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英雄-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够参与地方行政工作,以及游击队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组建地方政府。
        对于这些问题,狄劭康都没有做出明确答复,只是答应考虑游击队的要求。
        毫无疑问,那几个代表了一百多支游击队的游击队长对狄劭康的答复并不满意。
        因为大家都很疲惫,加上狄劭康的身体本来就不大好,所以会谈在天亮后结束,按照狄劭康的要求,那几个游击队长留在了北京。
        也就是说,这事还没完,双方还将继续进行谈判。
        返回位于平谷的前线指挥部之后,罗耀武把几个游击队长请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经过与狄劭康的谈判,罗耀武与游击队的关系也变得非常尴尬。虽然在这些游击队长心目中,罗耀武仍然是值得信赖的统帅,但是罗耀武并没有积极为游击队争取利益,所以在他们看来,罗耀武只是军事统帅,而不是政治统帅。
        “各位,该说的话,我们都说了。”毫无疑问,罗耀武不是那种喜欢被动行事的人,即便在军事问题之外也是如此。“不管各位怎么看我,大家都得承认,当初正是我的全力支持才成立了敌后游击队。”
        几个游击队长叹了口气,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没有罗耀武,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敌后游击队,至少敌后游击队不可能有现在的规模。
        “虽然作为战区司令,在很多问题上我不好发表意见,特别是在高层领导面前,我不可能像各位那样据理力争,但是我希望各位能够明白,在游击队的权利问题上,我与各位的看法比较接近。”
        “罗司令……”赵承志抬头看了罗耀武一眼,神色有点尴尬。
        罗耀武笑了笑,说道:“有问题不要紧,大家摆出来说,自然能找到解决办法。不可否认,在抗战中,游击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此,我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如果没有众多的敌后游击队,我们也不可能坚持到现在,更不可能争取到这一大好局面。我相信,击败入侵的敌人,保卫首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与义务。当然,这只是眼前的目的。从长远来看,包括我在内,每一个共和国军民都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为所有中国人所接受的国家,一个更加理想,也更加文明的国家。”
        “所以我们必须努力争取应得的利益。”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我并不反对你们这么做,只不过,我并不赞成你们争取利益的方式方法。”
        几个游击队长都露出了疑惑神色。
        “争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固然重要。从根本上讲,国家的基础是每一个公民,只有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证,国家的意义才得到了体现。问题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正如元首所说,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如果连国家都保不住,又有什么办法来保证组成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呢?”
        “罗司令,这么说来,你也认为我们应该放弃利益诉求了?”
        “不,当然不是。在保卫北京,保卫国家的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讨论个人与集体利益。”罗耀武拿起了香烟,“我的意思是,在你们提出利益诉求的时候,必须做出保证,甚至得立下誓言,那就是不惜代价的打赢这场战争,开创一个属于我们的崭新未来,而不是将保卫国家当做谈判的筹码,以此要挟中央政府。这么做,我们谁都不可能成为赢家。”
        这番话一说,几个游击队长都低下了头。
        “问题是,就算我们做出了保证,也不见得能够得到相应的答复。”
        “这就是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了。”罗耀武朝赵承志笑了笑,说道,“提出要求,不等于解决了问题,而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问题。也就是说,你们提出了要求,也得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你们要想在游击区建立政权,就得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充分考虑到大局。只有这样,中央政府才会接受你们的提议,在权利问题上做出让步。”
        “方案?”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必须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与国家利益一致的方案。你们必须认识到,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以往几十年的总和。虽然我们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民众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证,比如我们的政治制度还不够民主,但是这些都不是关键。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之后,建立一个能够保证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利益,并且在未来数十年之内,能让中华民族得到复兴,再次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一个我们用数百万将士的性命换来的,凝聚了数代人的心血与中华民族精华的国家。”
