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市井人家-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郎赶着引见了,一面说起三郎的官司来,何大郎叫了一声不妙道:“偏生惹了他家,却是难缠,只因平日里多有孝敬,俗话说……”
说到此处四下一望,没有旁人,方才说道:“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太爷十年寒窗挣下这个功名来,少不得有些贪酷之弊,岂肯为了一个百姓得罪了首户的这一份三节两寿的孝敬呢……”
四郎和琴官儿听了,都心中担着忧,大郎道:“为今之计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且喜我在衙门口儿里当差,三班六房的弟兄们多少买我的面子,这一遭儿旁的不敢打包票,倒是可以保住三郎不受皮肉之苦,外头的事情我也打听着,你们家去再与他家娘子商议,可还认识什么高亲贵友的,哪怕是能往太爷跟前儿递个话儿的,到底也比没有强,况且这也不是一件大案,只要两下里说妥,扯个淡就能放出来,如今只怕太爷没甚好处,张大户家里攀扯不放,还要从这两处下手才是。”
杜琴官见何大郎有些见识,连连点头,又要拿出钱来打点,大郎推道:“我与张三兄弟自幼同窗,这点子交情还有,倒不用杜相公坏钞。”琴官儿说道:“也不是单给何捕头的,里头三班六房少不得要打点些个。”
何大郎笑道:“他们哪一个不是我拿下马来的,便是我要与他银钱,自然是不敢收的了,银子上头还要转告三娘子,不用她费一点儿心,只要两下里使力,把人捞出来才是要紧。”
四郎和琴官听了,连忙道谢,一时间打听前头升堂,知道要审案子,何捕头只怕三郎吃亏,赶着告辞去了。
两个见他进去,又听见是花案儿,关乎张大户的脸面,只在二堂上审,知道自己身份是旁听不得的了,又听见何大郎一力应承,保管三郎不受皮肉之苦,方才略略放心,赶着往看街老爷家宅后身儿那土坯房中报信。
那时杜娆娘已经带了官哥儿来家,缓缓的把事情说与碧霞奴知道,这乔姐儿虽是个有见识的,到底是新媳妇子,听见丈夫给人拿入男监之中,好似晴天里打了一个焦雷的相仿,又怕他在里头吃亏,又知道他为人耿直不大奉承,万一哪句话触了太爷的霉头,岂不是要当堂打坏了?自家爹娘早逝,又不认得什么高亲贵友,心里乱麻一般,早已哭得泪人儿似的。
娆娘在旁瞧着也是心酸,劝解了一回,她又不曾念几本书,还不如碧霞奴有些见识,说不出什么宽心话儿来,只得陪着掉了几滴眼泪,正急的没法子处,就听见外头四郎的声音拍了门道:“嫂子开门,我们送信儿来了!”
☆、第69章 同患难义结金兰
两个妇道听了,这会子也讲究不起什么回避不回避的,急急的开了门迎了进来,碧霞奴但见四郎身后跟着一个聪明俊秀、衣衫华丽的相公,不知哪里来的,只得侧身回避,将手绢儿半掩金面。
娆娘见了娘家哥哥,忙对碧霞奴笑道:“嫂子不妨的,这是奴娘家哥哥,行院里当差,调弦子的琴师。”
原来高显风俗,行院里的优伶们也是常在内宅服侍,太太奶奶们多有不避讳的,从不与寻常男子同日而语,碧霞奴听见是个优伶戏子,又是杜娆娘的亲戚,方才回转过来道了万福。
杜琴官连忙唱个大喏,一面偷眼观瞧这新媳妇子,心中暗暗喝彩道,方才见了三哥却是个英雄豪杰一般的人物,也只有这样好相貌的奶奶配得上他了。
一面大家进屋坐着,碧霞奴抹了泪痕下厨炖茶来吃,四郎和杜琴官将何大郎的话细细的说与乔姐儿知道,叫她放心,横竖是打不坏的,只要外头想法子运作此事,大事化小便可脱出牢狱之灾。
