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银蝇的女帝-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席执政官费采侯爵等上议院领袖们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了主意,他们既不敢得罪安东尼、又不想惹脑屋大维,更不想让在背地里进行的谈判破产。于是,上议院这些大人们颁布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聪明无比的公告。
公告表示:上议院认为安东尼和屋大维都具有行使元首职权的权力,两人可以同时作为新罗马共和国的元首分享权力,无法分享的权力则由上议院代为行使。而这,将更体现新罗马共和国的优越民主体制。
如果安东尼和屋大维是坚定的民主思想奉行者,上议院的这个公告也许会起到调解约束作用。
可惜这两巨头都是奉行“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主义的独裁军阀。换作平时为了拉拢人心、也许还会给上议院几分薄面,但要翻脸时根本不把上议院当回事。
屋大维首先表态不能接受这种“小孩分蛋糕”似的幼稚方案,并把上议院和其暗中秘密谈判的事也抖出来、指责对方为确保自身既得利益把国家大事当作儿戏。
安东尼倒平静得多,只不疼不痒地嘲笑了几句。但一转身便下令首都恺撒城内的亲信们率军政变、谈笑间就把一千两百年来一直至高无上的上议院撤消取缔了。
驻扎在首都恺撒城的卫戍部队中有一半是新罗马第一军团留守的人马、而另一半则是上议院控制的首都治安军。在这天的早餐时分,新罗马第一军团的部队突然开拔到首都治安军的大营、并在内应的帮助下迅速完成制压。由官宦子弟出身的后备补充兵所组成的首都治安军虽然数目不少、但几乎都毫无抵抗地被发起政变的正规军缴了械。首都治安军一直是只吸纳一等公民权贵子弟的少爷小姐部队,与其说是军队还不如说是有闲阶级打发时间的俱乐部、有此战果可谓毫无意外。
作为新罗马共和国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中最薄弱一角的下议院早已在上议院的压迫下名存实亡,大部分下议院的护民官都投靠了屋大维在打内战。如此,已是空壳一具的下议院自然不可能在此时发挥什么作用。
至于本应是民主权力最忠实捍卫者的广大民众,也因为长期分享不到真正的民主权利而心灰意冷、对上议院的倒台漠不关心。有谁会为了捍卫那群高高在上却从不闻民间疾苦的老爷们的“自由”和“民主”而战斗呢?
不能维护广大民众利益、得不到广泛支持、生活糜烂腐败、统治手腕无能、甚至连确保权力的武装力量都不堪一击的统治集团,即使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号也无济于事。“欲望之战神”安东尼正是知道这些,才如此出人意外地轻易TF了上议院、由此建立起自己在东部罗马的独裁统治。
安东尼的确也不能回首都恺撒城,十二月末的这段时间正是他和屋大维再次激战的紧要关头。以“孤高之天狼”为名号的屋大维似乎很希望在战场上和“欲望之战神”安东尼相遇,而隐藏着魔神之力的安东尼却仿佛有所顾忌、只指挥全军以常规战争和屋大维鏖战,极力避免和对方以“超出人类范畴之外”的力量交锋。
就在12月30日、首都军事政变成功的当晚黄昏,两雄的军队互有攻守、在国内的东西交界处展开沿绵数千罗马公里的激烈战线。希望在年内的最后一战中击败对方的两人都投入了各自的王牌精锐部队,战况惨烈得月亮都躲进了乌云。
仅在一处无名山谷,为了确保不让对方占领此地而在战线上撕开口子、双方在反复的攻防战中都伤亡了许多将士。荒凉的山岩上响起一次次的冲锋号角、深不可测的山谷中震起来回重复的战鼓声,战斗的呼喊声中,身着相同铠甲制服、仅以颜色和不同标志予以区分的新罗马军人们拼命互相厮杀。
一边在喊:
“向上冲啊!大神宙斯在天上看着我们!战神马瑞士保佑着我们获得胜利!为了罗马的光荣,为了正义得到伸张、为了伟大的屋大维,奋勇战斗啊!把乱匪安东尼的走狗统统剁成肉酱!”
