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英雄-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不管是对付罗耀武,还是对付陈必时,都是秋切康与管元山之间的斗争。至于两人为什么要拿军队将领做文章,就不是一句两句话
    局势出现微妙转变,那些看押陈必时与罗耀武的督察也很精明。
    虽然两人身陷图固,但是罗耀武太强势,上面一时半会拿两人没办法,说不定两人很快就能重见天日,所以没人敢为难他们,把两人当活菩萨供着。
    这也让罗耀武在北京的生活轻松惬意。甚至像在渡假。
    只不过,战争并没因此停止。
    接下来几天,最重大的事情就是中央特派小组在湖州与嘉兴两地的“反特反奸”行动。
    王虞氓没能制止悲剧发生,就像刘诚志说的那样,他又能做什么?
    这场持续了近一周的双反行动搞得沸沸扬扬,就算严密封锁了消息,最终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传开了。
    到底有多少人受到牵连,谁也说不清楚。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死,在双反中的人不会比死在炮火中的人少多少。
    这类清剿行动不是没有意义,只是被某些人利用,披上了颜色外衣之后,就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要知道,美台联军只是暂时撤了下去,并没被彻底击溃。
    三月八日,在完成了空中力量的调整之后,特别是宁波、绍兴与陆战队不久前攻占的台州与金华等地的机场重新投入使用,美台联军集中五个美军师与二十个台军旅,发动了第二次湖州战役。
    这次,美台联军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打下湖州,进军南京。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王虞氓应该在这个时候部署好了湖州防线,而且把防御阵地修到了江苏的无锡与常州、以及安徽的宜城与黄山。即便美台联军能够占领湖州,也很难打通前往南京的地面通道,甚至无法绕过中国军队的防线。
    可惜的是,发生了意外。
    双反行动搞得战区内人心惶惶,不但民众心里犯嘀咕,就连部队的官兵也想不通。防线的建设进度慢了下来,没能按照计划扩大防御范围,甚至很多重要的防御工事与防御阵地都只是做了个面子工程。
    这样的仗,能打吗?
    战斗打响后,王虞氓就知道问题严重了。
    美台联军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之前花了两天都没完成的作战任务,突破中国军队的外围防线,前锋部队杀入湖州。
    王虞抿立即调整防御部署,在湖州投入了两个主力集团军与三个新编集团军,还动员了一支民兵纵队,集结近三十万兵力,准备与美台联军屡战。关键还是争取时间,让后方的部队能够完成阵地建设。
    问题是,除了两个主力集团军,前线部队是兵无斗志、将无战心。
    随着美台联军的主力部队到达,湖州守军仅仅坚持了三天,就因为没有足够的作战物资与完善的防御体系。全线战败。
    两个主力集团军提前突围,侥幸逃了出来。
    三个新编集团军与民兵纵队留下来断后,结果都在主力部队撤走之后,向美台联军缴械投降了。
    这就是双反适得其反的结果。
    湖州沦陷,王虞氓不得不率领部队退守无锡与常州,并且在宜城与黄山部署重兵,防止美军绕道进攻南京。
    还好,这四处地点都不属于淅江,受双反的影响并不大,军民还比较稳定。
    美台联军这时候也遇到了麻烦:收容与安顿十多万战俘。
    事实上,这也是美台联军自台海战争以来,在战场上俘敌数量最多的一场战役。即便在杭州战役中,因为美军没能实现合围,大部分守城部队在美军进城之前就逃走了,所以美军俘虏的中国军人并不多。
    罗耀武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向韩国战俘开刀,而美台联军绝对不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中国战俘开刀。
    再说了,台湾当局要想在大陆站稳脚跟,就得在这上面花点心思。
    受此影响,美台联军在占领湖州之后。并没立即进军无锡与常州,而是花了好几天时间来处理善后工作。
    对王虞氓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这个时候能有几天时间,顶得上以往十多天。
    问题是,美台联军在东南战场上放慢前进步伐,意味着有更多的精力在另井一个方向上发起进攻。
    从三月五日开始,日军增援部队就陆续到达丹东与东港。
    两天之后,运送美军增援部队的船只到达元山。因为东港与丹东的吞吐能力有限,所以美军将在朝鲜半岛的港口上岸,再沿陆路赶往前线
    到三月十日,十五个日军师团与五个美军师全部到达。
    虽然到来的只是地面部队,作战物资还没有运送到位,但是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再明显不过了。
    美日联军将趁着罗耀武不在前线的大好机会,发起一场大规模战略进攻。
    目标:沈阳!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零七章 转移重点
     更新时间:2011…2…13 :34:55 本章字数:5531

    三汗里奇看准了时机,可是在坐南迈是苏北的问题卜,不准。
    虽然帕特里奇并不在意陈必时与罗耀武的生死,如果让他选择。他也希望这两个小强劲对手死在自己人手里,但是这些天下来,帕特里奇也隐约感觉到,陈必时与罗耀武倒霉。很有可能与四的秘密颠覆行动有关。
    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服部留名阵亡后,美国联邦政府派了一支秘密调查团过来,要求帕特里奇协助调查。
    服部留名与美国联邦政府有什么关系?