碧霞奴想了一回道:“拙夫向来老实,不会巴结,再说我们小门小户儿,谁肯提携……如今那何捕头就算是咱们家认得最大的品级了,除此之外,前头街坊是看街老爷家中,我与他家太太倒有几分交情。”
杜琴官点头道:“三哥也是这么说,如今说不得病急乱投医罢了,还请三嫂子寻个由头,对太太说一声儿,他家老爷虽然没甚品级,太太若是在内宅之中有些手帕交,能对诸位老爷过几句话儿,这枕边风倒胜似上指下派的往来文书呢。”
乔姐儿见他说的有理,点头答应了,一面见娆娘怀抱的官哥儿十分哭闹,知道孩子大清早儿的就给摇醒了,这会子正不受用,为了自家之事,连累这许多亲友奔走,甚是过意不去,连忙说道:
“叔叔婶婶忙了这半日,大面儿上的事情,奴家都知道了,如今困坐一处,就是急死了,人也不得出来,不如大家先各回下处自便,奴家也想法子求求前院儿的太太,中用不中用,自然有消息传过去,也省得这样干耗。”
娆娘见官哥儿略微发热,心中焦急,又不好说要家去,如今见碧霞奴提出来,便对四郎使个眼色,一面说道:“既然恁的,奴家不与嫂子客气,这就去了,只是家里摊上这样的大事,只有嫂子一个是料理不来的,依我说,不如叫我们当家的回乡一趟,到干娘处接了二姑娘进城来相陪,凡事你们姐妹也有个商量。”
碧霞奴听了,心中也想接妹子过来商议,因说道:“多谢弟妹良言,只是又要劳动四爷了……”四郎连忙摆手道:“嫂子这样说,叫兄弟没有立足的地方儿了。既然恁的,咱们各自去干各自营生。”
几个商议妥当,告辞出门,碧霞奴送了出去,将街门对上,想起三郎吉凶未卜,又哭了一场,知道哭也无用,强忍住了眼泪,下厨收拾了一壶热茶,几碟子茶果,探听着上房屋里老爷已经出门公干,便走去端了进来,口称“回事”。
太太正盘腿儿坐在炕上做些针黹,听见外头是碧霞奴的声音,连忙丢下手上活计笑道:“是三奶奶么,房里没别人儿,快进来吧。”
乔姐儿端了茶果进来,勉强笑道:“早起见太太好似胃口不好,没用多少稀饭,若是预备下茶果前来伺候。”
太太今日起的晚些,胃口尚未打开,便吃的少了,如今正没处抓挠吃食,见碧霞奴这般善解人意,连忙笑道:“难为三奶奶想着,奴家腹中倒真有些饥饿。”一面腾出炕桌儿来摆下果碟子,又携她上炕。
忽见碧霞奴满面泪痕,唬了一跳道:“这是怎么说,莫不是与三爷拌嘴了不成……年少夫妻这也是难免的,我也我们老爷磕磕绊绊的也过了这些年,世人打小儿都是这样过来的……”
碧霞奴听见太太挺起三郎,越发隐忍不得,嘤嘤咛咛哭泣起来,又不敢放声大哭,忍气吞声越发叫人怜爱。那太太原先也认得乔姐儿之母,见她哭泣,心中十分不忍,一连声儿问是怎么了。
乔姐儿将三郎的事删繁就简说了一回。太太听见,怔了半日,摇头叹道:“我竟不知小翠儿那蹄子心肠坏了,做出这样下流没脸的事情来,说到底都是奴家治家不严,连累了你小公母两个……”
碧霞奴连忙摇头儿道:“也是拙夫办事不老成,当日之事若是早对我说,赶着翠姑娘出阁之前好言安慰了她,或许还不至于闹出这样的事来,如今只怕积怨已深,况且调戏的事一旦嚷嚷出来,再无改口之理,所以想着来求太太,看老爷那儿有甚说得上话的同僚们能帮衬一把的,奴家中虽然清贫,愿意结草衔环报答搭救之恩。”说着,轻提罗裙盈盈下拜。
太太连忙亲自下炕搀扶起来,心里想着这件事情倒不好办,瞧着乔姐儿急得那样,又不好一口回绝,只得答应想想法子,又见她哭得累了,好生安抚了几句,请她回房歇歇,等着消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三郎给人提在二堂之上,当堂跪了,前前后后原原本本的陈情回禀,那太爷虽然收了大户家中好处,只是一来不曾成奸,二来又见这张三郎言语有度举止娴雅,虽是粗人打扮,竟有秀士风度,就是自己往日里时常来往的门生秀才,容貌人品也多半不及此人,不由得暗暗称奇。
