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清-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这个我尝了,和咱们平时吃的不一样啊。”永瑛挠挠头说道。
“你确定”思思瞪大了眼睛问道,明明就一样好么,不要欺负咱没去过菜市场好么
“真的,不信你尝尝。”永瑛赶紧的拿了根糖画儿下来,递到思思嘴边。
“唔,是挺不一样的。”思思舔了一口说道。
“是不是以前咱们去去漕帮附近的,人家哪儿喜欢的口味,和菜市场百姓喜欢的口味不同啊所以,味道不一样”
思思觉得,肯定是他们去的地方不一样,主要是他们跟着关叔叔去的,基本是漕帮附近的,有可能大家的喜好不一样,所以人家做得也不一样呢。
太太说过,在哪个片区做生意,你就得按着人家的口味来。
就拿自家的糕点铺子说。在最原始的那家店附近,你就完全是地道的江南糕点,什么炒米米分一类的,不知道卖得有多好了。
虽然思思表示,她是一点也不喜欢吃炒米米分的,但问题是人家江南的学子喜欢啊。
所以,那个炒米米分虽然不怎么赚钱。不过。太太还是继续经营着,反正人家买了炒米米分,肯定也会继续光顾下别的生意的。
至于别的片区。地道的江南糕点就相对比较少了,因为哪儿聚住的都是地道的满人或者北方人。
有些江南糕点,人家就不怎么喜好了。
虽然经典款的都有,不过。每家店供应的基本都不一样,反正炒米米分是一点点都没的。
沈琳在和两个孩子说的时候。也和人家说了,这做生意也好,以后打理家里的事务也好,你都要把适当的人放到适当的位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永瑛却心道,人家那个才是真正的菜市场。才是真正的民情呢,压根就不是咱们之前去的。
也不知道咱们之前去的是不是真的。还是阿玛,皇玛法找人来假扮的。
而不得不说,永瑛还真是猜对了,那时候他们去的确实是真正的民间,可是,关小帮主会带他们买的,基本就是他指定的商家了。
而那些指定的商家提供的吃食,全是弘昼命人去人家民间学来的,然后再用府里的食材做的,保证新鲜健康安全。
弘昼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吃真正民间的东西呢
哪怕是关小帮主也不敢啊,万一害两个孩子拉肚子呢
他也有他的考量,虽然他的许妹妹是民间长大的,可弘暾不是啊,那就是个病猫,你想啊,万一遗传到了思思身上,害思思有个啥的,他死一万次也补偿不了啊。
更何况,像思思在深宫里长大,脾胃早就娇养坏了,哪里还会有许妹妹江湖儿女的气息的,弘昼也说了,而且人手他会安排,关小帮主怎么可能不照做的呢
因此,基本是他根据宫里传出说要啥哪个零食,然后去找手艺人,把手艺人送到弘昼指定的地点,让人家手艺人教给弘昼派出来的人。
等人家学得七七八八了,然后他才带两个孩子去那指定的地点。
所以,严格来说,虽然大街上的百姓全部是真的,可永瑛和思思吃的,还真没有真正的民间小吃。
包括他们去酒楼啊,茶馆吃的菜啊糕点啊,全部是弘昼让人准备的。
弘昼可以说是为了两个孩子操碎了心,不过,两个孩子并不领情,要不然,也不会有永瑛跟着王懿宁出去了。
永瑛也是有带过他说的“民间”美食给王懿宁尝过的,不过,王懿宁表示,那不是真正的民间美食。
二人自然要争论一番了,可永瑛哪比得上王懿宁的,因此,才有了这次王懿宁带着永瑛出去。
不得不说,永瑛确实对人家所谓的菜市场美食很熟悉得来又陌生。
样子挺熟悉的,可味道吧,还真和自己平时吃的不一样。
永瑛立即就明白是哪回事了。
