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第三帝国-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钱都装进箱子里,我要带走!”男人指了指茶几上放着的箱子,狠狠的说。
“好!好!你别激动!我照做!我照做!”男主人吓得赶忙把钱放进了茶几上的皮箱子里,显然那手提箱有些大,看上去至少能装几十万美元。
“钱我确实要拿走,不过你的命我也要拿走。”等男主人按照吩咐做完,起身靠在一边的时候,男人嘴角带着一丝冷笑得意的说道:“因为我们要用你的死,来给后面的行动造势。”
“开了枪,你也不会跑掉的!这里是犹太人聚居区!”男主人盯着男人黑洞洞的枪口,语气里带着哭腔说道。听到了动静的女主人这个时候走出了卧室,看见了眼前的一幕。
“啊!救命啊!”出于本能,她尖叫了起来。
“呯!”男主人被一枪打中,捂着胸口倒在了血泊中。
“不要!”女主人惊声喊道,却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呯!”又一声枪响,女主人也被打中了。
男人拎起箱子,冲到了还在挣扎的女主人的身后房间,对着床上还在揉眼睛的女孩开了两枪,一边开枪一边遗憾的摇头:“可惜了!没能玩玩再杀掉。”
然后他转身又给地上的女主人又补了一枪,跑过去踢了踢已经丝毫不动的男主人,这才向门外跑去。这个时候门外的楼道里已经有很多人探出了脑袋,他们都看见一个拎着箱子的党卫军军官跑下了楼,手里还端着一把冒着轻烟的手枪。
“杀人啦!”一声尖利的叫喊还有刚才的五声枪响破坏了宁静的夜空,周围的灯逐渐亮起,住在楼里和附近的犹太人居民都披上衣服走出了自己的屋子,他们原本就在纳粹的恐吓还有威胁中活的提心吊胆,所以现在也就分外的团结。
警车在一小时之后才姗姗来迟,几个睡眼稀松的警察记录着周围犹太居民们的愤慨还有恼怒。
“他们说看见元首的党卫军行凶,做证的不止一人,他们怕我们偏袒现在还围在这里不走。”一名警察对自己的上司说道:“现在问题很难办。”
“现场怎么样?”负责的警官皱着眉头问道。
“现场开了5枪,具体是什么手枪还要看尸体的检查报告。”一名警察上前汇报:“保险柜被打开了,里面的钱都不见了。”
“给党卫军的值班室打电话,问他们今天晚上到底怎么回事?”警官悄悄的退了一步,对身后的警察吩咐道:“还是老办法,记住他们是说需要核实,还是说需要询问。这两个词很重要!明白了么?”
“长官!”一个警察急三火四的跑过来。
“又怎么了?”警官有些不耐烦的恼怒道。
“党卫军来了!他们接到了举报,说是有人冒充党卫军行凶!”那警察气喘吁吁的说道。
“这把我弄糊涂了,到底今天晚上闹得是哪一出啊?”警官一摆手:“跟我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几个警察来到了巷子口,那里堆挤着大约三排的犹太人住户,正在和巷口外面大约三十多名党卫军的士兵对峙着。这些党卫军端着步枪,横眉冷对的指着那些手无寸铁的居民,因为训练有素和冷酷无情,他们显然没有被群情激奋的居民干扰到自己的情绪。
等到当值的警官走到了巷子口,拨开了人群,看向了那一排端着枪的党卫军士兵之后,吓得冷汗顺着头盔直接滴落到了自己的后脖子上:“将,将,将军阁下。您怎么了来了?”
站在两排士兵后面的,被几个党卫军军官围在当中的,不是别人,正是德国党卫军上将(这个上将不是国防军军衔),元首阿卡多最宠爱的亲信之一莱因哈特?海德里希。
“元首万岁!”突然发觉自己好像是失礼了,那警官赶忙举起右手,立正敬礼:“大德意志党万岁!”
“凶手跑了?”海德里希皱着眉头摆弄着自己的皮手套,这双手套可是元首阿卡多亲自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所以他一直珍爱有加,从不离身。
“将军阁下,我们赶来的时候,确实已经跑了!有目击证人说,他穿着党卫军的军服……”警官越过士兵,凑到距离莱因哈特尽可能进的地方,轻声回答。
“那是伪装的!昨天在第7街区就已经有了一个同样手法的案子!故意深夜在犹太人聚居区开枪,故意被人看见穿着。不然你以为我大半夜的还能站在这里么?”莱因哈特眯起眼睛冷哼道:“恶劣的栽赃,不过不得不承认,很有效果。”
“是,是!”警官陪着笑脸,点头哈腰的说道:“卑职这就安排警力,保护附近的居民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恩,去办吧!”莱因哈特摆了摆手,示意警官可以离开了,然后他给身边的几个军官下达了一些命令,之后就钻回到自己的小汽车里,在几辆汽车的保护下离开了巷口。他一走,那些卫兵也都背上枪跳上卡车,没几分钟就随着卡车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第二天早上,元首府邸。
“又是那些该死的容克贵族!我给他们的还不够多么?”阿卡多把手里的报纸丢到沙发上,摔出了啪的一声脆响:“我是不是应该学习斯大林,把这些该死的臭虫都绞死在路灯上!”