又有那何大郎趁机调停,又塞了师爷几个钱,多多做情请他开脱,暗暗的对太爷说了此人乃是乔秀才家的姑爷的等语。倒也不曾难为他,只是碍着张大户的面皮,胡乱过了一堂,打二十板子杀杀威风。
谁知那看堂兵、护堂勇们都是何捕头手下的,早已得了吩咐,不敢使力,打将下去软绵绵的柳絮儿一般,三郎又是自幼学了些内家外家的功夫在身上,虽然比不得金钟罩铁布衫,到底运了一口丹田之气护住筋脉,别说是有了人情下手轻了,就是当真实打实的一百杀威棒,倒也不肯放在眼里的。
当下打完,不曾招认,谢了太爷恩典,依旧押回男监之中。
到了监里,又有何捕头安排,住了单间儿,自有牢头儿看顾他,虽说比不得外头,倒也自在,见对门是个积年的人犯,铁锁穿了琵琶骨的关在那里,瞧着倒也可怜,只是如今自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管不起人家的闲事。
那人见来了街坊,反而高声叫了牢头儿过来道:“大爷一向好端端的在这里,你们定是又拿了这家的银子,把这毛头小子与大爷关在一处做了街坊,这屋子原本局促,对门正好放风,为什么又弄了人进来,招的大爷我心里不痛快,看我踹镣一走,先掏了你这老杂毛儿的牛黄狗宝!”
唬得牢头儿哀告道:“爷爷,不干小人的事,这是何头儿的亲戚,因为吃了挂落才送了官,左右没几日就出来了,倒不敢长久在此扰了太爷的清梦。”
那张三郎原是个聪明人,见这人虽是死囚打扮,在狱中竟是这般作威作福,便知他必然有些手段在身上,连忙在对面唱喏道:“大哥有礼,小人初到此地,不想扰了大哥清净,心中着实过意不去。”
那死囚见三郎举止清雅谈吐得体,只当他是个犯了文字狱的秀才,因笑道:“你这学生好个性子,不是那等作奸犯科的人,竟念过书么?”
三郎见他误会,又喜此人言语直爽,便略略将自己的案情说与他知道,谁知那死囚听了,面带不平之色道:“那银妇好歹毒的心肠,也是难为你这样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倒担了一个花案儿的罪名进来,多亏是有个亲戚在牢里,若是关到前头通铺里去,打也将你打死,骂也将你骂化了……”
原来高显风俗淳朴,最是见不得奸情一案,若有那采花盗柳的淫贼犯案关了进来,任凭什么偷鸡摸狗的犯人也可以随意作践他,本犯自知理亏,不敢还言还手,多有那下流胚子不等判下来就给人在狱中拖磨死了的。
三郎见这死囚言语之中有些激赏之意,便意欲投靠他,在狱中做个照应,正值何大郎命人送了上好的酒菜进来给三郎吃,索性就请那死囚过来同吃。
那囚犯虽然铁锁穿了琵琶骨,只是废去了一身轻功,手脚原是自由的,便不与他客气,过来对饮,吃些酒肉,谈谈讲讲拳脚枪棒、江湖故事,越说越投机,他原本是个豪杰,做事不会罗嗦,便要与三郎结为异姓兄弟。
三郎心中有些嫌弃他是个死囚,定然做过些伤天害理的勾当,略有些迟疑之处,那人见了笑道:“你这学生莫不是怕我这样的人玷污你家门楣不成?实话对你说了,我因为前任典使是个不贤良的官吏,使性子将他杀了,才问成死罪关在监中,原本秋后问斩,谁知又遇朝廷大赦,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所以依旧关着,并不是那样草菅人命的强盗!”