应该说,有些还真是阿玛或者皇玛法让人安排的好,可有些,自然是民间的好吃啊
永瑛在菜市场感觉,那叫一个新鲜,虽然哪儿又臭又腥又脏又乱,不过,这一切,全部是他所没有看见过的。
他现在纠结的是,是告诉思思真实的感受,还是瞒着他。
他有点明白皇玛法和阿玛的举动,那是为了保护思思。
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倘若只有自己,想来会方便好多吧
“妹妹,下次我去,要不继续给你带”永瑛觉得,有的时候,男孩子的活动,姑娘家还是少出席的好,特别是民间的。
思思现在在宫里也有重要的任务在身,而且觉得这民间的小吃,好像也不怎么样。
本来么,有些热呼呼的味道是不错,可永瑛带进来,一来是冷了,二来时间过去这么长,有些营养或者口感也流失了。
思思的嘴基本也是养叼了的,因此,便摇了摇头,表示她以后不和永瑛一起了。
而四爷和弘昼也是正面答应了永瑛,以后他每个月可以跟着王懿宁出宫一趟。
本来弘昼还是想安排一下的,只不过,和永瑛聊过之后,弘昼觉得,反正也就儿子去,问题不大,男孩子嘛,真有事,也算是让他经历一下。
更何况,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事,而且他现在要忙西北的事,也确实没功夫管到嫡长子身上。未完待续
ps:感谢我是一只小小鸟2006,米分の茉づ,ava11的两张月票,么么哒
1小说高速首发穿清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六百三十八章 外面的也没感觉好吃地址为
☆、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西北
西北哪儿,四爷从来不曾想过是让儿子去的。
一方面是弘时也好,弘历也好,都不善于用兵,二人比较从文多些。
至于弘昼虽然是从武,可以说,从他在康熙身边开始,或者去了漕帮,然后再海运,有一部分和商贾打交道,不过,也有一部分是和兵这方面打交道的。
可以说,江南也好,或者西南这边也好,一些将士都挺喜欢弘昼的。
没办法,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就喜欢谁,再加上弘昼本来就懂兵法之道,所以,那些人还挺拥护弘昼的。
这几个儿子里,倘若真要派,明显只能让弘昼去。
可四爷没打算让弘昼继位,便不想让弘昼碰兵权。
他自己是从夺嫡的血路上杀出来的,自然明白上位者的想法。
所以,不想让儿子走这条老路。
可现在,好像只能让儿子去才能压下去,思来想去,也只能叫弘昼去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自从西北战事再次爆发之后,哪儿总共有三路大军驻守着。
一路是年羹尧为首,一路是以宗室国公为首,另一路,便是西南军了。
三路军不同的三个方向。
而这三路军虽然是不同的方向,不过,也时常有摩擦,特别是西南军和年羹尧的驻军。
西南哪儿一向民风彪悍,年大将军哪儿的,也不是啥好货色。
两路军一向要较高下。
要么是互相抢军功,要么就是战败了,互相推卸责任。虽然没有大范围的火拼,不过,一个月一次的小火拼,还是有的,而且据说是越来越频繁。
虽然有别人挑拨,不过,说实话。也有年羹尧还有西南主将的一些纵容的因素。
相对来说。虽然国公驻军这儿配备最精良,人才最多,不过。他们哪儿起了冲突,人家还真是压不下去,虽然那儿有几位国公。
你想啊,年羹尧的妹妹可是年贵妃。人家是皇帝的小舅子,谁怕你啊??
皇后都没了。人家那行使的就是皇后的权利好么!!