        虽然罗耀武只是点到为止,但是几个游击队长都很聪明,一下就明白了过来。
        “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找我,或者找叶参谋。只要是能够帮得上的,我们都会尽量提供帮助。”罗耀武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只是时间不等人,而且要想获取,首先就得给予。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够设法说服其他游击队长,尽快展开行动,拖住美日联军的战争准备步伐,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不管怎么说,在游击区的政权问题上,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解决细节问题。”
        “既然罗司令都这么说了,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赵承志用眼神与其他几个游击队长交换了意见。“我们会尽快扩大游击战的范围与规模,配合正规军打击美日联军,只是在谈判问题上,还希望罗司令多多担待。”
        罗耀武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这已经是他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毫无疑问,这轮正统与新兴势力的较量不会就此结束。甚至可以说,游击队对政治权利的诉求,最终将改变整个中国的面貌。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六章 兑现承诺
     更新时间:2011…3…24 11:02:36 本章字数:3620

        第六章  兑现承诺
        经过罗耀武的努力,游击队首先兑现了承诺。
        从六月十九日开始,东北地区的敌后游击队就全面出击,不但扩大了袭击范围,还增强了袭击行动,甚至主动招惹了龟缩在营地里的美日联军。
        仅在十九日夜间,东北地区就爆发了数十场战斗。
        虽然在绝大部分时候,游击队都没有占到便宜,但是频繁的袭击,仍然对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甚至对美日联军的部署产生了巨大影响。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游击队在敌后战场上收获的战果早就大不如前。
        这主要是美日联军采取了很多专门针对游击队的战术。
        比如在保卫后勤补给线的时候,美日联军除了增强地面护送力量之外,还在所有主要交通干线上每隔三十千米就设置一处军事据点,部署一个营的步兵,在某些重要地区,还会加强一个炮兵连与一个装甲连。更重要的是,赤山会战之后,美日联军调整了部署,后勤补给线大大缩短,因此可以出动直升机掩护运输车队,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出动机动部队,控制沿途的主要制高点。
        毫无疑问,这些针对游击队的战术,都是美日联军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
        比如在赤山会战初期,美日联军挺进承德,就在山区里与游击队鏖战,总结了大量专门用来对付游击队的战术,而且这些战术都经受住了战火考验。
        问题是,游击队扎根在民众之中,没有任何一种战术能够真正消除游击队的威胁。
        说得直接一点,游击队的存在,本身就对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构成了威胁。虽然在增强了护卫力量之后,美日联军在后勤补给线上损失的物资大大减少,但是在游击队的威胁确实存在的情况下,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效率大大降低。比如在六月二十日,从锦州运到唐山的作战物资就比以往减少了一半。
        游击战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让美日联军疲于奔命。
        虽然守卫后勤保障线的主要是日军,特别是日军二线师团,但是在一些关键地区,特别是在靠近游击队实际控制区的路段上,仍然得部署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因为日军主力师团在赤山会战中损失惨重,而且缺乏实战经验,更缺乏与游击队作战的战术技巧,所以在这些重要地点,主要部署的是美军的主力师。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六月十九日之前,帕特里奇就把第七步兵师撤了下来,分散部署在从锦州到唐山与承德的交通线上。为了增强第七步兵师的战术机动能力,帕特里奇还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抽调了一个航空旅。
        随着游击队扩大袭击范围与袭击规模,帕特里奇不得不继续在后方增强兵力。
        比如在六月二十二日,帕特里奇就让到达锦州的第二骑兵师参加了护送运输车队的作战行动。虽然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这支刚刚完成重建工作的主力部队,让那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美国大兵知道战争是个什么样子,但是这肯定增加了美军的战争负担,也大大消耗了美日联军的作战物资。
        别的不说,第二骑兵师在执行护卫任务的时候,每天就要少掉上万吨燃油。
        由此可见,游击队确实是牵制美日联军的重要力量。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六月二十三日,沈阳周边地区的六个游击区的九支游击队展开联合行动,偷袭了位于沈阳市南面的美军机场。在持续近四个小时的战斗中,参与作战的一万多名游击队员不但突破了美军的防线,还在撤退之前摧毁了机场上的上百架敌机,其中至少有二十多架是美军最先进的F…22A战斗机。
        这场战斗,成为了一种全新游击战的开端。
