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国贼-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存回到祝阿城中军营已是入夜时分,顾不上休息,立即设宴款待陈宫,将越来越多灾民涌入青州的情况向陈宫通报:
“截止今日下午,已有十一万灾民进入祝阿,我已急令临淄迅速筹集粮食运来,按目前消耗计算,济南国各县存粮最多只能维持半个月,可后续肯定会有更多灾民涌入,只能派人到徐州和江东购买粮食了!”
陈宫对刘存数年来坚持赈济灾民的义举非常感动,闻言再次对刘存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随后询问刘存:
“如今天下混乱不堪,大河南北的黄巾贼寇势力越来越大,使君大人可有应付之策?”
刘存微微摇了摇头,痛苦不堪地道:“说出来不怕公台先生见笑,至少两年之内,青州只能自保而无力旁顾!”
“这并非是我青州上下见死不救,独善其身,而是局势所逼……先生知道,泰山郡沦陷之后,我青州城阳郡以西诸县、南面的琅琊国和北面祝阿、历城乃至临淄以南各县,均处于泰山黄巾贼寇的兵锋之下。”
陈宫深有感触地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见陈宫认同自己的解释,刘存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两年来,我青州上下扎紧腰带,省吃俭用,竭尽全力将兵力增至十万,其中一万是四季护送船队出海贸易的水军,另有三万人马如今集结于琅琊国西面的费县与蒙阴一线,正在与再次攻占南武阳、威胁琅琊国的黄巾大军对峙!”
“至于剩下的人马,想必先生也看到了,济南国边境一线驻扎了两万,大战不休的青冀边境驻扎有三万,青州各地驻扎一万以维护安定……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州已没有余力出兵了。”
陈宫苦笑着点了点头,他和曹操以及各路诸侯一致认为,青州的总兵力约在八至十万之间,但他不认同刘存已经“竭尽全力”的说法。
按照陈宫的理解,以青州之富裕,再征召五万士卒毫无问题,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希望青州出兵兖州,与曹操麾下再次增加到四万余人马的军队并肩作战,早日消灭占据大半个兖州的黄巾军。
因此,了解刘存性格的陈宫不再说什么客套话,而是直接转达曹操的请求:“在下临行前,我家主公殷殷叮嘱,无论如何也恳请使君大人在开春之前,集结五万青州将士,与我东郡五万将士紧密配合,早日肃清兖州匪患,收复失地。”
“另外,在下还有个不情之请,恳求使君大人上表朝廷,举荐我家主公为兖州刺史,不知使君大人可否愿意?”
此言大出众人所料,满堂文武顿时齐齐望向刘存。赵溶悄悄向刘存使了个眼色,示意刘存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刘存微微点头。对满目期待的陈宫笑道:“这是好事,以孟德兄的满腹才华。以及对朝廷和圣上的忠诚,担任兖州刺史正是众望所归之事,本人极力赞同,非常愿意向朝廷举荐孟德兄。”
陈宫大喜过望,顾不得看别人脸色,匆匆站起,向刘存深施一礼:“使君高义,陈宫感激不尽,再次代我家主公和五万东郡将士。谢过使君大人的深情厚谊!”
刘存哈哈一笑:“举手之劳,哪里敢当先生如此大礼?先生请坐,先用点儿东西,吃饱了再慢慢谈。”
陈宫再次致谢,满怀喜悦地坐下用餐。
赵溶等人也看到了刘存的暗示,尽管心里非常不愿意,也只能竭力挤出笑容,平静面对。
宾主之间笑声逐渐多了起来,用完晚餐便撤下残席。亲卫们及时端来小炭炉,奉上香茗。
陈宫看到堂上没有一个婢女服侍,里里外外全是身穿黑色军装、外罩棕色皮甲的亲卫忙碌,立刻想起刘存不好女色感情专一的传闻。不由得对刘存更为感佩。
放眼天下诸侯,谁也比不上青州牧刘存富裕,治下百姓也没有刘存多。可包括曹操在内,没有一人如同刘存这样谦恭自守。简朴廉洁,无论是刚才的酒席。还是眼前的使用之物,都是精致而不奢华,非常简朴实在,令陈宫钦佩之余,也在心中感慨不已。
刘存看到陈宫脸上奇怪的表情,微微一笑,客气地问道:“公台先生此次前来,除了明年开春两军配合作战之事,是否还有其他提议?”