没有皇后之名,但有皇后之实,人家国公哪儿,也得礼让三分好么。
毕竟人家出门在外。护不着家里的媳妇,你说为了不干自己的事,害得媳妇在宫里受委屈可就麻烦了。
那年贵妃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一看人家的面相就知道人家是奸妃了。
所以,国公驻军的领头人已经多次上折。表示,他已经压不下去了,请四爷找个位高权重的人来。
反正这种领头羊谁爱干谁爱,最好是那种铁帽子一类的。
不过,京城的铁帽子,也就十六年轻点,别的也是年纪大,等着换帽子给儿子孙子的了。
这种人倘若派出来,只是铁帽子的世子,说实话,还真的压不下去,一来是经历,阅历不够,二来则是镇不住场子。
三来,那是人家压根没战场经验,四来,人家也不愿意来。
人家明明只要等老头儿两腿一伸,便可以舒舒服服当铁帽子,何必来战场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呢?
到手的铁帽子飞了,那得多傻啊!!
四爷有想过,要么找弘历,要么找弘时。
倘若是弘时去,不管年羹尧在理不在理,弘时肯定是偏帮西南军,可倘若让弘历去,四爷又不放心。
其实弘昼是有多次上奏折,表示,他愿意为四爷去分忧。
西南军,他还是能降服得了,大家有交情不是,毕竟西南好几位将军和弘昼还是有业务往来的。
不看官面看钱面不是。
至于年羹尧吧,那再看呗,反正只要他的命令,西南那边愿意听,到时候,二比一,年羹尧不听话也得听话。
弘昼一向属于一条筋,反正他是打算拿出一些无赖性质的,你听我的最好,大家一起发财喝汤,不听,行啊,拿下你,谁怕谁啊。
你妹妹只是贵妃,还是没儿子的贵妃,老纸怕你个毛线球啊!!
老纸亲爹还是皇帝呢!!
四爷考虑了很长时间,又征询了十六还有十七的意见,总算是答应把弘昼给放出去了。
沈琳那时候听到这个消息,有点惊呆了。
她对儿子要去西北,是很不支持的。
她不希望儿子成为下一个十四。
虽然十四是造反,可问题是,历史上的十四,那是关到弘历上台才出来的。
而是人都知道,万一是弘历上台的话,人家号称是史上最长命的皇帝,你觉得弘昼有这么长的命等弘历的儿子把他放出来?
历史上的弘昼可比弘历短命多了好么!!
可沈琳也知道,四爷的命令下了,谁也无法改变,因此,只能长叹了口气,然后让人每天把永瑛和思思送回去。
让他们一家人多多相处。
你说这都要过年了,还去什么西北啊,沈琳有悄悄问过四爷身边的人,这是不是过了年,然后再出发?
你想啊,在沈琳的想法里,最好是那些商家们能说动贵族,然后让人家那些王公大臣们上书,把弘昼留下,毕竟倘若没有海运去给大清赚银子,西北的战事怎么打哦!!
可是,沈琳去打听的人说了,四爷命令弘昼五天之后就立即出发,主要是军队哪儿实在是太需要弘昼了。
沈琳听了,更加郁闷了,你说这年也不能好好的过了。
这儿子搞海运,那压根没啥风险,最多来回的时候,风险大些,不过,只要拜拜妈祖那就行了。
沈琳表示,现在自己拜妈祖挺熟门熟路的,只是不知道西北哪儿比较适合拜哪尊菩萨,看来,为了儿子,自己又要改换门庭了。
真希望人家菩萨能原谅自己这个当妈的苦心。
这年头,有个爱闹腾和换地儿的儿子,沈琳表示,自己真是操碎了心啊。
毕竟,咱去和南洋做生意,人家南洋人也是想发财,也是想赚钱的,那么,只要目标一致,还是很容易达成协议的嘛。
毕竟和气生财是人都知道。
哪怕真有什么口角,反正弘昼身边也有亲兵,也有军队,压根不用怕。
可西北那就不一样了。
哪儿的民风多彪悍啊!!
还有,哪儿还有个讨厌的年羹尧呢。
沈琳觉得,年羹尧这之所以有底气和西南军,还有国公军闹,就是因为有年氏在!!
沈琳现在是深深的后悔啊,你说早知道会有这一出,自己应该是趁皇后还在的时候,就借皇后的手把年氏给收拾了啊!!