“阿卡多!什么事情这么让你生气?一会你还要和梅赛德斯小姐参加一个重要的宴会,不要在吃饭前恼火!这样会影响到你的胃!”安娜走过来帮阿卡多收拾好了报纸,用手按在阿卡多的肩膀上劝说道。
阿卡多指了指安娜手里的报纸:“昨天纳粹党在一个市赢得了选举,竟然公开质疑我的外交政策!更加过分的是他们竟然还煞有介事的用**那一套,来否定我的经济政策!可气的是那里的一群容克贵族!竟然站出来公开支持希特勒!”
“毕竟只是一个小城市而已!我们依旧控制着整个德国!亲爱的元首大人!”安娜凑上了红唇在阿卡多脸颊边轻声说道。
阿卡多斜过脑袋,在安娜那张娇艳欲滴的红唇上轻轻的吻了一下,强笑着说道:“他们两方面勾结到一起去,毕竟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他们闹出一些不可收拾的事情来,我还要抽出精力去应付!真是一群不咬人的蟑螂!恶心!”
随后他叹了一口气:“他们利用这一次的声势,夺取了一个城市的话语权,这对党很不利……你带话给莱因哈特,叫他尽快抓住凶手!再这样下去,我们的信誉就会被怀疑,我们就要损失掉犹太人的支持了!”
“是!我的元首!”安娜笑着敬礼,然后晃动着她那浑圆的翘臀走出了阿卡多的办公室。
第128章128刺杀
说起基洛夫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的全名叫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不过我还是要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红色政权下的精英。
早在1917年10月,他就被选为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参加了彼得堡的十月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党中央派他返回高加索,在捷列克州和北高加索其他地区领导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1919年2月,被任命领导阿斯特拉罕市和阿斯特拉罕边疆区的防御工作,先后担任边疆区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独立第十一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南方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在这一时期,他还积极领导了北高加索地区党的地下工作和反对邓尼金的游击战争。
1920年5月开始担任俄罗斯联邦苏维埃政府驻格鲁吉亚孟什维克政府的全权代表。同年又受命率苏俄代表团在里加与波兰签订和平条约。10月中旬返回北高加索后,当选为俄**的中央委员会北高加索局委员。
1921年3月,在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同年的7月,当选为阿塞拜疆**中央委员会书记。基洛夫是高加索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创始人之一。在他和奥尔忠尼启则的共同努力下,1922年,阿塞拜疆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和格鲁吉亚共和国联合成立了南高加索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并通过了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决议。
1923年他在俄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5年12月调到列宁格勒工作,1926年2月在列宁格勒省召开的党的第23次特别会议上当选为联共列宁格勒省委第一书记并兼任联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联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起任联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不过如此顺风顺水,也并不完全是好事,在苏联召开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基洛夫取得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这让一直把基洛夫视作自己接班人的斯大林感觉到了危机。
权力让人欲壑难填,事实上基洛夫也在此时此刻觉得自己不必屈居人下,在苏联**会议期间公开站出来准备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斯大林分庭抗礼了。
1934年12月1日这一天的下午16时30分左右,基洛夫按着安排进入州委办公大楼斯莫尔尼宫,并沿主楼梯来到了三楼。就在基洛夫从主走廊拐向左边的走廊准备走向自己的办公室时,后脑中枪倒地。闻声冲出来的工作人员及警卫人员,在基洛夫的尸体旁抓住了手持左轮手枪、有些神经质的尼古拉耶夫。15分钟之后,医生将基洛夫抬进其办公室进行无效抢救之际,尼古拉耶夫的妻子米丽达也被控制起来。
尼古拉耶夫被抓后,立即接受了突审,不过当时他情绪已经失控,直到当晚21时被第二次提审时,他才断断续续地作了较有逻辑性的交待。
这件事充满了扑朔迷离的诡异,首先是这个被判定有一点神经质的尼古拉耶夫竟然早在1918年他就拥有了他行凶用的左轮手枪,1924年他还从苏联政府手中得到了相应的持枪证,并且在六年后也就是1930年4月,成功的重新注册。
而这个持枪的危险分子竟然先后两次因为尾随基洛夫这个苏联重要领导人而被捕。并且在他的身上搜到了那把左轮手枪。更加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的是,他两次都被无罪释放了……
另一件诡谲的事情是,押送警卫鲍里索夫这样一个关键人物居然用的是一辆普通的卡车,并且卡车在半路上发生了车祸,卡车司机后来在苏共二十大的时候向中央主席团讲述了当时发生的情况:当卡车行进时,坐在司机旁边的内务部人员抢过方向盘,把汽车开过人行道,直往墙上撞。汽车撞墙后停下来,没有一个人受伤,只是汽车右前灯碰坏了。奇怪的是,鲍里索夫当场死亡,医生鉴定书上写着,他死于车祸。后来,鲍里索夫的妻子也被杀害了。司机也被关进了集中营。
而这个警卫鲍里索夫,就是负责基洛夫安全工作的当事人,巧的是基洛夫遇害的时候他这个应该寸步不离的警卫正正好好距离他要保护的人有二十步远,而基洛夫被刺杀的过程中这位警卫先生都没有做出什么补救的行动。
当事人在两天内就被杀了个一干二净,随后斯大林就召开了他个人派别的内部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并不多,有斯大林的亲信赫鲁晓夫,还有一个叫叶若夫的斯大林嫡系。
“叶若夫!基洛夫同志被暗杀了!这是我们整个苏联的损失!”斯大林一见面就痛心疾首的对自己的手下说道:“要立刻找到杀人凶手!还有幕后指使!到季诺维也夫分子当中去找凶手!”