陈宫拱拱手,谦逊回答:“尚有一请……上次征战,我军消耗甚大,特别是兵器折损众多,我家主公回去之后立即征召士卒渴望再战,无奈兵器奇缺,如今五万将士都不能做到人人有兵器,所以恳请使君大人慷慨援助!”
“可以!多了困难,但支援孟德兄一万套战甲和兵器还是能做到的……另外,之前我就打算调集两万套冬衣尽快送到孟德兄那里,先生回去时一并带上吧,估计孟德兄新招的士卒都是些衣衫褴褛的流民,东郡夏秋两季喜获丰收,粮食是不缺的,恐怕只有衣衫会缺少些。”刘存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陈宫感动万分,站起来再次向刘存恭敬致谢,坐下后幽幽而叹:“今日见到使君大人,才算是真正见识了使君大人的高风亮节,远比世人传诵的要宽宏百倍!而且使君大人高瞻远瞩,目光深远,令陈宫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刘存哈哈一笑:“公台先生谬赞了,刘存不才,也知是非对错和轻重缓急,何况孟德兄与我乃是惺惺相惜的好友,相互帮助实乃分内之事,当不得先生如此赞誉!公台先生还有什么要求,尽管一并说来,只要我能办到,决不推辞。”
陈宫感谢不已,直言收获巨大,已经不好意思开口了。
大家乐哈哈聊了一会儿,管宁代刘存把陈宫送往府衙宾舍安歇,剩下的文武官员留下和刘存一起继续商讨。
太史慈和秦义等人对刘存的慷慨大度非常不解,刘存没有解释的意思,军师赵溶只好代刘存向大家解释:
“援助东郡是应该的,否则很容易就把历来关系较好的曹孟德,推到袁绍的阵营里,我青州不能因小失大,再为自己树个强敌!只是在下也不理解,为何主公同意举荐曹孟德为兖州刺史,还请主公示下。”
刘存无奈地回答:“哪怕我不举荐曹孟德,袁绍迟早也会反应过来……与其让袁绍任命曹孟德为兖州刺史,还不如我请求朝廷任命曹孟德为兖州太守,至少来得名正言顺,曹孟德也要承我这个情。”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原因,只要朝廷任命曹孟德为兖州刺史,袁绍心中就会对曹孟德生出怨恨来,曹孟德也会因此与袁绍产生隔阂,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
众人恍然大悟,唯独赵溶依然深感遗憾:“属下只是觉得可惜了,担心曹孟德因此坐大啊!”
“主公,为何咱们不争取一下兖州刺史之位?”参军校尉赵立问道。
刘存坦然相告:“因为我打算争取冀州牧之位!”
众人大吃一惊,赵溶豁然开朗,高兴之下哈哈大笑,向刘存拱拱手高呼妙计。
刘存看到太史慈等人还是不明白,便如实说出自己的打算:
“诸位应该都知道,咱们青州官员中,最让圣上和朝中大臣们认可和放心的,只有皇室宗亲刘晔刘子扬,如果我对圣上和朝中文武大臣们说,愿意去战乱不堪的冀州任州牧,把青州牧让给刘子扬,诸位想想,圣上和朝中大臣们会有何反应?”
“恐怕就连董卓也巴不得我这么干,好让关东各路诸侯自己打起来。”
众人大喜,此计要是能实现,本方就能坐拥青、冀二州,只需好好经营两年,大力推行青州新政,便可实力倍增进而逐鹿天下。
太史慈忽然说道:“主公,如果朝廷真的如此任命,公孙瓒和袁绍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刘存微微一笑:“只要朝廷任命就行,我暂且不去上任,也不表明任何态度,等袁绍和公孙瓒分出输赢再说。”
太史慈终于放心了,搓搓手兴奋地说道:“到时候看看谁敢阻拦大哥上任,我青州军眼睁睁看着他们两军在那边打得你死我活,到现在还没分输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哈哈!”
