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清-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十三在回京城后,便放出了嫡子过世的消息。
因此,弘昼回来后,四爷会给他好脸色就奇怪了。
他是觉得,倘若不是弘昼把弘暾带走。弘暾压根不会碰上这种江湖女子,不碰上,那就不会成亲,压根不会在江南不回来了。
四爷那叫一个悔啊。他可是有问过太医的,太医说了,这倘若不近女色,或者能活个一到两年,可近了女色。一到两个月还是说不好的。
所以,四爷觉得,倘若在半年内收到弘暾在江南病逝的消息,他也不意外。
他觉得,早知道弘昼会害死弘暾,就让弘历把弘昼这臭小子打死算了!!
这要自己怎么面对十三啊!!
“你自己好好看看,这就是你害的。”四爷一拿到弘晖的密折,便把弘昼给宣进宫,狠狠的骂,也没让他起来。直接就让他这么跪着。
“皇阿玛,这儿子也不知道的,不过,大哥没劝定弘暾,想来,弘暾心意已决了,其实让弘暾开开心心的过完最后的日子不挺好?”
弘昼理直气壮的说道。
那时候回来,十三便和弘昼做过心里准备了,弘昼别的都不好,就自己最会做心理建设。再加上,他觉得,弘昼开心最重要,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因此,便对弘暾娶妻的事,也放开了心胸。
弘暾有说过,他的每一天都是赚的,所以弘昼现在也放开了。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自家皇阿玛居然没想开,唉。
四爷在养心殿训了一通弘昼,弘昼早习惯被四爷训了,因此,人家出养心殿的时候,依然精神抖擞,神气活现,搞得他好像在里面接受四爷的表扬似的。
弘昼出了养心殿,便去了皇后哪儿。
皇后这段时间和嬷嬷还有弘时有过分析。
觉得,弘昼搞这个海运,对自己这一方,绝对是利大于弊。
首先,弘昼失败了,对自家没损失,虽然弘昼不会成为弘时的竞争者,不过,多个失败的兄弟,更加能显现弘时的优秀来。
其次,倘若成功了,那么,皇后这边,承恩公这边,由于加入了人家的队伍,那么赢了,便能分得银子。
是人都知道,夺嫡是需要大笔银子的。
所以,皇后是特别的支持弘昼这个行动,对于弘昼的到来,别提有多热情了。
再退一万步说,还需要弘昼做只信鸽,到时候带些东西给弘晖呢,因此,弘昼从皇后哪儿出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
这种事儿,自然是落在某些人的眼里。
应该说,四爷和皇后这儿,基本是宫里的风向标。
弘昼在宫里的一举一动,大家自然是看见了,然后向各自的主子去汇报的。
倘若换了是一般情况下,大家会觉得,四爷骂弘昼估计是人家的差事没干好。
可现在,大家便觉得,会不会是弘昼没太快的落实海运的事,没搞定,所以在生气呢?
毕竟,人家的总股本,如何入股,还有船的任何方面技术,人家都没说不是?
而马齐家,也就弘昼和容月的事,在做决定。
马齐的意思是,容月年纪也不大,要不婚事再缓缓。
万一弘昼失败呢?
倘若失败了,容月嫁过去,也是会拖累整个富察家的。
而李荣保则是觉得,现在弘昼和容月的事儿就差一纸文书了,还不如早早把婚事搞定呢。
只不过,一向富察家的大事,是由马齐决定的,李荣保也不能说什么。
而马武的意思则是,要不,他去皇上哪儿探口风,马齐去康熙哪儿探口风。
这样才能落实,毕竟倘若皇家没改变主意,哪怕弘昼真落魄了,容月也得嫁。
只有皇家嫌弃的媳妇,没有容月可以挑剔人家的。
而让人意外的是,过了三天,康熙和四爷发了三道旨令。
第一,令内务府宗令雅尔江阿带同纳尔苏前往江南监察江南的水师,时长大约有三年,同行的有十三的嫡次子,十六的庶长子,还有五爷七爷的庶子,还有几家铁帽子中的青年代表。
第二,命各省上报各省的最佳资源,像江南一些省份的可报十到二十样不等,别的地儿可以减少些。
第三,海运的事儿会由官方牵头,愿意加入的加入,但必须签下协议,赚亏也不说,协议的第一条便是,在户部有欠银的,一律不许入股,而且每家入股最高不得超过五万两。
而且还有注明,所谓的每家,指的是一个家族,而不是小家。
拿乌拉那拉家来算,就只能入股五万两,除非你们是分府另过的,而且有比较分明的等级限制。m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两极分化
应该说,入股的条件还算是比较严苛的。
首先,你得不能欠户部账。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欠,只是欠多欠少罢了。
虽然在康熙末年,四爷有带着十三十六追讨过,现在还是有追讨,不过,效果真是很一般。
以前倘若有追回来七八成,后来一些人,又陆陆续续的借。
反正人家也习惯了,年头借银子,年尾还。
有些聪明的,便在户部借了银子然后拿出去放高利贷。
四爷正是看中了这点,因此,才在海运的事宜之上,特别注明了这条。
还列明了,整个家族有一人借了银子,还没归还的,不好意思,海运你家没了份。
倘若海运搞起来了,你家族的人又有人来户部借银子,行,咱借,到时候所借的银子从你们的本金里扣。
打个比方,你家族出了三万两投入到海运里,在货物没卖回来的时候,你们家的任何一个人来户部借银子,好,借一千两,以后便从本金里扣一千。
也就是说,倘若海运的利润是五倍,扣除一成的费用,那你们本来应该得十三万五千两,可是现在不是了,变成了十三万五百两,整整少了四千五百两!