不过叶若夫还是清楚的听见了赫鲁晓夫在斯大林耳边轻声的说了一句:“一切办妥了,没有活口。”
随后斯大林拿起笔来,在两张白纸上分别写下了“莫斯科总部”“列宁格勒总部”,然后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列到“莫斯科总部”下面,被捕的共青团干部列到“列宁格勒总部”下面。
接着他把这两张纸递给了叶若夫:“按照这个上面的名字抓住凶手!他们都是阴谋破坏国家的凶手!”于是这张出自斯大林笔下的名单,就成了基洛夫遇害案的证据。
基洛夫的遗体很快被运到了莫斯科,1934年12月6日,斯大林在万众瞩目之下亲自为之主持了盛大的葬礼,并为其抬棺。米高扬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到:“基洛夫的逝世,是继列宁逝世之后,令党和国家最为痛苦的事情了,那种悲痛甚至超过了捷尔任斯基逝世时的悲痛。”
1934年12月22日,苏联政府发表了侦查基洛夫案的通告,说刺客尼古拉耶夫是一个名为“列宁格勒总部”的地下恐怖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由季诺维也夫反对派成员组成,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由于罪证不足交给内务人民委员部进一步侦查。
1934年12月29日,在没有得到任何有效证据还有文件的情况下,尼古拉耶夫及其13名所谓“列宁格勒总部”同伙被处决,在此之前,已有103名前白俄近卫军成员被镇压。
两个多月后,已因丧失警惕而被开除出党的尼古拉耶夫的妻子米丽达也于1935年3月10日被枪决。除米丽达本人之外,她的妹妹及妹夫同时也被镇压。此外,尼古拉耶夫的兄弟彼得?尼古拉耶夫,米丽达的哥哥彼得?德拉乌列也相继被捕。尼古拉耶夫的两个姐姐、堂兄也都被送进了集中营,其母则被发配到边远的农村居住。
1934年12月16日,斯大林下令逮捕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这两个人都是1901年入党的老牌布尔什维克,是1919年1926年的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担任过列宁格勒苏维埃主席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加米涅夫担任莫斯科苏维埃主席,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和劳动国防委员会主席。这两个人和斯大林在列宁晚年组成了三驾马车,一起帮助斯大林度过了列宁遗嘱的危机,搞掉了斯大林最大的竞争对手托洛茨基。
就是这样两个人,原本应该是斯大林的左膀右臂的两个人,却因为在党内不断挑衅斯大林的权威,并且隐隐约约已经成为反对斯大林各派的精神领袖,最终和斯大林走向了决裂。所以这一次斯大林决定先从这两个人身上下手。
1935年1月15日,苏联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9名反对派成员进行了秘密审判,指控他们成立并且加入秘密组织“莫斯科总部”,从事反苏秘密活动,企图取代现任领导人。
两个人都决绝承认有这样的组织,否认与基洛夫遇刺案有关,并且当庭谴责了恐怖行为,但是在高压之下,被迫承认自己过去的反斯大林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助长了目前存在的恐怖主义倾向,促使犯罪者堕落。因此,他们对刺客尼古拉耶夫在道义上负有间接责任。
检察机关在拿不到任何材料来证明他们的罪行后,还是判处季诺维耶夫10年监禁,加米涅夫5年。这两个人最后还是难逃一死,他们被叶若夫在监狱中秘密处决。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件事保持沉默,也不是所有人都如同白痴一样相信基洛夫案件的调查结果。很多老一代的苏联革命领导者都对这件事抱有怀疑态度。而这里面就包括已经是苏联方面军总司令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这个刚刚升任元帅的军方大佬为这件事上下奔走,一心想要找到谋害自己同志的凶手,遗憾的是没有人愿意帮助他,而他的所作所为也一点一点激怒了本就想要牢牢掌控住军方的斯大林。
第129章129马德里争夺战
一枚炮弹在远处爆炸,带起一团黑烟和无数碎裂的石块,一栋已经塌陷了半边的房子摇晃了几下,最终没有随着爆炸倒塌,依旧倔强的支撑在那里,看上去满是半死不活的凄凉。
一个在街边临时挖掘的战壕里,一名共和军的民兵小心翼翼的匍匐前进,一直到钻进了街垒里,才爬起身来拍打了几下身上的灰尘,扶了一下头顶上歪了的钢盔。
“情况怎么样?”一名共和军军官坐在角落里,正在擦拭一把小巧的手枪,他们这个街区是重要的战略据点,所以共和军部署了1000人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