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银蝇的女帝-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造成伊莉安娜的血管里流动着这种血液的原因,就是她为什么始终不想和腓特烈皇族在私人关系上有太深瓜葛的原因。
也是她始终只和卡尔玛保持着“友人以上、恋人未满”这种奇妙关系的原因
正文 第四章——帝国监察军维京装甲骑兵师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4…9…2 10:50:11 本章字数:4606
条顿帝国历1000年3月1日,在神圣条顿帝国南部边境战线、为打破与法兰克王国和西西里亚两国联军作战所陷入的长期泥沼状态、暂时结束战事以为国内政治改革赢得时间,帝国南方战区司令汉斯。冯。西克特上将在亚历山大陛下的批准下乘雨季还没到到来,集合数个拥有大批轻重型装甲骑兵的骑兵师为先锋开始大举反攻。
此地区正逢难得的干旱时期。河流、沼地、还有一下雨就化为泥泞一片的洼地,这些不适合骑兵特别是重装骑兵作战的地区因为干旱都变得一马平川。当铺天盖地的条顿轻重骑兵在同一时间由各个突破点撕开口子后,随之而来的步兵主力开始有选择性地占领联军的防御支撑点。
联军司令、法兰克王国的霞菲元帅没有被意外的打击和本国朝令夕改的指示搞昏头,他利用地形隐蔽主力,命令联军主力绕过条顿军的骑兵主力部队重夺被占的重要防御据点。及时获得敌情动向的汉斯上将马上更改了作战计划,命令骑兵主力回拢包抄敌军、造成与固守已占据点的步兵主力呼应之势、力图合围。
在发觉自己的作战意图暴露后,霞菲元帅改变命令、指挥联军主力后撤到有利地形拦截条顿骑兵主力。联军利用数量上的相对优势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条顿骑兵主力的攻击。但条顿骑兵部队依靠素质的优势弥补了数量的不足,在每次被击退后都能立刻有秩序地撤退重组、再发动进攻。
3月10日上午,条顿骑兵主力部队在强攻下终于在联军主力阵地上有所突破。虽然联军有着充足的后备力量、整体战线也仍然稳定,但霞菲元帅为避免腹背受敌的情况便下令联军主力在当日傍晚撤出了战场。因此,后续赶来的条顿步兵主力虽与骑兵部队成功合流,但未能合围联军主力。
几进几退后,由于一些非军事的政治因素,霞菲元帅在本国一再催促下不得不提前结束战役回国。西西里亚王国在独木难支的情况下只好也随之宣布暂时休战。
此战双方伤亡相差不大,都在数千人左右。但条顿帝国达到了主要战略目的。在此战役中,参战的帝国国防军和监察军的装甲骑兵师都表现出色,而其中、帝国监察军第十三装甲骑兵师——“维京”师更是战绩突出,它非但率先从正面突破联军主力阵地、还连续吃掉了两个法兰克主力骑兵团和大半个西西里亚整编步兵师,最后冲到离联军战地司令部不到十公里的瑟当堡才被截停。如不是因为缺乏攻城武器、“维京”师师长多兹鲁。冯。腓特烈少将也许会把这座古城也拆了。
还好没拆。否则现在,多兹鲁和他的骑兵师只能露宿荒郊野外。联军撤退后,按照休战协定将此城堡移交给条顿帝国军。安排一个团留守城外据点后,“维京”师的师部和其他主力搬入城内休整,等待帝国南方战区司令部的下一步命令。
食物的香气散发在四周空气中,现在正是晚餐时分。居民早已搬迁一空的瑟当堡内,各部的士兵在长官的带领下有序地排队领取晚餐。
军官和普通士兵一样排队领餐,内容也完全一样。在其它军队恐怕很难想象,不过这是条顿军的简朴传统——军官和普通士兵的伙食标准在作战时期必须一致。
在一桩半旧不新的大屋内,临时师部中的一张朴素石板桌上正摆着一份晚餐。一块黑麦面包、一碗杂菜咸肉汤,和普通士兵的标准完全一样。另外还有些从行军干粮袋里倒出的干奶酪和大蒜,就算是佐餐的开胃菜。
没有饮料、更没有酒,桌边的大铁壶里装的是清水。
一个身高数丈的魁伟男子正在桌边用餐,他一边把食物缓慢地送进嘴里、一边听着一个中校参谋长的报告。他那一头暗蓝色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一张饱经野外风霜吹打和激烈战火洗礼的脸上有着一道深深的伤痕。