应该说这点推出的时候,很多贵族和当官的家里都是反对的。
可问题是,四爷是谁啊,他又不是康熙,现在是雍正朝,他说了算。
康熙哪儿,虽然有些大臣或者王公贵族去说,可康熙说了。现在是儿子当家了,你们和坐龙椅上那位去说。
你们没看见,咱都不上朝了吗?
再说了,你都是外债,参加什么海运啊,万一亏了,你这不是得卖楼卖田卖儿卖女吗?
这下子。把人家王公贵族堵得说不出话来了。
原本人家是想着。反正搞海运,只要他们向户口部了银子,那么。到时候有了赚的,去户口归还,亏了,自然是把欠条还给户部。
对他们来说。那简直就是无本生意,谁不愿意干。谁是傻子了。
可现在,好像压根不能如此操作了,因此,一些人家便有些纠结了。
这个海运。咱到底是加入呢还是放弃?
加入的话,风险得由咱们自己来承担,可是放弃。到嘴的肥肉就这么飞了,谁受得住啊。
因此。京城的很多贵族家的蜡烛整晚都没有灭,家族中的男丁,全部在一致热烈的讨论是否到底要参加。
基本大家商讨了一晚,第二天全部成了熊猫,结果都差不多,那就是看情况,再下单。
反正总股本有五百万两,向京城的贵族,朝臣们开放有三百万两,还有另外两百万两是对民间开放的。
咱就看入股的人多不对,到时候再说。
就在大家还在观望的时候,大公主的婆婆他们家,从乌拉那拉家分家了。
乌拉那家是个大家族,大公主的婆婆是嫡支中的三房。
现在的分家,基本分得比较细了,除了嫡支和旁支分开,包括嫡支的几家人,也分了开来。
表面上看来,大家能入股的并不多,因为一般来说贵族人家是从五千两到三万两不等。
毕竟要亲王,超品的大臣,高级的王公们,才有资格享受五万两入股待遇的。
不过,倘若细细一算,乌拉那拉家族入股的总资本是增加了不少。
比方说,星德的两个伯伯,都是正二品,正三品的,大伯还继承了承恩公的爵位,那就是五万两,另外一位伯伯,便是两万两。
星德的阿玛也能入股一万两,至于星德本人是额驸,自然是五万两了。
倘若没有分家,人家是承恩公府,也就五万两。
再加上旁支每家能入股个五千两左右,一下子,光是乌拉那的家,便入股了近二十万两了。
对于乌拉那拉家族入股的,大家都表示,这是皇后在向皇帝示好呢,咱就观望观望。
再接着,便是弘昼和永琸,弘暾的入股。
弘昼可以自己入股五万两,离他原先想的,便有些远了,因为之前他和沈琳商量,他要有十分之一的股本,就是五十万两。
可现在,主导权被四爷拿走了,所以,弘昼也只有五万两能入股。
也幸好,沈琳现在是妃位,也能入股五万两,而三公主即将出嫁,也能入股五万。
要不然,像大公主这样出嫁了的,得是额驸和三公主加起来五万,便不划算了。
而永琸是归在简王名下的,整个简王府也才五万两,对于永琸来说,分得实在是太少了。
至于弘暾,人家早放出风,他是过世了的,哪怕没过世,人家也算是十三府里的,也是不可能单独拥有那五万两的。
因此,弘昼便帮着永琸和弘暾上书了。
他的意思是,某些家族并不愿意入股,咱就不要强迫人家,强扭的瓜不甜。
那么,可以让人家把人家的股本转给别家有需要的,反正人家也不要入不是?
这种名额别浪费啊!!
应该说弘昼倘若没上这个奏本还好,上了,大家便不高兴了。
咱不要是咱的事,咱的东西宁可臭了,脏了,丢了,扔了也不会给别人,凭什么便宜给别人啊??