        虽然在此之前,游击队也袭击过美日联军的营地,但是主要打击日军,而且主要对付分布在偏远地区的军事据点。这也很好理解,军事据点不是军事基地,不但防御设施简陋,部署的兵力也不会太多。更重要的是,偏远地区本来就在游击队的控制之中,就算打不赢,游击队也能顺利撤退。再说了,这些军事据点存在的价值就是对付游击队,因此对游击队的活动与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是游击队的眼中钉肉中刺,游击队自然会想方设法的拔除,甚至愿意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
        在袭击军事基地方面,游击队还真没有多少足以令人骄傲的战绩。
        在此之前,最大规模的一次以打击军事基地为主的战斗就是围攻喀喇沁旗。在这场战斗中,参战的十多支游击队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牺牲了数千名游击队员,结果仍然没有能够突破美军的防线,直到正规军参战才打开了局面。
        主动袭击美军基地,而且是防卫森严的空军基地,无疑是游击队的一大突破。
        毫无疑问,这场战斗对美日联军的作战部署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连沈阳附近的空军基地都不安全,那么分散在东北战场上的其他空军基地也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对美日联军来说,保卫空军基地比守住后勤补给线更加重要。要知道,随着战线推进到华北地区,美军的主要空中力量都部署在东北地区,就连日本都在东北地区部署了数百架作战飞机。
        这支规模庞大的空中力量,正是美日联军进军北京的希望。
        没有了空中支援,美日联军别说进军北京,能不能在华北与东北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可以说,帕特里奇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派遣重兵守卫空军基地。
        问题就在这里,需要守卫的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超过一百个,而游击队的袭击行动又没有任何征兆,更没有固定的战线,所以美日联军只能加强所有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的防御部署。
        要想守卫这么多基地与机场,肯定需要足够多的军事力量。
        即便保守一点,也需要部署数十万地面部队。
        显然,这远远超过了美日联军的承受能力。即便全部派遣日军二线师与美军的国民警卫队师,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保卫后勤补给线,使得前线部队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甚至让前线部队无法集中兵力发起进攻。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太理想。
        除了缩减空军基地与机场的规模,撤消一些次要的空军基地,将航空兵集中部署在大型空军基地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兵。
        受此影响,六月底,帕特里奇就向五角大楼与日本国防省提出了增兵要求。
        按照帕特里奇提交的报告,至少需要增派十二个国民警卫队师与相当于二十万兵力的三十个日军二线师团。
        对美国与日本来说,如此大规模的增兵行动都不太现实。
        打到这个时候,美国动员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其中仅美国陆军与国民警卫队的总兵力就超过了一百八十万,而且超过九成的美军地面部队部署在中国战场上,其中一大半部署在东北战场上。
        继续扩大军队规模,肯定需要时间。
        短期之内,只能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从中国以外的地区抽调兵力显然不现实,毕竟美军是全球部署的军队,在中国之外还有上百座军事基地,而仅仅只有十多万驻军,再抽调兵力的话,美国的全球军事网络就将变得脆弱不堪。从南方战场上抽调兵力也不太现实,别说无兵可调,就算有,台湾当局也会提出反对意见。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美军部署在南方战场上的兵力,仅够守住战线。虽然南方战场上的中国军队没有发动反击,但是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只要美日联军向北京进军,陈必时就将在东南战场上发起反击,减轻罗耀武在北方战场上的压力。
        对日本来说,增兵也困难重重。
        虽然日本并不缺乏兵员,在长崎遭到战略打击,上百万日本平民死于非命之后,日本国内的战争气氛已经点燃了,日本当局担心的不是征不到兵,而是征到的士兵太多,影响到了国内生产。但是日本已经疯狂扩军,而基础设施,特别是训练设施的建设工作没有跟上,导致绝大部分日本新兵在上战场之前都没有获得足够的训练,素质十分低下,甚至到了影响作战的地步。
        说得简单一点,就算日本答应增兵,也只能派遣一些根本算不上士兵的“武装平民”。
        这样的增兵,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拖累美日联军。
        增兵不成,帕特里奇就只能在部署上做文章。比如,合并空军基地与陆军基地,或者在空军基地附近设置兵营,以此让同一支部队执行多重任务,提高部队的利用效率。
        当然,这也增强了部队的活动强度。
        不管怎么说,到了六月底,帕特里奇不得不承认,就算美日联军能够在七月中旬做好攻打北京的准备工作,因为后方不稳,所以美日联军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对付游击队,从而推迟北京的作战计划。
        事实上,在赤山会战结束后,帕特里奇就知道,美日联军不可能在七月份进军北京。
        在他看来,罗耀武会不惜代价的迟滞美日联军,甚至有可能在七月上旬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战役反击行动。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罗耀武竟然用游击队来对付美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