另一边在喊:
“死守阵地!大神宙斯在天上看着我们!战神马瑞士保佑着我们获得胜利!为了罗马的光荣,为了正义得到伸张、为了伟大的安东尼,奋勇战斗啊!把叛贼屋大维的鹰犬统统切成碎块!”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如同汹涌的大海发出的怒号一般,坚信自己一方代表着正义、对方则代表着邪恶的不同阵营将士们勇敢地杀戮着自己的同胞。
攻击一侧的屋大维部队刚刚冲近,防守一方的安东尼部队就用箭雨和冰雹般的石块向来敌招呼。冒着愈来愈急骤的箭雨和石头雹子,屋大维部队中不断有人哀号着倒下,更多的人则继续向山顶阵地冲上去、一靠近就竭力用投枪和短弩进行反击。随着更激烈的呼喊声,双方在近距离接触后立刻展开残酷的接近战、血肉和流出体外的内脏四处飞溅。
靠着优势的地形,防守方占据了相对优势、进攻方开始转身逃去,整个队伍乱成一团。混乱的挤轧中许多人被挤倒在地上,被自己人或敌人活活踩死。踏着倒下同伴的身体拚命逃窜到山脚下的屋大维部队在指挥官的督战下重新列阵、转身应战,而反客为主发起反冲锋的安东尼部队迎面就被山下的弓弩射倒了一大片。
混战又开始了,双方都是新罗马军团正规军、都熟悉对方的战术和战斗方式。在无法保持统一阵型的情况下,以十人长和百人长为首的军官们让附近的士兵靠近自己、组成一个个战团互相砍杀。无月的黑夜中虽然有些人打着火把,但大家都杀红了眼、身上也被血染红,交错在一起的新罗马人已分不清谁是安东尼阵营、谁是屋大维阵营的了。用相同的语言对骂着的军人们完全迷失在血腥狂乱的杀戮中互砍互杀。
当次日清晨、新一年第一天的太阳升起时,这个无名山谷已被两个阵营的将士们混杂在一起的尸体填满了。而乌鸦和秃鹰则开始享受满山谷的免费大餐。
这个无名山谷的战斗只是这次战役的一个缩影、这次战役也只是这场内战的一个缩影。而这场内战,在人类悠久的战争史上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无数人的尸骨堆积起血肉模糊的王道,而踏在王道上走入自己梦想城堡的人始终只有少数、或者应该说是极少数,有时甚至只有一人。
最终,都无法给予对方致命打击的两雄只好暂时歇兵待机、而此时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新罗马共和国纪元1201年1月1日(条顿帝国历1001年1月1日),安东尼和屋大维命令各自部队暂停战斗、同时后撤五新罗马公里拉开距离。
半个月后,安东尼恢复帝制、在首都恺撒城登基称帝。他改国号为后新罗马帝国、即今后在大陆通称的东新罗马帝国,并将原来的新罗马共和国纪元改为后新罗马帝国纪元继续使用。
与此同时,屋大维也自封皇帝、使用后新罗马帝国的国号,人们为区别而将其国家称为西新罗马帝国。屋大维在称帝后选择了一处古城进行重建修缮、以传说中的魔狼之名命名为芬莉尔城。
此时,实际上已经是独立势力的“自由城邦同盟”宣布改用后新罗马帝国纪元、承认东西新罗马帝国政权并与它们开展经贸外交往来,但保持自治中立的态度不与任何一方联盟。事实上,东西新罗马帝国都无法单独吞并这个以武力确保中立的同盟、而势成水火的它们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进行合作对付此同盟。
伊莉安娜再次为自己主导的同盟势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虽然她知道这段时间不会很长久。即使俗世的人类暂停纷争,黑暗中袭来的阴影却已不断逼近、超出人类常识之外的存在已经在行动了。
她必须紧紧把握住这短暂的隙间积聚力量、发展壮大。
而欧罗大陆历史,则将此段时期称为“后新罗马帝国时代”或“新三巨头时代”(先文明的罗马帝国三巨头为庞培、恺撒、克拉苏)。安东尼、屋大维、还有被认为是三大势力中最小却最难以预测的伊莉安娜,在这个短暂而灿烂的时代中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追逐着相似的梦想