    屁关系没有,他是日本将军,又不是美国人。
    就算要调查,也是日本政府的事情。
    美国联邦政府这么积极干嘛?
    调查归调查,反正不用帕特里奇京自过问,他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到这个时候,他必须订下总体战略,既到底是先打南面,还是先打北面。
    按照之前的计划,肯定是先打南面。
    陈必时倒台,虽然王虞氓的能力也不错。不比陈必时差多少,但是新任司令官还没有融入前线部队,加上陈必时事件造成的影响,东南战场上的中国军队没有战心,正是进军南京的大好时机。
    让帕特里奇有点措手不及的是,罗耀武跟着被招回北京。
    这下,东北战场上也出现了重大转机。
    从长远看,东北战场肯定比东南战场重要,因为要按照奥康纳的宣言,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就得推翻中国政权,也就得打下北京。    从东北进军北京。显然要比从南往北打容易得多。
    这不是帕特里奇一厢情愿的想法,而是有历史与现实根据的。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就没有哪个朝代从南往北打胜过。从现实来看,北上进军要跨越长江、淮河、黄河等多条险峻河流,或者绕道关中地区,不管走哪条线路,都不会非常顺利。
    从北往南打。则要方便得多。
    在东北取胜后,只要突破山海关就能进军北京,只有一道天险。
    事实上。这也正是帕特里奇订下的整体战略。在南面大,主要就是扶持台湾政权,让台湾当局成为正统,最高目的就是占领南京,控制江南地区。
    达到这一目的之后,美军就将向东北增兵。
    到时候。美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速运转。大规模调遣兵力不会有多少困难,而中国军队仍然得两线作战。大规模调整战略部署显然不可能。
    问题是打到这个时候,南京已经遥遥在望,还需要继续把重点放在东南地区吗?
    第二次湖州战役打响后,帕特里奇就认识到,他严重低估了陈必时倒台对中国军队造成的影响。
    王虞氓能够组织军队进行抵抗,但是组织不起民心。
    虽然第一次湖州战役的结果让帕特里奇有点意外,甚至让他觉得非常惋惜,但是随着美台联军迅速占领湖州,帕特里奇认识到,打下南京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到此,他才坚定了把重点转移到东北的决心。
    到这个时候,美日联军的增援部队已经陆续到达前线,具备了再次发起战略进攻的基础力量。只要作战物资及时运送到位,三月中旬。最迟三月二十日,美日联军就能从鸭绿江口出发,进军沈阳。
    按照承诺,帕特里奇把前线指挥权交给了日军。
    顶替服部留名的是日本陆军参谋长福田康夫上将,一个六十多岁,但是精神好得让帕特里奇都无比羡慕的老头子。
    帕特里奇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以往在日军中没有多少名头的老家伙,就算了解,他也不会把所有指挥权交给一个日本将军。
    在战略策划阶段,帕特里奇仍然是主要决策者。
    从丹东进军沈阳,名义上有三条线路。一是北上绕到吉林,再南下沈阳。二是南下进军大连,再北上杀入辽河平原,顺着辽河北上攻占辽中,再沿浑江北上占领沈阳。三是直接穿过长白山,沿着三零四国道进军沈阳。
    这三条线路中,实际上只有最后一条可行。
    绕道吉林,将在长白山的山区里耽搁太多的时间,不但道路难走。沿途也没有多少可供美日联军占领的地方,而且战线拉得太宽。很容易遭到中国军队反击,如果进军路线被中国军队切断,进攻部队将进退两难。
    南下进军大连,不但费时。还没有多少意义,至少在美日联军有能力再打一场大规模登陆作战之前,这条进军线路等于拉长了战线。也等于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对攻打沈阳没有任何帮助。
    当然,直接攻打沈阳也有不少麻烦。
    最大的问题就是得穿越长白山,而且得撕开中国军队的防线。在此之前,罗耀武已经在这一地区部署了好几道防线,几乎将长白山的南部地区变成了中国军队的大本营。防御强度肯定不会差到哪里
    只不过。这条进军线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后勤保障线最短。
    对美具联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虽然在两国相继增兵之后。东北战场上的日军已经达到十八个师团。美军也有八个师的兵力,总人数将近五十万,但是韩军已无斗志,而且韩国政府肯定不会让韩军参与进攻,甚至不会让韩军跟着美日联军攻打沈阳。    如此一来,就需要由美日联军自己来保护补给线。
    这一点,也反应在了美日两国增派的部队上。
    美军增派的五个师全是二线部队,其中四个是国民警卫队师,另外一个是刚刚完成重建的第四步兵师。虽然第四步兵师的番号得到了保留。但是这支从头建立的部队,肯定比不上之前的第四步兵师,与国民警卫队差不多。
    日军增派的十五个师团中。只有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与第六师是改编后的主力部队。另外十个师都是扩军后新建的作战部队,战斗力甚至不如美军的国民警卫队,根本无法担负前线作战任务。