三郎听见这死囚竟是个好汉,便欣然与他对拜八拜结为弟兄,竟是因祸得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70章 乔二姐点头允婚
却说张三郎结拜的这个死囚,江湖上也有个名号,唤作霹雳狂风,只因他生得孔武有力,又是个一点就着的烈火性子,所以得了这个匪号。家里却姓花,名唤逢春,排行老二,人都唤作花二郎的。三郎便叫他二哥,弟兄两个虽然身在监中,倒也无人敢惹,竟也算是逍遥快活。
只有三郎放心不下浑家,如今义兄又是个好汉,这小儿女的心思不好对他讲的,每逢何大郎前来探望,总要嘱咐他转告浑家,自己在监中一切安好,不用挂念等语。
话分两头,却说如今李四郎已经下乡到了三仙姑处,接了乔二姑娘进城来陪伴姐姐,姐妹相见,悲喜交集,又哭了一场,这二姑娘如今在乡下住了几日,不想却磨练了性子手艺,也渐渐的帮衬着仙姑做些家务,如今见姐姐家里出事,一日三餐各样针黹也能多少帮衬着点儿,也算给碧霞奴雪中送炭了。
这一日姐妹在家赶着做针线送活计,又遇见那何大郎过来报个平安,一面探听可有什么机会开脱了三郎罪责,忽见二姑娘在此,心中欢喜,面上又不敢带出来,只怕人家摊上官司大事,见自己面有喜色就要见怪的。
三郎家中只有一间土坯房,如今也回避不得,二姐儿只好站在姐姐身旁低头了听着何大郎说些监中之事,听见三郎受了看顾,不曾吃了大亏,姐妹两个方才放心。
乔姐儿打发何大郎吃茶,一面说道:“拙夫出事,全仗大哥帮衬,奴家每每有心酬谢,无奈家中窘迫,兄弟又在外头背了债,也没有什么答谢大哥的,倒叫你拿出钱来上下打点,实在过意不去……”
那何大郎闻言连忙站起来客客气气的说道:“三娘子这是哪里话,我与三郎一向同在桑梓,自幼同窗,至亲骨肉一般,怎说这样外道话?”
乔姐儿连连称谢,又略将自己探监之意透露出来,向何大郎讨个主意,那何捕头道:“就是三娘子不说,小人也正要说起的,三郎在监里住着单间儿,没有一个街坊,虽不如外头快活,倒也自在,今儿知道我来家,再三再四嘱咐了我,不叫你往男监看顾,只因里头人多口杂,又都是些囚犯,三娘子这般容貌,若是一时护卫不周给人说几句风言风语,只怕三郎恼了,就是劫牢反狱也做得出的。”
碧霞奴听了这话奇道:“拙夫向来性子古拙,从不肯招灾惹祸的,大哥这话只怕说差了?”
何大郎笑道:“三娘子刚过门儿,他的性子你且摸不着呢,我们自幼同学,有一日同窗欺负了他兄弟,只将人家肋骨打折了两根,落炕一个月才好了,只因年纪幼小未曾成丁,衙门里才没有追究。
只是那时张老爹尚在,他家道却不难,赔了银子了事。我这兄弟可真说不得,别看外头模样儿好个秀才胚子,若是惹的他起了性,竟也有些阎王脾气呢。”
乔姐儿听了,也怕自己进去叫人啰唣几句,丈夫便要弄性使气,一时倒没了主意,又听见在里头不曾吃亏,内外都有何大郎打点,也只得先按捺住性子再做打算。
说了几句闲话,大郎因说家中欢姐儿没人看顾,就要告辞回去,碧霞奴正要起身相送,却给二姑娘按住了说道:“姐姐别动,且做针黹吧,不然今儿的活计就赶不出来了,等我送他。”
说着,也不理会碧霞奴答不答应,开了门引着那何大郎到了天井当院,大郎自是喜出望外,与大姐儿道了别,随着二姑娘出去。
来在门首处,二姑娘一面开着街门儿,低低的声音道:“姐夫出事,多蒙捕头照顾,我们闺阁女子,没脚蟹一般,什么忙也帮不上,只好来求你,若是姐夫之事可以出脱,小女愿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说到此处,羞得眼圈儿一红,转身跑了。
那何大郎愣了半日,将二姐儿的话头儿一咂摸,原是允婚的意思,喜得抓耳挠腮,出门自去了,一路上昏昏噩噩不辨路径,一心想着如何帮衬三郎开脱官司。
乔姐儿见二姑娘回来,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