正文 第二十六章——乱世短春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4…9…2 10:50:19 本章字数:5627

乱世中的春天与和平时一样美丽,后新罗马帝国纪元1201年2月1日(条顿帝国历1001年2月1日)是欧罗大陆传统的立春之日、由这天开始大陆进入又一个春季。
虽然强敌环视,但“自由城邦同盟”仍在原新罗马共和国的领土中雄据一方、与东西新罗马帝国政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新罗马共和国分裂后,大陆四强中其它三强并没有轻举妄动,因为“饿死的骆驼比马大”、新罗马即使分裂也不容小看。在新罗马诞生的两帝国一同盟这三大势力个个都有着完善的军政经济体制,论国力也都不差。而且目前为止这毕竟是新罗马的“自家事”,如果外敌强行干涉、这三大势力不排除有联手对外的可能。
于是,大陆三强分别与此三大势力中的一家形成联盟关系、借此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安东尼的东新罗马帝国得到了法兰克王国的支持,屋大维的西新罗马帝国与西西里亚王国签订了合约,而“自由城邦同盟”虽然没有任何表面上的行动、但谁都明白它的背后靠山是谁——
大陆最强军事国家、神圣条顿帝国。
起初,筹划支持伊莉安娜和斯巴达克思等人来新罗马搞革命就是条顿帝国对外国策中的一环。而这个计划的最早设计者就是伊莉安娜、批准人便是条顿皇帝亚历山大。革命形势发展至今,条顿帝国无法直接控制、却可以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自由城邦同盟”虽是伊莉安娜作为最高领导的独立势力,但却是新罗马三大势力中最小最弱的、客观上需要一个强大的后**友。
无论从思想传统、军政机制、人脉关系等各方面来说,“自由城邦同盟”和神圣条顿帝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卤莽地割断这种联系无疑不智也无必要。所以,伊莉安娜才以“条顿皇帝的女儿”的身份担当着同盟的最高指导者、还在同盟成立后不久接受了亚历山大的贺信和嘉奖——全体条顿籍志愿者晋升二阶级军衔。伊莉安娜为首的条顿籍志愿者成了条顿帝国公开承认的志愿军,表示他们是以个人意愿、在政府支持下来参加新罗马革命的。
当然,因此诞生不久的同盟难免被一些人指责成“外国政府设立在新罗马的傀儡政权”,但以形式上的依附确保实际上的独立、伊莉安娜的这个外交政策还是得到了同盟军民的广泛理解和支持。而她在实际操作中,也以灵活的方式在确保独立自主的情况下和包括条顿帝国在内的各国开展经贸往来和政治谈判。这是个没有厮杀的战场,却比血流成海的战场更充满危机。
伊莉安娜在这个战场把当年亚历山大传授的帝王学和沙休老师传授的政治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段时间,她调整了原来的领导层工作分配,让具有独到战略眼光和外交手腕的西罗克负责更多的外交事宜和政经活动、鼓励斯巴达克思在主管军事外也积极学习处理政事、安排王海峰和卡尔玛等人完善从上到下的军政体制、在原来岗位上发挥不出才干的人按照所长调动职务。
这也是伊莉安娜在今后不断扩充势力时采取的管理结构——选拔精英骨干力量组成框架、发动和争取广泛的民众作为基石、然后在这框架和基石上构建坚如磐石的政权机制。
这些工作和还在进行的军队整合一块忙碌着,而二月的春风带给繁忙的人们几丝春意和遐想。
军中工作基本上轨、各级骨干开始有条不紊地协调军务,同盟军统帅斯巴达克思最近总算不用一天忙到晚了,但他却开始烦恼另一件事——
怎么向那位女子告白他的爱慕之情。