因此,很多大臣纷纷上书,要求四爷严罚弘昼,理由便是不尊重他们这些功勋人家,想要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
而相比较功勋人家还在观望,民间的反应那是热烈的。
首先是寺庙。
现在智能小和尚已经长大成了智能小鲜肉,在京城里,有了一批米分丝,每次他在寺庙宣扬佛法,都有一大帮的米分丝到场。
就在四爷圣旨下的那天下午,他宣扬完了佛法,便表示,他们寺庙会响应当今圣上的号召,也愿意加入到海运的大部队来。
另外,他还会和几个高僧一起,踏上海运的大部队,到时候去佛的国度,曾经唐三藏也去过的天竺,去学习,学进修,希望若干年后,给大家带来更加广义上的佛法,让更多的大众受惠。
而由于当初四爷在下旨的时候是想着,民间估计也就几十两或者几百两的认股的,因此,也没设下门槛,说最高不得高于多少。
因此,智能他们的那个寺庙,便一下子投入了十万两,另外京城的几家大的寺庙,也是投入了五万两到十万两不等。m
☆、第四百九十二章 露馅了
四爷接到弘昼的报告的时候,简直是吓了一大跳,因为民间哪儿的银子,本来规划是两百万两银子。
而现在,就智能这么一瞎嚷嚷,居然就有近七十万两了,而且据说还只是京城这方面的。
一些江南会馆,湖广会馆,徽商,晋商等人也托人去了十三哪儿表示,他们想要加入,主要是他们觉得银子的门槛能不能略微提高些。
毕竟像徽商,晋商等人倘若也只是五万两,那么他们在分的时候,如何分?
徽商,晋商人数比较多得很,人家也是财大气粗啊!!
基本上,四爷还是想让银子让满人多赚赚,有便宜的事儿,总得便宜自家人吧?
不过,明显,贵族还有一些朝臣们在考虑。
因此,当十三把事儿汇报上去,四爷和康熙商量了一番,便打算先暂停一段时间。
这都要进入腊月了,大家都要忙着过年,等过完了年再说。
不过,四爷也有露过口风给十三,那就是,曾经弘昼有提议过,五百两的股本可以增加到一千万两,只不过,各大商会的股本,绝对不能超过四百五十万。
要不然,人家的股本一多,到时候,便没有朝庭的话语权了。
十三一听,便明白了。
而弘昼则是兴致勃勃的说了,水师方面,可以找些漕帮的人。
毕竟水师你首先得保证疆土的安全,倘若全部征用水师,万一起战事呢?
所以,完全可以调一部分的漕帮的人,漕帮可以用技术入股。
十三爷倒是表示认同,毕竟,海船上的事儿,还得请专业的人去教导一番。
海船虽然和运河船有一定的分别,不过,总比别人一片空白的要好些吧?
而且头次出船。总会有些风险,万一有事呢?
先让漕帮的人去探探路,也好过牺牲水师。
到时候再看情况,是定额增加水师。或者是再加一部分的漕帮的人。
弘昼见十三答应了,便去了信回帮里请示了。
还和人家说了,得让人家在大年初五前,必须有回复,是否愿意加入。
他还特地在信里表明了。倘若不是因为某些原因,人家还未必看得上漕帮,还说了,这次海运,什么徽商啊,晋商啊,至于浙商啥的,人家更加不用提了,都是纷纷加入的。
让几位帮主好好商量一二。
漕帮的几个帮主收到弘昼信的时候,本来还在想着。要不要搭下浙商的顺风车,他们也能赚些,像关副帮主,还打算托下老帮主他们,让他们和十三爷说说。
怎么着,人家女婿曾经也是十三爷的爱子,据说人家曾经还是养在雍王府的,你说能和当今圣上关系不好吗?
咱开个后门不是?
而弘昼的信一来,几个帮主自然是欣喜若狂的。
都不用透过人家老帮主女婿了!!
对于行船的人,大家表示。咱漕帮行船的人有啊,虽然不是海船,不过,总比一般的人强吧?
而十三派来的人也表示。漕帮哪儿要从中挑选一批人,大概是100到200人左右,到时候会跟着水师,还有船员们一起行船。
这下子漕帮的人沸腾起来了,要知道这个名额是有限的。
虽然有风险,不过。运河上跑船也有风险。
虽然去了海上,有可能一年两年才能回来,不过,利润可是大大的,咱还可以偷带东西呢,嗷嗷嗷,这种机会难得啊!!
而且是人都知道,这是洪尺帮咱要求来的,曾经跟着洪尺混过的人表示,这兄弟是个靠谱的,跟着他混绝对没有错。
主要是大家觉得,这海上的风险和河上的风险也应该差不多的吧?
反正不都是水么,咱会水,真有啥的,跳水就成了,咱体力好,不怕。
因此,过年前,漕帮便从中挑选了四百个人到了人家府衙那边。
让人家从中挑选,择优录取。
盐帮的人听说漕帮以技术入股,便纷纷去了织造府,还有府台哪儿求情。
以前人家盐商也是有跟着别人出海过的,赚的虽然不多,不过,是人都知道那利润是绝对的大。
现在,人家漕帮以技术和人员入股,咱盐帮也可以!!
咱盐帮有的是银子,不是说民间可以有两百万两吗?
咱五十万两!!
倘若朝庭感觉实在没啥银子,只要利益保证,两百万两咱也出得起,只要有官方允可。
可问题是,包括织造还有府台在内的人,都知道,朝庭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人家出这么多的。
要不然,难道只有你们盐商有银子吗?
人家徽商,晋商都有,而且不比你们少。
而织造们相对和人家盐商关系还好些,便给人家盐商出主意了,你想啊,漕帮能有那机会,是京城那边给的,你们也找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