发表了《权利宣言》之后,北京当局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所以分配给北方战区的J…20大大减少,并没有之前预料的那么多。
问题是,帕特里奇却不这么看。
从规模上来讲,只要能够合理使用,八百架J…20足以挑战美日联军的制空权。更重要的是,北方战区的范围非常有限,除掉美日联军的占领区,只剩下了河北、山西与山东的部分地区,而邻近地区都归属于其他战区。受此影响,能够部署在北方战区的作战飞机肯定非常有限。在确保拥有足够的制空战斗机之后,罗耀武没有让空军继续加强制空力量,而是增加了第三代战斗机的部署数量,摆明了就是想要在对地打击上做文章。
要知道,在实战中,J…10与J…11这类第三代战斗机,几乎只能用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在F…35大量服役之前,中国空军还能用J…10与J…11对付美日联军的第三代战斗机,随着美日联军逐渐淘汰了第三代战斗机,由F…35配合F…22A作战,J…10与J…11在制空作战中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不是说,J…10与J…11在空战中打不过F…35。
主要就是,F…35很少用来执行空战任务,而且在执行较为危险的轰炸任务时,F…35只用内部弹舱携带弹药,不会使用外部挂架,隐身能力较为突出,而J…10与J…11所配备的火控雷达几乎无法发现这种战斗机。即便在格斗空战中,F…35不是J…10与J…11的对手,但是在没有可能交战的情况下,J…10与J…11的格斗能力再强,也没有用。即便在某些时候,美日联军得用F…35执行空战任务,也会尽量避免格斗,主要用中程空对空导弹,在视距外发起攻击。
当然,随着J…20大量服役,J…10与J…11也陆续退出了空战舞台。
由此可见,东北军一直在为保卫北京做准备,而中国空军肯定会在必要的时候,让美日联军大吃一惊。
帕特里奇甚至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空军能够夺得局部地区的制空权,罗耀武就会改变只守不攻的战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发动一场大规模反击战役,彻底击败美日联军,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这个时机,就在美日联军向北京进军之后。
只要美日联军在攻打北京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又没能打下天津,罗耀武就会让在天津坚守的东北军首先发起反击,牵制住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甚至让帕特里奇不得不把为攻打北京准备的预备队派往天津,随后东北军就会在北京发起反击,利用美日联军兵力不足,又没有预备队的有利局面,一举歼灭北上的美日联军。
对此,帕特里奇坚信不移。
原因很简单,如果让他来指挥东北军,就会采用这一战术。
更重要的是,打到现在为止,东北军都没有发起过像样的反击行动,即便第二十六集团军在保卫天津时的那场反击战,也没有形成规模,对美日联军的打击并不严重,至少没有造成多大伤亡。
从军事上讲,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攻打北京之前占领天津,消除后顾之忧。
事实上,这也正是帕特里奇一惯坚持的进攻战术,不然他也不会在天津战场上陆续投入四个集团军的庞大兵力。
问题是,从军事上讲,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打下天津。
虽然E集团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集团军与D集团军,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离占领天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战斗越打越艰难,东北军的防御战术也得到完善,就连E集团军的司令官都不知道能在什么时候打下天津。
毫无疑问,帕特里奇等不起。
准确的说,是美国与日本当局等不起。
如果从美日联军进攻华北的时候算起的话,攻打北京的时间从二零一四年七月份一直拖到了二零一五年的一月份,延迟了半年,仍然没有定数。别说是美日两国的政客,就连加布里埃尔也非常恼火。
要知道,加布里埃尔每天都会收到一份包括了伤亡数字与作战消耗的战斗报告。
拿着这些报告,他还得向白宫、以及国会战争委员会的议员解释,为什么在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伤亡、消耗了如此巨大的物资之后,仍然没有能够打下北京。虽然加布里埃尔也非常清楚,帕特里奇尽了全力,而且没有人能比帕特里奇做得更出色,但是在面对政客时,加布里埃尔不但不可能说得这么直接,还得替帕特里奇承担压力,不能让国内的政治倾向,影响到美军的作战行动。
加布里埃尔的要求也不高,那就是别再耽搁时间了。
毫无疑问,对帕特里奇来说,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加布里埃尔的全力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讲,帕特里奇能有如今的成就,与加布里埃尔的全力支持密不可分。作为一个较为纯粹的军人,帕特里奇要想在美军高层中站稳脚跟,并且继续以联军司令官的身份指挥作战行动,就得与加布里埃尔搞好关系。说得直接一点,面对总统的时候,帕特里奇可以拿出一大堆的理由,让总统相信,战场不是国会。可是在面对加布里埃尔的时候,帕特里奇只能尽量满足参联会主席的要求。
在加布里埃尔的一再催促之下,帕特里奇不得不考虑在打下天津之前进攻北京。
当然,早在一个月前,帕特里奇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不然不会急着整编A集团军,并且在E集团军上场之后,把集团军与D集团军撤回来。
不可否认,算上B集团军的话,美日联军的四个集团军有着非常强大的战斗力。
要知道,在攻打南京的时候,美台联军也就出动了两个集团军。
只不过,对攻打北京来说,四个集团军并不显得多。平心而论的话,这点兵力还让帕特里奇有种捉襟见肘的感觉。
兵力不足,就只能在战术上想办法。
正如罗耀武所担心的那样,帕特里奇首先想到的就是避免城市战,尽量在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开阔地区歼灭东北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守卫北京南大门的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如果能够迫使罗耀武增派主力部队,比如将充当预备队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派过来,还能为B集团军在北面发起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想法虽好,可是要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却不那么容易。
不管怎么说,罗耀武可不比帕特里奇差。如果两人换个位置的话,恐怕罗耀武早就指挥美日联军攻入北京了。
事实上,东北军的部署也证明了这一点,罗耀武并不打算与帕特里奇到郊外争长短。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寻求其他有效战术。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五十八章 环形防线
更新时间:2011…4…19 10:42:41 本章字数:3562
第五十八章 环形防线
帕特里奇想到的办法,就是双管齐下,逼迫东北军出来决战。
在部署进攻的时候,除了北面从承德出发、沿着一零一国道向北京发起进攻之外,帕特里奇将部署在南面的美日联军主力部队放在了两条进攻线路上。一是从唐山向宝坻进攻,绕到东北军设在玉田县的防线后方,在东北军主动退缩之后,再从一零二国道向天津最北面的蓟县推进。另外一条进攻线路则是进军武清,再从一零三国道北上攻打北京,并且沿着一零四国道向廊坊市进军。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美军的战线拉得太开了。
真按这三条线路进军的话,美军的四个主力集团军就得分散在上千公里长的战线上,暂且不说突击能力,仅仅是后勤保障就足以压垮美军。
只不过,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
美日联军的战线拉得长,东北军的防线也必须展开,从而使得东北军在环北京防线上的兵力密度大大降低。
相对而言,东北军的问题更加严重。
不管怎么说,主动权掌握在美日联军手里,到底怎么打、怎么进攻,得由美日联军说了算。如此一来,在进攻的时候,美日联军就可以避重就轻,挑选东北军的防御漏洞下手,而不是与东北军硬拼。作为被动防御的一方,东北军就没有这么明显的优势了,特别是在防御部署上,东北军很难不出漏洞。可想而知,只要被美日联军抓住了防御上的漏洞,东北军就将更加被动。
当时,东北军的环北京防线上确实存在很多漏洞,甚至可以说到处都有漏洞。
在北面,虽然没人怀疑第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罗耀武还为黎卫东增添了八个新编集团军的正规军,并且让黎卫东直接领导了一个民兵纵队,等于把北方防线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