********
ps:谢谢冰邪灬魑魅、金沐灿尘、乱世飞白大大的打赏,谢谢北斗_北斗、金沐灿尘大大的月票!巨火继续求订阅、推荐票、月票和全赞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禀报主公,公孙瓒任命的常山国相刘备,被黑山军三路人马击败,接连丢失井陉、灵寿、蒲吾(今平山县及获鹿县北)三城,刘备已率八千残部退守南面元氏城。”陆九来到刘存侧后低声禀报。
漫天雪花中,高岗上的刘存把目光从已经耸立起来的济南城收了回来,惊讶地问道:“公孙瓒大军有何异动?”
陆九低声笑道:“还在紧张备战之中……袁绍六万人马在里应外合之下,夺取广川城(今河北枣强县),打了公孙瓒一个措手不及,之后死守不出,公孙瓒也拿其没办法,估计要到开春之后才会有大战。”
刘存满意地吩咐:“半年来,冀州各分站的情报很及时,其他方面做得也很好,你回去后该嘉奖的就嘉奖,该晋升的给予晋升,好好鼓励一下深入敌后的将士们,对他们的家属多多照顾,不能让咱们的将士有任何后顾之忧。”
“属下代弟兄们谢过主公!”陆九得到夸奖欣喜不已。
刘存再次叮嘱道:“密切注意公孙瓒麾下的赵子龙,对其兄长的说服也要加紧。”
“属下明白,一刻也不会放松!”陆九拱手致礼悄然退下。
刘存再次俯瞰已修筑四面城墙和城门的济南城。
由于天降大雪,气温寒冷,城里城外均已停工,城中城也只有四面城墙,但城南大明湖畔占地百亩的济南大学已基本竣工,两个供民众自由进出的开放式园林也完工大半。
大学对面能容纳三千户入住的成片民居已经落成,庞大的城市显现出大致形状。让刘存对这座巍峨坚固的雄城充满了期待。
新城西面的老城历城,也已经修葺一新。刘存三次提到的老城排水系统工程在冬季到来前如期完工,如今的历城虽然还是周长五里见方的小城。但里里外外变得整洁许多,这也是老城上万民众和刘存都非常高兴的事情。
历城及周边三十里区域的各乡各村原有人口十万八千余人,其中老城内外居住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余户,共四万七千二百余人,过去五十多天再度涌来十三万济北国灾民,其中一无所有的五万灾民已被安排到东面东平陵(今章丘西北三十里)暂住,等待开春之后,尽数迁到新城东南三十里的大尖山北麓平原开垦荒地,再建一座没有城墙的新城。名字就叫章丘城。
羁留在祝阿县城内外的诸多灾民,都在期盼青州军帮助他们打回老家去,这部分灾民同样担负艰巨的建设重任……总计十三万灾民长达半年的衣食,给青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刘存不得不狠下心来,同意幕僚们的意见,竭尽全力保全孩子的同时,让这十余万民众通过开山采石烧制砖瓦来换取食物和衣被,这也是所有逃入青州的灾民中最为凄凉的人群。到目前为止,病死累死或意外致死的灾民已超过七千余人,却为济南新城和周边道路码头的建设立下最大功劳。
由于青州各郡县人口总计已突破六百万,现有土地基本开垦完毕。在粮食产量没有成倍增产的情况下,已无法接纳更多的灾民,去年一年新开垦的数百万亩土地。在往后三年里还需要修建大量配套的水利灌溉设施,才能使粮食生产拥有长期的保障。因此,刘存和麾下文武官员不得不将目光转向青州之外。
身在夷洲的刘振和他身边年轻的文武官员们非常能干。去年上半年几乎是强迫着送到夷洲的六十余万灾民,活下来的竟高达四十二万,刘振不但巩固了三年前修建的基隆城周边百里地域,还在南面的淡水河流域(今台北市)开垦三百五十万亩田地,其中大部分种植水稻,山地、坡地则种植豆类和甘蔗。
去年秋季,夷洲获得良好收成,大大缓解五十余万军民粮食供应紧张的困境,只需等待今年春耕完毕,刘振即可在平原中心地带的淡水河畔,修建一座作为夷洲郡治所的新城,但在两年内,青州无法指望得到夷洲的粮食补充,还得从江东和交州购买大量粮食,才能解决青州消耗一空的战略储备。