    也就是说,在二十六个美日师团中,有十五个是二线师团,只有十一个是一线部队
    这一编制体系,摆明了就是要加强对后勤保障线的保护力度,并且把更多的兵力用在后方占领上。
    即便如此,美日联军的战斗力也不容!、觑。
    十一个,主力师团。至少有二十万人马,而且战斗力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其中,美军第二骑兵师、第二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无疑是主力中的主力,而日军第一批参战部队中的第七师、第二师与第九师也是主力部队。战斗力与美军相当。
    六个王牌师团,足够撕开中国军队的战略防线。
    其他五个主力师团则是战略进攻的预备队。
    如果说美日联军还缺少什么的话,除了正在运送的作战物资之外,就是支持地面部队进攻的支援力量。特别是空中力量。
    受韩周当局政治态度的影响小日本不可能把航空力量部署到朝鲜半岛。
    更要命的是,丹东与东港的地盘太只有两座不算太大的民用机场,而且这两座民用机场在之前的战斗中屡次遭到破坏。就算美军已经在辽东半岛南面的几座岛屿上建起了野战机场。也不足以为日本空军提供支持。
    从本土出发,日本空军的作战效率低得吓人,而且只能执行一些战场遮断任务。
    在至关重要的战场支援任务上,日本空军使不上力,只能依靠美国空军。
    问题是,美国空军的主力在台湾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部署在朝鲜半岛的作战飞机不到一千架。再说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机场也不是很多。支援空军作战的能力有限,也部署不了多少作战飞机。
    要想加大空中支援的力度,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海军舰队派过去。
    问题是。黄海太狭窄了,别说规模庞大的舰队。就连运输物资与部队的船队都得靠着朝鲜海岸线航行,避免进入中国岸防导弹部队的打击范围。
    舰队作战需要足够广阔的海域,航母每次出动战斗机,都得全速航行几十海里,而一支三航母战斗群的活动范围至少得有二百五十海里。
    黄海最宽的地方,也差不多就这么大。
    显然,把航母战斗群派往黄海是不大可能了。
    不能去黄海,就只能去日本海。至少在那边,中国军队的岸防导弹部队不是很多,对美军舰队的威胁不算很大。
    三月十一日,美国海军由“尼米兹”号、“文森”号与“布什。号航母为核心的战斗群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
    三艘航母的到来,或多或少的解决了美日联军缺乏空中支援的问题。
    再说了,战斗群里除了有近三百架作战飞机之外,十多艘大型战舰上还有数百枚射程在一千五百公里之上的巡航导弹。
    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绝对非比寻常,至少相当于空军的五百架作战飞机。
    到此,算上日本空军的四百多架作战飞机,美日联军在东北方向上投入的空中力量接近两千架,足够发动一场大规模战略进攻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东风,就是从美国运来的上百万吨作战物资,以及将这些物资送上前线的上万台大型卡车。
    因为美军改变了后勤保障的方式,大量征用集装箱,包括弹药在内。绝大部分作战物资都用集装箱运送,并且直接送到作战部队手里,所以美军的后勤保障效率大大提高,以往需要数个月才能完成的战前准备。现在只需要二十天。
    随着美日联军加快进攻准备的步伐,东北将再次爆发一场恶战。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零八章 心系战场
     更新时间:2011…2…13 :34:57 本章字数:5984

    ;艘邦跟着罗耀武回了北京“却没有得到罗耀武那样的价世;
    像他这种在战时提拔起来的上校,军队里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而且都比较年轻,在军队里没有什么根基,所以上面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不管怎么说,打仗还是得靠叶振邦这样的年轻军人。
    罗耀武住进卫戍部队的别墅之后,叶振邦就寄居在余鸿飞家里。到这个时候,余鸿飞还肯收留他,而且把他当自己人看待,让叶振邦非常感激。要知道,罗耀武被软禁起来后,像余鸿飞这样的总参参谋都把东北来的军官当成瘟瘦,别说亲近,都躲得远远的,生怕因此受到牵连。
    要所替罗耀武活动,叶振邦还真没那个能耐。
    他算什么?
    到目前为止,他最大的靠山就是罗耀武,另外还有一个之前在罗耀武手下当参谋,后来被派到东南战场去协助陈必时,现在正跟着王虞氓混的虫叔叶仁伟。
    在总参,他只见过刘诚志一面,最熟的人就是余鸿飞了。
    当然,余鸿飞没有少费功夫。不管怎么说,他是专门负责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