这就是帝国监察军第十三装甲骑兵师、“维京”师师长——新登基不久的亚历山大皇帝陛下的三弟,多兹鲁。冯。腓特烈少将。今年刚满三十岁的多兹鲁从帝国皇家军校以首席毕业后便开始转战各地,凭一剑一剑劈出来的战功从准尉班长升到少将师长,是个标标准准的条顿式军人、也是个“蓝血贵族”。
所谓“蓝血贵族”,就是指再兴新生神圣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凯撒大帝的子孙后代。凡是继承“蓝血大帝”查里曼血脉的后裔,无论是直系还是旁系、无论性别年龄、体内的血液只要一流出体外与空气接触就会马上变成宝蓝色,这在欧罗大陆被视为是贵族中的贵族的“蓝血贵族”之象征。
尽管有许多人为的神话和传说,但其实除了肤色天生比较苍白外、“蓝血贵族”和普通人在各方面都没有什么不同。至于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的异于常人的蓝血,其实只有在流出体外与空气接触时才会显现出与常人之血异样的蓝色。而且,他们无论在智力还是体力等各方面能力上、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奇异天赋,想成功就要和普通人一样靠后天的努力。
不过,似乎据说拥有这种异常之血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预知感应能力和瞬间精神集中力。但并没有专门的研究调查考证过这点。
而多兹鲁麾下的这支“维京”师是由条顿人的近亲——来自北方大陆的维京人为主体所组成的监察军外籍部队,成立时间只有三年左右、但战绩辉煌。维京人在北方大陆靠战争掠夺甚至海盗等没本钱买卖过活,他们热衷于激动人心的冒险,热爱艺术和精致的工艺。
在北方大陆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况下,许多维京人搬迁到有着亲缘关系和相似风俗习惯的条顿帝国。其中有不少都纷纷投军为生,无论是国防军还是监察军都有很多维京人官兵。但在最近活跃异常的狭隘民族主义分子的眼里,维京人和那些“劣等民族”没什么不同、都是“破坏条顿民族纯洁性”的细菌。这种思想在许多方面造成了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引起维京官兵的广泛不满。
多兹鲁一直严禁自己军中任何人搞种族歧视。但他也只能管到自己部队里面,对于那些维京人官兵和他们的亲眷在外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只能不断写信催促皇兄加快改革。
此时,似乎听到了什么感兴趣的内容,多兹鲁放下手中的面包、睁着一对虎目询问身旁站立的参谋长:
“一团二营的三连怎么还没回来?三连的代理连长卡尔玛中尉和参谋伊莉安娜准尉不是今天早上去执行联络任务了吗?怎么还没回来报到?”
“这个……师长阁下,我已经派人去查了、现在还没消息,抱歉。”
一旁的参谋长连忙回应,顺便擦了把冷汗。虽然按照条顿军规,任何皇室贵族在军中都没有特权,但要是腓特烈皇家的末弟出了事、那可就……
伊莉安娜和卡尔玛在正式入选帝国监察军后,被分派到军事作战部门、一起派遣至监察军第十三装甲骑兵师。卡尔玛在一团二营的三连担任见习排长、伊莉安娜任见习参谋。不过紧催的战鼓将这两个年轻帝国骑士的见习时间大大缩短。随着“维京”师被投入此次战役,所有见习军官都立刻转正。
三连连长在战役开始后的白热化阶段中箭落马摔断了脖子,全连排级干部除了卡尔玛以外全去英灵殿向奥丁大神报到了。被打乱的全连经历了短暂的慌乱后,在伊莉安娜准尉参谋的调度下恢复了编制秩序。在她倡议下,卡尔玛中尉排长被临时推举为代理连长、其他建制也及时由各级士官顶上恢复。
在条顿帝国军,普通士兵必须接受士官教育、士官必须接受尉级军官教育、尉级军官必须接受校级军官教育、校级军官必须接受将官教育——只要有空暇时间就必须接受层层向上的教育培训,以便在上级不能继续执行职责时及时替代、维护部队的建制。
这就是条顿帝国部队即使被打败打散后、也常常能迅速重组编制的重要原因。
此时,一个心急火燎的警卫连上尉连长急冲冲地进入师部、行了个从新生罗马帝国时代就流传下来的抬手式军礼,用尽量平稳的语气报告:
“师长阁下,驻扎在城外据点,战前刚补充大量新兵的二团、有个营哗变了!”