青州限制移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新年开始,大量民众种植的土地已满五年期限,从今年起,约百万民众拥有的近千万亩土地耕作期满,属于民众完全私有,税赋也从之前的百分之五十,减到正常的百分之十,之后四年,每年都会有数十万民众获得自己耕作了五年的土地,得到官府颁发的统一格式的土地所有权凭证。
因此,青州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严格的土地买卖政策,山川河泽为全民共有,各地林业与渔业收入由各地政府统一支配,用于兴办公立学堂和公立医馆。
新出台的政策土地与税赋征收标准明确规定:
获得土地全部所有权的民众,在十年之内不能随意买卖田地,确实需要转让田地者,只能按照青州土地平均价格转让给当地府衙,还需缴纳高达百分之三十的转让所得税;
十年之内,禁止将生产粮食的田地转作他用,官府和地主出租土地的年租金,不能高于平均年收益的百分之五十;
任何个人拥有土地超过百亩,均需在缴纳正常农税的基础上,再度征收百分之十的额外税赋,持有土地超过人均两百亩者,则加征百分之二十,如此类推,最高征收税赋达到百分之七十。
这套严苛的法令一经颁布,立刻引起诸多土豪富绅的强烈抵触,但刘存却不为所动,严令各郡县衙门不折不扣地执行,为此责成青州府的监察衙门,派遣官员四处查访,迫使地方豪强不得不把土地卖给当地政府,收回的资金大量投入到获利更高的工商业领域。
地方政府收回的土地转手租给无地民众,仍然按照“五年内征收百分之五十所得、满五年土地即归耕种者所有”的政策实施,此举获得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政府的威信没有因为地方豪强的抵触而受到丝毫损害,反而因为获得大多数人包括小地主与富农阶层的拥护而增强。
各地豪强对刘存整治乐安郡等诸多豪强的血腥铁腕印象深刻,至今为止,没有人敢于与推行新政的各地官府作对,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没收所有财产、全家全族发配夷洲垦荒的命运。
正因为推行严苛的土地法令,各地都有转让土地和房产举家迁往辽东、江东或荆州定居的豪强,其中便包括年仅十岁的诸葛亮一家。
诸葛氏是琅邪望族,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是青州名士。诸葛亮三岁母亲章氏病逝,八岁丧父。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为刘表属吏,获知兄长诸葛珪病逝后,向刘表请辞并赶赴青州照料诸葛圭后事,随后便留在青州照顾诸葛圭的遗孀及子女。
随着青州土地法推行,感觉利益受到损害的诸葛玄尽皆出售土地和地产,携带诸葛亮、诸葛均及两位侄女前往荆州,投奔刘表。
对于这些人的离去,刘存毫不感到可惜。
按照青州财政衙门的计算,占地千亩以上的地主豪强一家三四代人,直系亲属至少也有十几口,他们只需将土地控制在人均百亩之内,便可与普通民众同样享受纳税百分之十五的优待,负担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轻很多,至少不再需要忍受刘存当政之前的各级官府每年名目繁多的强行征派。
唯一令这些地主土豪心生不满的是,再也无法通过对佃户的残酷压榨而自肥。
其实,新法允许的百分之五十租金相当高,去掉百分之十的应缴税收和佃户百分之四十的收入,地主们还能剩下百分之四十左右,若是连这样的优厚收益都还不满足,也只有离开青州自谋出路了。
*******
ps:第三更送上!谢谢水中的沙石大大的打赏!求订阅、推荐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