那些流毒于世的三流恶搞YY小说中的男性英雄们是从来没有这种烦恼的,总是有好几打各种款式的美女自动投怀送抱。即使那种垃圾快餐文学中的男性主角或重要角色不是英雄,而是品行低劣的流氓无赖、或者不学无术的混混瘪三,也会从天上掉下个庞大后宫供其享用。一篇文章里的角色有几十个佳丽当老婆,另一个故事里的角色就来个“百人斩”甚至“千人斩”,这种以占有女性作为胜利品象征的种马主义蛮夷文化充分地满足着无知愚民的下半身YY妄想。比如在欧罗大陆各地都有分社的大众图书出版社“启点”的每月排行榜上,排在前几位大行其道的都是像“艳都猎人”、“至尊无赖皇帝”、“风流霸王”等比青蛙小便还下贱的种马混混文学,而不卖弄这种低俗文化的小说写得文笔再出色也被埋没。
斯巴达克思当然不会去看那种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生命的三流恶搞YY小说,更不会去妄想自己成为坐拥无限后宫的种马皇帝。一个人要是在生存还是死亡的现实世界里打滚拼搏久了,自然会对这种幼稚可笑的垃圾文化不屑一顾。只有那些整天想着“富贵狗屎运滚滚而至,不用任何努力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就衣食无忧而且有一大帮女人可玩,想要什么天上就会掉下什么”的白日梦患者才会去迷恋那些种马混混文学。
科南人汉子反复考虑了自己的条件——二十好几的成熟男子汉、相貌虽不俊秀但是威仪堂堂、风度虽不算优雅但大丈夫气概十足、一身雄壮体魄和高超本领更是吸引众多女性倾慕、文化水平在自学和“主人”伊莉安娜的辅导下也远非寻常蛮夫可比、对兄弟们两肋插刀、对姐妹们呵护体贴、对老人孩子都爱护有加、力量虽强却决不用于持强凌弱、性格更是豪爽坦荡。至于事业吗,现在干革命当统帅是操劳了点,但凡是真正的男人谁不想在大时代中凭真本领风风火火地闯一遭?
就算他的奴隶角斗士出身有些不堪,但那并不是他的过错、而是不公正的社会造成的。更何况,在“自由城邦同盟”内外、人人都视他为“从奴隶成为统帅”的真英雄好汉子,这个不光彩的出身现在反成了他奋发拼搏获取成功的荣耀。
“草根阶级不应盲目怨天忧人、也不应整天沉浸在天上掉下馅饼的白日梦里,而应通过自己双手去拼搏图强。只会抱怨社会不公的人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伊莉安娜曾当着斯巴达克思的面开导他那群奴隶或贫民出身的穷哥们,科南人汉子不得不承认这位条顿“容克”贵族(军阀贵族)世家出身的大小姐有着比他还强烈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能把不同阶层出身的人吸引团结在身边一起开创未来。
假设这场革命是斯巴达克思单独领导的,他也许一样能成功、但最多只能发动角斗士和其他奴隶们加入队伍,很难将奴隶大起义发展成现在的大革命,也不可能建立起如今这样的跨阶级自由同盟。
他很崇拜这个实际上把他当作兄长尊敬的银发少女、也很喜欢她——注意,是“喜欢”而不是“恋爱”。斯巴达克思把伊莉安娜和卡尔玛看作自己的弟妹、而这对少年少女也把他视为兄长。爱情是种缘分,斯巴达克思和伊莉安娜只有兄妹之情和亲友之谊、却没有男女之恋。
有些人认为男人和女人除了爱情之外是不会有单纯友情的,但事实上男性和女性除了爱情外的确有单纯的友谊、伊莉安娜对斯巴达克思来说就是这种红颜知己。
在失恋、单恋、暗恋中烦恼徘徊,抓破了头皮也想不出怎么向心仪女性告白的科南族无敌勇士决定向他的红颜知己请教这个问题。
很不幸的是,我们的伊莉安娜大小姐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伊莉安娜是个“非凡”的少女、但这注定她必须牺牲一些平凡少女的幸福和快乐。在军校成长,攻兵法、读政略、练武技、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占去了她的大部分青春年华。而今,十七岁的伊莉安娜更是肩负整个自由同盟生死存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