“哗——变!?我的部队也会哗变!?”
多兹鲁一个拳头扬起来就要砸桌子,强自在半空忍住、立刻命令:“详细报告!”
“据说是此营从帝都刚调来的营长等军官和维京士兵发生冲突、言语可能有点…结果动家伙见血了。一些老兵本来在劝,见出了人命就破碗破摔,嚷嚷着不卖命了、要回老家。他们把营长作为人质,还煽动二团的其他营也一起闹事……”
这个上尉正说着,看见多兹鲁怒发冲冠的恐怖神情立刻加紧语速:“师长阁下平时爱兵如子、对大家一视同仁,所以二团的其他营没响应他们……”
多兹鲁一摆手打断了对方,摇头叹息:
“没人响应、但也没人制止吧?我和大家在一个汤锅里搅勺子搅了三年,知道他们心里有些火气。特别是最近种族主义病菌到处传播的日子,我想除了这个营、其他各团各营的人都在心里有些怨气。只是大家混熟了,他们卖我面子不发作罢了。至于那几位刚从帝都调过来的监察军军官、指挥打仗还可以,就是不懂怎么一碗水端平地待人。在我们这个外籍部队,你再会打仗、指挥不动下面的外籍士兵又有什么用?我国因为长期战争的人口消耗只有通过解放奴隶和吸引移民才能补充,军队也需要大量的外籍志愿者,可有些人就是不愿把心胸放宽些。”
皱起了眉头的多兹鲁已经没心情继续用餐了,还有些话、他不便向部下明说。战前从帝都调派来的监察军军官中,有个让他特别注意的新人。这个和他幺弟同班毕业的银发少女骑士虽然是个行事低调的下级军官,多兹鲁却觉得她是个需要多加留意的对象。虽然她也是“蓝血贵族”,但在军校就读时期除了个别教官和相关人士外、就再无他人知道此事,可见她的心思稠密已非同一般。
就是这位外貌像天使、气质像女武神的十六岁新人准尉在第一份见习参谋报告书中就隐晦地向他进言——新编入部队的维京人士兵和刚派遣来的条顿军官需要一段互相理解的磨和期,否则极易因为小事摩擦而产生流血纠纷、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挑起事端。
从这份和之后的一系列报告书、还有她在此战役的实战表现,多兹鲁几乎可以肯定一件事——卡尔玛能当好一团二营的三连代理连长,是因为有这个名为伊莉安娜的少女骑士在背后辅佐。但其实她自己本身就有绰绰有余的能力胜任此职务。
(对于卡尔玛和我们家族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父皇生前也太风流了,皇兄这么正经的人居然也荒唐了那么一回、而且居然还是和同一个女人!可这女孩子,到底是谁的…唉…头痛…头痛…)
忠实的警卫连连长打断了多兹鲁的沉思,接着报告的内容让他差点暴跳如雷:
“一团二营的三连代理连长卡尔玛中尉和参谋伊莉安娜准尉,在执行完联络任务回归途中路过城外二团驻扎的据点,正赶上部分士兵哗变。卡尔玛中尉当即赶去说服哗变士兵,现在情况未知。”
多兹鲁“嚯!”地站起身,吓得对面的部下全身一机伶。但出乎警卫连连长预料的是,师长开口问的第一句话却是:“他的参谋呢?伊莉安娜准尉在哪里?”