要不然,弘昼哪需要发配出去哦!!m
☆、第六百四十章 关系缓和了
无论沈琳和容月,有千万个不舍,弘昼还是在过年前就带着一千个亲兵,还有四爷给的五万大军出发了。
四爷临行前也说了,只给弘昼五年的时间,五年里,你必须得打下来,要不然,你也不用回来了。
另外也说了,这五万大军是最后的队伍了,想要再精锐,不好意思,没有了。
弘昼那时候才知道,虽然他给大清赚来了这么多银子,不过,人才少,你还是没用。
而星德和永琸则是拍着弘昼的肩膀说,军费什么的,不用担心,他们会帮忙想办法。
虽然他们别的不行,不过,海运还是依旧会按照当初弘昼订下来的一切执行。
而关小帮主也说了,他们漕帮别的帮不上手,不过,负责打探一些事情,他们还是在手的,其实在西北,他们也是有人的,帮中的那些暗号你都知道,真有需要,那就用吧,他会吩咐西北的帮中兄弟尽可能的帮助你。
只不过,像漕帮一向是活跃在运河那边,其实西北哪儿的人是真不多,有可能一个省也就十几二十几人,还都是一些早就退休,或者是为了躲避仇家去哪儿的。
毕竟哪儿地广人稀,想要找人比较难。
弘昼对于人家的好意也谢过了。
应该说,弘昼在哪儿最大能用得上的,倒西南军。
以前在海运的时候,弘昼万份的庆幸,自己没和人家西南军的将领有过冲突,想反,还给予了援手,所以,想来人家也不会为难人家。
至于沈琳现在也是频频去年氏哪儿,没办法,为了儿子,也只能和年氏搞好些关系。
听说年羹尧是最疼这个小妹的了。希望年氏能多多去信,和人家兄长说说,不要为难咱儿子,这年头。当皇子难,当妃子更加难。
年氏和沈琳有好几年来,一直属于眼神也没有交流的那种。
一位是自认为宫里的第一宠妃,另一位是贵族人家认为的宫里第一宠妃。
沈琳那时候听人家说自己是第一宠妃,还挺沾沾自喜的。虽然自己年纪比年氏大,身材相貌和年氏也差了老远,不过,能被人家叫第一宠妃,也挺荣幸的。
而且有的时候深思一想,指不定四爷就喜欢自己这样的人呢,你想啊,顺治那是死得早,宫妃们基本是没到二十几就守寡了,可康熙朝可是有板有眼看的。
基本是过了三十五的。就不会再侍寝了,虽然宫规是到了五十撤下绿头牌,不过,帮忙,有的时候所谓的康熙去永和宫或者别的宫,宜妃和德妃那也是叫自己喜欢的小答应,小常在侍候的。
谁会这么傻冒,还自己送到康熙哪儿去呢?
生了六个了,皮肤也松了,也不紧绷了。正所谓色衰则爱弛,人家自然不会把自己不完美的一面给康熙看,那不是让康熙讨厌她们么?
就像十七的额娘那时候侍候康熙,那就是德妃举荐上去的嘛。
至于和贵太妃那时候之所以会上位。那也是当初宜妃的举荐之功。
所以,后来和贵太妃一直挺照顾宜妃的,特别是在当年九爷被康熙命令米西的后几年,也是和贵太妃陪着宜妃走过那段路的。
康熙那时候还活着,康熙可不会认为是自己不会教儿子,你想啊。老五怎么就没干这种事?
所以啊,那就是宜妃不会教儿子,康熙有多痛恨自己米西了老九,就有多讨厌宜妃,哪里还会管宜妃的死活的,没有命令把宜妃也米西了,算很了不起了。
四爷有一大堆的事要管,而且他也知道,康熙在呢,他不可能下死手,因此,便是冷眼旁观。
至于五爷外面还有一大家子要管呢,宫里的事情,也最多是拿点银子来打点,可别的,真的管不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