“这、这个,据称当时伊莉安娜准尉一开始反对卡尔玛中尉的行动、但在卡尔玛中尉的坚持下只好伴随他一起去说服哗变士兵。”
听完报告,多兹鲁坐了下来、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何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心感
正文 第五章——军纪、剑光、人头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4…9…2 10:50:11 本章字数:5924
灰蒙蒙的的云层覆盖了刚刚透出三月阳光的碧空,浓墨色的云层越聚越厚、大地也蒙上深深的阴影。
这个作为临时据点的城楼经历了太多战火的洗礼、虽然仍矗立在野外但已残破不全,不过勉强还能作为遮风挡雨的场所。城楼外,帝国监察军第十三装甲骑兵师、“维京”师二团一营和二营的官兵们个个绷紧了脸,团团围住了城楼。里面的“敌人”是不久前还一起并肩战斗、出生入死的战友。
“维京”师三营的维京籍士兵们发起了哗变,他们把营长弗朗格。冯。戈培尔中校等条顿军官作为人质、要求一次性支付所有薪酬并提前解除与条顿帝国监察军的契约。现在三营士兵们据守在城楼内与外面对峙、拉开决心鱼死网破的架势。
城楼入口,伊莉安娜的黑色条顿式骑士服的披风衣襟被野外的微风轻轻吹起、露出纤细而修长的身材轮廓。她的神色严峻而忧虑、还带着些许的不满,但无论任何表情都掩饰不了她那清秀飚爽的美貌。
用朴素雅洁的红玉髻梳起的银色长发、透出淡淡血色的白皙肌肤、恰倒好处的五官线条、不抹口红的纯天然粉唇、包括整个身体的曲线都有着古罗马式大理石像那般的流畅感线条美。
既不同于小家碧玉、也有别于大家闺秀、是那种军装丽人外加睿智知性的美丽。但,伊莉安娜以平时低姿态的言行巧妙地将这种锋利的美丽柔和地包装起来,她总是显得既不被人忽略、也不过于引人注目、更不对任何人产生威胁。
几百年后,一群历史学家在他们共同为伊莉安娜编写的传记——《银蝇的女帝》一书中如此记载:
“伊莉安娜陛下在当时之所以保持如此低姿态、并不是因为她那时只是一名下级贵族家庭出身的低级军官,而是她懂得一把锋利的剑在割伤别人的时候也会割伤自己、所以她用温柔的剑鞘藏匿起锋利的剑芒。”
是的,此时的伊莉安娜已经深知此理、她只在恰当的时机显露自己的锋芒。
按伊莉安娜的本意,她并不赞同卡尔玛、这个和她属于“友人以上、恋人未满”之奇妙关系的大少爷王子去说服哗变士兵。这种事应该由师长多兹鲁来处理。虽然卡尔玛是多兹鲁的弟弟,同样也是腓特烈皇家的皇子,但对于轻家世重实绩的条顿军队来说、其声望及影响力还远不及多兹鲁。更何况这次哗变的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环节,这已超出了卡尔玛目前能力和权限的范畴。
不过,卡尔玛现在的军衔是中尉、担任代理连长的职务,而伊莉安娜现在的军衔为准尉、是他直属的参谋。出于卡尔玛试图及时以和平方式解决事端的本愿、也为了避免伤害到到他的自尊心,伊莉安娜只好妥协地同意卡尔玛的主张。
为表示诚意,两人没带兵跟随。伴随两人进入城楼的是二团的正副团长代理。二团原来的正副团长都刚阵亡,现由二团一营营长王海峰少校和二营副营长松永真次上尉临时代理。这两人的祖辈都是从东方大陆渡海而来到欧罗大陆的移民。
王海峰别名“王虎”,祖上是华夏帝国的猛将、在华夏帝国和条顿帝国跨海而交时担任远洋使团的团长、受两国皇帝的君命主持两军交流、后在条顿帝国扎根。松永真次绰号“苍狼”,祖上是华夏帝国属国——大和岛国的大名、王海峰祖先的世交、也是当年远洋使团的团长副将、跟随王海峰祖先一同留在了条顿帝国。
这两个二十刚出头的混血儿青年军官、被“维京”师师长多兹鲁视为心腹爱将,他破格提拔此二人并给予更多的带兵实战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